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是20世纪中国具影响力的史学家之一,他提出“层累说”,创建“古史辨派”,在国内外史学界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本书概述了顾颉刚“层累说”的学术思想来源,揭示其“远绍东壁,近承长素”的史料辨伪疑古传统;以“层累说”产生的学术背景为切入点,系统论述该学说的酝酿、形成和发展,以及学术意义和影响;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面加以综合考察,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出“层累说”的学说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20世纪中国古史学发展的大背景中,考察该学说与其他学术流派理论和观点之间的异同,凸显出20世纪中国古史学研究范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对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发展和壮大的历史过程加以详细梳理和重点分析,全面揭示考古学在中国上古史重建中的学术功绩与重要作用,以此来展现20世纪中国古史学先破后立的演进过程。
序一
序二清代与民国学术
前言
第一章顾颉刚“层累说”的学术思想渊源
第一节近代西方科学思想的影响
一、历史进化论的影响
二、胡适与顾颉刚
第二节中国传统学术资源的批判继承
一、宋儒与清儒的辨伪学说
二、崔述的疑古学说
三、清末今古文经学
四、融合崔述与康有为的集大成之作
第三节研究戏曲、歌谣和民俗的启发
第四节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刺激与支持
第二章顾颉刚“层累说”概述
第一节“层累说”形成的学术背景与主客观因素
一、民国初年“经史易位”背景下顾颉刚的学术转型
二、顾颉刚自身所具备的主观因素
三、顾颉刚的地缘优势
第二节“层累说”的酝酿、形成和发展
一、酝酿阶段
二、形成过程
三、发展和完善
第三节“层累说”的意义及影响
一、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破除与改造
二、史学革命及其影响
第三章关于“层累说”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层累说”中的“默证法”
一、历史认识的表现形式
二、古史“剥蚀”与“默证法”
三、古史“剥蚀”的影响
四、历史认识的“剥蚀”与再现
第二节“层累说”中的“社会背景法”
一、“社会背景法”的来源、应用及特点
二、“社会背景法”的无限制运用
第三节“层累说”的指导原则
一、“不立一真,惟穷流变”
二、“求真乏术”
第四节“层累说”的适用范围及理论前提
第四章关于“层累说”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上博简《容成氏》的学派归属问题
一、上博简《鬼神之明》的学派归属与楚地墨家
二、上博简《容成氏》近墨说
第二节从上博简《容成氏》等出土文献材料看“层累说”
一、“禹”的问题
二、“文王非纣臣论”
三、《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
四、《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
第五章20世纪前半期中国古史学研究取向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节古史学研究取向之间的紧张与竞争
一、王国维与顾颉刚等人的学术分歧
二、考古学派与顾颉刚的治学取向之争
第二节古史学研究取向之间“异中有同”的面相
一、王国维、“二重证据法”与顾颉刚
二、傅斯年、考古学与顾颉刚
三、疑信之间
第三节“层累说”对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影响
第六章考古学与中国上古史重建
第一节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初兴
一、西方田野工作者在中国的考古活动
二、现代考古学对“罗、王之学”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中国学者早期的考古学实践
一、北京大学国学门考古学机构的建立及考古实践
二、清华国学研究院的田野发掘实践
第三节殷墟发掘与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建立
一、田野考古发掘面临的困境
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建立
三、殷墟发掘及其意义
第四节中国上古史的重建
一、上古史重建的初步主张
二、新中国考古学成就与上古史重建
余论
参考文献
《湘西散记(汉英对照)》内容简介:本书中收录的十一篇作品,是沈从文先生由《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及题附在香港重印的
《深入浅出DPDK》内容简介: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设备基础架构开始向基于通用处理器平台的
甲骨文花之忠臣藏 本书特色 “忠臣藏”是日本传统戏剧中堪称“国民神话”的著名剧目。日本史上的复仇故事不胜枚举,为...
1906-1908-伯希和西域探险日记 本书特色 《伯希和西域探险日记(1906-1908)》是伯希和西域考古探险团*重要的文献,首次公开刊布!伯希和的这部日记...
目录蒙古种族考历史上之民兵与募兵非攻寝兵平议《秦代初平南越考》之商榷论荆轲论李斯论秦二世论魏武帝论沮渠牧犍之死中国文化东
《价值共生》内容简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陈春花老师,通过十年数字化组织管理研究与实践,从个人和企业两个角度,把数字
唐宋文学七大家-漫说中国历史-35 本书特色 本册图书讲述了韩愈谏迎佛骨、柳宗元种柳、醉翁欧阳修等著名的历史人物与历史故事。围绕着漫画故事,又用四个栏目介绍了相...
中国简史-(上下卷) 内容简介 这是民国时代*有影响力的历史教科书,是中国史学大师*优秀的历史普及读物,由中国卓越的史学大师、杰出的历史普及作家吕思勉所作。 中...
品读历史感悟廉耻 本书特色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载籍丰富,蕴蓄着无尽的宝藏,是我们走向现代化所凭借的精神支柱。正是“仁、义、礼、智、信、忠、孝、廉...
《元稹诗文选》内容简介:元稹是与白居易同时并同等重要的唐代诗人。本书对其诗文加以选注,以明杨循吉据宋本影钞《元氏长庆集》六
《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中古史、中古民族关系史、中外关系史的代表性著作。初版于1992年,旋即受到学术
《山怪》内容简介:◎全新概念“山怪”横空出世,掀起日本“山野怪谈”话题的开山之作 ◎被誉为现代版的《远野物语》 你相信什么,
《八十天环游地球》内容简介:《八十天环游地球》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销售上亿册,更曾经5次搬上大银幕,获得5项奥斯卡大奖,是一部
传承与更新;留美生与民国时期的史学 内容简介与晚清相比,中西学术在民国时期真正有了一个对叠、交融的平台,中国史学作为中国学术中的“重镇”,在这一时期获得了长足的...
战时日军对山西社会生态之破坏 内容简介 本书不限于从表层上描述日本的侵华暴行,而以“社会生态”为角度,通过大量数据的统计及量化分析,从深层上挖掘战争之直接损失、...
史华慈学谱 内容简介 本杰明·史华慈(1916—1999)是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教授,美国著名中国学家、人类文明比较研究专家,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中国研究的...
左传精解 本书特色 由左丘明*的《左传精解(读国学诵经典)》是中国古代哲学类读本,《左传》是我国现存**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左丘明所*,代...
一本书读懂俄国史 本书特色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以短短20多万字的篇幅,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较为完整的俄罗斯历史画卷,图书涵括丰富,形式多样,给读者呈现出一幅...
战国九局 本书特色 世人熙熙为名,攘攘为利,万千只手布置着万千种局;世事如棋局局新,无逃于赌局之间。从战国初期到秦朝末年,尔攻我伐,尔虞我诈,这个从未间断过的超...
中国史学通论-史馆论议 本书特色 朱希祖编著的《中国史学通论》原名《中国史学概论》,是我国*早的史学史讲义,作于民国八九年间,为北京大学史学系讲稿。末附八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