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着眼于西周至汉晋时期与中西文化交流有关的珠饰种类,通过它们各自不同情况的具体梳理和分析,追溯其意匠源头;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母型在传播过程中的形态及使用功能的变异,研究外来文化因素进入中国以后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的情况,进而分析中国文化面对外来文化因素的调适机制;并通过分析外来珠饰传播的可能中介者,勾勒其传播的途径,结合不同种类珠饰流行的时代的编年分析以及流行地域等情况,以其时欧亚大陆的宏观历史背景为参照,总结西周到汉晋时期外来珠饰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若干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一、串珠、坠子与护符
二、西周至汉晋时期
三、“中”与“外”
四、考古学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
第二节 珠饰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价值
第三节 珠饰的分类和描述
第四节 国内外珠饰发现与研究回顾
一、国外珠饰发现和研究简况
二、国内珠饰发现和研究简况
第五节 相关理论方法的思考
一、珠饰研究五要素
二、类型学的运用
三、出土环境的分析
四、与理化分析的结合
第六节 珠饰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西周至汉晋时期的外来珠饰
第一节 费昂斯珠(Faience Beads)
一、费昂斯的界定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
二、中国费昂斯制品的发现和特征
三、中国费昂斯珠与域外制品的可能联系
第二节 钠钙玻璃珠(Soda Lime Silica Glass Beads)
第三节 蜻蜓眼式玻璃珠(Compound Eye Beads)
一、蜻蜓眼式玻璃珠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和初步流传
二、中国蜻蜓眼式玻璃珠的发现和类型
三、中国蜻蜓眼式玻璃珠的意匠渊源
第四节 蚀花肉红石髓珠(Etched Carnelian Beads)
一、蚀花肉红石髓珠的起源和传布
二、中国蚀花肉红石髓珠的发现
三、中国蚀花肉红石髓珠的类型及其与域外文化的联系
第五节 印度—太平洋珠(Indo-Pacific Beads)
一、印度—太平洋珠的定名及工艺特征
二、印度—太平洋珠在中国的发现
三、中国出土印度太平洋珠的产地问题讨论
第六节 琥珀珠(Amber Beads)
一、先秦时期琥珀制品的发现
二、汉晋时期琥珀珠饰的发现
三、汉晋时期中国琥珀原料的来源
第七节 多面金珠(Multifaceted Beads)
第八节 壶形珠(Jug Beads)
第九节 辟邪形珠(Lion Shape Beads)
第十节 装金玻璃珠(Gilt Glass Beads)
第十一节 其他珠饰种类
一、人面纹珠(Face Beads)
二、青金石珠(Lapis Lazuli Beads)
三、人头坠子(Head Pendants)
第三章 模仿与变异:珠饰反映的中国文化对外来事物的调适机制
第一节 中外珠饰制造材料和使用传统的差异
一、中外珠饰制造材料选择的差异
二、中外珠饰使用传统的差异
第二节 中国珠饰制造中对外来珠饰的模仿
一、对外来珠饰材质的模仿引发的技术革新
二、对外来珠饰形状和装饰的模仿
第三节 外来珠饰进人中国后的变异
一、外来珠饰与中原礼制传统的结合
二、外来珠饰的财富意义
三、外来珠饰作为其他器物的附属装饰
第四节 珠饰反映的中国文化对外来事物的调适机制
第四章 珠饰反映的西周至汉晋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节 西周至汉晋时期外来珠饰输入路线的变化
一、各类外来珠饰进人中国的途径
二、外来珠饰反映的中国对外交通路线的变化及多元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 西周至汉晋时期外来珠饰输入动因及中介者的变化
一、民族迁徙与珠饰的传播
二、对外贸易中的珠饰
第三节 珠饰反映的西周至汉晋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几个阶段
一、西周时期
二、春秋至西汉中期
三、西汉中期至东汉末期
四、魏晋时期
结语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二、本书的未尽之处及期望
附表一 中国出土西周时期费昂斯珠一览表
附表二 中国出土汉晋以前钠钙玻璃珠一览表
附表三 中国考古发掘出土蜻蜓眼式玻璃珠一览表
附表四 未发表图片资料的蜻蜓眼式玻璃珠一览表
附表五 中国出土汉代印度—太平洋珠一览表
附表六 中国出土西汉时期琥珀制品一览表
附表七 中国出土东汉时期琥珀珠饰一览表
附表八 中国出土魏晋时期琥珀珠饰一览表
附表九 中国出土西周至汉晋时期壶形珠一览表
附表一○ 中国出土汉晋时期除琥珀外其他材质辟邪形珠一览表
主要参考书目
一、中文
二、外文
后记
苏绣图案 本书特色 ·近200款传统经典图样。 ·内容进行全新分类,共分四大类,通过四个章节介绍苏绣图案,可更为方便的对其内容进行检...
