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是一部大型考古报告,是斯坦因1913年7月至1916年2月,历时2年8个月、行程11 000英里,东迄河西走廊,经新疆塔里木盆地,西至阿姆河上游和伊朗;南自兴都库什山,经准噶尔,北达内蒙古西部地区,在这一时空范围进行的考古调查、发掘资料及研究成果。《亚洲腹地考古图记》记载了作者所考察的古代遗址、墓地、道路遗迹与所发现的大量重要文物。其中重要遗址和墓地有麻扎塔格山废堡遗址、尼雅遗址、鄯善“东故城”佛寺遗址、楼兰古城遗址、汉代长城及烽燧遗址、吐鲁番佛寺遗址和墓地以及从瓦罕经加兰、罗申、舒格楠至达尔瓦孜沿途的古老堡垒遗址,还有锡斯坦的科赫依瓦贾圣山上的萨珊遗址及其南部的史前遗址等。关于古代道路的考察,发现颇多,如穿过达丽尔和丹吉尔山谷的中印古代佛教交流之路、喀拉塔仁什河首次探察的古道、从罗布泊到疏勒河的重要古代通道、塔里木盆地北边的古代文献所载之“北道”及其绿洲、从喀什穿越俄属帕米尔和阿姆河上游所路经的古代丝路等。在上述古代遗址附近和道路沿线发现了大量重要文物,如藏文文书、卢文木简、佛寺壁画、丝绸、汉文木简和佛教经卷,党项文、藏文手稿和雕版印刷品等。古代墓地出土的遗物,主要有萨珊时期、伊斯兰时期的文物,以及史前时期的石器和彩陶,还有用于体质人类学研究的400多个古人骨骼标本等。这些考古遗迹、遗物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们成为研究新疆、中亚考古与历史,探索古代丝绸之路的弥足珍贵的科学资料。20世纪许多与此相关的“新学问”的建立,无不与这些新材料的发现有着直接关系。
本书作为一部大型考古学专著,除了以上所说的重要学术意义之外,它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本书对这一地区的古代遗址和遗物考察及研究中,始终以古代道路遗迹探索为“纲”。如果说“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东方和西方的光耀寰宇的历史“项链”,那么这条古代欧亚大通道上众多的古代遗址和历史文物则颇似这条“项链”上熠熠生辉的“珍珠”,是“丝绸之路”孕育出这些历史的“珍珠”。没有古代道路,这些历史的“珍珠”和这条历史“项链”也就不复存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在本书中始终以探索古代道路为“纲”。
第二,“亚洲腹地”的古今变化,使作者在考古调查中特别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斯坦因以其渊博的知识,探索并记述了古代河流的变迁、绿洲与沙漠间的环境变化,以这样的视角所进行的科学考察,无疑对揭示古代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当前人们进一步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及采取相应对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第三,考古学是通过古代遗存研究人类历史,古代遗存涵盖面相当广泛,它们所涉及的内容几乎包括人类一切科学知识。因此,一部好的考古学著作必须是多学科的结合。80多年前编著《亚洲腹地考古图记》一书时,斯坦因邀集了当时相关知识领域最著名的科学家共同合作研究,如他曾邀请乔伊斯(英国皇家人类学学院副主席)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索罗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牛津大学教授)进行岩石和沙子的分析研究、史密斯(大英博物馆副馆长)进行石器研究等。对这里出土古代文物中所发现的涉及汉文、梵文、和田文、粟特文、回鹘文、蒙古文、藏文、突厥文等资料,斯坦因邀请了当时这些领域最著名的学者马伯乐、西尔文·列维、勒柯克、弗兰克、W L 兰茨、威尔海姆·汤姆森、F W 托马斯教授等进行了整理、翻译和研究。《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由于多学科学者的良好合作,极大地提高了其学术水平,而且为这类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与《西域考古图记》一样,这里的考古资料是迄今研究新疆考古与历史最为宝贵的资料,斯坦因以此为基础所开展的研究,也是代表当时最高学术水平的,至今仍具有学科开创性、基础性的科学意义。从总体上来看,这些研究成果揭示出的历史显示:新疆自汉代以来已成为华夏的一部分,新疆地区的古代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新疆的古代历史和文化。在现在的新疆地区,汉唐以来至今2000年间,汉族持续是这个历史舞台上的重要一员,一直起着政治主导作用。这些对我们正确地认识新疆历史,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所反映的新疆古代历史说明,新疆各族人民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他们与祖国共兴衰,汉唐时期是华夏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考古资料也反映出这一时期新疆历史处于其鼎盛时期。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为世界所瞩目,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吹响,祖国将与新疆地区各族人民共创新的盛世。汉唐时代中华民族的新疆地区开发历史,为我们今天西部大开发提供了有力的、科学的理论支持。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作为一部学术专著,从科学的视角向人们表明,新疆的开发要注意处理好“人”、“地”关系。人类的活动不能忽视与自然协调,自然的承受力是有一定限量的,本书所揭示出的这些人类历史的宝贵经验或教训,都将是我们当今建设新疆、开发西部地区的精神财富。
毋庸讳言,《亚洲腹地考古图记》虽然有重大科学价值,但作者于20世纪初在我国西部地区所开展的“探险”活动,无疑是属于地地道道的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文化侵略的一部分。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此书现在的学术和现实意义,是当年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者们所不愿看到的。“据说,历史喜欢捉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本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列宁:《资产阶级分子反对工人的方法》,见《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459页。。这大概就是历史魅力!今天我们组织翻译《亚洲腹地考古图记》,也正是基于它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Excel 2019在工作总结与汇报中的典型应用(视频教学版)》内容简介:本书将Excel功能与职场办公人员的日常总结、汇报工作紧密结合
乙瑛碑-历代碑帖放大临摹范本 内容简介 《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奏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又名《上书奏于孔庙百石卒史碑》和《孔和碑》。镌立于东汉桓帝永兴元年(公元...
