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童年”存在于世界上每个国度,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每个角落。在孩子稍纵即逝的成长岁月里,让他们体验生命中每一刻的感动,倾听内心的情感与外在事物的交流,珍藏成长的各种记忆,如此,亦可赐给孩子另一种形式的艺术童年。
那时没有书陪伴我,但我没有感到过丝毫的遗憾,因为我拥有一位比书好过一千倍的仙女教母。在她的膝头上、小窗前,我们共同度过了每一个黄昏。她从不厌倦地、一遍又一遍地给我讲格林童话,一直讲到夜幕垂下,巫婆被火烧了,我们才点上灯火。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因为生活在丰富的想像世界,我一点都不曾感受到困苦的滋味。相反的,在我的记忆里,尤其是那些童话故事,就像一个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令人不禁想要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与人分享。
漂泊不定的人生、浮现又失落的语言、原罪与神圣的图像、遗忘的国度、故事与图画、狐狸圆溜溜的双眼、尖顶帽、一颗蛋、遗落的绒毛熊玩具、烧毁的一本书、胶合板做的艺术家画版、日暮时分……这些零零碎礁属于童年的一切,必然就是构成我生命的原动力。
当然,这一切都无法说明我创作儿童图画故事书的根据。战争、我的教母、诺菲尔街的接骨木丛,都与我为孩子们写故事、创作图画故事书有关联。可是,我却无法确实地说明为什么,是如何发生的。
这是一本充满感性色彩,又发人深省的创作思考笔记和回忆录。作者艾姿碧塔详尽地叙述了她儿童读物的创作和思考历程,以及创作的原动力与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童年的各种记忆。
战争年代的颠沛流离、生离死别,特别是与教母在法国阿尔萨斯的童年生活——听故事、唱歌、看晚霞,感受身边各式物品、玩具、图像所散发出的独特气息,等等。点点滴滴的经历和感受,构筑和丰富着她的成长历程,也一一孕化成她日后作品中迷人的童话世界。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因为生活在丰富的想像世界,我一点都不曾感受到困苦的滋味。相反的,在我的记忆里,尤其是那些童话故事,就像一个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令人不禁想要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与人分享。
但是,如何才能够让此情此景在我所创作的书中重现呢?这是一个几乎无法实现,却又是我永远都不会放弃的目标。我一直肯定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性,而潜留在我心底的那一幕幕黄昏讲故事的情景,正是维持我这个信念的原动力。
听故事*迷人的地方,就是那些重复的部分。正因为不断地反复讲述(当时的故事只有少数的几个,例如《灰姑娘》、《睡美人》、《白雪公主》等等),使得故事本身产生了一种力量与真实感。
就听这么有限的几个故事(大约只有七个),我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缺憾。我反倒觉得,如果数量太多、太复杂,就会减低故事本身的分量。
也许就是因为有了榜样,让我也学会了讲故事。同样的童话,经过数百年岁月的琢磨,经过一再的重复,在那段连年征战的岁月里,在一个个的黄昏落日下,以一种完美的形态重新展现在我的面前。
寻找失落的童年/艾斯苔尔
安徽教育出了一本回忆录《艺术的童年》,本来出作家回忆录是很普通的事情。不过这本回忆录的作者艾姿碧塔本身是个儿童图画书的创作者,这使得这本书一下不同寻常起来,图画书国内原创和引进都已经有许多,只是图画书作家本身的创作谈,却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说来,《艺术的童年》倒是算得上国内首部引进的图画书作家的回忆录了。书中有大量精美的图片,间或穿插作者的回忆或者创作理念,让人爱不释手。其中很多对艺术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
艾姿碧塔说,儿童读物基本上就是建立在失落的本质上的。我们总是在告别,这一秒是对上一分钟的告别,时间一直在流逝,过去的永不会再回来,不管这个童年是幸福的或者是苦难的。而儿童读物,是对童年的不断回忆和重现。
艾姿碧塔自己的童年,就是不停地漂泊和失落的过程。她在二战以前出生在波兰,父亲是波兰的犹太人,母亲是法国人,由于战争的原因,她在九岁那年,就已经学习第五种语言法语了。而她自己的母语,却被遗忘殆尽。在当时,为了能够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有必要忘记过往那些惨痛的回忆,可是,那些快乐的记忆,也一并被抹去了。“如果我们遗失了幼年时代所使用的语言,那么以这个语言所记忆的一切,几乎也会完全地丧失。
事实是,在我的意识里,我没有任何有关波兰的记忆。”
艾姿碧塔的描述云淡风清,可是,在这一段貌似平静的话语里,我们却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隐痛。这已经不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淡淡惆怅,而是彻底“失语”。
也许正是因为这段被完整遗忘却又不可割舍的童年,对作者来说成为了一个挖掘不尽的世界,那些永不能被满足的渴望,是作者最初和最终的创作动机。艾姿碧塔终生都怀抱着某种渴望,一直孜孜不倦地在创作图画书。
虽然是艺术家,艾姿碧塔却没有不切实际的浪漫,她很清醒地指出,儿童读物的领域比一般文学书籍商业化的情形更加严重。在一些出版者的脑子里,儿童读物不过跟食谱和宠物类书籍一样,都是利润的来源罢了。这样的创作立场,自然不是她所追求的。在艾姿碧塔看来,儿童读物可以从三种不同的立场来呈现。在意志明确的情况下,她选择的是童年的立场。也就是说,这种选择在她个人是自发性的,有别于父亲的立场和母亲的立场。她提出一种崭新的看法,父母的立场是在有限的认知世界传授我们知识的,来自父亲作者的是抽象的,母亲作者的是具体的知识。当然,这里的父亲母亲,都是一种抽象立场的指代而已。而儿童立场不同于两者的地方,在于儿童的世界是开放的。
