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墓葬史(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考古学成为一门具有科学意义、独立的学科,应该从十八世纪开始,具体地讲,1760-一1840年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考古学的发展。中国最初的考古学属于“舶来品”。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学术知识的传播,西方的考古学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传到了中国。1927年开始的周口店发掘和“北京人”的发现,1928年开始的殷墟发掘和甲骨文的发现,揭开了现代中国考古学的序幕。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在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全国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上,中国考古学者通过讲学,将西方先进的考古方法和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学术有机结合,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五十年来,中国考古学沿着这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取得了很大成绩。
序言
前言
第一编 原始时期墓葬
灵魂观念的产生与墓葬的出现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墓葬形式
一 墓地
二 墓室
三 葬具
第二章 原始时期的埋葬方式
一 单人葬与合葬
二 一次葬和二次葬
三 火葬
四 葬式
五 墓葬方向
六 人殉与人牲
七 葬猪与葬狗
第三章 原始墓葬中的随葬物品
一 生活用具
二 生产工具
三 装饰品
四 礼器
五 模型明器
第四章 黄河流域史前墓地
一 黄河上游地区
二 黄河中游地区
三 黄河下游地区
第五章 长江流域史前墓地
一 长江中上游地区
二 长江下游地区
第六章 北方地区的史前墓葬
一 牛河梁积石冢
二 大南沟石棚山墓地
第七章 华南地区史前墓葬
一 顶狮山墓地
二 石峡墓地
三 卑南墓地
第二编 夏商周墓葬
文明时代的开始
第一章 夏代墓葬
第二章 商代墓葬
一 商王的地下宫殿
二 妇好墓
三 人殉和人牲
第三章 西周墓葬制度
一 西周墓葬形制的基本特点
二 族葬制——“公墓”和“邦墓”
三 棺椁制度和用鼎制度
四 车马随葬制度
第四章 地下的礼乐世界
一 商周青铜礼器的功能
二 商周青铜礼器的主要种类
三 乐器
第五章 西周诸侯墓地
一 燕国墓地
二 晋侯墓地
第六章 江南的土墩墓
一 土墩墓的分布规律与内涵特征
二 西周时期的大型土墩墓
三 建筑土墩墓的人们
四 石室土墩墓
第三编 春秋战国墓葬
列国争霸时代的墓葬
第一章 中原地区东周墓葬
一 中原地区东周墓葬的基本特征
二 墓地制度
三 棺椁制度与列鼎制度
四 最新发掘的大型东周墓地
第二章 中山国王罾墓
一 中山国与中山国王陵区
二 中山王罾墓的发掘
三 解读“兆域图”
四金玉生辉
第三章 楚国贵族墓葬
一 楚国贵族墓葬的基本特征
二 竹书、帛画
三 精良的漆器工艺
四 地下丝绸宝库
第四章 曾侯乙墓
一 墓葬的基本情况
二 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
三 曾国与曾侯乙其人
第五章 秦国陵墓
一 西垂陵区
二 圆顶山贵族墓地
三 雍城陵区
四芷阳陵区
五 国人墓葬
第六章 吴、越王陵墓
一 丹徒北山顶吴墓(吴王余昧墓)
二 印山越王陵(越王允常墓)
三 苏州真山贵族墓地
四 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地
第四编 秦汉墓葬
统一帝国的厚葬之风
第一章 秦始皇陵
一 骊山陵园
二 地下军团与铜车马
三 秦始皇陵近年考古新发现
第二章 西汉帝陵
一 西汉帝陵的分布与陵园布局
二 “依山为陵”的先河——霸陵
三 景帝阳陵及陪葬坑
四 武帝茂陵和霍去病墓
第三章 汉代诸侯王陵墓(一)——崖洞墓
一 分封制下的汉代诸侯王
二 开山为穴的崖洞墓
三 徐州楚王陵墓
四 永城梁王陵墓
五 满城汉墓
第四章 汉代诸侯王陵墓(二)——“黄肠题凑”墓
一 黄肠题凑
二 北京大葆台广阳王墓
三 高邮天山广陵王墓
第五章 南越王墓和滇王墓
一 南越王墓的发现
二 “边疆天子”滇王之墓
第六章 马王堆汉墓
一 震撼世界的大发现
二 “辛追”与其豪华衣装
三 帛画与天上人间
四 帛书与医简
第七章 汉画像石、画像砖墓
一 画像石墓
二 画像砖墓
第八章 汉代壁画墓
一 汉代壁画墓的发现
二 几处重要的壁画墓
第九章 汉墓遗珍——玉衣
第五编 魏晋十六国北朝墓葬
分裂动荡与相对薄葬的时代
第一章 曹魏、西晋帝陵
第二章 魏晋十六国北方地区墓葬
一 中原地区西晋墓
二 河西地区魏晋十六国壁画墓
三 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
第三章 高句丽墓葬
第四章 北朝帝陵
一 北魏帝陵
二 东魏、北齐皇陵区
第五章 胡汉共治下的汉人世家大族墓葬
一 临淄崔氏墓地
二 临朐崔芬墓
三 赞皇李氏墓地
四 景县封氏墓地和高氏墓地
五 司马金龙墓
第六章 胡汉共治下的胡姓贵族墓葬
一 固原北魏漆画棺墓
二 太原附近的北齐高官墓
第七章 来自异域的风采——祆教徒墓葬
一 粟特商人与祆教
二 同州萨保安伽墓
三 凉州萨保史君墓
第八章 墓志的出现及其意义
一 志墓的习俗与墓志的起源
二 从形成到成熟
三 墓志出现的意义
第六编 六朝墓葬
从流寓到土著
第一章 孙吴、西晋时期墓葬
一 长江下游地区的孙吴、西晋墓葬
二 长江中游地区的孙吴、西晋墓葬
第二章 东晋帝陵
一 东晋帝陵的分布
二 东晋帝陵区的发掘
第三章 南朝帝王陵墓
一 南朝帝陵的分布及陵寝制度
二 南朝帝陵石刻
三 南朝帝陵的发掘
四 南京周围的南朝王侯墓葬
第四章 世家大族墓葬
一 世家大族及其家族墓地的排葬方法
