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部关于心理学如何影响人们行为及决策的有趣之作!
比如大脑有一些需要你克服的不易察觉的荒谬倾向:
① 买彩票其实只是概率游戏,但大部分人会认为自己买彩票比机器选择中奖率更高。
② 大部分所谓巧合都是大脑过分关注的结果,但依然有人会认为某些重复出现的东西具有非凡的意义。
③ 手持一杯热饮,比一杯冷饮更容易产生亲和力;喝了一杯甜饮的人比喝凉白开的人更愿意原谅别人。
④ 在口算一道数学题时,手持质量较重的物品,人们更容易给出较高的估算值……
★跨界科学家为你揭示人们日常思考所觉察不到的偏见、混乱和错误!
① 你的大脑想要的,常常并不是它所需要的。
② 你的记忆很容易就会被改变,一张照片一部影片都会让你想起很多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③ 说话过程中比喻通常以你想象不到的速度在迅速改变你对事物的看法……
★用科学的方法帮你找到生活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缺点和劣势,认识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是良好的开始。并且改变自己不是一个虚无的信念,而是有方法可循的,科学的帮助比励志书更有用。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可以帮助你过上有意义生活的科学指南。
为什么对于那些我们感觉不舒服的任务,明知道应该按时完成,却会拖延,但这种拖延又会让我们感到更加焦躁不安?为什么我们能在一些随机性事件中看到意义?为什么我们试图戒掉一些对我们有害的东西,却反而让自己陷入另一种诱惑?
我们很多人受困于无所觉察的力量,有些人称他们为命运,实际上大部分只是心理的强迫性重复。人们的行为被莫名其妙的心理因素左右,大脑在我们做决策的时候不自主“走神”,这一切如果没有人告诉你,你很难意识到它们竟然就这样堂而皇之影响你生活,误导你决策,让你变得不理智。
无意识对生活的影响,比你想象的还要大。跨界科学家经过精密完备的实验向你证实:你的大脑想要的,常常并不是它所需要的。事实上,大多数让我们的大脑感到“快乐”的东西都会导致错误、偏见和失真。人类的思考有太多的缺陷。
本书探索那些让大脑感到快乐的事情,以及为什么那些想法对我们而言是有害的。作者的研究包括对进化和社会心理学的剖析,包括认知科学、神经学,甚至市场经济学。作者通过不同的试验和案例,提供克服大脑困境的方法,使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变得更理智,最终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
前言:为什么人类的心理那么难以捉摸? 1
引言:人类有趣的认知特点 6
大脑的运作方式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8
寻找更好的答案,励志也许没什么用 10
直觉有用吗? 12
关于本书的一点说明 13
第一部分 你轻易觉察不到的疯狂偏见 001
第一章 大部分偏见的原因是人们总追求确定性 002
比虎鲸固执的人类 002
在眼前“消失”的大猩猩 006
奇妙的“思维框架”影响实验 009
喜欢自己找麻烦的人 013
没有对错!什么有利,就拿过来? 015
为什么都灵裹尸布谣言总有相信的人? 017
失败的气功大师也有支持者 021
思维范式是如何影响做决策的 023
违背天性的好处 025
第二章 生活中真有那么多“规律”可循吗? 028
巧合是神的指示吗? 028
发现生活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一种本能 030
疯狂的咖啡和抽烟的猴子 032
故意捣乱的上帝 033
概率和大脑——不般配的一对 036
你自己买彩票的中奖比他人代买中奖概率更大吗? 037
第二部分 无意识的力量以及逃避倾向 041
第三章 为什么你会对未来估计不足? 042
为什么别轻许诺言? 043
阻碍你晋升的“急事综合症” 045
紧张状态时,人们更没有道德? 047
第四章 被无意识控制的生活 049
闭上眼睛也能开车回家? 049
每个人都有“第二个脑”? 050
为什么人们会沉湎于负面思想之中? 053
第五章 虚拟与现实,傻傻分不清楚 055
网络成瘾是如何毁掉我们的生活的? 055
疯狂的“多巴胺” 058
有强迫倾向的人更容易上瘾 060
科技能让人产生归属感 062
分清现实和虚拟,没那么简单 064
小总结:三思而后行 065
第三部分 怎么做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 067
第六章 倾听内心的声音 068
一个懒惰型天才的启示 068
你是成功导向的人,还是趣味导向的人? 070
“N效应”——关于竞争的有趣现象 072
怎样避免“N效应”? 074
更快的绩效反馈带来更强的动力 075
你是一个适合“公开承诺原则”的人吗? 078
事先问问自己行不行,容易把事做成 079
第七章 自制力陷阱 082
习惯性发誓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082
为什么人们总高估自己的自控力? 084
伴侣间的承诺不靠谱! 087
据说想象一下你吃过了,就真的不饿了 088
人人都有破罐子破摔的倾向 089
奇怪的道德平衡:为何我们会容忍罪恶? 091
第八章 如何做不后悔的决定? 093
