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是20世纪中国具影响力的史学家之一,他提出“层累说”,创建“古史辨派”,在国内外史学界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本书概述了顾颉刚“层累说”的学术思想来源,揭示其“远绍东壁,近承长素”的史料辨伪疑古传统;以“层累说”产生的学术背景为切入点,系统论述该学说的酝酿、形成和发展,以及学术意义和影响;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面加以综合考察,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出“层累说”的学说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20世纪中国古史学发展的大背景中,考察该学说与其他学术流派理论和观点之间的异同,凸显出20世纪中国古史学研究范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对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发展和壮大的历史过程加以详细梳理和重点分析,全面揭示考古学在中国上古史重建中的学术功绩与重要作用,以此来展现20世纪中国古史学先破后立的演进过程。
序一
序二清代与民国学术
前言
第一章顾颉刚“层累说”的学术思想渊源
第一节近代西方科学思想的影响
一、历史进化论的影响
二、胡适与顾颉刚
第二节中国传统学术资源的批判继承
一、宋儒与清儒的辨伪学说
二、崔述的疑古学说
三、清末今古文经学
四、融合崔述与康有为的集大成之作
第三节研究戏曲、歌谣和民俗的启发
第四节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刺激与支持
第二章顾颉刚“层累说”概述
第一节“层累说”形成的学术背景与主客观因素
一、民国初年“经史易位”背景下顾颉刚的学术转型
二、顾颉刚自身所具备的主观因素
三、顾颉刚的地缘优势
第二节“层累说”的酝酿、形成和发展
一、酝酿阶段
二、形成过程
三、发展和完善
第三节“层累说”的意义及影响
一、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破除与改造
二、史学革命及其影响
第三章关于“层累说”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层累说”中的“默证法”
一、历史认识的表现形式
二、古史“剥蚀”与“默证法”
三、古史“剥蚀”的影响
四、历史认识的“剥蚀”与再现
第二节“层累说”中的“社会背景法”
一、“社会背景法”的来源、应用及特点
二、“社会背景法”的无限制运用
第三节“层累说”的指导原则
一、“不立一真,惟穷流变”
二、“求真乏术”
第四节“层累说”的适用范围及理论前提
第四章关于“层累说”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上博简《容成氏》的学派归属问题
一、上博简《鬼神之明》的学派归属与楚地墨家
二、上博简《容成氏》近墨说
第二节从上博简《容成氏》等出土文献材料看“层累说”
一、“禹”的问题
二、“文王非纣臣论”
三、《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
四、《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
第五章20世纪前半期中国古史学研究取向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节古史学研究取向之间的紧张与竞争
一、王国维与顾颉刚等人的学术分歧
二、考古学派与顾颉刚的治学取向之争
第二节古史学研究取向之间“异中有同”的面相
一、王国维、“二重证据法”与顾颉刚
二、傅斯年、考古学与顾颉刚
三、疑信之间
第三节“层累说”对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影响
第六章考古学与中国上古史重建
第一节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初兴
一、西方田野工作者在中国的考古活动
二、现代考古学对“罗、王之学”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中国学者早期的考古学实践
一、北京大学国学门考古学机构的建立及考古实践
二、清华国学研究院的田野发掘实践
第三节殷墟发掘与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建立
一、田野考古发掘面临的困境
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建立
三、殷墟发掘及其意义
第四节中国上古史的重建
一、上古史重建的初步主张
二、新中国考古学成就与上古史重建
余论
参考文献
俾斯麦漫画传 内容简介 富有传奇色彩的“铁血首相”——俾斯麦,**个统一了德意志民族不仅改写了德国的历史,而且改写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本书精选19世纪的德国...
南北朝风云之宋齐兴亡:1:刘宋初年 本书特色 本书一改延续近十年草根说史的调侃笔法,文字幽默简约,风格独特,史实细致且注重考据,为读者倾力讲述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段...
3小时读懂三国 内容简介 在文化艺术成就上,三国虽然存在时期并不是很长,但仍然有不少成就。在文学上,“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零距离的日本 内容简介 日本之于中国,地理距离上向称“一衣带水”,中日两国更是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交流史,学界甚至有“同种同文”一说。然而,我们真正了解这个近在咫尺...
姚永朴讲中国文史/大师讲堂学术经典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疏通孔子学说,取群经诸子及四史为证,无证者则缺之。疏通的次序,大抵训解字义、说明文句者居前,发明学说者次之...
澹烟疏雨——张光裕问学论稿 本书特色《澹煙疏雨——張光裕問學論稿》共收錄張光裕先生有關青銅器辨偽、古文字研究、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對讀等二...
《文景之治》内容简介:这是《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衍生系列作品,是独立于文字版和漫画版之外的全新历史小说,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杨
西夏通史(2009/1) 本书特色 《西夏通史》:公元11~13世纪,中国的北方,群雄并立,民族融合。一个神奇的民族——党项人,崛起于中国的西北。在血与火的争战...
中国石窟:安西榆林窟 本书特色 《安西榆林窟(精)/中国石窟》编著者敦煌研究院。 榆林窟壁画艺术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佛教思想、壁画内容、表现形式等...
话说中国 血肉长城(上) 本书特色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
晚清大变局 本书特色 袁伟时编著的《晚清大变局》是一部关于清末历史人物与思潮品评的专著。全书剖析了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为止的思潮与人物并旁及若干重大历史事件。通...
中国近代史 本书特色 蒋廷黻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长达十余年,搜罗原始材料,采用先进方法,开风气之先,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建立了科学的基础。本书是蒋廷黻中国近...
丝绸之路新史 本书特色 在世界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一个著名符号。但它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在人们对它的想象中,一般是这样一幅朦胧景象:驮着丝绸的骆驼商队在尘土飞扬的...
帝国的终结 本书特色 秦*终夺取了天下,只能归结为秦国有当时*管用的制度,或者说,他们把这个新制度建设得*彻底。这就是初具规模的中央集权制。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
20世纪世界史 本书特色 全书共分十四章,时间脉络清晰,以现代帝国的衰亡和各民族国家的崛起为主线,梳理了自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形成、政...
出土文献探赜 本书特色 本书荟萃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历史文献研究所陈蔚松多位研究者的成果。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运用“二重证据法”、对多种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进行文字考...
《暨阳黄氏志》以史实为依据,以孝义文化为主线,较全面地记载了黄氏历史人文的发展,阅后感人至深,颇受启发。编委同仁本着存史
古都西安:隋唐长安城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绪论;隋唐长安城选址与城市建设;隋唐长安城空间结构及特征;唐长安城建筑耗材;隋唐长安城供水系统;隋唐长安城...
天衡-十世纪后期宋辽和战实录 本书特色 《天衡:十世纪后期宋辽和战实录》是两宋辽金元史研究领域中的后起之秀,凭借扎实的史料功底,以流畅生动的笔法,对这一段历史作...
唐开国 本书特色 1.解疑解谜 解读颇具争议的唐朝开国故事 高墌城一战主要败责是否该归于刘文静与殷开山? 邢公李密究竟厄于盛彦师还是《河洛记》所载的刘善武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