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早期刻画符号研究》在全面收集目前所见河南出土新石器时代至商代早期器物刻画符号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符号学、民族学、图像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初步探讨了这一时期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地区出土器物刻画符号的定名、分类及其与汉字起源的关系等问题。对一些特殊的刻画符号也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发现晚商之前河南地区出土器物刻画符号的构成既有线段构架类符号,也有线条造型类符号,二者是平行发展的。它们与汉字在形体上有一定的联系。
《河南早期刻画符号研究》搜集整理的刻画符号资料和初步的研究工作对今后考古学、文字学、符号学、语言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适合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人员及对中国早期器物刻画符号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河南出土的早期器物刻画符号资料
第一节 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器符号
第二节 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符号
第三节 龙山时代的刻画符号
第四节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刻画符号
第五节 二里冈文化时期的刻画符号
第三章 陶符与文字起源
第一节 器物刻画符号的重新定名与分类
第二节 陶器符号与文字起源
第三节 中国考古所出重要陶器符号资料
第四章 河南陶器刻画符号研究
第一节 裴李岗文化时期
第二节 仰韶文化时期
第三节 龙山时代
第四节 二里头文化时期
第五节 二里冈文化时期
附录一 殷墟出土陶符、陶文
附录二 殷墟出土陶符、陶文研究
后记
本书是《电影手册》为纪念电影诞生100年,特别邀请多位电影界资深评论家联合撰写的一本重现电影百年成长历程的读本。本书选取电影
《一语胜千言》内容简介:话术的较量显示心术的高下。话术和生活息息相关。有时候利润不是销售出来的,是谈判桌上谈出来的。当客户
唐萧元祚墓志-初拓本 内容简介 唐《萧元祚墓志》,全称『大唐故袁州萍乡县令萧府君讳元祚字元祚墓志铭并序』,共三十行,满行三十字。高六十九厘米,宽六十八厘米。青石...
书籍装帧设计基础 内容简介 艺术设计是当前*受人们青睐的一门艺术学科。回想在20世纪末期,艺术设计以迅猛的大潮之势涌进艺术院校时,由于当时教材匮乏,师资短缺,使...
翰圃积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师生作品集 内容简介 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师生作品集即将出版,研究所所长、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教授为这本作品集题名日[翰圃积...
作品目录序第一章 犍陀罗之前的文化第二章 漫步于遗迹之间第三章 佛传故事图第四章 佛陀第五章 菩萨第六章 众神第七章 象征第八
色彩构成 内容简介 由冯守哲、田亮和李晓丹编著的这本《色彩构成》是“十二五”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规划教材。教材共分五章,内容包括:绪论,色彩系统,色...
中国玉石雕刻工艺技术 本书特色 本书从玉石雕刻工艺沿革、玉石材料、玉雕工具设备,玉雕工艺原理、玉雕工艺制作技术、玉石材料的设计制作方法等方面对我国玉石雕工艺技术...
《结构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是关于介绍“结构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的研究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结构学”的学问、把社会与环境
《诗经演》内容简介:“三百篇中的男和女,我个个都爱……”木心说《诗经》,“诗三百,一言蔽,会吾中。”木心诗集《诗经演》,本
千古名诗-司马彥字帖-钢笔行书-全新防伪版 本书特色 司马彦字帖全新防伪版特点人教版语文课本示范字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力推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授权、...
沙漠考古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景爱先生提出的沙漠化二重性的论断,已被国内外学术界所采纳和接受。这一论
长言雅音论昆曲 本书特色 本书即终于对昆曲音乐性、演唱的审美传统的研究以及曲唱理论的梳理,此外还从净末丑等脚色的演变、剧本的当代改编和昆剧生态环境的重建几个方面...
《空间是机器——建筑组构理论》从空间与社会入手,重新诠释了建筑与城市理论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什么是建筑?建筑学的理论是什
本书主要着眼于西周至汉晋时期与中西文化交流有关的珠饰种类,通过它们各自不同情况的具体梳理和分析,追溯其意匠源头;在此基础
人间情话-怡情小楷手抄 本书特色 《怡情小楷手抄》系列分为《人间诗话》、《人间词话》、《人间情话》三本。《人间诗话》收录了43首经典古诗;《人间词话》收录了30...
光影传奇-第10放映室 本书特色 cctv-10 《第10放映室》8年精华 中外明星与导演的大话宝典 经典影片的360度解读 一部记录百年电...
乐昌花鼓戏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乐昌花鼓戏的源流沿革、剧目概况、声腔音乐、表演艺术、传唱机构、观演场所、演出习俗、轶闻杂记等。乐昌花鼓戏 目录 一、...
张激 白莲社图-国宝档案 本书特色 姜帅主编的《张激白莲社图》描绘东晋元兴年间,惠远在庐山东林寺同18位贤士建白莲社专修净上法门,并与陆修静、陶渊明、谢灵运相善...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增订版)》内容简介:思维方式是在历史时空中经过反复运用、选择、凝聚和抽象的结果,并反过来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