后悔与失败感 093
为什么想要某件东西的欲望远大于得到后的满足感? 094
为什么人们会喜新厌旧? 096
反思,未必总是好的 098
不后悔的秘密 100
第四部分 社交压力是如何影响你的判断力的? 101
第九章 跟人打交道的趣味心理学原理 102
人类真的不容易 102
试图留给别人的印象会影响你对别人的评价 103
如何管理交际圈? 105
莫名其妙的“自己人” 106
遭遇不公时,什么是最好的决定? 108
第十章 你比想象中还要容易被影响 112
为什么你在乎他人的观点? 112
你决定还是我决定?还是你决定吧 113
同伴是如何影响你的? 115
群体选择与身份认同 116
“真相的幻影”:宣传洗脑的秘密 117
防不胜防的影视感染力 118
比喻的力量:思维可以被语言塑造 120
我们到底有多容易受影响? 122
第十一章 大脑的流行性“疾病” 124
不光情绪会传染,肥胖也会! 124
焦虑就像传染病 127
指责是怎样使群体变成一锅粥的 128
移情能力:一种有益的“传染病” 129
打哈欠的黑猩猩:“偏心”的移情行为 130
人类并不擅长发现谎言! 132
第十二章 你觉察不到的力量:物体和环境都在影响你做决定! 134
思考与身体的知觉也有关系? 134
重量会影响我们的思维? 135
温度决定人际关系? 137
形状、质地、硬度竟然都在影响人们做决定 138
第五部分 你记住的不一定就是真的! 141
第十三章 人类不堪一击的记忆能力 142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142
什么事情更容易被记住? 143
记忆并不是像数据存储在硬盘里那样 146
一张照片就可以改变你的记忆 147
录像会直接歪曲记忆 148
目击者的证词是百分百可信吗? 150
别以为记忆很靠谱,每个人都记了很多没发生过的事 151
记忆也能构造未来情景 154
第十四章 方向对了,就实践吧! 155
儿童的模仿:不辨对错的学习 157
努力不重要,正确的努力才重要 158
大部分人不缺时间,而是缺少针对性的训练 159
触类旁通比没有针对性的学习要好 159
专业技能在新领域通常也会派上用场 161
小结:找准目标再前进吧! 162
第六部分 说到不如做到 163
第十五章 成为一个理智的人的50条建议 164
1、别着急,让一切先缓一缓 165
2、意识到偏见,就慢慢改变它 166
3、提防“可得性偏见” 166
4、你的思维范式适合你吗? 167
5、请别人帮你信守诺言 167
6、去做既有短期回报又符合长期利益的事 168
7、让目标看得见摸得着 168
8、捕猎过程比获得猎物更吸引人 169
9、好的坏的都要想一想,避免“自利偏见” 169
10、适度的针对性训练很重要 170
11、定个目标,然后完成它,你会爱上这种感觉 170
12、向自己发问,不要自我暗示 171
13、培养有用的习惯 172
14、你希望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会影响你对别人的第一印象 172
15、试着记住:你的记忆很可能不可靠 173
16、快乐的秘密:拒绝习惯化,学会陌生化 173
17、想象自己刚吃过饭,可以降低美食的诱惑 174
18、“移情”不爱陌生人 174
19、训练元认知有好处 175
20、不要总是相信“常识” 175
21、不是所有传染都是生理上的 176
22、自我感觉正确,并不意味着自己就是正确的 176
23、小心“探索性无视” 177
24、我们喜欢寻找联系 177
25、我们渴望“替罪羊” 178
26、做事本身就是目标 178
27、我们不善于预测自己的情绪反应 178
28、及时的回报会带来动力 179
29、我们不擅长发现谎言 179
30、好好利用核对清单 180
31、反事实思考既有危险,也有价值 180
32、重复乃说服之母 181
33、比喻的作用 181
34、大脑不局限于两耳之间 182
35、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 182
36、“认知流畅性”有助于学习,也有助于宣传 183
37、道德感的自我调节 183
38、对大脑来说,相信什么都一样 184
39、接受偶然 184
40、避免合取谬误 185
41、谨慎看待表面价值 185
42、不要轻信THOMAS 186
43、你也许会失去冷静,但一定不能失去全局观 186
44、小心被后悔操纵 187
45、记住黑猩猩和儿童是怎么克制冲动的 187
46、词语会引导认知 188
47、模仿是人类的天性 188
48、孤独与冲突存在联系 189
49、逃避不是魔法 189
50、来回切换工作可以提高效率 190
第十六章 告别疯狂,寻找生活的意义 191
追求完美不如享受充实 191
追问生活的意义,本身让生活充满意义 193
结语:我们是意义的制造者 194
特别章节 195
铁眼科迪的眼泪也有坏影响? 195
如果你想让骗子现形,就让他画画吧 198
不正直行为与情绪的关系,比我们想象得更紧密 199
打电话时你有多“盲目”? 201
自我认知出现偏差时,情绪也会出问题 203
情绪化进食,以及母亲为什么该受责备 204
致谢 206
译者后记 208
《服装与服饰设计手册》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图书,特点是知识易懂、案例趣味、动手实践、发散思维。本书
Feelinglostandalone?Haveabrokenheart?Istherejustnothingontelevisionandyoudontfee...
