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时编著的《中国古文字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为中国古文字学的通论性著作,系统阐述中国古文字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涉及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汉字研究史、古文字学理论与考释方法、音韵学、训诂学、甲骨学、商周金文、简帛与其他古文字材料,以及古器物学与商周史研究,提出诸多重要见解。作者提出中国文字起源两源论,揭示了六书理论的本旨,并将文字纳入语言的背景下加以研考,尤重语音对于古文字研究的作用。作者强调古文字资料作为直接史料的特殊价值,论释其对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的意义。
绪言
第一章 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文字起源的一统观
第二节 多源文字的并存
一 夷夏文字
二 巴蜀文字
三 新石器时代刻划符号的性质
第三节 汉字的发展
一 文与字
二 词汇的发展
三 书面语形式的变化
思考题
第二章 汉字研究的历史
第一节 先秦时代的汉字研究
一 古文与籀文
二 《史籀篇》及其影响
三 文字学理论的建立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汉字研究
一 小篆的创制
二 隶书的定型
三 秦书八体与新莽六书
四 汉代的古文经学
五 汉代的字书
第三节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汉字研究
一 “《苍》《雅》学”与“《说文》学”的发展
二 字样学与字原学
三 音韵学的创立与韵书的编纂
四 汲冢竹书与石鼓文的发现
第四节 两宋时期的汉字研究
一 大小徐对《说文解字》的勘正与研究
二 汉字结构的研究
三 古文资料的汇集
四 金石学的建立
五 字书、辞书与韵书
第五节 元明时期的汉字研究
一 元明两代的文字学
二 明代的字书
第六节 清代古文字学研究
一 上古音韵的研究
二 《说文》学研究的深入
三 金石学的复兴与古文字学研究
四 商代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
思考题
第三章 古文字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六书理论
一 象形
二 会意
三 指事
四 形声
五 转注
六 假借
第二节 古文字形旁的通用
第三节 古文字声旁的通用
第四节 古文字形体的简化
一 变图形为符号
二 省略重复的偏旁
三 截取原字
四 以形体简单的偏旁替换形体复杂的偏旁
五 以简单的字形取代繁复的字形
六 随文简化
第五节 古文字形体的规范
一 古文字结构的规范
二 古文字形体的规范
第六节 秦代“书同文”的意义和影响
第七节 古文字的考释方法
一 字形的因袭比较
二 辞例的推勘
三 偏旁的分析
四 历史的考证
五 掌握古文字形体演变的规律
六 审音求义
思考题
第四章 音韵学概述
第一节 音韵学与语音学
一 语音学名释
二 音韵学名释
第二节 中古音韵
一 《切韵》时代的声母系统
二 中古音的韵部
第三节 上古音韵
一 上古音的声纽
二 上古音的韵部
三 商周古音探索
第四节 上古音知识的应用
思考题
第五章 训诂学概论
第一节 训诂学的形成及其意义
第二节 训诂学的基本方法
一 形训
二 音训
三 义训
第三节 训诂释例及训诂法则
第四节 训诂学的主要著作
一 《说文解字》
二 《玉篇》
三 《尔雅》
四 《广雅》
五 《方言》
六 《释名》
思考题
第六章 甲骨文研究
第一节 甲骨文的科学发掘
一 殷墟甲骨文的发掘
二 西周甲骨文的发掘
第二节 甲骨文资料的整理著录
第三节 占卜制度与甲骨文例
第四节 甲骨文断代及其主要方法
一 商王世系
二 庙号与亲属称谓
三 贞人与书契人
四 坑位
第五节 殷商年代学与甲骨文研究
一 交食研究
二 商代历法
第六节 周祭问题
第七节 甲骨文选读
一 殷墟甲骨文
二 周原甲骨文
思考题
第七章 金文研究
第一节 青铜器的发现与著录
第二节 古器物学研究
一 古器物学的兴起与发展
二 青铜器纹样研究
第三节 青铜器铭文的整理研究
第四节 青铜器的定名、分类与礼器制度
第五节 青铜器铭文分代研究
一 商代金文的分代标准
二 西周铜器断代
三 西周历法
第六节 三代封建与金文分域研究
一 三代封建之政治制度
二 文字与器物的从同与趋异
三 分域研究的方法及意义
第七节 族氏铭文研究
一 国、族、氏的区分
二 “亚”的含义
三 商周日名、族徽应用的普遍性
第八节 兵器铭文研究
一 兵器铭文的发展
二 兵器铭文所见物勒工名制度
第九节 青铜器铭文选读
一 商代金文
二 西周金文
三 东周金文
思考题
第八章 简帛及其他古文字文献研究
第一节 简帛文献
一 战国简帛的发现与研究
二 先秦简牍制度
三 简帛文献的校勘正读
第二节 盟书
一 侯马盟书
二 温县盟书
三 侯马盟书与温县盟书的关系
第三节 石刻文字
一 早期石刻文字
二 东周石刻文字
第四节 古玺、封泥与陶文
一 玺印的起源与早期古玺
二 古玺的著录与研究
三 封泥的著录与研究
四 陶文的著录与研究
第五节 货币文字
一 货币文字的著录与研究
二 东周货币类别与分国特征
第六节 简帛及其他古文字文献选读
思考题
现代陶艺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陶艺专著,介绍中国民间民窑与现代陶艺的发展历程、现代陶艺分类及风格流派,并对现代陶艺的前景进行展望,介绍了国外陶艺作品。对我国代表...