艺术与人生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父亲丰子恺著《艺术漫谈》(上海人间书屋1936年10月初版)全部篇什和《率真集》(上海万叶书店1946年10月初版)中九篇有关艺术...
《.NET程序员面试秘笈》内容简介:随着微软公司对VS系统工具的力推,使用.NET进行开发的企业越来越多,为了让读者从面试中脱颖而出
7天学会行书-墨点字帖 本书特色 一.权威专家打造: 王正良--原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王羲之第54代孙,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特聘教授,全国首届兰亭杯全国钢笔...
陶瓷花釉与装饰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宜兴花釉的角度,详细介绍了花釉的具体品种与效果以及花釉的应用与装饰设计。同时也介绍了花釉用原材料、装饰方法及工器具、装饰用拒...
硬笔隶书红楼梦诗词 本书特色 《硬笔隶书红楼梦诗词(竖排版)》是由金盾出版社出版的。硬笔隶书红楼梦诗词 内容简介 《硬笔隶书红楼梦诗词(竖排版)》荟萃文学名著《...
书法卷-中华文明历史长卷-挥毫落纸如云烟 本书特色 中华文明历史长卷——《挥毫落纸如云烟?书法卷》:一部论述科学、治学严谨、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内容丰富、资...
宋.黄庭坚诸上座帖-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 本书特色 黄庭坚强调学书应自得,有『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之句。其书近取周越、苏轼,远绍晋唐诸家。又『...
李寿墓志 南川县主墓志 刘中礼墓志-西安碑林名碑精粹 本书特色 《李寿墓志·南川县主墓志·刘中礼墓志》盖题“大唐故司空公上柱国淮安靖王墓志铭”,四行,行四字,篆...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国古代碑志法书范本精选 本书特色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褚遂良书,永徽四年(653年)立,存西安大雁塔。此碑分两部分,前部《大...
新3500规范字钢笔隶书字贴 本书特色 汉字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之一,共有6万多个。其中,日常使用频率*高的规范汉字有3500个。汉字的字形由笔画和偏旁两种基本...
清代流派印赏析100例 本书特色这套书以历代篆刻形式发展为脉络,分为先秦古玺、秦汉官印、秦汉私印、明代流派印、清代流派以及近代名家的篆刻赏析,每本选100方印张...
赵之谦篆书三略八屏--历代名家篆书选 本书特色 清光绪四年(1878),赵之谦为在江西任职的李文敏篆书《群书治要·三略》,冀望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艺术教育 本书特色 丰子恺精品集 (共6册), 这套丛书还有 《缘缘堂随笔》,《丰子恺谈艺录:音乐与人生》,《绘画与文学》,《艺术趣味》,《丰子恺品佛》。艺术教...
沒有學歷、沒有人脈、在大阪工廠區長大,自學、自立,走出日本在世界發光,成為知名建築家。《安藤忠雄 我的人生履歷書》是世界
Jeremy Keith国际知名的Web设计师,Web标准项目组成员,DOM Scripting任务组负责人之一,任职于Web咨询公司Clearleft。除本书...
江湖外史之港片残卷 内容简介 已成为“史迹”的录像厅,曾经培养了无数的港片迷。本书作者即是一例,《武林外传》编剧宁财神亦是中毒者之一。这本关于港片八卦、观影乱弹...
InthefilmsofAlfredHitchcock,architectureplaysanimportantrole.Havingworkedasasetd...
《黑白画意:经典植物手绘教程》内容简介:绘画不一定要求你准备昂贵的工具,安排独立的作画场地,这一本书只要你准备几根针管笔和
历代名家碑帖临摹丛帖--柳公权楷书毛笔字帖《玄秘塔碑》结构布局 本书特色 书法在知识理论学习之外,*重要的就是狠下苦功,勤加练习。《历代名家碑帖临摹丛帖》本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