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是考虑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核心是生生不息的内在思想活力,思想并非先验之物,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和对前人思想成果的借鉴和继承,而且它的重点是放在思想和实践的联系和结合上。
要了解万斯同的民族思想,对其得出正确的评价,必须对他的民族思想作进一步的分析。 首先,万斯同的民族思想是与人民性结合在一起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民族主义。他对清廷的不满,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清廷在征服过程中的屠杀、劫掠、压迫破坏所造成的人民的痛苦。他在《与从子贞一书》中说:“今天下生民何如者?历观载籍以来未有若是其憔悴者也”,因而认为清廷的统治不会长久。他在《循吏高公传》中之所以称誉高以永,正是高以永在一定程度上对清廷落后、野蛮的民族压迫政策和统治政策的抵制。当时清廷的圈地、投充的措施虽已停止,但个别地方仍屡有发生。万斯同在文中所说的:“旗丁谋夺之”,“时越境扰民间,且诱贫民为厮养”,正是圈地和投充的表现。文中接着说,人民“困则逃,逃则捕系其亲族以及邻人”,这指清廷在执行的“逃人法”。所以万斯同对高以永的去世,发表了“为斯民托命者”,“今不可得矣”③的感慨。民族性和人民性相结合的思想,在他的诗歌中也有反映,如《再寄五兄公择》: 孤帆指江南,共说江南好。岂如兵灾余,家室不相保。润州为战场,金陵成畏道。苍鼠穴城头,青磷散木杪。风物已萧条,客怀自潦倒。①家室不保,苍鼠满城,磷火飘忽,说明清军在征服江南过程中屠杀之惨。面对这一惨象,万斯同向万斯选说,万氏兄弟应该“读书承家学,躬行率古道”②,即继承父亲义不仕清的家学和以苦节自持的古道。 又如,《戏为绝句》的“荒冢累累秋草肥,丁公一去底须归。辽东白鹤应犹在,寄语人民今更非。”③《搜神后记》记载汉人丁令威学仙后化作白鹤,飞归故里辽东。有人欲射他,白鹤在空中盘旋而歌:“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里今始归。城廓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万斯同引用这一神话,借古讽今,流露对清廷在征服战争中造成荒冢累累、人民已今非昔比的极端不满。 再如,《秋怀》:其**首有“旧家鸡犬他年尽,古墓松杉此日悲。乐府但闻《蒿里曲》,词人竞赋《七哀诗》。令威化鹤归来后,惟有青山似旧时。”《蒿里曲》指曹操的《蒿里行》,诗中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句,《七哀诗》指王粲之作,诗中有“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句。《秋怀》第二首有“荒城满目狼烟色,旷野惊心狐火寒”句,第三首有“郊原折戟埋荒草,城阙悲笳杂暮砧”。他*后以“野老几人行汉腊,累臣若个是南臣”句,把战火的荒凉与民族战争联系起来。“泪入湘江百丈深”①,他悲痛的既是民族的痛苦,也是人民的痛苦。 其次,必须了解民族和国家的关系,忠于本民族和忠君之间的关系。任何国家都是由民族或种族组成的。古代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由占统治地位的民族联合被统治民族组成的,而皇帝则是封建国家的象征。马克思说得好,君主是“神圣的国家尊严”②的体现,所以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在古代往往与忠君密切而不可分,“尊王”与“攘夷”在民族斗争处于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常常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元、清初期的遗民怀念宋、明故国,一概指他们仅仅是“忠君”而不具有民族思想。 由于民族思想常寓于忠君思想中,如果我们不对古人作深入的分析,就不能揭示出作者的本意。如万斯同瞻仰其祖先沙场风雪、鲸穴波涛和父亲甘心行遁、绝迹朝市后说:“一瞻顾间而忠孝之思亦可油然而生矣”③。他所说的忠、孝,如果单从字面上解释,为忠于君主和孝于父祖。同样,万斯同向刘坊表示他至京修史,是因为“昔吾先世四代死王事,今此非王事乎?”看起来也仅为了忠君的王事。然而,他忠的是汉民族国家的皇帝及其王事,他的孝是遵守父亲万泰“言显亲扬名于今日吾所不愿”,即不愿子孙出仕清室的教导。了解这一点,我们自然不能把他所说的忠孝与民族思想割裂开来。 汉族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我国古代儒家一方面力主“攘夷”,但另一方面也有反映民族融合这一客观进程的观点。《公羊传》的“《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①,宣扬“尊王”“攘夷”大义。到了东汉何休作《春秋公羊传解诂》,把“内其国而外诸夏”称为“所传闻之世”,即拨乱世;把“内诸夏而外夷狄”称为“升平世”,而又增加了一个“夷狄进至于爵”的“太平世”②。春秋时期,诸夏的共主周王在形式上还存在,夷狄进至于爵,是诸夏共主周王所封的。后来,韩愈又说:“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③何休与韩愈的上述见解,都反映了以汉族为主的各民族互相融合的客观历史过程。P98-101
方祖猷,男,1932年5月生。浙江宁波市人。l953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历史专业。长期在江苏泰州市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工作。70年代开始研究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思想。80年代调回故乡,先后在宁波效实中学、宁波师范学院、宁波大学任教,现为宁波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浙东学术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著作有《万斯同年谱》(与陈似慈合作),《清初浙东学派论丛》(已送出版社)。发表的论文有《我国封建社会人道主义的先驱——王艮》、《明中晚期人文主义思潮和文艺思潮》、《论全祖望的文学思想》、《万斯同史学浅论》、《黄宗羲与甬上弟子的学术分歧》,《论潘平格的求仁哲学》、《万斯大的春秋学》等近30篇。
晚清第一官商:盛宣怀的正面与背面 本书特色 《晚清官商(盛宣怀的正面与背面)》由王伟著:他创建了中国个官督商办企业,家电报局,家银行,所国立大学……躲藏在李鸿章...
