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考古是中國宗教考古學的一個分支,它利用宗教學和考古學的方法研究與古代道教活動有關的遺物遺跡,以達到復原古代道教活動歷史的目的。
本書作者遍查道家典籍、中國考古資料,對道教的起源,不同時期道教不同教派活動的地區和特點,不同時期不同教派之間的關係,道教與其他宗教的關係,造像崇拜的起源和神系的發展問題,道教齋醮儀式、法術,以及道教的注鬼學說和屍解學說等均有獨到見解,是一本研究中國道教史、道教思想與學說的重要著作。同時運用眾多考古材料,如銅鏡、印章、錢幣、造像(石、銅、陶、瓷等質地的各種道教神像)、簡牘、寫紙、石刻(碑刻、墓誌、鎮墓卷、畫像石、刻繪)、陶瓷器、藥物、燒煉用具設備材料,以及宮觀建築、摩崖石窟、壁畫、墓葬等遺跡,對中國古代道教進行了系統地研究,解决了許多考古發現未曾解答的問題,是一本重要的中國宗教考古著作。全書資料詳贍,論證精闢,見解獨到,是迄今為止,海內外第一部專門研究中國道教考古的著作,填補了中國考古學的空白。書後附有“道教考古文獻目錄”與“引用書目”,方便讀者查閱使用。本書適宜於道教史、道教思想、比較宗教學學者以及中國考古學學者使用,也是道觀收藏使用之書。全書有彩圖和黑白圖約600幅,大16開精裝。
第一卷
壹 东汉墓葬出土解注器和天师道的起源
绪论 考古材料的发现和研究
第一章 道教的注鬼论、解注术和解注器的定名
第一节 道教文献记载的注鬼论和解注术
第二节 道教所载不同的解注法术
一 解注的名称和类型
二 解注的法术
第三节 注鬼论和解注术所属的教派问题
第四节 “注祟”、“重复”和“承负”
第二章 东汉墓葬出土解注器
第一节 解注器的确定和种类、器型
第二节 陶容器
一 东汉解注陶容器的类型和材料
二 地域分布、年代和组合
三 东汉解注陶容器在墓中放置情况的考察
四 器铭校读与考察
第三节 券版
第四节 石羊
第五节 铅人和其他代人用品
一 文字
二 实物
第六节 药物
第七节 印章
第八节 解注器发展的阶段性
第三章 解注器反映的宗教历史面貌
第一节 解注器材料所反映的宗教理论观点
第二节 解注器文所反映的神系内容和“天帝使者”、“天帝神师”
第三节 解注器文所反映的宗教组织情况
第四节 解注器所反映的宗教科仪法术
第五节 解注器材料所属教派和初期天师道的酝酿形成过程
一 教派问题
二 文化渊源
三 初期天师道的酝酿形成过程
(一) 刘邦、刘安、汉武帝与道教有关的宗教活动
(二) 成、哀时期《包元太平经》的出现和 与道教有关的宗教活动
第六节 中原地区初期天师道和张陵五斗米教(正一道)的关系
第四章 从东汉墓葬解注器看中原地区初期天师道的性质和形成原因
第一节 中原地区天师道的性质
第二节 中原地区初期天师道产生的原因
一 秦和西汉时期人鬼灵魂观念的转变
二 西汉末年至东汉初的天灾人祸、疾疫流行造成大量人民的死亡
三 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
四 谶纬学说的盛行
五 家族合葬多室砖石墓的盛行
六 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贰 河南偃师县南蔡庄乡东汉墓出土道人肥致碑及有关道教遗物研究
一 碑文问题
二 石碑形制
三 随葬解注陶器
四 总论
叁 中原和西北地区魏晋北朝墓葬的解注文研究
第一章 中原地区魏晋北朝墓葬的解注文材料和相关遗迹
第二章 甘肃地区魏晋墓出土解注文材料
第一节 解注文材料的发现和分布情况
第二节 解注文陶器器形特点及其变化情况
第三节 陶器文字的校录和器物类型
一 有纪年之器文
二 无纪年之器文
第四节 解注器的年代、组合与分期
一 解注器的年代
二 解注器的组合
三 解注陶瓶、泥瓶与解注陶钵
四 甘肃地区魏晋解注器的分期
第五节 部分解注器文字内容的考释
第六节 关于建兴二十八年合同契券文字的说明
第七节 甘肃地区魏晋解注器的特点
第三章 甘肃以西地区汉晋唐墓出土的解注器文
第一节 青海、新疆解注文材料的发现
一 青海地区
二 新疆地区
第二节 甘、青、新疆魏晋墓解注器文和天师道的西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出土十六国、唐代文物与佛道关系
一 墓葬出土随葬“衣物疏”
二 石塔八卦
余论
肆 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华岳庙碑》与寇谦之新天师道
