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着眼于西周至汉晋时期与中西文化交流有关的珠饰种类,通过它们各自不同情况的具体梳理和分析,追溯其意匠源头;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母型在传播过程中的形态及使用功能的变异,研究外来文化因素进入中国以后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的情况,进而分析中国文化面对外来文化因素的调适机制;并通过分析外来珠饰传播的可能中介者,勾勒其传播的途径,结合不同种类珠饰流行的时代的编年分析以及流行地域等情况,以其时欧亚大陆的宏观历史背景为参照,总结西周到汉晋时期外来珠饰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若干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一、串珠、坠子与护符
二、西周至汉晋时期
三、“中”与“外”
四、考古学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
第二节 珠饰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价值
第三节 珠饰的分类和描述
第四节 国内外珠饰发现与研究回顾
一、国外珠饰发现和研究简况
二、国内珠饰发现和研究简况
第五节 相关理论方法的思考
一、珠饰研究五要素
二、类型学的运用
三、出土环境的分析
四、与理化分析的结合
第六节 珠饰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西周至汉晋时期的外来珠饰
第一节 费昂斯珠(Faience Beads)
一、费昂斯的界定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
二、中国费昂斯制品的发现和特征
三、中国费昂斯珠与域外制品的可能联系
第二节 钠钙玻璃珠(Soda Lime Silica Glass Beads)
第三节 蜻蜓眼式玻璃珠(Compound Eye Beads)
一、蜻蜓眼式玻璃珠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和初步流传
二、中国蜻蜓眼式玻璃珠的发现和类型
三、中国蜻蜓眼式玻璃珠的意匠渊源
第四节 蚀花肉红石髓珠(Etched Carnelian Beads)
一、蚀花肉红石髓珠的起源和传布
二、中国蚀花肉红石髓珠的发现
三、中国蚀花肉红石髓珠的类型及其与域外文化的联系
第五节 印度—太平洋珠(Indo-Pacific Beads)
一、印度—太平洋珠的定名及工艺特征
二、印度—太平洋珠在中国的发现
三、中国出土印度太平洋珠的产地问题讨论
第六节 琥珀珠(Amber Beads)
一、先秦时期琥珀制品的发现
二、汉晋时期琥珀珠饰的发现
三、汉晋时期中国琥珀原料的来源
第七节 多面金珠(Multifaceted Beads)
第八节 壶形珠(Jug Beads)
第九节 辟邪形珠(Lion Shape Beads)
第十节 装金玻璃珠(Gilt Glass Beads)
第十一节 其他珠饰种类
一、人面纹珠(Face Beads)
二、青金石珠(Lapis Lazuli Beads)
三、人头坠子(Head Pendants)
第三章 模仿与变异:珠饰反映的中国文化对外来事物的调适机制
第一节 中外珠饰制造材料和使用传统的差异
一、中外珠饰制造材料选择的差异
二、中外珠饰使用传统的差异
第二节 中国珠饰制造中对外来珠饰的模仿
一、对外来珠饰材质的模仿引发的技术革新
二、对外来珠饰形状和装饰的模仿
第三节 外来珠饰进人中国后的变异
一、外来珠饰与中原礼制传统的结合
二、外来珠饰的财富意义
三、外来珠饰作为其他器物的附属装饰
第四节 珠饰反映的中国文化对外来事物的调适机制
第四章 珠饰反映的西周至汉晋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节 西周至汉晋时期外来珠饰输入路线的变化
一、各类外来珠饰进人中国的途径
二、外来珠饰反映的中国对外交通路线的变化及多元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 西周至汉晋时期外来珠饰输入动因及中介者的变化
一、民族迁徙与珠饰的传播
二、对外贸易中的珠饰
第三节 珠饰反映的西周至汉晋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几个阶段
一、西周时期
二、春秋至西汉中期
三、西汉中期至东汉末期
四、魏晋时期
结语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二、本书的未尽之处及期望
附表一 中国出土西周时期费昂斯珠一览表
附表二 中国出土汉晋以前钠钙玻璃珠一览表
附表三 中国考古发掘出土蜻蜓眼式玻璃珠一览表
附表四 未发表图片资料的蜻蜓眼式玻璃珠一览表
附表五 中国出土汉代印度—太平洋珠一览表
附表六 中国出土西汉时期琥珀制品一览表
附表七 中国出土东汉时期琥珀珠饰一览表
附表八 中国出土魏晋时期琥珀珠饰一览表
附表九 中国出土西周至汉晋时期壶形珠一览表
附表一○ 中国出土汉晋时期除琥珀外其他材质辟邪形珠一览表
主要参考书目
一、中文
二、外文
后记
陆机平復帖 本书特色 《平复帖》为晋代陆机草书书法作品,牙色麻纸纸本墨迹。纵二十三点七米,横二十点六米,无款。全篇计九行八十余字,本是陆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札,因...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中国历代名家名品集萃 内容简介 《黄州寒食诗帖》又名《寒食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
王铎书唐人诗册--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本书特色 《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是中华书局新推出的一套珍赏级别的碑帖普及本。特色如下:版本精良:萃取台北故宫、北京...