傅斯年遗札-(全三卷) 本书特色 《傅斯年遗札》收录了傅斯年致亲友及各类机关的私人、公务书札,收信人有蔡元培、罗家伦、胡适、李济、顾维钧、李四光等各界著名人物。...
IT天才孙正义 本书特色 孙正义为“挑战世界首富的网络巨子”,很少自述生平,为《IT天才孙正义》作者大下英治数度拜访所打动,首次亲口叙述自己波浪汹涌的前半生。《...
高鲁冲突-鲁迅与高长虹论争始末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且说高长虹与狂飙社”、“‘高鲁冲突’”始末“、”所谓‘徐广平之争’、“两个作家群之间”、“‘冲突’之外”、“...
沈定一集-全二册 内容简介 沈定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经历复杂而又有一定影响的人物。沈定一一生前著述丰富,本书编者用耗时数年搜集1912~1928年间沈氏的著述...
《价值捕手》内容简介:近年来,主权财富基金、公共养老基金、社保基金、央行储备基金、国有企业和其他主权资本支持的实体,已日益
记丁玲续集 本书特色 《记丁玲续集(精)》沈从文所著,作者怀着真挚的感情,真诚地记录了丁玲女士在胡也频遇难前后她的一系列较为真实的生活与创作及工作的情形...
世界传奇帝王之谜 本书特色 时刻关注编委会著的《世界传奇帝王之谜》叙述了一些在世界历史上卓有建树的帝王们,包括缔造神圣帝国的旷世君主、热忱于开疆拓土的天之骄子、...
曹禺评说七十年 本书特色 从《雷雨》到《日出》,再到《原野》,曹禺始终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表现出了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使这些具有很强现实主义力度的作品...
“没有一个想要认识朋霍费尔的人可以绕过查尔斯·马什的书。”这是迄今为止迪特里希·朋霍费尔最为全备的传记,他被称为德国知识
梁启超之路 内容简介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宣传家、文学家、学者,是在中国近代产生过广泛影响的人物。“路漫漫其修远兮”,梁启超“上下而求索”...
骆秉章之谜 本书特色 骆秉章他是清代岭南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出身卑微,通过科举之路跻身仕途,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官至湖南巡抚、四川总督、协办大学...
《名人传》内容简介:《名人传》是罗曼·罗兰为三位举世闻名的文学艺术大师谱写的英雄史诗:第一位是身患残疾,孤独贫困,从未享受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争议的大人物之一。肯定之言,誉其为完人,谓其“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谓其成就”震古铄今”,
英国首相的配偶 内容简介 本书共十八章,内容包括:从凯瑟琳·沃波尔到安妮·诺斯;从厄休拉·阿丁顿到玛丽·格雷;卡罗琳·拉姆;朱莉娅·皮尔——弗朗西丝·罗素·凯瑟...
叶浅予倒霉记 本书特色 人怕倒霉,又常常倒霉。其实,是否倒霉,也因人们各自的理解而有异,如果不信,请观叶公。 叶公名浅予,米寿,舞画、漫画、速写为花坛三绝,然而...
列宁全集18 内容简介 本卷刊载的是列宁在1908年2-10月所写的哲学名著《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及批判波格丹诺夫的马赫主义观点而写的著名提纲《向报告人提...
玛利亚.斯图亚特 本书特色 她,曾经是法国诗人笔下风华绝代的公主;她,也曾是世人眼中才情无限的女王;她追求权力,但是实际上,大多数时间里,她都有名无实;*终爱的...
茅盾正传 本书特色 真正能表现我们时代的,只有茅盾的《蚀》和《子夜》。 ——朱自清陈漱渝,凌宇、钱理群、宋益乔、王兆胜、陈丹晨、舒乙、黄侯兴、钟桂松、桑逢康超强...
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 本书特色 “我生有涯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这句诗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在自传中题写的。 《我生有涯愿无尽》这本书大抵是由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