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正宗續集 + 完結篇,再度讓人生為之一變!
■中文版獨家,兩位作者特別撰寫〈致臺灣讀者序〉!
■深度探討《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許多概念,讓阿德勒的思想更具實踐性!
■若說《被討厭的勇氣》是了解阿德勒思想的「地圖」,本書就是帶領你實踐阿德勒思想、踏上幸福之路的「指南針」!
■《被討厭的勇氣》日韓均熱銷破百萬冊,臺灣連續100週高踞排行榜,熱銷40萬冊以上;雙書全亞洲熱銷破350萬冊,紀錄持續更新中!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陳志恆(輔導教師、《此人進廠維修中!》作者)、蘇絢慧(諮商心理師、作家) 勇氣再推薦
實踐阿德勒心理學,讓人生再度為之一變!
◆人人都誤解了阿德勒。
◆所謂的自立,就是「擺脫以自我為中心」。
◆愛,是一門技術,也是一種決定。
◆平凡無奇的日子,就是考驗。
勇敢去愛吧!
去愛的勇氣,就是讓自己變得幸福的勇氣!
唯有藉著去愛他人,才能擺脫以自我為中心;
唯有透過去愛他人,才能促成自立;
也因著去愛人,才終於能得到幸福。
《被討厭的勇氣》是為了讓讀者認識阿德勒心理學、綜觀阿德勒思想,也就是宛如「地圖」般的一本書。另一方面,本書則是為了能實踐阿德勒思想、踏上幸福人生的「指南針」,意即讓我們知道如何朝著前作所提示的目標前進,也可說是行動方針。
──岸見一郎
《被討厭的勇氣》論及人生中的多項課題,其核心的關鍵提問可說是:「該怎麼做,人才能獲得自由?」相對於此,本書所要探究的問題則是:「該怎麼做,人才能變得幸福?」
──古賀史健
無論任何人,從這一瞬間開始就能獲得幸福。
只不過所謂的幸福,並不是停留在原地就能享有的。
睽違三年,辭去大學圖書館工作、成為國中老師的年輕人再度來到哲學家的書房。
這些年,他在教育現場實踐阿德勒理論,卻備受挫折,如今正為是否該放棄而苦惱不已:
「阿德勒的思想是一場大騙局,甚至是會帶來毒害的危險思想!」
「阿德勒的思想在現實社會中根本派不上用場,只不過是紙上談兵!」
「阿德勒的思想根本是不經用的論點、流於空泛的理想論!」
對於年輕人的控訴,哲學家表示:「是你誤解了阿德勒。」
日常生活中究竟該如何實踐阿德勒心理學?要如何才能步上幸福之路?而阿德勒所歸納的結論──為了幸福,人人都必須做出「人生中最重大的抉擇」,究竟又是什麼?
如猛藥般讓人生為之一變的哲學問答,再度揭幕!
讀者好評:果然是名著!
◆最戳中我痛處的,是完全否定「命運」這回事。「命運是要用自己的手去開創的」,讀過這本書之後,應該沒有人的人生仍絲毫不為所動吧?
◆從根本來說,本書對於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人際關係,都是有如猛藥般的書。
◆在內容上,本書對於前作《被討厭的勇氣》中所提到的阿德勒心理學重點之一──人生任務和社會意識有更深的探討,對於工作的目的,也讓我豁然開朗,不但很合理,更讓我對工作的態度有了改變。
◆本書的關鍵詞是「教育」和「愛」。所謂的教育,並不是由教導的一方去鞭策,而是教學雙方互相學習、共同育成。個人也是一樣,未來的教育應該更尊重個人才行,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相信整個社會都會大大地往好的方向改變。
◆已經購買前作的人,務必再續讀本書;還未讀前作的人,也請務必連前作一起讀。本書有許多和教育相關的內容,特別推薦教師們閱讀。
〔推薦文〕 蘇絢慧
不知道自己生命的價值、無法對他人的痛苦及需要給予真切的關注,是我們無法通往幸福人生的關鍵。藉由這本書,我再次感受到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對人類生命的貢獻,也更加確定幸福的人生是可及的實現。
(諮商心理師、作家)
〔推薦序〕擁有信任孩子的勇氣 陳志恆
十幾年前,當我還是輔導與諮商領域的研究生時,在諮商理論課堂上所報告的學派,正是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當時對阿德勒的論點仍一知半解,直至二○一四年《被討厭的勇氣》在台灣出版後,才有機會再一次重新認識阿德勒。
而今,千呼萬喚,《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總算出爐!有別於首部曲做為阿德勒心理學的地圖,二部曲則被作者定位為行動方針,也就是具體的實踐方式,讓阿德勒心理學在實際生活中有了「落地」的可能性。
