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tudie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CSCC)成立于2012年3月。中心以复旦大学人文学科为平台,旨在依托本校深厚的人文学术资源,积极推进国际学术界对中 华文明的研究,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我们知道,自明末利玛窦(Matteo Ricci)来华以后,欧洲和北美,即所谓“西方”的学者对中华文明展开了持久而深入的研究,历来称为“汉学”(Sinology)。近年来,中国学者为了与清代“汉学”相区分,又称其为“海外汉学”。在欧美,学者为了区别传统的“Sinology”,又主张把现代研究称为“China Studies”(中国学)。ICSCC旨在促进中国学者与海外汉学家在中华文明研究领域内的国际交流,推动双方之间的对话与融通。
历史上,欧美汉学家有自己的旨趣和领域,他们的方法和结论,常常别开生面,新论迭出。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国以外的国际学者早已跨越障碍,深入到中国文化内部;中国大陆的新一代学者也已经接续百年传统,回到国际学术界,与海外同行们频繁交流。但即便如此,海外汉学家和中国本土学者在很多方面,诸如文献整理、田野调查、新领域开拓以及方法论、世界观上仍然存在很大差异。海外学者所长,即为本土学者之短,反之亦然。有一种观点认为,本民族的文化,很难为另一种文化内的学者所理解。甚或是说: 外国人必不能以正确的方式看待“他者”的文明。这种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在于用某种原教旨主义的方式堵塞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事实上,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现实中,人们都不只是生活在单一的文化中。东海西海,圆颅方趾,文化的特殊性是相对的,人性的共通性才是绝对的。为了达成对中华文明的正确理解,显然还需要中外学者坐下来,用对话、讨论的方式作沟通与融合。无论如何,海外汉学家早已成为与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华人学者同样重要的研究群体,他们对于中华文明也有着独到的理解。“海外汉学”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本土学者加以重视,全单照收和简单排斥都是要不得的极端态度。
四百年前,明末“西学”翻译运动先驱徐光启说:“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我们把明末的这句格言引申出来,作为中外学术交流中的“金科玉律”。中西方学者之间相互借鉴,即了解对方工作的真实意义和真正主张。立场不同,可阐发双方优长之学;视角各异,可兼收领域互补之效;观点针芒,实可在讨论之后达成更加充分的会通和融合。四百年来,明、清、民国的经学家、国学家,一直和欧美的传教士、外交官和“中国通”切磋学问,现代中国的儒学、佛学和道学,无一不是在与利玛窦、艾儒略、林乐知、李提摩太、李佳白、费正清、李约瑟等欧美学者的对话交流中,经过复杂的交互影响而形成的。离开了“西学”(Western Learning)和“汉学”(Sinology)的大背景,从徐光启、阮元的“新学”,到康有为、章太炎的“国学”,都不可理解。我们相信,学术领域此疆彼界的畛域之分,既不合理,也无可能。海外汉学(中国学)与中国本土学术并不冲突,所谓的主客之争,那种有你没我的势不两立,完全没有必要。
有鉴于此,ICSCC设立专项资金,面向海外,每年邀请国外优秀中青年学者访问复旦大学,与本校、上海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同行学者们充分交流。通过学术报告、小型工作坊、论文集和学术专著的编译出版等,构建访问学者与国内学者的全方位、多层次交流体系,促进海外汉学家与中国本土学者之间的互动。中心邀请来访的海外学者与中国学者合作,将他们主持的工作坊论文,经过作者本人的修改、增订,或由编者整理、翻译,结集出版,即为“复旦中华文明研究专刊”系列。我们希望藉此工作,展现中外学者精诚合作的成果,以飨学界。
前言
近世国家与江南地方宗教
劳格文 徽州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李天纲 江南镇乡祭祀体系中的地方与国家:以金泽镇及苏、松二府为例
高万桑 江南本土仪式专家授权及管控(1850—1950年)初探
王健 理学践行及地方响应: 明代中叶江南毁淫祠事件探析
何善蒙 “迎神赛会”还是“普通烧香”?
