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亞馬遜讀者★★★★★推薦
你的細菌決定你愛吃的東西,你的直覺來自細菌的感覺
人類和細菌,誰才是身體的主人?
腸子裡的細菌會影響我們的個性?
皮膚上的細菌會影響我們挑選喜歡的對象?
天天用肥皂洗澡反而更容易產生體臭?
如果你覺得這些問題很不可思議,你該繼續看下去。
過敏、肥胖症、憂鬱症,全是因為免疫系統失調?
麩質過敏、乳醣不耐,是因為體內細菌群被破壞?
自閉症的起因,源自於腸道裡的細菌?
細菌和抗生素,誰才是害你生病的兇手?
你的全身上下,只有百分之十是人類。你的每十個細胞中,就有九個是搭便車的冒充者。我們的身體不僅是由肌肉和骨頭所構成,還有細菌及真菌。
要做一個健康的人,不能沒有這些細菌和微生物,它們會影響我們的體重、免疫系統、精神健康,甚至如何選擇伴侶。這也是一個了解現代疾病的新方法――肥胖症、自閉症、精神疾病、腸道功能失調、過敏、自體免疫疾病,甚至是癌症。這些疾病的發生,是因為我們疏於珍惜我們最重要也最持久的一段友誼:我們的微生物老朋友。
作者以其演化生物學的專業為基礎,研究細菌與人類自古以來的共生關係。我們體內的微生物群就像一個看不見、被遺忘的器官,不僅能輔助消化,還會幫忙調教免疫系統,對維持人體機能的運作功不可沒。它們的基因也是我們的基因的一部分,只不過它們演化的速度比我們更快,足以順應人體的需求做出調整。然而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卻破壞了體內「微生物生態系統」的平衡,例如抗生素雖然可以救命,但也會殺死對我們有益的細菌;現代人高脂、高糖、低纖維的飲食習慣,讓體內的「肥胖」細菌和「纖瘦」細菌比例失衡,進而引發腸道疾病,增加身體組織發炎的機率;剖腹產和配方奶粉的盛行,剝奪了新生兒從母親身上接收益菌的機會,甚至提高了感染壞菌的風險。
好消息是,雖然我們不能改變身上的「人類基因」,卻可以培養、改善我們體內的微生物。書中所傳達的概念將會徹底改變我們對飲食、現代疾病及藥物的觀點。看完這本書,你會開始愛護住在你體內的微生物,那另外90%的你。
國內專業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張東君 科普作家
陳俊堯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
黃貞祥 清大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潘彥宏 北一女生物老師
蘇上豪 心臟外科醫師、醫療科普書《暗黑醫療史》作者
國際好評推薦
「從迷人的角度去認識那些要和我們一起生活一輩子的細菌偷渡者⋯⋯推薦給所有讀者,尤其是那些想更了解自己的人,以及希望為孩子做出最好選擇的家長。」——美國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星級評鑑)
「令人興奮,引人入勝!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看待自己的身體。看完書後,你會愛上你的細菌。」——新聞周刊Newsweek
「這是一本給初學者的人體細菌指南,在健康生活當道的現在,讓你從新思考什麼是真正健康的身體。」——費城詢問報Philadelphia Inquirer
「二十一世紀疾病和細菌有什麼關係?細菌和我們的健康又有什麼關係?作者將會告訴你,誰該對我們的健康負責⋯⋯」——Bustle女性生活情報網
「用簡單的方式向你敘述關於『提升健康,認識體內益生菌』的科學,告訴你最想知道但不敢問出口的事。」——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星級評鑑)
「作者令人信服地指出,當我們熱衷於殲滅身上的細菌,我們其實正在將自己推向自體免疫疾病、過敏、肥胖症的陷阱。」——紐西蘭聆聽者雜誌The Listener(2015年度百大選書)
「令人佩服。作者善用她演化生物學的背景,將縝密的細菌研究化為有趣的文字,讓讀者能由簡入深地了解免疫系統這項複雜的主題。」——腸道細菌世界研究組織GMWW
「不論是從醫學或生物學的層面,作者都提出了大家最想知道的問題。讀這本書讓人停不下來,所有熱愛科學的讀者一定都會想要看更多。」——美國臨床腫瘤協會郵報ASCO
「我喜歡自己只有10%是人類的這個想法,它提醒了我,不論人類看似有多麼偉大,我們都是這個大環境、大自然、大世界的一分子。」——Actionable Books閱讀實踐網
讀者推薦
「我從來沒想過自閉症的成因,竟然與抗生素和腸胃裡的細菌有關係!書中解釋了許多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有趣知識,我不常給滿分的書評,但我覺得這本書真的值得一讀。」——讀者John Schmelzle
「這本書真的改變了很多我對健康原有的看法和觀念,例如關於吃的部分,施打在雞、豬身上的抗生素,也會在我們吃東西的時候不知不覺跑進我們體內,進而影響到體內的細菌,甚至種蔬菜所使用的化肥也是。」——讀者Mbeth
「我有營養學和生物學的背景,但說真的我從沒深入思考過細菌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多麼重要的角色。這本書對我的幫助不在於學習新的專業知識(因為那些我都很熟悉了),而是挑戰我舊有的想法,讓我意識到原來細菌是組成我們身體的基礎。」——讀者Edward Durney
「我常常懷疑一些科學家過分自信地斷言,解開基因的『藍圖』就可以了解關於人體的一切知識。這本書不僅證明了我的直覺,更向我展示了人體驚人的複雜性。我們體內有一個完整的微生物生態,它們與我們相依相生,然而我們平常做的一些自以為對健康有益的行為,例如使用抗生素治病、使用抗菌產品等等,反而擾亂了體內的細菌,讓自己更容易得到現代文明病。這本書簡單易讀又有趣,真是買對了。」——讀者Philip Whiteley
「沒什麼好說的,光是書名就讓我興致勃勃,讀完之後也沒讓我失望,而且作者的文筆幽默易讀,非常推薦!」——讀者Thomas Alex Jeffery
「真是一本奇妙的書,我很期待作者的下一本新作。」——讀者Victoria Judd
推薦序
自序:痊癒
引言:另外90%
第一章:二十一世紀的文明病
第二章: 所有疾病都源自於腸道
第三章:精神控制——腦袋與感覺也受腸道細菌控制?