一 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和《华岳庙碑》的著录和关系
二 《大代华岳碑》的释文校录和句读
三 部分碑文考释
四 碑文反映寇谦之新天师道的有关活动内容
五 《大代修华岳庙碑》与汉《西岳华山庙碑》
伍 北朝道教造像的考古学研究
第一章 实物材料的发现和著录
第一节 有纪年之北朝道教造像
第二节 无纪年之北朝道教造像
第二章 时代和地域分布
第三章 造像名称和造像内容特点
第一节 造像名称
第二节 北朝道教造像及佛道混合造像的特点
一 北朝道教造像的特点
二 北朝道教造像与佛教内容的混杂情况
第四章 造像发愿文题名和文字
第一节 姚伯多造像发愿文考释
第二节 其他部分发愿文的校读、考释
第三节 造像关系人题名的考察
第五章 北朝道教造像的教派关系和兴盛原因
第一节 北朝道教造像的起源及其与楼观道的关系
第二节 北朝楼观道造像兴盛的历史原因
余论
第二卷
陆 重庆、甘肃和四川东汉墓出土的几种西王母天门图像材料与道教
第一章 材料的发现与内容
第一节 重庆巫山和甘肃成县东汉墓的西王母天门画像棺饰铜牌
第二节 川南、川西东汉墓出土的西王母天门材料
一 画像石棺
二 画像砖
三 摇钱树座
第二章 天门与早期道教的最高尊神――――天帝
第三章 道书记载的西王母和天帝
第一节 西王母和天帝、天门的关系及其在道神中的职掌
第二节 天帝使者和天仓
余论和结语――――早期西王母传说的源流和不同区系
柒 晋吴南朝买地券、名刺和衣物疏的道教考古研究
绪论
第一章 晋吴南朝买地券的发现、分布及文字校读
第一节 东吴时期的买地券
第二节 西晋买地券
第三节 东晋买地券
第四节 南朝买地券
第五节 隋代买地券
第二章 吴晋南朝买地券的特点、类型与分期
第一节 吴晋南朝买地券的特点
第二节 吴晋南朝买地券的类型
第三节 五金南朝买地券的分期
第三章 吴晋南朝买地券券文内容及神符
第一节 部分重要券文内容考释
第二节 典型买地券通释
第三节 五金南朝买地券与神符
第四章 不同类型买地券的道教内容及其渊源试析
第一节 B型买地券的道教内容及其渊源
第二节 C型买地券的道教内容及其渊源
第三节 D型买地券的道教内容及其渊源
第四节 E型买地券的道教内容及其渊源
第五节 F型买地券的道教内容及其渊源
第五章 名刺
第一节 名刺的时代、区域分布及刺文内容
第二节 名刺的用途和性质
第六章 衣物疏
第一节 衣物疏的时代、区域分布和疏文内容
第二节 衣物疏的用途和性质
第七章 买地券、名刺及衣物疏所反映的道教史诸问题
第一节 吴晋买地券与早期天师道的南迁
一 东汉镇墓文与早期天师道
二 早期天师道传入江南的时间和路线问题
第二节 吴晋名刺、衣物疏与五斗米教(正一道)的东传
第三节 南朝买地券与南天师道
第四节 《女青鬼律》。《玄都鬼律》等书的时间和教派问题
一 《女青鬼律》的时代和教派
二 《玄都鬼律》的时代和教派
三 《女青鬼律》和《玄都鬼律》的关系
四 《正一法文经章官品》的成书时代
第五节 魏晋北朝及萧梁以后买地券罕见之原因浅析
捌 江西、四川考古发现的九天玄女材料和有关文献记载的考察
一 考古发现的九天玄女材料
二 文献记载的九天玄女材料和九天玄女考古材料的性质
三 九天玄女考古材料的意义和反应的道教史诸问题
玖 前蜀王建永陵发掘材料中的道教遗迹
一 生墓代死之王建石真
二 棺床石刻守护尸体之随斗十二神和天乐图
三 尸体防腐剂水银
四 哀册文中所表现的道教思想内容
附录 杜光庭《王氏神仙传》辑佚
拾 川渝黔地区考古发现的河洛图书与先天八卦图研究
第一章 考古材料的发现
第一节 河洛图书材料及其类型
第二节 先天八卦
一 非墓葬出土类
二 墓葬出土类
第二章 河洛图书数之组合区分及其与先后天八卦之关系
第一节 河图、洛书象数的组合与区分
第二节 先、后天八卦与河图洛书的关系
第三节 安丙族人墓的河洛象数与八卦
第三章 地下出土先天八卦与河图洛书材料的道教性质、意义及其与堪舆葬术、丹鼎烧炼的关系
第一节 铜镜上的先天八卦
第二节 墓葬出土先天八卦、河图洛书与道教、风水堪舆
一 道教与风水堪舆葬墓术的结合
二 墓葬出土八卦、河洛象数材料与道教、风水堪舆之关系
三 墓葬出土八卦、河洛象数材料的意义
第四章 从考古发现材料看“河洛之学在蜀”
拾壹 江西樟树北宋道士戴知在墓出土墓志与石刻画像考
一 墓志铭文考释
二 石刻画像的考释
拾贰 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南宋建福宫藏殿遗址试掘材料的考察
一 何谓“藏殿”?
