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如山先生晚年羁旅台湾的追怀之作。极为平易的白话,让我们同作者不再隔山隔水;极为翔实的故事,让我们同历史不再隔世隔代。拓下那些珍贵的史料,清末科举、同文馆、义和拳、军阀割据、以及旅欧游美等等,读者可以身临其境。读这本书,不但阅尽齐如山一个人的一生,领悟造就一代宗师的一个传奇;而且可以透视那个社会的万象。作为学者、作家、戏剧家、戏曲理论家,齐如山广博的学识、清澈的见解也在书中层出不穷,读来获益匪浅。
齐如山先生一生阅历丰富,见闻广博,学识深厚,常能于一般人所不见处做出大学问,比如毕其一生对京剧的研究,对老北京风土人情的观察,堪称一代宗师。真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本书为先生晚年追怀之作,真实生动地回顾了自己一生,同时记下了那个兵荒马乱、翻天覆地地大变革的时代。内容包罗万象,文字亲切朴实,让人读来不忍释卷。
齐如山作品系列之《梅兰芳游美记》、《中国的科名》
齐如山(1875-1962)是昆弋腔发源地河北高阳县人,童年时代就养成看戏习惯,后毕业于同文书馆,曾两次去过欧洲,一九一三年回到北京后,开始研究戏剧,著有《说戏》一书,为汪伯唐(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所赏识,并在"正乐育化会"为京剧艺人做过演讲,引起会长谭鑫培、田际云(艺名几霄),以及梨园中人的注意。他原是梅兰芳的观众,看了梅的演出惊为天才,他说梅嗓音圆润,身段优美,扮相俊秀擅长做戏,既有天赋又能发挥,"确是一块好材料"(当时谭鑫培赞美梅兰芳的话),由此而产生扶植梅兰芳的动机。齐梅二人的结识并没有介绍人,而是通过书信往来而论交的。一九一三年梅兰芳在天乐茶园演《汾河湾》,齐如山坐在台下看戏,看到薛仁贵在窑外唱"家住绛州县龙门"那一大段时,饰杨迎春的梅兰芳面向内坐,竟自休息了。(老先生都是这么教的)这一大段唱词正是薛仁贵在叙述当年与柳迎春结合的经过,柳迎春怎么可以丝毫没有反应呢?于是他便写了一封长信给梅兰芳,阐明他的看法:"假使有一个人说他是自己分别十八年的丈夫回来了,自己不相信、叫他叙述身世,这是对他的考核。岂能对方在滔滔不绝地叙说着,自己却漠不关心呢?虽说老先生是这样教的,但是损坏了剧情,戏剧是永远不允许演员在台上歇着的,何况这一段是全剧的关健,妻子听了丈夫叙述旧情,决不会无动于衷的,如果要想成为一个大演员,非有改革之心不可。"齐如山还在信中,把他设想的动作,按照薛仁贵的唱段,逐句具体写了出来,供梅参考。旬日后,梅兰芳又演《汾河湾》,齐如山再去看戏时,梅已完全按照他的设想作了艺术上的加工、修改,并且获得了一阵阵喝彩声。据说散戏后,演薛仁贵的谭鑫培对人说,他很纳闷,他并没有耍腔何来众多喝彩声,留神一看,原来梅兰芳在做戏。由此可见,梅在青年时代(当时不满二十岁),就能虚心接受意见,从善如流。不久,梅兰芳就叫跟包的送一封信给这位台下看戏的老观众,请他见面叙谈,从此两人订交。
辛亥前后,梅已崭露头角,例如一次为"正乐育化会"办的小学校筹备经费义演,谭鑫培压台,杨小楼唱倒第二,倒第三是梅兰芳和王惠芳的《樊江关》,那天梅有三处堂会,赶不过来。谭、杨自信有他们坐镇,少梅一人无足轻重,不料杨小楼刚一出场,台下就人声嘈杂哄了起来,说是非要看梅兰芳的戏,否则退票,主持人只好派人催梅赶来参加,台下才告平息,害得杨小楼草草终场,大为不快,当时梅兰芳风头之健,可见一斑。但是曾几何时,第一舞台约来了南派名旦林颦卿,大演海派新戏,使人耳目一新,座无虚席。而在东城吉祥戏院演出的梅兰芳,却大受影响。齐、梅合作之处女作是《牢狱鸳鸯》,这个故事是吴震修从前人笔记中找来的,执笔人是齐如山,演出后,大为轰动。
齐如山又从古画中为梅设计了古装打扮,并把古代各种不同的舞姿,帮助他安放到戏中去。首先是《嫦娥奔月》,继之又有《红线盗盒》、《天女散花》、《廉锦枫》等等,这些戏李释戡、罗瘿公也曾出谋献策,但总其成者是齐如山。
二十年代,是京剧鼎盛时期,当时都中名角荟萃,各张一军,杨、梅、余称"三鼎甲"最为突出,俟"四大名旦"形成,各自编排新戏为号召,竞争尤烈。当时程有罗瘿公、金晦庐,荀有陈墨香,尚有金菊隐,而梅之新戏皆多半出于齐如山之手笔,尤以当时齐为梅从古装剧而神话剧而言情剧,排演了脍炙人口的《俊袭人》、《洛神》和连续上演的四本《太真外传》,使梅派新戏别具一格,立于不败之地
一九二八年《晨报》(北平出版)附刊的《星期画报》第一二九期上,刊有顺德罗瘿公所作(俳歌调齐如山)一诗,抄录之下:
齐郎国四十未为老,歌曲并能穷奥妙;结想常为古美人,赋容恨不工颦笑。可怜齐郎好身段,垂手回身斗轻软。自惜临风杨柳腰,终惭映日芙蓉面。颏下蒹蒹颇有须,难为天女与麻姑。恰借梅郎好颜色,尽将舞态上氍毹;梅郎妙舞人争羡,苦心指授无人见。他年法乳看传衣,弟子程郎天下艳。北方已再得倾城,晚有芬芳播玉京;舞衣又藉齐郎授,共道前贤畏后生,双秀门前好桃李,曹穇善才那有此?奇福真堪骄傲世人,封万户侯宁足比;潜光必发待我诗,送尔声名日千里。