第四章:自私的細菌——過敏是因為人體免疫系統太盡責?
第五章:細菌大戰——抗生素的濫用
第六章:人如「其」食——細菌吃什麼,你就變成什麼
第七章:從呼吸第一口氣開始——來自母親的細菌
第八章:細菌重建——從益生菌到「糞便移植」
終曲:二十一世紀的健康
後記:100%人類
誌謝
參考文獻
爱的勇气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有父如何使用心理治疗去培养爱的勇气与自由的书它将爱视为一种成长与突破的力量助你走向自我发现与整合之旅书中共分三篇**篇呈现自我关系疗...
家用补益中药 本书特色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自古以来,人们习惯把中药称为本草。近年来,“中药热”在欧美国家悄然兴起。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
不得已要熬夜的時候,如何降低疲勞感,並減少熬夜對身體的傷害?飲食法 吃錯東西下場是:更愛睏、很快又覺得餓、還會發胖,怎麼
《阿德勒的生活法则》内容简介:本书指导读者运用阿德勒心理学的5项基础理论(自我决定性、目的论、整体论、认知论、人际关系论),
《自控力(实操篇)》内容简介:继《自控力》畅销3000000册 本书分享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神经学和经济学全新研究成果! 帮你从自知到
合理饮食不排毒 本书特色 时下谈起养生保健,出现频率*高的词汇非“排毒”二字莫属,甚至到了以“毒”。自危、人人有“毒”、无“毒”不在的状态。然而,各式排毒养生法...
《向上流动》内容简介:2011年,耶鲁大学华裔法学教授蔡美儿的《虎妈战歌》一书,在中国掀起了滔天巨浪,在美国也是饱受争议和质疑
《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花的植物学博览和知识宝库。花是衡量我们生活质量的一把标尺,一个象征。人人都喜
《魔鬼辞典》内容简介:本书以辞典形式为世间万物正名定义,颠覆你我看待万事万物的根源态度。呈现一条始终在读者意料之外的思维通
性与性格 本书特色 《性与性格》是一部涉及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的西方学术名著。作者魏宁格不但提出了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两性关系问题,而且从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和...
失衡 内容简介 本书分五章内容,包括失衡——你生活的环境、失衡——平衡面面观、失衡——谁能躲得过去、失衡透析、走出失衡——迈出美好生活。失衡 目录 本书的使用说...
女性强身壮骨手册 内容简介 一本容易跟随学习的指南,减少你患骨质疏松症的机会。增加骨骼强度;防止跌倒和骨折;改善肌肉强度、姿势和身体平衡。 强身壮骨的锻炼计划专...
癌症中西医治疗与调养-(引进版) 本书特色 本书以较为全面的通俗文字,介绍了有关癌症的各种知识,包括癌的病因、发生的机理、早期的信号、各种诊断方法,以及各种癌症...
守候你的声音 本书特色 伍美珍“在线倾听”系列,畅销书作家美美姐姐为你倾情解读成长密码。守候你的声音 内容简介 理智向左,情感向右,无限困惑尽在成长之路,给我你...
呼吸系统疾病1000问 本书特色 人类生存的历史,就是不断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人类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教训,为子孙后代健康繁衍...
小病自助手册 本书特色 《小病自助手册》是三十八代中医传人的养生之道,西方人也能读懂的中医书,美国版的《求医不如求己》。身心健康的秘密在于:不哀悼过去,不担心将...
自控力-瑜伽实操篇-2 本书特色 《自控力》作者,斯坦福大学瑜伽、冥想和心理学教授 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新作当我承受压力、痛苦、无法自控的时候,我的解压方式是锻...
《群体性孤独》内容简介:☆你是否也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
男子性保健金方 内容简介 现代生活节奏的日趋紧张,使男性疾病发病率迅速增高,而很多患者又因工作繁忙,医疗保健知识匮乏,以有此类疾病发生于特殊部位,很多患者不愿去...
健康体验指南 内容简介 《健康体检指南》一书回答了大家所关心的这些问题。编者把多年从事健康体检管理工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内容浅显易懂,新颖实用,把复杂的医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