张猛龙碑临写指南 内容简介 简介《张猛龙碑临写指南》:中国历代经典碑帖临写指南系列张猛龙碑临写指南 目录 **章 《张猛龙碑》概述第二章 用笔第三章 间架结构*...
唐欧阳询书皇甫府君碑(修订版)/历代碑帖法书选 本书特色 《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弘义明公皇甫府君之碑》,简称《皇甫誔碑》。于志宁撰,欧阳询书。无年月。碑高253、宽...
汪永江解读《诸上座帖》 内容简介 黄庭坚总结自己的草书发展过程时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
昆曲创作与理论 本书特色 王安葵、何玉人所著的《昆曲创作与理论》在叙述时尽量多引一些文献资料,以使读者能对昆曲的历史和本质特征有更全面的了解。这些资料都非首次发...
江苏文化艺术精品展:[中英文本] 内容简介 《江苏文化艺术精品集(中英文本)》内容主要包括:人文江苏的巨大魅力、吴韵汉风、南窑庄金器窖藏文物、错金银铜牛灯、青铜...
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生生之源——中国艺术生命精神的根源、生生为艺——生命精神在若干艺术部类的体现、体证生生——中国艺术的生命体验理论等。...
曹全碑-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范本 本书特色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方形,...
《最爱电影手记》内容简介:这本书可以说是《最爱》剧组的回忆录。一部电影从剧本的筹备、布景、选演员到拍摄、后期制作……每一个
《纪实与虚构》内容简介:王安忆所著的《纪实与虚构》运用交叉的形式轮番叙述这两个虚构世界。“我虚构我的历史,将此视作我的纵向
玩铁:直接金属雕塑 本书特色 21世纪的中国美术教育正面临巨大的更新与变革,本套丛书将对此过程做*近距离的关注和反映。将展现,美术院校中青年教师*富有创意的教学...
《联合作战装备保障训练体系》内容简介:本书从战略全局角度出发,运用系统理论与系统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比较与分类方法等科学
论书绝句-(注释本) 本书特色 启功先生的《论书绝句》是一部颇具价值的学术著作。书中收录了先生历年评论书学理论的七言绝句百首、对历代书法名家、书法名迹碑帖进行评...
休·索海姆,英国当代媒体与性别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目前担任苏塞克斯大学媒体与文化研究教授、媒体传播与文化研究协会副主席等
辛迪.舍曼-费顿.焦点艺术家 本书特色 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1954— )是同代女性艺术家中*著名的一位。她把自己作为模特,使用化妆、假体和道...
《问题承接与范式转换:从鲍德里亚看西方后马克思主义》内容简介:本书以鲍德里亚远离马克思的历程、原因和路径为切入点,进行深度
本书选择了以读解理论文本来辨析梳理历史的研究思想和表述模式。这些文本,或是重要的原始电影理论著述,或是早期电影艺术家、理
日本美术出版社专注于艺术与设计领域,拥有近120年历史的日本美术出版社,在日本艺术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美术出版社聚焦于世界艺术趋势与动态,发掘并培养了许多位...
雁塔圣教序-历代碑帖传世经典-3 本书特色 《雁塔圣教序》也称《慈恩寺圣教序》,唐永徽四年(635)立。褚遂良书,万文韶刻,共二石,二石皆为楷书,原在西安慈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