二 “藏殿”的不同类型与“飞天法轮藏”
三 会庆建福宫藏殿遗址的性质和进一步发掘的必要
拾叁 江西高安南宋淳熙六年徐永墓出土“酆都罗山拔苦超生镇鬼真形”石刻
拾肆 四川省自贡市邓井关罗浮洞南宋“太上断除伏连碑铭”石刻拓本考说
一 碑铭校录及刻碑情况考察
二 关于“伏连”
三 解冤释结、保存拔亡与断除伏连的关系
四 三尸与伏连
五 关于碑文盟约戒誓内容
六 碑额之神符、日月与天尊题名
七 碑末题名署衔
拾伍 四川平武明王玺家族墓出土部分道教文物的考察
一 “石诰命符”
二 壁画墓主像和“寿山福海”及其渊源
三 金龙
四 余论
拾陆 重庆云阳云安盐场明代玄天宫遗址和四川地区与盐业有关的道教遗迹
拾柒 江西、四川明墓出土的道教冥途路引之研究
一 冥途路引材料的发现和释文句读
二 路引文字重点内容考释
三 “玄天上帝”及有关诸问题
四 冥途路引的类型和文字异同
五 冥途路引与明代通行路引制之关系及其他相关问题
第三卷
拾捌 墓葬出土道教代人的“木人”和“石真”
第一章 材料的类型和器文释读
第一节 木人类
一 北方地区
二 南方地区
第二节 石真类
一 蜀地型
二 江南类型
第二章 建兴二十八年松、柏人木牍文字的考释
第一节 材料的著录
第二节 器文校读考释
第三章 唐宋时期代人材料研究
第一节 器物文字的考释
第二节 几种唐宋代人材料的道教性质
第三节 渊源和流变
拾玖 江苏、陕西、河南、川西南朝唐宋墓出土镇墓文石刻之研究
第一章 镇墓文石刻的类型
第一节 “华盖宫文”与“敕告文”石刻
一 华盖宫文
二 天帝敕告书
第二节 五精石
第三节 “八威真文”石刻与“灵宝五真文”
第四节 “消灾真文”石刻
第五节 “五方五帝灵宝真符”
第六节 “炼度真文”石刻
第二章 几种真文石刻在墓葬中的组合情况
第三章 综论
第一节 关于随葬真文石刻墓葬的墓主身分问题
第二节 唐宋灵宝、上清道派活动中心的转移,教派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他
第三节 川西宋墓真文石刻与“太上真元大道”
第四节 宋代“华盖宫文”和“天帝敕告文”的余波
贰拾 隋唐五代宋元墓出土神怪俑与道教
第一章 神怪俑的含义、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二章 神怪俑的分区与分期
第三章 部分神怪俑的名称、性质
第四章 神怪俑分区分期及其性质、作用所反映道教有关问题的讨论
贰拾壹 江苏明墓出土和传世古器物所见的道教五岳真形符与五岳真形图
第一章 道教五岳真形图的形成和道书所载“五岳真形图”的类型
第二章 “五岳真形图镜”
第三章 与五岳真形图有关的“含像镜”
第四章 道书记载和考古材料所见“五岳真形符”
第一节 《三皇内文遗秘》与道书记载的五岳真形符
第二节 五岳真形符的古器物材料
余论
贰拾贰 三件唐代道教石刻和唐代佛道之争
一 河南洛阳出土开元六年《大唐大弘道观主故三洞法师侯尊〔敬忠〕墓志》
二 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常道观开元十三年、十八年刻《常道观敕并表》
三 河南洛阳出土唐懿宗咸通三年《女炼师支氏墓志》
四 综说
五 附说青城山“唐玉真公主墓”辨伪
贰拾叁 “道教考古”玉“道教考古学”
一 “道教考古”的概念、性质和作用意义
1 什么事“道教考古”?