《学人不如学己》内容简介:企业核心知识和经验传承,离不开企业内部骨干的参与,因此,内训师团队建设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但很多
《阿尔罕布拉宫》是关于介绍阿尔罕布拉宫这座伟大建筑物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有毒的天堂、值得思索的宫殿等内容。西班牙南部
陶艺设计 内容简介 艺术设计是将设计者的思维观念,通过设计的形式语言用图形的方式来展示的;今天,传媒的多样性和密集性,以使公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3卷)》主要内容:国家“十五”重点项目,首部全面介绍“国保”单位的大型工具书。收录国务院,公布的第
王铎行书解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以清代书法家王铎的著名书法名作《李贺诗册》为基础,从其字的书法艺术特色、笔法、结字、章法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讲解。王铎行书解析 目录 ...
香港电影史记 本书特色 四大香港名导吴宇森 徐克 杜琪峰 尔冬升联合顾问、推荐既有针对香港电影产业历史的专业阐述,又有兼顾读者影迷“以人为本”的通俗诉求。鱼与熊...
影响世界艺术史的艺术大师天才与罪犯:卡拉瓦乔作品赏析 本书特色 《天才与罪犯:卡拉瓦乔作品赏析》精彩解读了卡拉瓦乔的绘画,他坚持从自然中取材,忠实描写宗教跟世俗...
经典诗词集字创作.九成宫碑 本书特色 《九成宫碑》(作者徐方震)是“经典诗词集字创作”系列之一,收录了《夏日绝句》、《静夜思》、《弹琴》、《梅花》、《独坐敬亭山...
世界艺术宝库欧洲史前艺术 内容简介 史前时期相对于历史时期而言是十分漫长的,约占迄今人类历史的百分之九十五。这个时期也就是考古学所说的“石器时代”。史前艺术则是...
中国戏曲通鉴 内容简介 《中国戏曲通鉴》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永宽研究员主持编写的一部综合戏曲史编年著作,丰富了文学史研究领域,对戏曲史研究更具有重要的...
行走镜中-电影文本的细读 本书特色 电影史学研究也需要想象力,《行走镜中》是为典范。本书是李镇先生多年学术论文遴选而成,其中《<勋业千秋>残本细读》、《<迎春花...
...somethinginsidemebroke.Itwasasifsomeonehadtakenalovelycrystalglassandcrushedi...
《白骨精的职场单人舞》内容简介:每天匆匆忙忙地上班,人生的大部分光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职场里有我们的伟大理想,有属于我们
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 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系列之一,精选了宋 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苏轼的书法代表作《黄州寒...
汉.袁安袁敞碑-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 本书特色 《袁安碑》,全称《汉司徒袁安碑》。碑高153cm,宽约74cm,篆书,存139字,共10行,本...
美国电影大观 内容简介 多少年来,好莱坞已成为美国电影业的代名词1992年,好莱坞欢庆了它的百岁诞辰本书扼要地介绍了美国电影的兴起、发展与现状,将好莱坞历史呈现...
过程与结果:雕塑创作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既探究了雕塑大师的创作奥秘,也关注了边缘雕塑家的创作经验。其中对国内雕塑家的研究都基于对实际创作过程的认真考察和对雕塑家...
《中国考古学论文集》是作者考古学论文的精选结集,收录有19篇论文。包括考古学学科意义及其与历史学的关系、中国相互作用圈与文
Architecture,atleastsincethebeginningofthetwentiethcentury,hassuspendedhisto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