《读画记》内容简介:这是一本融合了美学、哲学和人生经验的散文随笔集,作者从十几位中外画家的画作和生命说开去,疏通了通向超验
《夏目漱石传》内容简介:日本国民作家、日本现代小说之父 他笔下那阵痛般的生活,那难以维持的正直和尊严,以及那总是遥不可及的幸
《毛泽东传》内容简介:应该怎样认识毛泽东?毫无疑问,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一位独一无二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革命家、思
国士无双伍连德 本书特色 2003年春,当SARS在中国大地肆虐时,在惊慌失措中,在不满和忿忿中,终于有人提起了伍连德,更多的人也试图开始了解伍连德。随着作者这...
情里梦里汤显祖 本书特色 汤显祖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戏剧家,他创作的“临川四梦”,特别是《牡丹亭》,以精美的文字构建起爱情的经典传奇,是中国戏剧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
张大千家书-(增订本) 内容简介 作为一位艺术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必不可少。大千先生的这些家书,既悲且悯,如果说信中的文字仿佛游鱼,那么温暖的情感之水源源不绝地将...
乱世文豪柳宗元 本书特色 本书写了生于乱世的柳宗元少年得志,青年时积极参予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及柳州,*后客死柳州的过程。书中并对柳宗元与韩愈发起推动的...
德兰修女-信念的力量 内容简介 德兰修女是当今社会*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她是人类善良、怜悯和仁慈等优秀品质*完美的化身。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来自东欧一个不知名小...
三个新四军女兵的多彩人生-回忆母亲张茜.王于畊.凌奔 本书特色 《三个新四军女兵的多彩人生:回忆母亲张茜、王于畊、凌奔》以这三位女兵子女的视角,讲述了张茜、王于...
塞万提斯评传 本书特色 本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评介了这位伟大的西班牙经典作家,以翔实的材料比较全面地评述了作家的一生:其卑微身世,坎坷经历,成长过程,参加的主...
苏东坡散记 本书特色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
尘世的梦浮桥 本书特色 本书编辑推荐:枕书生活在京都,“来到落柿舍前”,“路过宇治的竹林”,“到梨木神社的染井旁汲水”,或者“沿着山道一直走下去”,或者“沿着御...
曾经沧海难为水-风流才子元稹诗传 本书特色 唐代**风流才子元稹诗与情全传全面追溯元稹深情而至性的一生重新展示大唐那一段被遗忘的恣肆、妩媚和风流据元稹爱情改编的...
世界著名元首传 内容简介 血液管理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很强的社会工作,直接关系到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关系到对经血...
Virgin商业帝国:理查德·布兰森自传 内容简介 音乐发烧友,可以了解20世纪70-90年代欧美流行乐坛的风云流变,“甲壳虫”、“滚石”、珍妮·杰克逊、“性手...
随遇而安(新版精装) 本书特色 这是孟非对过往四十年岁月的动情回顾、从容讲述。童年重庆、少年南京,不同的文化对他影响深远。中学时代严重偏科,黑暗得让他看不到未来...
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事的地方。本书里边说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拉伯人配合英国人摆脱土耳其帝国统治的故事。这可以说是中
上海闺秀-一个妇人的人生自传 内容简介 这是上海一位八十一岁的老太,在垂暮之年写成的一部自传,以志自己一生的劬劳,同时又留给儿孙一些做人的教训。听说写得平实,无...
美丽与哀愁——凌叔华的古韵梦影 本书特色 鲁迅以“高门巨族的精魂”评凌叔华:“凌叔华的小说……恰和冯沅君的大胆、敢言不同,大抵是很谨慎的,适可而止地描写了旧家庭...
《我的大脑敞开了》内容简介:爱多士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无疑也是最古怪独特的一位。他从小就有神童之称,为数学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