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艾伦·佩兹所著的《工程国家:民国时期(1927—1937)的淮河治理及国家建设》和此前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中的《一江黑水:中国未来的环境挑战》称得上是姊妹篇,《一江黑水》以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为经济高速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而《工程国家》研究的是民国时期的淮河治理及国家建设。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淮河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民党没能完成的治淮事业,共产党成功地完成了,昔日洪水泛滥、灾难频发的淮河,如今又恢复了历史上“饭稻羹鱼”的丰饶景象。
《工程国家:民国时期(1927—1937)的淮河治理及国家建设》在考察中国近两千年的水利发展史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民国时期淮河的治理,给我们提供了不同历史时期淮河治理的详细史料。《工程国家:民国时期(1927—1937)的淮河治理及国家建设》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从公元前200-1927年淮河治理的历史变迁,第二部分聚焦于1927-1937年,分析清朝灭亡后国民政府是如何接管淮河水利并对其进行大规模治理的。作者把研究的重心放在1929年建立的导淮委员会上,将其置于国民政府经济建设的背景之下,剖析围绕淮河治理所引起的国民党内部的政治纷争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矛盾。
译者的话
计量和货币换算
插入地图一览表
插入表格一览表
致谢
前言
第一部分 淮河流域:从大禹到1927年的政治、社会和环境变迁
第一章 公元前200—1855年淮河流域的环境变化
第二章 1500—1927年淮河的管理机构和“导淮”措施
第二部分 “南京十年”(1927—1938)的建设和淮河水利
第三章 加强中央管理和工程规划:导淮委员会(1928—1931)
第四章 泥沙泛滥:1931年的洪灾
第五章 激流交锋:淮河行政管理的集中和分散(1931—1935)
第六章 奔流到海:淮河水利工程的状况和资源配置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淡定 这里是三国 本书特色 《淡定,这里是三国》的作者雾满拦江,致力于把读者从这些抓狂的问题中解救出来,他用犀利幽默搞笑的笔法,带领读者破解一个又一个的三国谜团...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增订本) 本书特色 该书首次提出古代史学批评问题并对其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系古代史学批评的开山之作。本书卷上《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含十...
渤海国史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这个被誉称为“东海盛国”的政权是靺鞨人的国家,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它的疆域、人口、民族、政治体制、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社会...
KurtVonnegutsabsurdistclassicSlaughterhouse-FiveintroducesustoBillyPilgrim,amanw...
八王乱-西晋那时的权谋诡计 本书特色 《八王乱:西晋那时的权谋诡计》:这是一个残酷而神秘的朝代,这是一个英雄比狗还多的朝代。这里不仅有史上*丑皇后的奋斗史,有被...
中世纪的城市 本书特色 《中世纪的城市》是比利时历史学家亨利·皮雷纳重要的中世纪城市史著作。1925年首次在美国以英文出版。作者将“城堡论”与“市场论”相结合,...
河山阙 本书特色 他们生于1930年代的中国,他们出身中产家庭,考入清华大学,是当时的学界精英,而他们曲折的经历就是现代中国史里面激情燃烧岁月的一章,他们的际遇...
大宋帝国三百年-真宗赵恒:公元997年至1022年军政故实-(上)-6 本书特色 一个合约的签订,使两个敌对国家化干戈为玉帛,结成兄弟。宋真宗时代,*重要的历史...
本书原名为《撒马尔罕的金桃——唐朝的舶来品研究》,是西方汉学的一部名著,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的必读之
凯歌悲壮 内容简介 苏联的出现和兴起是凯歌式的,无论对于过去的世界还是对于未来的世界,它的凯歌总是值得颂扬的;而苏联的没落和解体是悲壮的,其悲壮就在于它败于不该...
治大国:古代中国的正义两难 本书特色 这本书主要探讨的是古人所面临的伦理上的两难困境,关注了思想家在各种流行的社会观念和社会思潮中所扮演的角色,探讨古人对正义问...
《中国近代史》自1970年面世后五次修订,销售数十万册,为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及最畅销的学术教科书,是一
《星火與香火:大眾文化與地方歷史視野下的中共國家形構》從一個原本名不見經傳的閩西山坳小鎮、從看似微不足道的宗祠與中共革命
本书是美国的一部断代史,勾画了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四十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
明代的国家与社会 本书特色 明朝(1368一1644)是一个商业扩张、文化革新的时代,它因此也形成了延续至今天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这本卓尔不群的著作中,...
《短视频:新时代红利重构》内容简介:随着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爆红,短视频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人们的主要娱乐方式。而且随着
本书讲述的是从公元4世纪初年至5世纪初年的百余年间,江左几家侨姓门阀士族与司马氏皇权结合而运转的政治历史。虽不是全面的东晋
方寸“樱花书馆”系列京都.流动的历史 本书特色 ●三位日本历史学家实地考察京都的“道”与“场”,结合诸多珍贵史料,深度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京都面貌,探索京都文化的...
《空间的敦煌:走近莫高窟》内容简介:近一个世纪之前,陈寅恪先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写道:“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
奥斯曼帝国 本书特色 奥斯曼帝国,一个发轫于小亚细亚的征服者,它依靠好勇的草原传统和坚定的圣战信仰迅速崛起;它处于东西文明的交汇之处,掌握东西陆上交通达6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