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其研究目标是认识古代各个地区的动物种类及遗址周围的自然环境特征、探讨古代人类与动物的相互关系及古代人类涉及动物的行为。
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经历了自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形成时期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时期这样两个阶段。在形成时期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鉴定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而进入发展时期以来,不但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古代人类与动物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另外,形态学、统计学、DNA研究和同位素研究等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则进一步提高了动物考古学研究的科学性。从某种角度说,中国动物考古学的发展过程正是中国考古学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
动物考古学研究人员依据“将今论古”的原则研究古代动物遗存。根据动物分类学认定动物种属与组成;根据动物解剖学判断动物的形态特征;对照动物地理学认识动物的分布范围;根据动物生态学判断动物的多种行为特征。而埋藏学和文化生态学则为我们探讨古代动物遗存的出土背景、研究古代人类与动物相关的各种行为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以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及思路为要求开展深入研究。
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在考古发掘现场应用全面采集、抽样采集和整体提取等方法采集动物遗存,在室内开展清洗、拼对、鉴定、测量、表面痕迹观察、称重和记录等整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对获取的基本信息进行测量数据的比较、定量统计、判定年龄结构、分析动物骨骼上的痕迹、探讨骨器的材料与制作工艺、古DNA分析、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和锶同位素分析等。判断家养动物的系列依据包括形体特征、几何形态测量、病理现象、年龄结构、性别特征、数量比例、随葬或埋葬现象、古DNA分析、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和古代文献记载等。
狗、猪、羊、牛、马和鸡等六畜在中国起源和出现的时间、地点及动因各异,鱼、鸭、鹅、驴、骡和骆驼等家养动物在中国的驯化历史也相当早。中国家养动物的起源和出现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土生土长”与“通过文化交流引进”这样两种模式。中国古代各种家养动物的起源、出现及发展不但保证了人类稳定地获取多种肉食资源及奶制品等,而且在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增强军事作战能力、推动交通运输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在人类的精神领域中也有独到的用途。
以中国新石器时代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多种方式为基础,可以建立起由依赖型到初级开发型、再到开发型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始终受制于自然资源的制约,由此可以提出“被动发展论”的观点。历史时期各个地区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在延续各自传统方式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家畜饲养业在各个地区分别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或推广与普及。
中国古代在随葬和埋葬活动中往往使用家养动物。猪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随葬和埋葬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各个地区在随葬和埋葬活动中使用猪的形式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除猪之外,往往还使用狗,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和末期,出现使用绵羊和黄牛的现象,随葬和埋葬这些家养动物的现象到历史时期一直延续和发展。在商周时期,在部分规格较高的墓葬中一直存在随葬家猪、黄牛和绵羊的前肢的习俗。随着社会复杂化的加剧和等级制度的巩固,在商代都城一级的遗址里,马、黄牛、绵羊、猪和狗都分别在不同种类的祭祀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周代的一般聚落里,当时的百姓似乎依然保持着自新石器时代延续下来的用猪和狗进行祭祀的传统,与统治者的祭祀用牲形成鲜明对照。
以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各个文化类型为范围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古代文献开展进一步探讨是十分必要的。而骨器制作、动物的次级产品开发、动物的艺术形象、动物在战争和劳役中的使用等方面的研究应该成为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中新的生长点。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在深化研究中国古代的农业史、家畜饲养史、手工业史、战争史、交通史等方面必将发挥独到的作用。
第一章 动物考古学的研究目标和中国动物考古学的研究历史
第一节 动物考古学的研究目标
第二节 中国动物考古学的研究历史
一 形成时期的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
二 发展时期的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
第二章 与动物考古学研究相关的动物学和其他理论
第一节 动物学主要分支学科
一 动物分类学
二 动物解剖学
三 动物地理学
四 动物生态学
第二节 相关研究理论
一 均变论
二 埋藏学
三 文化生态学
第三章 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野外采集与室内整理
一 野外采集
二 室内整理
第二节 基本信息的多种分析
一 测量数据的比较
二 定量统计
三 判定年龄结构
四 分析动物骨骼上的痕迹
五 探讨骨器的选料与制作
六 古DNA分析
七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八 锶同位素分析
第三节 判断家养动物的依据
一 形体特征观察
二 几何形态测量
三 病理现象观察
四 年龄结构统计
五 性别特征观察
六 数量比例统计
七 随葬或埋葬现象观察
八 古DNA分析
九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一〇 古代文献记载
一一 综合判断
第四章 中国古代家养动物起源的研究
第一节 主要家养动物的研究
一 狗
二 猪
三 绵羊和山羊
四 黄牛和水牛
五 马
六 鸡
第二节 其他家养动物的研究
一 鱼
二 鸭和鹅
三 驴和骡
四 骆驼
第五章 中国古代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研究
第一节 各地区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
电影狙击历史 本书特色 1. 电影狙击——埃及艳后与罗马*有权势的三个男人之间的爱恨情仇;2. 电影狙击——柬埔寨红色高棉政权自我灭绝式的血腥大屠杀;3. 电影...