2 道教考古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3 道教考古研究的学术意义
二 中国大陆道教考古现状简析
1 主要成就
2 存在的问题
三 建立“道教考古学”分支学科的一些构想
图版目录
引用书目
道教考古文献目录
后记
《战抑》内容简介:本书记述了作者因声带受损导致梦想破灭并在整个青春期被抑郁症阴云笼罩并成功走出抑郁症的故事。作者在与抑郁症
他研究园林早于对建筑理论的探讨,在1932-1937年间,遍访上海、苏州、无锡、常熟、扬州及杭、嘉、湖一带,考察庭园,不辞辛劳,独
电影月报-老上海电影期刊经典 本书特色 《电影月报》1928年4月创刊于上海,1929年9月15日出至第11、12期合刊号后停刊,共出12期11册,为16开本大...
校园设计师手册-黑板报-4-畅销版 本书特色 黑板报是活跃在校园、工矿企业、乡村、部队、医院,社区、街道等单位一种常见的宣传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编绘黑板报既培...
《精通Django 3 Web开发》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Django Web的技术总结,以Django 3.0版本实现。全书以一个完整的商城网站开发流程为
愿力-杨仁山与金陵刻经处 本书特色 《愿力-杨仁山与金陵刻经处》一书分送别、仁学、噩耗、退婚、自由、佛缘、精舍、聘师、门下、分家、西去11场讲述了金陵刻经处创始...
《东进》与《焦土》两部著作首创先河地将二战最重要的战场——东线——的血腥战事历程清晰而又详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是难能可贵的佳作。作为《东进》的续篇,《焦土》从1...
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 本书特色 有关中国40年代电影文化史、艺术史的研究,目前尚未出现专门著作,本书首做尝试:40年代战后电影产生于战后中...
文征明 千字文·悟阳子诗叙·滕王阁序·李令君登君山二首 内容简介 文徵明(一四七〇-一五五九),初名璧,字徵明,後更字徵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
昔日的评家曾称音乐为“流动的建筑”,今日的评家正在赞美建筑为“凝固的音乐”。现今的都市,新奇的建筑琳琅满目,如同建筑美术
行楷-硬笔书法等级考试教程 本书特色《华夏万卷:硬笔书法等级考试教程(行楷 书法等级4/5/6级)》为钢笔字帖,全书重在培养读者掌握行楷等级考试的各项要求,全书...
东叔,原名赵晓东,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素质核心课《艺术发展史》特聘专家,喜马拉雅FM《发现艺术之美》主讲人。25年从艺生涯15年艺术教育经验,致...
《解读敦煌·中世纪建筑画》中敦煌图版的版权归敦煌研究院所有,其余图版的版权归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所有。任何人不准以任何
当代书法创作:理想与批评 内容简介 “兰亭论坛”由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邱振中任学术主持,每年举办一届。首届论坛的主题是“当代书法创...
海岱石华山东秦汉魏石刻书法艺术 本书特色 ★ 8开精装,印质极佳,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共同出品★ 山东石刻以秦汉碑刻、云峰...
墓地是首雕塑诗:对欧洲墓地雕塑的艺术思考 本书特色 《墓地是首雕塑诗》的作者赵鑫珊是一位颇有灵性的学者,他对建筑、对音乐,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热...
歌剧入门与鉴赏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新世纪青少年艺术素质培养丛书”中的一本。全书以简练的语言阐释了各国歌剧的肇端,中国歌剧的发展及其艺术特征,世界著名歌剧家等相关...
这本《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宗教与历史(精)》由罗丰主编,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书中收入了《“寄田”与“仰谷”——试论西汉时期塔
建筑之旅是愉快的,建筑之旅是重要的。
安藤忠雄曾说过:“要用自己身体的五官去感觉建筑”用视觉去看,用听觉去听,用触觉去
赵孟頫楷书入门基础教程-中国书法.名家名帖 本书特色 《中国名家书法教程》是自学书法的入门范本。本套丛书在编写过程中,从实用性出发,遵从学科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