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现代性挑战:清王朝的应对》,“现代性虽产生于‘西方’,却不等于‘西方’。在某种程度上说,西方与非西方都是现代性的载体,是现代性由先而后的历史展现过程--1840年,由英国挑起中英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在暴力、屈辱和反抗中开始了‘现代性追求’的历史过程。”本书以此观点为前提,顾了清末中国首次面对现代性问题时的反应,并探讨了对其后的历史进程的影响。
目录
第一部分主题
绪论现代性的语境………………………………………………………………………………003
第一章 “天下”的破灭……………………………………………………………………………009
一 华夏中心的“天下观”……………………………………………………………………009
二 中国不“中”………………………………………………………………………………017
三 体制的屈从…………………………………………………………………………………025
四 “礼仪”的屈从……………………………………………………………………………034
本章小结………………………………………………………………………………………………047
第二章 “地方性知识”与“普适性知识”………………………………………………………048
一 “师夷长技”的艰难曲折…………………………………………………………………048
二 器物的“性质”……………………………………………………………………………054
三 “特殊”与“普适”的激辩………………………………………………………………066
四 从“西学”到“通艺”……………………………………………………………………073
本章小结…………………………………………………………………………………………076
第三章国家观念:从伦理到契约……………………………………………………………………078
一两种国家观念…………………………………………………………………………………078
二“通上下”……………………………………………………………………………………084
三权利观念的引入………………………………………………………………………………089
四私权与公权……………………………………………………………………………………093
五“立个人”……………………………………………………………………………………107
本章小结…………………………………………………………………………………………113
第四章制度失败………………………………………………………………………………………116
一制度变革的初次尝试与挫败…………………………………………………………………116
二被动的“新政”与“立宪”…………………………………………………………………122
三改革与革命……………………………………………………………………………………128
四立宪派“革命化”……………………………………………………………………………145
本章小结…………………………………………………………………………………………154
第二部分专题讨论
杨国强无以“共”,何以“和”? ………………………………………………………/ 161
许纪霖宪政是民主的根本保证 ………………………………………………………………/ 167
刘昶宪政框架下,确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 171
萧功秦“旧者已亡,新者未立” ……………………………………………………………/ 174
姜义华百年发展,屡败屡战 …………………………………………………………………/ 178
吴景平尊重辛亥,理解辛亥 …………………………………………………………………/ 182
冯筱才革命的使命应是让民意成为合法性的渊源 …………………………………………/ 184
季卫东法治与宪政民主是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 ……………………………………………/ 186
王永钦土地制度决定国家长期经济发展路径 ………………………………………………/ 189
杨奎松政治文化应从培育诚信商业精神做起 ………………………………………………/ 192
曾亦康有为的改良思想对当代仍有现实借鉴意义 …………………………………………/ 196
沈志华谁也不想把国家越办越穷 ……………………………………………………………/ 200
张济顺民众了解真实历史是探索宪政之路的前提 …………………………………………/ 205
许小年改革之路非走不可 ……………………………………………………………………/ 208
陈小鲁宪政是突破官商勾结陷阱的可靠制度安排 …………………………………………/ 210
第三部分相关链接
中古·近代化·民族惰性陈旭麓 ……………………………………………………………/ 215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李时岳 ………………………………………………………/ 219
革命不易,改良更难李泽厚 …………………………………………………………………/ 237
人心变乱最可哀杨奎松 ………………………………………………………………………/ 246
编后记 ……………………………………………………………………………………………259
英文目录暂无英文目录
本书旨在对以下中心议题作出回答:政权的变化和变异是如何对集体诉求的伸张形式——斗争政治——产生影响的?作者从历史与现实的
论三国人物-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三国时代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对《三国演义》人物描写有的与历史上人物的真面目相距甚远,然而据现存史料还他们以本来面目...
在鲁迅的那个时代 本书特色 说起长衫旗袍的岁月,人们总会想起鲁迅,他是那个时代*亮的文星。但与鲁迅同时期的大师们,今天仍值得我们探究——他们的欢笑、挺拔,他们的...
天倾-十至十一世纪宋夏和战实录 本书特色 说起宋朝,世人大多讥之为“积贫积弱”,而终致亡国。“积贫”一说,时贤论驳已众,这里就不多赘言。至于说“积弱”,宋人对外...
缺失的历史课-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常识 本书特色 ☆ 颠覆许多习以为常的历史知识,还读者教科书中看不到的真实历史!☆ 每一堂历史课,读的不仅是真相,更是一种人...
《流量地图:实现用户指数级增长》内容简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获取的成本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运营玩法层出不穷,怎么才能够
BasedonofficialChinesesourcesaswellasintensiveinterviewswithHongKongresidentsfor...
《全球转向下的艺术史》内容简介:本书是“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丛书”第三辑,为中英双语读物。本书主要为2017年OCAT研究中心年度
美国世纪 本书特色 作者对形成"美国世纪"的重要条件——美国的对外和对内政策,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美国世纪》(第5版)为原书第五版。美国世纪 目录 1 189...
牛津欧洲史第一卷:1350-1650进入世界视野 内容简介 简介分六个部分阐述了中世纪末到近代初期的欧洲史(1350—1650):即中古后期的东欧、国家的兴起、...
张鸣-历史,不规矩 本书特色 《历史,不规矩》是著名学者张鸣教授的*新作品。这本历史文化随笔文风犀利,举凡历史史迹和掌故,俯拾所得皆学问。在这本佳作中,上至三国...
《思想与方法:近代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知识建构》是201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思想与方法:近代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知识建构"国际高
乾隆晚景 本书特色 比起前五十年,乾隆晚年成为乾隆朝统治*为失败,*令人诟病的一段。与前两本写法颇有不同,本书针对几种成说提出不同意见,似乎是要为乾隆帝作一点辩...
过去的中学-(增订本) 本书特色 寻找逝去的中学传统打捞民国中学的**本书在启蒙时代,他们做了些什么?中学校长怎样办学?教师如何授业?旧时中学生们,度过了怎样的...
本書中討論的是什麼是「中國」,現代中國是怎樣從古代中國逐漸形成的,這個包含了眾多民族、複雜文化和龐大疆域的「中國」,在當
《有问集》内容简介:本书是“史铁生散文新编”的第四册,收录了《扶轮问路》《爱情问题》《身与心》《昼信基督夜信佛》等史铁生关
中国海湾志第10分册:广东省西部海湾 内容简介 《中国海湾志》是一部反映我国海湾基本自然环境要素为主的科学志书;内容包括海湾历史沿革、社会经济状况、气象、海洋水...
《互联网进化史》内容简介:1995年的一天,网景公司举行了IPO。在那一天,它用大约1分钟的时间,变成了一家价值21亿美元的公司,在
兴邦之难-改变美国的那场大火 本书特色 《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年度新锐奖亚马逊年度书榜top50哈达萨十大犹太畅销书榜《新鲜空气》评论200...
名夷待访录-Vo1.87 本书特色 《明夷待访录》诞生于明清之际,是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呼唤民主政体的名着。作者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