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的五四運動以其無可抑遏的能量全面批判傳統、引介新思潮,開創了中國現代化的新面貌。其衝擊之深,影響之遠,猶如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開啟後代思想之先河。
在二十世紀尾聲將盡、世界局勢重大轉變而各種僵固的意識形態紛紛走向修正調整之際,今年適逢「五四」八十周年,我們顯然需要從新角度、新視野來理、詮釋解「五四」。
過去,「五四」以民主、科學、民族主義、反傳統主義展現其核心理念,人們依此構築出「五四」的基本圖像。但今天,有了相當的縱深,我們不能認為單憑這些理念與圖像便足以解釋「五四」的全貌;我們必須正視「五四」意蘊的複雜性,多層面地探討「五四」的實質,如此,才可能發現「五四」當代圖像及其世界性意義 ——相互激盪的世界主義與民族主義、理性主義與浪漫主義、懷疑精神與宗教精神、個人主義與群體意識。從而了解五四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它的思想世界是由很多變動的心靈社群構成。這是八十周年之時,我們擺脫了教條與意識形態之爭之後,對五四所應有的新認識,這也是本書出版的目的。
前言 i
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 一個史學家對五四運動的反思 余英時 1
重訪五四:論五四思想的兩歧性 張灝 33
對於五四的再認識答客問 王元化 67
中國知識分子與政治 林毓生 87
思潮與社會條件 ── 新文化運動中的兩個例子 王汎森 103
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 ── 以「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儒學關係為中心 歐陽哲生 145
回歸個人:重申個人主義 劉軍寧 183
從大共同體本位走向公民社會 ── 傳統中國社會及其現代演進的再認識 秦暉 213
现代法国的起源(套装共5册) 本书特色 ★ 《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姊妹篇,国内首次推出中文无删节平装普及全译本★ 由未氓装帧设计,封面选用有砂页岩手感的特种纸装帧...
云南铁路博物馆文物精萃 本书特色 王耕捷主编的《云南铁路博物馆文物精粹(精)》是从云南铁路百年发展历程积淀的大量历史文献典籍和云南铁路博物馆收藏展示的万余件文物...
《创造欧洲人》内容简介:★铁路、印刷术与照相术的技术变革,孕育了全新跨国市场,音乐、文学和艺术成为资本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新战
清代京旗回屯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八旗是清朝兴起的根本,故清军入关以后,例行恩养,康熙中叶渐成负担,其后历朝对此多有改革。作者运用了大量翔实的满汉文史资料,对清代...
新疆五十年-包尔汉回忆录 本书特色 包尔汉同志的回忆录《新疆五十年》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包老也已为《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新疆五十年:包尔汉回忆录》再版...
蓬莱阁典藏系列宋元戏曲史 本书特色 《宋元戏曲史》以宋﹑元两朝为重点﹐征引历代有关资料﹐说明戏曲从先秦两汉时期一直到宋元时期的源流演变。王国维作为一代国学大师,...
《悬崖山庄奇案》内容简介:山崖上的古宅拥有一位年轻漂亮的主人:尼克·巴克利小姐。她热爱这幢祖屋,然而当她住在这里时却怪事频
《约瑟夫斯与第一次犹太战争》内容简介:是犹太军官亦是罗马囚徒 是战争的亲历者亦是历史的叙述者 透过重重迷雾和战火硝烟,还原一
战国策 本书特色 《战国策(白话插图)》由著名古典文献和文学研究专家傅璇琮教授作序特别推荐。国学经典沧海一粟,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全方位白话精细解读,消除今人阅读...
大唐宰相趣闻轶事-(插图本) 本书特色 天欲理天下,而不务于得人心,则天下固小可理矣。务得人心,而不勤于接下,则人心固不可得矣大唐宰相趣闻轶事-(插图本) 内容...
《黄历的前世今生》内容简介:黄历,在中华民族中流传延续了两千年左右的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从古至今,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
《动画运动规律与时间掌握》内容简介:本书共五章,第一章介绍运动的基本规律,从动画运动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了动画与物质的特性
NowtheinspirationbehindtheHBOseriesTHEPACIFIC.Thiswasabrutish,primitivehatred,as...
普鲁士国王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吉林出版集团出版★ 作者海因茨·奥夫,是一位享有盛誉的记者,同时是《每日镜报》文化专栏的主管,曾获颁德国联邦功绩十字勋章★...
新知史.独立之路:爱尔兰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基于BBC于20世纪80年代出品的一套13集纪录片解说词改编而成的爱尔兰史作品,自80年代初版以来曾多次重印(本译本...
隋唐史教研丛稿 本书特色 收入《隋唐史教研丛稿》的文稿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教学所用的讲稿,一类是关于一些学术问题的论稿,故命名为“教研丛稿”。讲稿部分,...
辛德勇卷-当代学人精品 本书特色 当代历史地理学名家辛德勇教授推陈出新之作精微考辨基本文献,专攻学术繁难纵横融汇多学科,游刃破解千年悬疑辛德勇卷-当代学人精品 ...
《中国禁毒大案要案经典案例》内容简介:本书主要汇编了《中国禁毒报》2014-2015年间公开发表的公安部督办以及各省禁毒部门破获的重
中国古代科技 本书特色 青少年是因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对他们进行科技文化的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的目标。要让中学生和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掌握中国古代...
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 本书特色 本书共收论文25篇,从上海作为中国近代新文化中心地位形成的角度,研究了近代上海的民间公共领域,上海的印刷出版业,上海的商人、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