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现代性挑战:清王朝的应对》,“现代性虽产生于‘西方’,却不等于‘西方’。在某种程度上说,西方与非西方都是现代性的载体,是现代性由先而后的历史展现过程--1840年,由英国挑起中英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在暴力、屈辱和反抗中开始了‘现代性追求’的历史过程。”本书以此观点为前提,顾了清末中国首次面对现代性问题时的反应,并探讨了对其后的历史进程的影响。
目录
第一部分主题
绪论现代性的语境………………………………………………………………………………003
第一章 “天下”的破灭……………………………………………………………………………009
一 华夏中心的“天下观”……………………………………………………………………009
二 中国不“中”………………………………………………………………………………017
三 体制的屈从…………………………………………………………………………………025
四 “礼仪”的屈从……………………………………………………………………………034
本章小结………………………………………………………………………………………………047
第二章 “地方性知识”与“普适性知识”………………………………………………………048
一 “师夷长技”的艰难曲折…………………………………………………………………048
二 器物的“性质”……………………………………………………………………………054
三 “特殊”与“普适”的激辩………………………………………………………………066
四 从“西学”到“通艺”……………………………………………………………………073
本章小结…………………………………………………………………………………………076
第三章国家观念:从伦理到契约……………………………………………………………………078
一两种国家观念…………………………………………………………………………………078
二“通上下”……………………………………………………………………………………084
三权利观念的引入………………………………………………………………………………089
四私权与公权……………………………………………………………………………………093
五“立个人”……………………………………………………………………………………107
本章小结…………………………………………………………………………………………113
第四章制度失败………………………………………………………………………………………116
一制度变革的初次尝试与挫败…………………………………………………………………116
二被动的“新政”与“立宪”…………………………………………………………………122
三改革与革命……………………………………………………………………………………128
四立宪派“革命化”……………………………………………………………………………145
本章小结…………………………………………………………………………………………154
第二部分专题讨论
杨国强无以“共”,何以“和”? ………………………………………………………/ 161
许纪霖宪政是民主的根本保证 ………………………………………………………………/ 167
刘昶宪政框架下,确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 171
萧功秦“旧者已亡,新者未立” ……………………………………………………………/ 174
姜义华百年发展,屡败屡战 …………………………………………………………………/ 178
吴景平尊重辛亥,理解辛亥 …………………………………………………………………/ 182
冯筱才革命的使命应是让民意成为合法性的渊源 …………………………………………/ 184
季卫东法治与宪政民主是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 ……………………………………………/ 186
王永钦土地制度决定国家长期经济发展路径 ………………………………………………/ 189
杨奎松政治文化应从培育诚信商业精神做起 ………………………………………………/ 192
曾亦康有为的改良思想对当代仍有现实借鉴意义 …………………………………………/ 196
沈志华谁也不想把国家越办越穷 ……………………………………………………………/ 200
张济顺民众了解真实历史是探索宪政之路的前提 …………………………………………/ 205
许小年改革之路非走不可 ……………………………………………………………………/ 208
陈小鲁宪政是突破官商勾结陷阱的可靠制度安排 …………………………………………/ 210
第三部分相关链接
中古·近代化·民族惰性陈旭麓 ……………………………………………………………/ 215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李时岳 ………………………………………………………/ 219
革命不易,改良更难李泽厚 …………………………………………………………………/ 237
人心变乱最可哀杨奎松 ………………………………………………………………………/ 246
编后记 ……………………………………………………………………………………………259
英文目录暂无英文目录
吕思勉讲史系列-中华民族源流史 本书特色 所有中国人都应该看的书,史学大师写给大众的书,品思勉,与了东寅恪、钱穆、陈垣称为史学四大家,是钱穆*敬重的恩师,易中天...
国史通识讲义 内容简介 人类大约在距今一万年前发明农业,开始定居生活。中国人学会农业的时间可能稍晚于此,然后在大约距今4500年时进入黄帝、炎帝的部族时代...
全民阅读经典小丛书---快读二十四史(专色) 本书特色 《快读二十四史》上起炎黄二帝的农耕渔猎,中承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文治武功,下迄明清之际的风云变幻,展示了...
《延缓衰老有方法》内容简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从古到今,珍惜生命、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事实证明,长生驻世是不可能的,
老照片-第九十三辑 本书特色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
秦汉社会生活四十讲 本书特色 “《秦汉社会生活四十讲》,读来趣味盎然,故事性、知识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一部大众通俗化的佳作,是一次学术内容大众...
学府往事系列--名家留学记(大师们的留学生活) 内容简介 名家留学记:大师们的留学生活》记录的人物有:容闳、唐绍仪、马寅初、蒋梦麟、竺可桢、姜立夫、胡适、赵元任...
名家小史——中国妇女文学史(图文版) 本书特色 《中国妇女文学史(图文版)/名家小史》于1916年初版,系统整理了自上古至明代妇女文学的变迁史,分为上古、中古、...
宁武旧志集成 内容简介 正值盛世,宁武县历史上**部旧志整理集——《宁武旧志集成》出版了。它的出版发行是全县抢救历史文献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县社会文化建设史上的一...
文博丛谈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20年来在文博工作中曾经发表的文章百余篇,包括《敬畏文物》、《保持文物的原始生态》、《科学发展观与文博事业》等。文博丛谈 目录...
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 内容简介 本书对美国陷入越战泥潭的过程做了详尽的解释,揭露了美国政府政治、军事的内幕,是美国历史必不可少的一个篇章,他不仅解释了“*优秀...
雅尔塔-决定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的八天-(上.下册) 本书特色1.前苏联解密档案+与会者日记+与会者完整回忆录,完整还原影响世界秩序重要会议现场。***的学者,利...
余英时文集:第九卷:历史人物考辨 本书特色 本卷所收文章是余英时对一些历史疑案和历史人物及著作进行考证的成果,主要关注的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群体,从王朝兴替...
《执拗的拓荒者:回忆沈从文》内容简介: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著有《长河》《边城》
自建城以来-第一至十卷选段 本书特色 《自建城以来(第1到10卷选段)》是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自建城以来-第一至十卷选段 内容简介 尼布尔(niebuh...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杨宽著作集 本书特色 杨宽*的《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精)》以文献资料结合丰富的考古发掘成果,并经过许多次的实地考察,系统地研究论证了...
《国家与市场(全球经济的兴起)》着眼于分析市场怎样决定在不同的空间格局下生产什么,以及国家是如何试图对生产布局施加影响的。
文化视域中的宋代文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浙江省151人才培养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和浙江省社联项目的结题成果。本书主...
《爱与自由》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凝聚了尹建莉老师教育理念精华以及古今中外圣贤以及心理学大家教育箴言的教育常识经典。正如尹建莉
高中生错别字病句大全 本书特色 错别字和病句是高中生语文考试试题中的一个类型。这类题看似简单,但总有那么多同学无法轻易得分。本书紧扣高考命题,结合高中生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