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的文章从2012年“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国际学术研讨会收到的论文中遴选而来,对清末民初政治转型、社会改造、人物活动、思想转变等多个层面进行了探讨,深入发掘了该进程中“变”与“不变”的各种面相,不仅有助于从更为全面的视角来理解清末民初的变局,也有助于从更为完整的历史进程来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以及辛亥革命和清朝留下的双重历史遗产。
前言/0001
上卷
第一编清帝逊位与清朝覆亡
清王朝覆亡百年祭(李文海)/0003
速成新政与清廷覆亡(关晓红)/0017
清末十年新政改革与清朝的覆灭(崔志海)/0031
为什么中国人在1911年选择了革命?(周育民)/0043
政治改革的启动与清朝的覆亡(喻大华)/0054
清帝逊位与民国初年统治合法性的阙失
——兼谈清末民初改制言论中传统因素的作用(杨念群)/0064
多民族国家传统的接续与共和宪政的困境
——重审清帝逊位系列诏书及1911~1912年“大妥协”(章永乐)/0093
第二编民国肇建与民初政治
士绅与民国肇建(汪荣祖)/0113
走进新时代:进入民国之烽火连三月(桑兵)/0130
“亚洲的觉醒”时刻的革命与妥协
——论中国的“短20世纪”的开端(汪晖)/0173
为何权力代替了权威——民国肇建百年的反思(许纪霖)/0196
民国元年南京留守府裁遣军队探析(冀满红张远刚)/0215
曹锟“贿选”控告的法律证据研究(杨天宏)/0225
第三编立宪共和的观念与实践
从Republic到“共和”:一个西方概念的近代中国之旅(李恭忠)/0257
两种联邦制的区分与“中央集权—乡邑自治”的结合
——康有为海外游记中的“封建—郡县”问题(张翔)/0293
辛亥革命期间康有为“虚君共和”观念再辨析(李爱军)/0323
立宪乎,共和乎?——辛亥革命前后杨度的心路历程(左玉河)/0342
驻外使领与清末立宪运动(郭双林)/0365
“滦州兵谏”与“十九信条”出台(董丛林)/0387
有贺长雄与民初制宪活动几件史事辨析(尚小明)/0402
北洋时期的“宣布共和南北统一纪念日”(唐启华)/0416
第四编清末民初的政治认同与国家认同
“晚清太子党”:改革先锋及其局限(马勇)/0435
辛壬之际旗籍权贵集团的政治心态(孙燕京周增光)/0453
满洲亲贵与清帝退位(何瑜黄煦明)/0481
紫禁城小朝廷的社会史研究(1912~1924)(刘平孙昉)/0495
民族认同还是政治认同:清朝覆亡前后升允的政治活动考论(张永江)/0513
武昌首义后中国在日留学生的反应与活动
——基于日本外交档案的考察(张昭军)/0544
清季民族国家认同理念之一侧面——以刘师培的论说为例(李帆)/0568
从帝国到民国嬗替之际国家观念的变迁(俞祖华)/0574
下卷
第五编清末民初的权势结构及其变化
国进民退:清季兴起的一个持续倾向(罗志田)/0595
晚清地方督抚权力问题再研究
——兼论清末“内外皆轻”权力格局的形成(李细珠)/0621
1909年载沣罢袁事件引起的列强交涉
——英国外交密档中的新发现(曹新宇)/0655
试析清政府地方自治改革的取向(颜军)/0678
从“官民合力”到分道扬镳
——从湖南谘议局与巡抚的关系看清王朝的覆灭(杨鹏程)/0692
清末民初县级财政的出现与公款公产的转变
——以江苏省宝山县为例(吴滔钟祥宇)/0716
论清末民初政区剧变及其现实意义(华林甫高茂兵卢祥亮)/0741
第六编清末民初社会经济的延续与转折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朱荫贵)/0777
清末民初政治变革与民间资本银行业(戴鞍钢)/0791
1898~1913年中日大米贸易外交谈判(〔日〕堀地明)/0801
辛亥鼎革后淮北的封建延续(马俊亚)/0826
辛亥革命时期的江皖大水与华洋义赈会(朱浒)/0846
民国肇建与中国红十字会的转型(池子华)/0872
论晚清东北鼠疫应对期间的行业防疫法规建设(焦润明)/0887
第七编清末民初思想观念的变与不变
辛亥年“赵屠户”名实蕴涵初探(刘世龙)/0903
寇连材之死与“烈宦”的诞生(马忠文)/0922
民国社会舆论对匪患之反应
——以《申报》和《大公报》为例(1912~1934)(徐有威吴乐杨)/0950
从排诋佛教到提倡佛教——以清末民初张謇为主的讨论(徐跃)/0965
清末钦定正史考论——兼谈清末民初正史观念的转变(阚红柳)/0987
民初童蒙教育的变与不变——以商务版《共和国教科书》为中心(瞿骏)/1005
国家建构语境下的妇女解放——从历史到历史书写(杨剑利)/1021
附录百年“清帝逊位”问题研究综述(陈鹏韩祥张公政)/1043
战国策 本书特色 《战国策》,汉人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记载了战国初年到秦统一240年间,12大诸侯国缤纷多姿的历史面貌。在...
