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毋庸讳言,眼下的中国史学正经历着一场巨变,这一巨变因同时构成为中国社会巨变的一部分而显得异常深刻。
事实上,这一巨变已延续了近三十年之久。只是,在进入新世纪后,巨变在悄然加速。巨变不要紧,关键是要有个基本的方向。而此时的中国史学,却失去了度量变动的参照本身,如同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正不知该划向何处。
方向不明,且道路崎岖,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当前的史界情势!
“历史学往何处去?”从“文革”结束后就一直是个问题。最初我们想回到前“文革”时代,很快发现不行。八十年代我们急切地拥抱现代化,“反传统”,向往所谓的“西方文明”。九十年代,“西方”虽未淡出,但“传统”却卷土重来,与传统互为表里的“国学”也随之复兴重光。出于对所谓“国学”的向往,九十年代的知识界集体向民国学术走去。近若干年,我们的学风又在调整之中,回归考据的势头有所减弱,“西学”特别是其中的“西方汉学”或美国中国学重又抬头,乃至有成为“显学”的迹象。但“西方汉学”能成为未来史学界的稳定方向吗?回答显然无法立刻作出。
实际上,史学界仍处在摸索和徘徊之中。
史家的天职让我们懂得,巨变的时代,巨变中的史学,需要一份清楚的历史记录,或者说一份实录。这份记录或实录必须要贴近时代,要同“本土化”与“全球化”交相辉映的学术现实共脉动;要尽可能多地容纳大家对其历史去向的望闻问切,尽可能全面地反映人们特色各异和角度不同的病情诊断与症候分析;还要能引领史学走出当下的迷茫,要竭尽所能地寻找中国史学前行的新航向。其中,富有洞察力、穿透力和概括力的审视和扫描必不可少,而基于不同审视和扫描的批评与专深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革命的冲击
第二章 新思想的先锋
梁济,1859~1918
王国维,1877~1927
罗振玉,1866~1940
郑孝胥,1860~1938
第三章 辛亥革命的催化作用
潜伏的忠和保守性格
忠的再度肯定
今是昨非:对过去的自我的否定
文化和学术的重建
第四章 遗老的生活
租界,辫子,儿女婚姻
郑孝胥的经营
王国维的选择
罗振玉的海外生涯
第五章 遗老的复辟活动
张勋复辟
复辟的时代错误性
反对多而主张少
动机的政治观
外国势力和复辟运动
第六章 保护和整顿宫廷
溥仪的心情
留学问题
优待条件
任用新血
移宫颐和园
裁减人员
私有财产
优待条件的修订
第七章 遗老与日本
护驾出宫
日本使馆
天津日本租界
天津七年
第八章 文化学术的重建
经世致用的怀抱
罗振玉的经世事业
王国维的经世之学
远离现实的消遣学术
第九章 遗老的内讧和分歧
王国维和南书房行走
清华教职
王、罗的决裂
王国维的自沉
第十章 遗老的最后努力:满洲国
清室内部的动力
满洲国执政
遗老的心情
满洲国中的遗老
第十一章 王道理想国
王道思想的缘起
皇帝为政治之本位
孔子为文化之本位
王道的理想世界
满洲国的王道社会
日本与王道
第十二章 复辟的结束
郑孝胥的最后见解
溥仪的下场
参考书目
绪言
第一章 革命的冲击
第二章 新思想的先锋
梁济,1859~1918
王国维,1877~1927
罗振玉,1866~1940
郑孝胥,1860~1938
第三章 辛亥革命的催化作用
潜伏的忠和保守性格
忠的再度肯定
今是昨非:对过去的自我的否定
文化和学术的重建
第四章 遗老的生活
租界,辫子,儿女婚姻
郑孝胥的经营
王国维的选择
罗振玉的海外生涯
第五章 遗老的复辟活动
张勋复辟
复辟的时代错误性
反对多而主张少
动机的政治观
外国势力和复辟运动
第六章 保护和整顿宫廷
溥仪的心情
留学问题
优待条件
任用新血
移宫颐和园
裁减人员
私有财产
优待条件的修订
第七章 遗老与日本
护驾出宫
日本使馆
天津日本租界
天津七年
第八章 文化学术的重建
经世致用的怀抱
罗振玉的经世事业
王国维的经世之学
远离现实的消遣学术
第九章 遗老的内讧和分歧
王国维和南书房行走
清华教职
王、罗的决裂
王国维的自沉
第十章 遗老的最后努力:满洲国
清室内部的动力
满洲国执政
遗老的心情
满洲国中的遗老
第十一章 王道理想国
王道思想的缘起
皇帝为政治之本位
孔子为文化之本位
王道的理想世界
满洲国的王道社会
日本与王道
第十二章 复辟的结束
郑孝胥的最后见解
溥仪的下场
参考书目
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 本书特色 高江涛博士的这部《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先就理论和方法做出了回顾和分析,概述了中原自庙底沟文化到二里头文化的...