敦煌石窟保护与建筑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退休之后写的文章,是他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主要介绍了莫高窟壁画保护的若干问题、榆林窟的病害及保护、莫高窟石窟加固工程的回顾...
雁塔圣教序-历代碑帖传世经典-3 本书特色 《雁塔圣教序》也称《慈恩寺圣教序》,唐永徽四年(635)立。褚遂良书,万文韶刻,共二石,二石皆为楷书,原在西安慈恩寺...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饮食的历史几乎与中国的文明史一样长。在充饥果腹之外,人们赋予了饮食更
新书--洛佩斯:六十年辉煌艺术生涯 本书特色 洛佩斯从艺六十余载,始终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虽非多产艺术家,却每作皆妙,举世瞩目,为他赢得当今世界艺坛具象翘楚的荣...
埃里克·吉尔:英国字体设计师、雕塑家、版画家。他被英国皇家艺术协会评委皇家工业设计师,这是英国设计师的最高荣誉。他也是英国皇家工业设计师协会的创始人。他设计了G...
《从文学到影片:叙事体系》,1988年巴黎初版,1999年巴黎和魁北克新版,法语版由法国著名哲学家保尔•利科作序,中文版有法国资深
★圣经考古学会考古学最佳畅销书,水下考古和航海考古纪实典范。★以色列世纪考古重大发现,加利利海沿岸发现第一艘古船——“耶
风筝技艺与诀窍 本书特色 为了使读者能快捷地掌握风筝的基本技艺和要领,以及了解与风筝相关的知识,本书以文字和图例的形式,简明扼要地叙述了风筝的历史与发展、风筝的...
电脑POP 本书特色 在同质化广告日益增多的环境下,商家应怎样用其他新鲜的形式接近消费者 怎么样才能让广告越做越有注意点,让创意越来越具有引导消费倾向的价值 P...
香港有个荷里活 本书特色 那是*好的时代,那也是*坏的时代! 细数香港电影三十年影人影事。那些我们陪伴着我们从儿时到现在的经典电影,那些我们从儿时...
砚证文明-古砚鉴赏指南 内容简介 怎样“雾里看化”识青花?如何识别“冻”和“白”?老坑的“标志”究竟是什么?优质端砚真的都是“木声”吗?如何正确理解歙砚的“瓜肤...
常用字字帖(五)(增补本) 内容简介 《常用字字帖》,系楷、隶、行、草、篆五体对照帖,并没有楷书繁体栏目,可作字帖临习,也可作工具书查检。本帖自一九七八年起陆续...
字头汇编-简帛书法字帖-《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第一部 本书特色 简帛书法是失传2000多年的古文字,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从现有出土资料考证,它的存在...
《中国民族的形成》原是李济先生于1920年至192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期间用英文撰写的博士论文。为纪念李济先生诞辰110周年
108个人,108个故事;历时4年,数次越洋实地拍摄。抽丝剥茧,讲述成败得失,可遇而不可求的撼动,得以丈量他们的心路历程。拉近距
实用动物装饰图案 本书特色 近年来,以动物为题材的各类广告及设计作品已遍及多个领域,并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以禽鸟、畜兽图案设计的各类商标,更使人过目...
《春梦六解》内容简介:本书是张清华关于文学史上六个经典梦境的深度解析作品,六个梦选取的是:宝玉之梦、贾瑞之梦、克劳狄乌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