在本書的前作《被討厭的勇氣》裡,阿德勒具顛覆性的理論大大地震撼了讀者,包括我在內。其中「課題分離」的觀點,甚至影響我完成了《此人進廠維修中!──讓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這本以情緒療癒為主題的書籍。
我是一名中學輔導教師,在長期觀察中發現到,校園中的輔導諮商與教育工作似乎一直是兩回事,甚至隱微地處在對立面。而阿德勒心理學主張,諮商師的任務就是再教育,而教育工作者則要像諮商師一樣陪伴學生;不論諮商或教育,目的都是幫助個體朝向「自立」。在某種程度上,這樣的觀點也為學校系統中諮商輔導與教育之間的扞格不入做了解套。
令人興奮的是,本書探討的各種主題正是以教育場域為核心,其中揭示的教育理念正是要幫助學生「自立」。書中提到,所謂的「自立」,就是「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狀態」,亦即不再繼續以自己的脆弱來支配別人(這是年幼孩子為求生存的行為模式),而能自己照顧自己的人生,同時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這樣的觀點,與我這樣一名身處教育場域中的心理助人工作者,在學生輔導與諮商方面的理念──也就是協助案主「自我決定、自我負責」,是不謀而合的。
在現今的教育現場中,可以看到許多師長(包括父母)帶給孩子的教育,事實上是阻礙孩子朝向自立發展的。不論是給予過多的干涉、代替孩子做決定,甚至用威嚇的方式管理學生,都是反「自立」的教養方式。背後所隱藏的,其實是出自於大人對於孩子的不信任。
因為不信任,所以我們無法以孩子如其所是的樣子看待孩子,也不會因為孩子本身的存在而認為孩子是有價值的;也因此,我們對孩子充滿了是非對錯的評價。在二元對立的是非標準下,我們戴上了有色眼鏡,如判官般用一些行為規準來評價孩子。我們無法看見孩子的全貌,以致孩子總是得忙著追求外在的認同,內心卻匱乏無力。
從來,我們就與孩子處在不平等的地位上!而「孩子與我們是平等的」這樣的觀點,對許多師長而言,無疑是天方夜譚!是的,身為父母或教育工作者,我們需要擁有「信任孩子的勇氣」,如此才有可能協助孩子朝向自立發展。而信任與尊敬孩子的本身,則是一種意願與選擇,但前提是:大人本身得先做到「自立」才行。
雖然至今阿德勒心理學的學派屬性仍定位不明,但我們不得不佩服他的先見之明。其真知灼見無疑地影響到後日後各種心理治療理論學派的發展,包括人本、存在、認知行為等取向的心理治療,以及家庭系統療法,甚至近十幾年來才興盛的後現代心理學。
這一次,兩位作者又採用對話方式引領我們進入阿德勒心理學的世界,這又是一本讀來令人欲罷不能的高水準作品,等著你去領略箇中美妙。
(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美國NLP大學認證高階訓練師)
各界推薦
讀者好評:果然是名著!
◆最戳中我痛處的,是完全否定「命運」這回事。「命運是要用自己的手去開創的」,讀過這本書之後,應該沒有人的人生仍絲毫不為所動吧?
◆從根本來說,本書對於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人際關係,都是有如猛藥般的書。
◆在內容上,本書對於前作《被討厭的勇氣》中所提到的阿德勒心理學重點之一──人生任務和社會意識有更深的探討,對於工作的目的,也讓我豁然開朗,不但很合理,更讓我對工作的態度有了改變。
◆本書的關鍵詞是「教育」和「愛」。所謂的教育,並不是由教導的一方去鞭策,而是教學雙方互相學習、共同育成。個人也是一樣,未來的教育應該更尊重個人才行,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相信整個社會都會大大地往好的方向改變。
◆已經購買前作的人,務必再續讀本書;還未讀前作的人,也請務必連前作一起讀。本書有許多和教育相關的內容,特別推薦教師們閱讀。
〈致臺灣讀者序〉在臺灣,發現阿德勒的瓶中信岸見一郎
〈致臺灣讀者序〉探究阿德勒的幸福要訣古賀史健
楔子
大家都誤解了阿德勒的思想
第一部 可惡的他,可憐的我
阿德勒心理學是宗教嗎?
教育的目標是「自立」
所謂的尊敬,即是「如實看待他人」
對「他人在意的事」寄予關注
如果擁有「同樣的心境與人生」
勇氣會傳染,尊敬也會傳染
「無法改變」的真正理由
你的「現在」決定了過去
可惡的他,可憐的我
阿德勒心理學中沒有「魔法」
第二部 為何否定「賞罰」?
教室是一個民主國家
不可以責罵,也不可以稱讚
脫序行為的「目的」?
厭惡我吧!拋棄我吧!
「懲罰」就能讓「罪過」消失嗎?