1875-1945-青春无羁-狂飙时代的社会运动 本书特色 《青春无羁》是一部青少年的叛逆史,涵盖了从煤气灯时代到摇摆乐时代的漫长历程。乔恩·萨维奇以令人叹服的...
一本书的历史-胡乔木.胡绳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本书特色 中共是如何建构自己历史的?中共建党、大革命、土地革命、长征、延安整风、七大、三年内战、中华人民共和...
德国史 本书特色 以前国内学者所著的国别史,要么学术性强、部头太大,要么资料陈旧、观点过时,很难适应读者的需要。我社出版的这套国别史,读者定位在大学及大学文化程...
东域纪程录丛:古代中国闻见录 内容简介 《东域纪程录丛》记录中世纪末叶以前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过程。前一部分具有序论性质,对中世纪末叶以前相关作者及其著作中关于...
《妈!这是我的人生》内容简介: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是个很难给出标准答案的问题。但肯定不是“狂热”地激励孩子,本书以母女二人的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 本书特色 大变局时代,玄机重重,聪明之外,更需大智慧。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有宋一代的典册记载...
《空中花园》内容简介:空中花园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古希腊罗马人为何称它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究竟是哪一位伟大帝王建造了它?
天地之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商与西周玉器精品展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 铜版纸印制,全彩图文,高清大图,极其精美。★...
若林正丈――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術研究院教授、日本學界研究臺灣政治第一人他在本書將臺灣史的格局放大在近代世界帝國體系變動
《这是不是个人》内容简介:《这是不是个人》是普里莫·莱维描写奥斯维辛经历的回忆录,也是奠定其文学地位的处女作。1944年底,在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世界征服者史(全2册) 本书特色 《世界征服者史(上下)/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13世纪波斯史学家志费尼撰写的有关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远征国外...
中国通史要略 本书特色 《中国通史要略(精)》是缪凤林在20世纪30年代在中央大学史学系教授通史时所用讲义。所述自太古以至民国初年,弘扬祖国五千年来光辉灿烂杰出...
男儿事-历史上的那些男人和那些事 本书特色 男儿事,男儿意,男儿的才气横溢,男儿的铮铮铁骨…让他们的传说感动我们的人生。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
《诸神的黄昏》内容简介:1944年6月的菲律宾海战役后,盟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占据了绝对主动。为了减少伤亡和速战速决,美国人绞尽脑汁
青岛旧影 内容简介 青岛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因其地理位置之便,近代成为较为繁荣的贸易港口,在我国邮政史和集邮史上留下了痕迹。本书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历史文物丛...
《国之交如何民相亲》内容简介: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粹主义、极端主义、反全球化势力兴起,世界是进步的还是可逆的?
本书首次系统专门地以“时间”为主题,从社会文化史角度较为完整地勾勒了近代时间制度和时间观念变迁的整体面貌,书中内容大致可
宋辽金史论集 本书特色 《宋辽金史论集》是刘浦江教授关于辽金史以及宋代历史研究的论文集,本书大量运用辽金石刻材料及契丹、女真语文资料,将历史学与考古学、语言学、...
本书选取了自法国大革命以来发生在世界各地的18例斗争事件,试图通过比较性的分析,为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各类政治斗争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