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作者:(明)罗贯中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年:2005-10-01

评分:4.9分

ISBN:7801879015

所属分类:青春文学

书刊介绍

三国演义 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上下册)(增补绣像典藏本)为增补绣像典藏版《三国演义》,其文字以民国十七年上海锦库图书局所藏版的清初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本为底本,原版文中间有眉批,有双行小字评注。插图主要选自清代上海文宝书局石印《肖像全图三国演义》中吴门杭永年资能氏绘的精美插图近百幅。在我国,《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被广大读者称为“四大名著”,几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古人亦有云:“……读三国胜读水浒传。水浒文字真,虽较胜西游之幻,然无中生有任意起灭,其匠心不难,但终不若三国叙一定之事,无容改易。而卒能匠心之为难也,且三国人才之盛,写来个个出色,又有高出于吴用公孙胜等万万者。吾谓才子书之目,宜以三国演义为**。”

三国演义 本书特色

“绣像”又称“绣梓”、“出相”。原指绣成的佛像或人像。明中叶以来,坊间所出戏曲、小说、书首附有单独人物介绍的图像,因用线条钩勒,描写精细,也称“绣像”。《三国演义》版本很多,仅现存的明代刊本就有大约30种,清代刊本70余种,而伴其流传所衍生的许多精美插图历来也让读者爱不释手,关于这些画像常人以为撷自清代印刷的《三国演义》绣像,其实基本上都脱胎于清初的画册,如上官周《晚笑堂画传》,画师所绘的诸葛亮、庞德公;但也有的将它嫁接,如将韩信作傅佥、严子陵作阚泽。此外,原系绘为明初功臣造像,大都亦被移植为三国人物。另外,考虑到《三国演义》所存世的相关精品绣像很多,因此《三国演义》(上下册)(增补绣像典藏本)中增加了不少历朝不同版本中的精品绣像作品,以贻大众慧眼。

三国演义 目录

**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站吕布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七回
袁绍河站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九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傣听贾诩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

三国演义 节选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却说蒯良日:“今孙坚已丧,其子皆幼。乘此虚弱之时,火速进军,江东一鼓可得。若还尸罢兵,容其养成气力,荆州之患也。”表日:“吾有黄祖在彼营中,安忍弃之?”良日:“舍一无谋黄祖而取江东,有何不可?”表日:“吾与黄祖心腹之交,合之不义。”遂送桓阶回营,相约以孙坚尸换黄祖。
孙策换回黄祖,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不在话下。却说董卓在长安,闻孙坚已死,乃日:“吾除却一心腹之患也!”问:“其子年几岁矣?”或答曰十七岁,卓遂不以为意。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出入僭天子仪仗;封弟董晏为左将军、鄂侯,侄董璜为侍中,总领禁军。董氏宗族,不问长幼,皆封列侯。离长安城二百五十里,别筑眉15坞,役民夫二十五万人筑之: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长安,内盖宫室,仓库屯积二十年粮食;选民间少年美女八百人实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知其数;家属都住在内。卓往来长安,或半月。一回,或一月一回,公卿皆候送于横门外;卓常设帐于路,与公卿聚饮。一日,卓出横门,百官皆送,卓留宴,适北地招安降卒数百人到。卓即命于座前,或断其手足,或凿其眼睛,或割其舌,或以大锅煮之。衰号之声震天,百官战傈失箸,卓饮食谈笑自若。又一日,卓于省台大会百官,列坐两行。酒至数巡,吕布径人,向卓耳边言不数句,卓笑日:“原来如此。”命吕布于筵上揪司空张温下堂。百官失色。不多时,侍从将一红盘,托张温头入献。百官魂不附体。卓笑日:“诸公勿惊。张温结连袁术,欲图害我,因使人寄书来,错下在吾儿奉先处。故斩之。公等无故,不必惊畏。”众官唯唯而散。司徒王允归到府中,寻思今日席间之事,坐不安席。至夜深月明,策杖步入后园,立于荼縻架侧,仰天垂泪。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允潜步窥之,乃府中歌伎貂蝉也。其女自幼选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允以亲女待之。是夜允听良久,喝日:“贱人将有秘情耶?”貂蝉惊跪答日:“贱妾安敢有私!”允日:“汝无所私,何夜深于此长叹?”蝉日:“容妾伸肺腑之言。”允日:“汝勿隐匿,当实告我。”蝉日:“妾蒙大人恩养,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妾虽粉身碎骨,莫报万一。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长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 ……

三国演义 作者简介

(明) 罗贯中 (1330?~~1400?)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杭州人,祖籍太原。编著《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