《深入浅出4G网络——LTE/EPC》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介绍4G网络内容的图书。本书首先介绍了4G核心网(EPC)的概念、接口和演进特点
画时装人物-美国时装设计学院时装设计师手绘表现手法 本书特色 “对所有想提高素描和插画技巧的时装设计师来说,本书都是一个理想的教程。”——托尼·格兰维尔,伦敦时...
奈良美智48个女孩 本书特色 ★等待多年*受期待的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作品终于引入中国!原版复刻珍藏!★林少华倾情翻译!★48个女孩,48种心声,内心的“我”到底...
王羲之乐毅论精选百字卡片 内容简介 二王小楷系列《乐毅论》精选百字卡片是河南美术出版社在新时期将书法与新媒体结合的全新尝试。 王羲之《乐毅论》精选百字卡片是作者...
中国美术大事记:当代美术家代表作品全集.2014卷 本书特色 ★8开精装,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吴冠中、童中焘、刘文西、曾宓、陈绶祥、朱乃正、薛永年等24位著名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内容简介:“快乐读书吧”是基于近期新部编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中提到阅读篇目而组织出版的一套阅读书目,读者为
◆句句有梗的极简艺术史。◆头号艺术自媒体意外艺术八年积累诚意之作!◆30000年艺术历程 • 150件名画经典 • 40位艺术大师 • 20个艺术流派。◆用浅白...
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考古队由刘呆运任领队,具体发掘工作由李明主持。参加发掘的有刘占龙、卫超、葛林、王立鹏和靳振斌。壁画的保
《二十一世纪民艺》内容简介:1928年,提出“民艺”一词的日本思想家柳宗悦先生写下了《工艺之道》,开启了日本民艺的理论探索之路
《加德纳艺术史》(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艺术史入门读物。它曾屡次获得全美最佳教材奖,并在哈佛、耶鲁、斯...
东洋镜:中国雕塑史(全三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大村西崖是日本近代研究东亚美术史的泰斗、*早全面而系统地运用近代观念和考古材料研究...
王羲之集字古诗创作必备 本书特色 《王羲之集字古诗创作**》以《怀仁集王圣教序》和《兰亭序》为主要范本,适当地选用了王羲之的其他尺牍。创作时主要使用了集字、部首...
利奥塔论艺术 内容简介 《后现代状况》这本书为利奥塔获得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在这本书中,利奥塔不仅明确地使用了“后现代”一词,而且给这个词下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定义:...
赵佶赵构书法精选 内容简介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书画家,神宗子,哲宗吋封端王,1100-1125年在位,怠于国政,重用奸邪,滥增捐税,穷奢极欲...
《演员自我修养》内容简介:中央戏剧学院唯一认证推荐版,俄语直译完整版。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姜若瑜审校,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
宋 蔡襄陶生帖-历代名帖宣纸高清大图 内容简介《陶生帖》 草书,纸本。纵29.8厘米,横50.8厘米。书于宋皇祐三年(1051)。此帖起笔谨严,字字分明,继而波...
宋拓集王羲之圣教序碑 本书特色 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编选的《宋拓集王羲之圣教序碑》共计2400余字,西安博物馆藏。此碑内容包括唐太宗为玄奘法师翻译佛经而作的序文...
WesAnderson’seighthfeaturefilm,TheGrandBudapestHotel,isthefullestexpressiontodat...
建筑-中国汉画造型艺术图典 本书特色《中国汉画造型艺术图典·建筑》以图片为主要内容,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汉代建筑形象,是汉代建筑较为完整的形象资料库,适合不同受众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