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结合多幅图片,以时间为线索,研究与论述了中国皇帝陵的起源与变迁,关于古代陵寝制度,古代陵寝和陵园布局几方面课题。《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上編 中國皇帝陵的起源與變遷
日文譯本序
一 前言
二 陵墓的起源(春秋、戰國之際)
1 殷周時期的墓葬
2 墳丘墓的出現
3 墳丘墓的普及
4 墳丘墓普及的原因
5 墓的名稱的變化
6 “陵”出現的原因
三 陵寢制度的創始時期(從戰國中期到西漢)
1 廟、朝、寢、宮
2 宗廟的“寢”
3 陵與廟、寢的結合
4 陵與廟、寢結合的原因
5 寢的所在地點
6 寢的機能
7 陵寢制度和禮制
8 秦的陵寢制度
9 中山王墓與陵寢制度
10 秦始皇帝陵和寢
11 墓側的“寢”的起源
12 宗廟制度和陵寢制度
13 陵寢制度和墓祭
14 “寢”的設備
四 陵寢制度的確立時期(東漢)
1 上陵之禮和陵寢制度
2 明帝的上陵之禮
3 “上墓”的禮俗
4 推行“上陵之禮”的歷史背景
5 宗廟制度的改革
6 陵寢規模的擴大
五 陵寢制度的衰退時期(魏晉南北朝)
1 曹魏時期
2 晉代陵墓的構造
3 南北朝時代的陵墓
4 北魏的陵墓
5 永固陵的構造
6 北魏陵寢制度的特色
六 陵寢制度擴張和改革時期(唐宋和明清)
1 唐代的陵寢制度
2 昭陵的構造
3 唐代陵園的發展
4 北宋的陵寢制度
5 北宋的“上宮”
6 北宋的“下宮”
7 南宋的陵園構造
8 明清陵園的特色
七 歷代陵寢制度和身份等級制
1 漢代墳墓的高低問題
2 墳丘的形制和等級
3 唐代陵墓的各種形制
4 唐代墳丘的高低問題
八 代表等級地位的墓前神道兩旁的石刻群
1 霍去病墓前石刻
2 東漢時期的狀況
3 東漢石刻的特色
4 南北朝的石刻
5 唐代皇帝陵前的石刻群
6 石刻群和身份等級制(唐與宋)
7 明代以後的石刻群
九 結語
日文譯本後記
中編 關于古代陵寢制度若干問題的探討
一 前言
二 再論古代墓地上建“寢”的制度
三 再論先秦墓上建築
四 “古不墓祭”問題的討論
五 周武王“上祭于畢”是否墓祭的問題
六 殷墟王陵東區排葬坑的祭祀對象問題
七 墓祭的起源和祭壇的設置
八 上冢的禮俗和上陵之禮
九 西漢中期以後墳墓前的祠堂建築
十 東漢墓前石祠及“寢”的建築
十一 先秦、秦漢之際陵寢布局的變化
十二 漢代祠堂前的闕的建築
十三 漢代闕前的罘■建築
十四 墓前神道上華表(石柱)的起源和演變
十五 東漢和南朝墓前的石神獸
十六 墓碑的起源及其發展
十七 再論封建時代墳墓的等級制
十八 陵區的形成及其發展
十九 唐宋以後陵園建築的演變
二十 西夏陵園的布局
下編 古代陵寢和陵園布局的研究
一 先秦墓上建築和陵寢制度
(一)先秦墓上建築不可能用于祭祀
(二)先秦墓上建築當即“陵寢”的“寢”
二 秦始皇陵園布局結構的探討
(一)秦始皇陵園是在戰國君王陵寢制度的基礎上創設的
(二)秦始皇陵園布局結構的特點及其由來
(三)秦始皇陵園布局對西漢陵園的影響
三 秦漢陵墓考察
(一)秦始皇陵園的布局
(二)西漢諸帝陵園的布局
(三)東漢諸陵的位置和象莊的石象
四 先秦墓上建築問題的再探討
(一)殷墟“排葬坑”是否用于“墓祭”問題
(二)墓上建築的用途問題
(三)對三點評論的答復
附表一 西漢帝陵後陵規模表
附表二 東漢陵寢規模表
附表三 南朝陵墓現存石刻表
附表四 唐代陵寢規模表
附表五 唐陵原有石刻和現存石刻表
附表六 唐昭陵已定位的陪葬墓和現存碑刻表
附表七 北宋陵寢規模表
附表八 宋陵石刻存毀狀況表
《陈梦家学术论文集》收入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陈梦家先生(1911—1966)的论文共计46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素描-十八个月考美院 本书特色 对于许多不懂美术、没有一点绘画知识的青年学生来说,如何在*短的时间里,以*科学的方式,快速、有效而系统地学好美术基础课程,从容应...