儿童是她的立场,“决不欺骗和绝不让自己觉得厌烦”是她创作的最主要原则,应该是这样的决心,才让她创作出这么多美丽的画吧,虽然我们没能看过她完整的一本图画书,但是这本书里收录她的大量美丽插画,也已经让我们大饱眼福。不知是有意无意,就在这本书的第一页,是一幅言简意赅的黑白插图,在一片白茫茫的大地上,一只小熊背着包裹,旁边是它的伙伴小猫,两个小家伙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慢慢地走着。而就在第二页伊始,便是本书的开端———“孩子和艺术家住在同一个国度里。那个地方没有边界,却是变化万千。”
源于《新京报》
艾姿碧塔,出生于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波兰,父亲是波兰的犹太人,母亲是法国人。她在尚未知晓世事的年纪,为避战祸而由波兰迁居法国,跟随祖母过了一段快乐童年,九岁时到英国的寄宿学校就读,十五岁回到法国,从此定居巴黎。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涯,大大地丰富了她的思维和创造力。 身兼造形艺术家和童书创作者身份的艾姿碧塔,至今已有三十多部童书创作,透过十九种外语的译介,广泛地传播于世界各个角落。代表作品有:《弗隆与妙赛德》、《兔子欧布拉》、《魔法学校》等。创作之余,她也经常受邀到各地教学、讲演,分享她的创作理念。
中华诗词名句吟诵【明.清】(注音版) 内容简介 《中华诗词名句吟诵(明·清 拼音版)/爱阅读》从实用角度出发,对明清两代诗词进行分类、筛选、点评、注音,力求适合...
非常小子马鸣加-精选绘图本 本书特色 《非常小子马鸣加》(精选绘图本),是从2007、2008年陆续推出的10本单本中精心遴选出来的,并通过美绘的精心版面...
《四海为仙2:神秘小狐仙》内容简介:《仙剑奇侠传》官方作者管平潮长篇仙侠奇幻力作。“四海为仙”系列围绕少年张小言和居盈、灵漪
儿童文学读本-第八册 本书特色 《儿童文学读本》(共八册)由商务印书馆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出版,作者来自于一代出版名家张元济创办的尚公学校以及江苏**师范小学,其...
贝佛莉・克利林,出生于俄勒风州的麦克明维勒小城,直到她上学的年幻才住在芋山的一座农场中。贝佛莉的母亲是一位图书馆馆员,因
《长恨歌》内容简介:本书是王安忆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96年。获选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本书写了一个女人长达40年的感情经历
小豆豆迈克历险记系列-(全3册) 本书特色 “小豆豆迈克历险记”系列讲述小豆豆迈克离开温暖的家后,展开了一场冒险之旅:结交新朋友,海边度假,雪地寻找圣诞树……《...
杨鹏科幻精品系列:保卫隐形人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7-10岁杨鹏是中国的少儿科幻大王,他的科幻精品系列是奉献给孩子们的精神大餐。杨鹏科幻精品系列:保卫隐形人 ...
作者王尔德是英国世纪后半叶的著名唯美主义作家,具有惊人的叙述技巧和机敏辛辣的幽默感,表达方式优雅引人,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人
母熊大白掌 本书特色 《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自选精品集:母熊大白掌》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亲自精选的由他本人创作的一部具有独特韵味的动物小说集,书中刻画了栩栩如生的...
皮皮鲁和魔方大厦-皮皮鲁和鲁西西 本书特色皮皮鲁是一个常规定义下淘气、调皮的孩子,但并不妨碍他正直善良,勇敢有担当。他的好朋友来克在玩魔方的时候遇到了个童话般的...
孤独的小狼-绝境狼王系列-新新版 本书特色 “绝境狼王系列”这套书描述小狼倔强不屈、努力不懈的奋斗过程更精彩、更令人动容。本套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天生残疾、没有任何...
少年早上起来,发现窗外已经是雪花飘飘了。他冲出屋去,堆了一个足足比他高出一倍的雪人。他给它戴上了帽子,系上围巾,又用橘子
卷毛头--饺子 背带裤 本书特色 卷毛头是个小姑娘,曾经住在我隔壁。记得那时我在家写故事,常会传来她的哭闹声。于是,我必定走出门去看,因为卷毛头哭闹的事情常常也...
中国儿童必读经典 红楼梦 本书特色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文学艺术的巅峰之作,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无不代表着中国文学的*...
《爸爸妈妈,这就是我自己喜欢的!》内容简介:这天早上阿奇输掉了他的网球比赛。不服气的他继续练习,可是网球水平却没有明显的提
本书收录了《兰心的秘密》和《月圆夜的传说》两篇故事。《兰心的秘密》描述了一个名叫兰心的小女孩,她想借助于仙女之手按照自己
水浒传 本书特色 ★ 专门为学生打造的考前**赏读系列★ 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书目编选★ 书中专门设有全真测试题、学生必背古诗文、学...
《曼谷往事:降魂决》内容简介:搏击教练齐天和妻子欧涵来到泰国的曼谷旅游,结识了当地华人小平安。齐天与小平安志趣相投,相见恨
《妈妈的银行账户》内容简介:一个挪威家庭远渡重洋,移居旧金山。移民生活远非家人想象得那般美好,维持生计、融入异乡生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