真正的成熟,是修炼好你的分寸感 本书特色 戳到痛处的玩笑从来都不叫作玩笑!缺乏界限感的关心很可能变成骚扰!不打击他人的梦想,懂得尊重他人的选择权;不小瞧他人的小...
《做内心强大的女人全集》内容简介:《做内心强大的女人全集》是由著名成功学大师和心灵导师戴尔·卡耐基专门为女人而写的心理励志
《死神之眼》内容简介:考古学家伯林汉先生将一具埃及木乃伊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饿,就在木乃伊进行展出的时候,他却突然神秘失踪了,
你要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本书特色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一样,午夜梦回,会想如何使自己生活的更幸福。那些脆弱、沮丧、缺乏爱的一面和曾让我们面临考验的生活,我们往往不会...
观色观行观心------洞察他人心理 本书特色 《观色·观行·观心:洞察他人心理(第3版)》: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动作、手势,都隐含着内心的某种状态,也影响着生活...
《Serverless工程实践》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关于Serverless架构从原理、入门到实战的技术指南,通过多个开源项目、多个云厂商的多
所谓会说话 就是懂心理 本书特色 聪明是智慧者的天敌,傻瓜用嘴讲话,聪明的人用脑袋讲话,智慧的人用心讲话。——马云和别人更好地相处,首先要做个“会说话的人”。你...
《图解中医》根据世界公认的中医理论,介绍了中医对人体的认识、对疾病的诊断以及如何调理身体状态等,还为身体不适者提供了参考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本书特色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全面分析了现代人的病态心理和变态人格,系统阐述了霍妮文化神经症理论的基本主张,对正统精神分析学进行了修正...
《最好的医生是养生:111岁养生大师谈健身》内容简介:他是世上最长寿教授,中国营养学之父,抗衰老学创始人,中国生物化学奠基人
《法律哲学概论》内容简介:★入选中国政法大学“中国近代法学译丛”★公平与正义,规则与良知;直击法律底层逻辑,从根源上剖析社
常见病证中医文献专辑——肿胀专辑 内容简介 肿胀是比较复杂的疾病,历代医家积累有不少的治疗经验,散见于各项医籍中,有必要汇选成专辑,以便利作专疾的研究。上海市中...
青春期健康手册 目录 青春期生理特点青春期青春期身体变化怎样判断性早熟少女篇变声青春期女孩的个子比男孩高乳房发育乳房中硬硬的包块是什么乳房的保健青春期女孩子泌乳...
王岩昆极简手指操 本书特色 向手指要健康,向手指要智商。对于公务繁忙的现代人来说,做手指操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北京保护健康协会会长张熙增练习手指操...
荣格文集(第六卷)-文明的变迁 本书特色 本文集以国际上权威的《荣格文集》(21卷本)为蓝本,根据中国读者的需求,精选其中的代表作,拟分9卷出版。既有毋容置疑的...
《战锤·荷鲁斯之乱编年史》内容简介:在大远征尘埃落定之际,叛乱逐渐勃发。超凡的原体们当中最为出类拔萃之人——新任战帅荷鲁斯
奇效冬病夏治 目录 **章 冬病夏治基础知识一、冬病夏治的基本概念二、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三、冬病夏治的应用特点四、冬病夏治的主要手段五、冬病夏治的适宜范围六、冬...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家庭养护 内容简介 本书除全面系统介绍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外,重点向骨质疏松症患者介绍疾病的家庭调理常识及调理方法,旨在全面普及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