二 南京象山琅邪王氏家族墓地
三 南京戚家山、司家山谢氏家族墓地
四 仙鹤观高氏家族墓地
第五章 冥界的信仰
一 六朝时期的信仰
二 买地券
三 丹药
四 魂瓶
第六章 六朝遗珍
一 青瓷器
二 陶瓷俑
三 漆器及漆画
四 玻璃器皿
五 六朝墓志
第七编 隋唐墓葬
盛世之音
第一章 天子的归宿——隋唐帝陵
隋代帝陵
二 唐十八陵
三 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四 唐高宗李治、武则天乾陵
五 唐僖宗李儇靖陵
第二章 迟到的荣耀——乾陵三大陪葬墓
一 章怀太子李贤墓
二 永泰公主李仙蕙墓
三 懿德太子李重润墓
第三章 形形式式的地下世界
一 等级社会与唐墓的等级
二 宫人墓葬
三 阿斯塔那墓地
第四章 “胡人”墓葬
一 交流带来的多样性
二 太原虞弘夫妇墓
三 固原史氏家族墓地
四 苏谅妻马氏墓志
五 日本留学生井真成墓志
……
第八编 五代两宋墓葬
第九编 辽夏金元墓葬
第十编 明清墓葬
图版引用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下册
字体篇-趣味少儿POP宝典 本书特色 趣味少儿pop宝典系列是专门为喜爱手绘pop的同学准备的参考书。其中的“字体篇”对pop常用的正体字、活体字、软体字三种字...
当代美术批评家文库:静观-孙振华艺术批评文集 本书特色 《孙振华艺术批评文集:静观》,以一种批判意识与问题意识,又以呈现事实、建立实证的历史态度,描述和记述了中...
世界品牌创建艺术指导手册 本书特色 感觉,尤其是视觉,是引发人们决策的主要因素。神经科学家认为,人们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决定受情感因素支配,是无意识作用的结果。基于...
《翁同爵家书系年考》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晚清官员翁同爵的家书,按照“致父母函”、“致翁同龢函”、“致翁曾翰函”进行分类,并
佛教于公元纪年前后从印度、犍陀罗等地首先传入新疆和田地区,此后沿着新疆境内的丝绸之路传播,并成为了新疆历史上流传时间最长
古玉 本书特色我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从周朝的“三礼玉论”到明清时期玉器的世俗化,无不表现出玉器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功用。为让广大爱玉、收藏玉的朋友们对古玉有一个...
京都手艺人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京都,世界首屈一指的手工艺之城纷繁多彩的手艺,既象征人类文明的缩影,也是传统文化未来的指针本书是一次经典策划。知名教授与专业团队多...
本書闡述了中國西南文化的歷史進程,霍巍教授以講課的口語,就近取譬的生動表達方式,對西南地域文化的發展、與中原文明的互動,
鉴宝-法帖 本书特色 《鉴宝法帖》(作者顾音海)包括了“法帖与相关概念”;“法帖鉴定的特殊问题”;“宋《大观帖)(附《元祐秘阁续法帖》)”;“宋《群玉堂...
《深入浅出4G网络——LTE/EPC》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介绍4G网络内容的图书。本书首先介绍了4G核心网(EPC)的概念、接口和演进特点
中国书法艺术:第7卷.明 内容简介 《中国书法艺术》是为了广大书法爱好者和书法研究者阅读、欣赏和从事研究工作的需要编印的。本书根据书法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
看与思:读解西方艺术图像 本书特色 我希望读者将由此相信,当今*迫切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我们从往昔承袭下来的某些价值的永久性进行反思。这些价值常常蕴涵在伟大的艺术...
历代书家诗词章法举要(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中国历代书法家的作品浩如烟海,而以古诗文为题材的书作实属精品中之精品,名人佳作更是书法爱好者鉴赏和临习的首选。一如郑板...
吴玉生行楷入门基础训练 本书特色 本书由著名书法教育家吴玉生老师担纲书写;我们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写字,要写好汉字,首当其冲要解决基础训练的问题,因此,我们面向广...
电子琴考级预备教程 本书特色 目前,国内现有的电子琴启蒙或初级教材较多,但从初级过渡到考级的教材较少。为此,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特选编了《电子琴考级预...
中国画究竟是如何一回事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布面书脊,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吕凤子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和美术教育家,还是著名的中国画理论家...
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 节选 随着《三色》(Three Colors)三部曲——《蓝》(Blue)、《白》(...
《生活课》内容简介:《生活课》是在2017年出版《时光中盛开的女子》基础上进行修订,更换新序并新增4篇全新内容的作品集,全书收录
新书--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文徵明书梅花诗 本书特色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肇始于2009年,开碑帖出版\"彩色放大\"之风,以\"观传世翰墨之大雅,赏...
马奈艺术书简 本书特色 本书包含马奈写给家人及当时文艺界名人如左拉、波德莱尔、马拉美和莫里索等人的书简200余封,以及几乎全部画作。这些信件和作品不仅真实反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