郁喆隽 民国时期上海地方政府的宗教管制政策及其效果
龙飞俊 上海龙王庙的太太们
地方道教与国家
丁荷生 从道教研究的角度看闽南文化:以台南为例
张广保 明代的国家宫观与国家祭典
赵卫东 明清泰山东岳庙道士基本状况探析
王岗 明代辽王的荆州崇道活动及其政治命运
郭峰 梅莉 杭州玉皇山福星观光绪二十二年传戒戒子宗派研究
地方宗教与文化
魏明德 台湾原住民的小米仪式与族群重建
白若思 探讨文本、仪式与表演的关系
王启元 晚明冯梦祯信仰的微分
斯坦利·佩恩StanleyG.Payne,西班牙现代史、法西斯研究权威学者,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
梁启超家书校注本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漓江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对存世的梁启超家书的集结及校注,全书880页,总达65万字★ 校勘严谨,纠正了已出版的《梁启...
事是风云人是月:王充闾读史:上下卷 本书特色 作者在为本书撰写的序言中,对于自己过往的历史文化散文写作观做了详尽的表述与深入阐释。本书中所收入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历...
1840-1949-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1840-1949)》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建树:**,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民主”、“新民主主...
西藏通史:宋代卷 本书特色 《西藏通史(宋代卷)》是国家财政专项拔款重大课题,于2002年启动,历时13年终告完成,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担,并组织全国专家学者研...
《小红马》内容简介:《小红马》讲述的是小男孩乔迪和他心爱的小红马之间发生的四则故事。每则故事均独立成篇,却都对小男孩乔迪的
吕思勉:中国近代史 本书特色 吕思勉著,杜贞霞主编的《吕思勉中国近代史/中国学术名著丛书》具备以下特点,一是传承传统的史学理念,鉴往世兴衰,考当今得失,因此著史...
丝毫编(第三辑) 内容简介 这是个人的一部中国古史研究论文集。从内容看,虽然绝大部分是宋代的,只有少量涉及前朝后代;个人虽专治辽宋金史,但近年来努力于作贯通中国...
春秋原来是这样 本书特色 《春秋原来是这样:历史中国(前770-前476)》由现代出版社出版。春秋原来是这样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夏商周以来的点滴故事、...
《穗子的动物园》内容简介:最纯真和特别的穗子故事,严歌苓转型动物题材,开拓另一种人性书写,只要有充沛的爱和同情,每个人的一
秘境观察之历史探秘 本书特色 本套丛书是btv科教频道探索类节目收视冠军《秘境观察》之终极版,套书的基点是“从悬疑中说历史,从解密中品文化”,王刚、白明、李宝臣...
民国篇-女人的私房历史书-1 本书特色 首部从女性视角诠释的历史通俗读本。 从先秦到民国,以历史上的传奇女性为线索,讲述了中国漫漫五千年的绚烂历史。民国篇全套3...
《性别视角:挑战与重建》内容简介:本书主要是从女性主义和本土这两个角度对已有的知识及体系进行挑战,并努力进行重建工作。其中
《历史遗留的证据(中英文对照)》内容简介:中东地区绽放了人类文明最早的花朵,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延续至今。然而,多年以来,
1571-1689-世界大历史 本书特色 丛书简介要想理解当今世界,我们需要了解历史,包括古代史与近现代史。但我们所“了解”的,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呢?地理大发现时...
“地域社会”视野下的明清史研究:以江南和福建为中心 本书特色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学者森正夫就致力于研究江南社会经济史,尤其是江南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史,发...
《文苑拾遗》内容简介:《文苑拾遗》是湖州名士徐重庆先生的文章结集,由刘荣华、龚景兴编选。全书分五辑,包括文苑拾遗、名人遗物
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十六个片断)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普及性的历史著作。全书约15万字,分为16篇,另有序一篇,从春秋、两汉、三国、南北朝、唐、五代、宋、明、...
抗战烽火中的厦门大学 本书特色 《抗战烽火中的厦门大学》作者石慧霞博士,对厦大历史研究有素,与历届毕业校友有着广泛联系,尤其是对抗战时期的厦大历史和当年的校友,...
盛文先生口述历史 本书特色 胡宗南兵败西北详情五天攻下延安却功亏一篑国共易势的关键之战国民党丧失民心动摇军心的根由盛文先生口述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