高句丽民族与国家的形成和演变 本书特色 东北边疆历史研究课题涵盖面很广,其中包括东北区域地方史以及民族史等内容,也包括东北区域与内地、与境外区域的政治、经济关系...
罗香林论学书札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罗香林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民族学家及客家学的奠基人,是近现代人文社会学术界的杰出人物...
《万物大历史·最初的人类是谁》内容简介:“大历史”概念由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提出,后经比尔·盖茨大力资助,得以
《全球转向下的艺术史》内容简介:本书是“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丛书”第三辑,为中英双语读物。本书主要为2017年OCAT研究中心年度
十三不靠 本书特色有道是,生而如麻,十三不靠,但搓无妨,万一和了呢? 张发财这位居于南宁的东北纯爷们,数年来钻研历史八卦,段位高升,已从历史狗仔队要员熬成非主流...
《爸妈,请听我说;孩子,我想对你讲》内容简介:在信息化沟通成为人们首选的沟通方式的今天,父母和孩子已经体会不到书写与阅读彼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为王立群“百家讲坛”录制年度大型系列节目《读史记》之汉武大帝;节目播出时间为1—5月底,每周双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绘画卷(风俗画)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绘画珍品,共分历史人物与事件、社会经济与民风民俗、文学与书画三部分,精选宋至...
清代仪征刘氏《左传》家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综述了刘氏家学的研究现状,考察了刘氏学人学行,分析刘氏四世之学术变化与发展。以专书和专人研究相结合,对刘氏《左传》...
美国革命史-I 本书特色 从列克星敦的枪声到约克镇围城,从《印花税条例》到《巴黎条约》,见证*强大国家的崛起。美国革命史-I 内容简介 《美国革命史》是英国史学...
宋朝的腔调 本书特色 1、 通过诗词解读、文人生活、历史事件相合的方式,完全再现宋朝生活的百科式读本。文字生动有趣,又不乏知识性。2、 有爱恨情仇、有悲欢离合、...
《天文·解译星空》内容简介:从发现太阳光谱,研究太阳光谱,利用光谱,到20世纪无线电进入天文研究领域,以后是紫外线、红外线、
《中信国学大典·荀子》内容简介: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
国史探微 内容简介 杨联陞先生《1914—1990》,字莲生,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系,在陈寅恪先生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租庸调到两税法》,嗣后赴美,就读于哈佛...
本書主要以「戰爭期」(1937-1945)推動的大東亞文學圈為主軸,探討關於大東亞的「文學共榮」議題,從「跨界」的視域進行東亞文學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内容简介:永泰二年(766)颜真卿遭权相元载排斥,被贬,开始寄情山水,依托佛道。加之与陆羽、张志和等隐逸之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全二册]》内容简介:《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以一百多个关键时刻为切入点,整部文学史起自1635年
日本简史 本书特色 《日本简史》分为上下部分,共二十四篇。**篇至第六篇详细介绍了日本的地位、民族的由来以及社会之演变等内容。第七篇至第二十四篇分述日本从幕府,...
关中秦汉陶录(上下册) 内容简介 陈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秦汉史专家,他对瓦当陶文收藏研究多年,辨伪断代、考究源流,创见甚多,尤其是他利用瓦文研究秦汉史、订正《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