散氏盘铭-历代书法名迹技法选读 本书特色 散氏盘,西周中晚期器,论者多断为厉王(前857一前842)时器。盘通高20.6厘米,深9.8厘米,径54.6厘米,重约...
《英格玛·伯格曼》讲述杂耍者伯格曼注定要与电影结缘。这门神奇的艺术通过光影书写动态,使缺席之物再现,使幻想成为真实,使梦
开麦拉美味幻想曲 内容简介 《芭比的盛宴》的开胃酒Amontillado、海龟汤、佩里戈尔调味酱佐鹌鹑千层酥盒、Demidof风鱼子酱配苏俄薄煎饼、糖腌水果佐萨...
小画家 简笔画大全 提高篇 本书特色 《小画家简笔画大全:提高篇》:描一描,画一画,我的图画顶呱呱!小画家 简笔画大全 提高篇 节选 《小画家简笔画大全:提高篇...
《交互设计的用户研究践行之路》内容简介:在体验为王的时代,用户研究也成为了设计师、产品经理等人员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两
怎样写楷书 内容简介 本书由具有多年书法教学经验的何大齐先生精心撰写而成。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楷书的形成及特点、楷书的笔法、结构、章法等内容。这是一本学习楷书难...
绿肥红瘦(古代艺术中的女性形象和闺阁艺术) 内容简介 《中国女性艺术》系列丛书,从批评家而非史论家的角度,看女性及女性艺术作品在整个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艺术中...
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本世纪初以来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情况和研究成果。由于历史的原因,书中很多资料没有在中国公开过,
日本公共标识设计(一) 内容简介 公共雕塑与公共标识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公共雕塑的功能是将景观与美观组织和安排在一起,公共标识具有表示功能、指示功能、向导功能、...
在20世纪后半叶,没有哪一位德国建筑师像费雷·奥托那样在国际上享有如此高的声誉。早在1954年,他那篇名为《悬挂屋顶》(TheSusp
俗神密码-民间纸马中的祭祀神像 内容简介 如今,随着现代化大潮的冲击,古代的纸马产地几乎都早已停止了纸马印制,仅云南、山东、河南、河北等少数地区使用纸马...
学生易写错用错字硬笔楷书字帖 本书特色 《学生易写错用错字硬笔楷书字帖》适合中小学生使用。每个人的情趣爱好不同,对不同风格的字帖审美观念也有所不同。如果你一见某...
做了这本书 本书特色面对空白的纸,不知该从何下笔吗? 你很想画超出界线以外,但又不敢这么做吗? 如何才能大胆自由发挥创意? 本书颠覆一般传统书籍的格式,每页以不...
气韵:艺术神态及其嬗变: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学研究 本书特色由胡家祥编写的《气韵--艺术神态及其嬗变(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学研究)》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
清傅山书丹枫阁记 内容简介 傅山,初名鼎臣,字竹青,后改名山,字青主,一字仁仲。别号甚多,参见丁宝铨《傅山年谱》。傅氏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无一六○七年)。卒于...
怎样学篆刻 内容简介 全书分十一章,内容包括刻印的工具和材料、篆书技法、用刀技法、刻印技法、印章的临摹、印章的创作、印章的章法等。怎样学篆刻 目录 **章刻印的...
本书集结了谢明良教授二十年间发表的26篇有关瓷器的论文,内容涉及陆地考古遗址出土标本、海底沉船打捞遗物和保存在博物馆与收藏
日本歷史上的「古墳時代」始於3世紀中葉以迄6世紀末葉,由於這個時期營造了大量古墳,因而得名。據統計,日本全國約有十五萬座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