以暴力為名的溝通
生氣與責罵的意義相同
自己的人生,可以自己選擇
第三部 由競爭法則到合作法則
否定「用稱讚讓人成長」的做法
褒獎讚揚會帶來競爭
共同體之病
人生由「不完美」開始
「自我認同」的勇氣
脫序行為是以「你」為對象
人為何想成為「救世主」?
教育不是「工作」,而是「交友」
第四部 凡給予的,就得著
所有的喜悅,也來自人際關係
「信用」?還是「信任」?
「工作」為何是人生任務?
任何職業均無貴賤
重要的是「如何運用自己被賦予的事物」
你有幾位好朋友?
要先「相信」
人與人之間,永遠無法心意相通
人生中「平凡無奇的日子」即是考驗
凡給予的,就得著
第五部 選擇愛的人生
愛,不是「陷入」
由「被愛的方法」到「愛人的方法」
愛,是「兩人共同完成的課題」
切換人生的「主詞」
所謂自立,是擺脫「自我」
那份愛,是為了誰?
怎麼做才能奪得父母的愛?
人們害怕「去愛」
命中注定的人?根本沒這回事
愛是「決斷」
重新選擇生活型態吧!
維持單純
給創造新時代的朋友們
〈後記〉再一次發現阿德勒古賀史健
〈後記〉不要停下腳步,繼續前進吧!岸見一郎
《脑中的大象》内容简介:人为什么会笑?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教育?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仍被当作艺术?我们为什么常常隐藏自
牙齿保健与牙病防治 本书特色 《牙齿保健与牙病防治》是为您能有一口好牙,不再受那无休止的牙痛的折磨,而精心编辑的一部科普作品。《牙齿保健与牙病防治》内容依据中华...
黄颖,美国莱芙大学营养学学士、神经骨科博士及安第卡医学院医学博士,美国营养及饮食学会会员,美国预防协会会员,美国抗衰老医
美国经典批判性思维、科普跨界名著[联合推荐]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心理学与生活》作者菲利普·津巴多耶鲁公开课《死
蜂胶百问 内容简介 本书就蜂胶的来源、化学成分、性质、功效,蜂胶制品的医疗保健作用、安全性,服用蜂胶制品的注意事项等知识,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作了介绍,内容通俗易懂...
《别对我说谎》内容简介: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每天都可能会程度不等地用到5~200次谎言。这也可能意味着我们生活在一
穴位用药治百病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医学院专家编写,作者参考国内*新文献,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系统介绍了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穴位药物电离子透入等治疗疾病的...
高云著的《舞蹈解剖学》是以人体的形态结构为基础,研究人体形态结构、机能和生长发育与舞蹈训练的相互关系,研究如何提高人体舞
精神分析 本书特色内容丰富 图文并茂轻松易读 科普精品这是一套内容丰富多彩的系列图书,它涵盖了从古到今世界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名家思想...
《情商》中,你将全面了解情商的意义和发挥作用的方方面面,以及怎样运用情商来完善自己的性格以及在竞争中取胜。包括:培养自我
《伟大的天赋,巨大的缺点》内容简介:她是社会心理学最早的倡导者之一,敢于刺破表象,剥离层层禁锢,探索心灵深处的隐秘角落。她
图说生活畅销升级版3--药膳食疗方600例 本书特色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药膳是*能体现这一理念的养生方式,这种药食相助的特殊食品,既能食用充腹,又可保健养生...
本书记录了蒋甲为战胜拒绝恐惧所付出的努力,文字风趣幽默、鼓舞人心。蒋甲从中国到美国,胸怀成为第二个比尔·盖茨的梦想,他最
《步步微赢》内容简介:《步步微赢:微时代品牌顶级商业模式》以全新的整合营销名词“微品牌”为主线,为读者讲述如何运用“低成本
黄帝内经话养生 内容简介 养生是《黄帝内经》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黄帝内经》全书162篇中有40多篇内容涉及养生。《黄帝内经·素问》前四篇专论养生,将养生内容置...
探秘童心深处-童话故事测验在发展.临床和跨文化心理学领域中的应用 本书特色童话故事测验(fairytaletest,ftt)是针对6—12岁儿童设计的人格投射测...
女人气血养生法-升级版 本书特色 “气血”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它就在我们身边,它常常是我们嘴边的谈资!某个病人去医院复诊时,医生看到病人的前期治疗效...
中老年常见病999个民间偏方 本书特色 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小偏方,会给人*贴心的关爱。尤其是对于一些中老年慢性病,小偏方的效果更为显著和安全。本书广泛收集了中医名...
《友者生存》内容简介:我们集友善与残忍于一身。一个有力的进化新假说,一部鲜为人知的人类简史,重新理解“适者生存”,割裂时代
家有妙方 内容简介 为了使人们能更简便、有效、安全地运用中医中药防病治病及自我调养,本书站在普通家庭日常生活的视角上,针对138种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疑难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