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艾伦·佩兹所著的《工程国家:民国时期(1927—1937)的淮河治理及国家建设》和此前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中的《一江黑水:中国未来的环境挑战》称得上是姊妹篇,《一江黑水》以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为经济高速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而《工程国家》研究的是民国时期的淮河治理及国家建设。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淮河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民党没能完成的治淮事业,共产党成功地完成了,昔日洪水泛滥、灾难频发的淮河,如今又恢复了历史上“饭稻羹鱼”的丰饶景象。
《工程国家:民国时期(1927—1937)的淮河治理及国家建设》在考察中国近两千年的水利发展史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民国时期淮河的治理,给我们提供了不同历史时期淮河治理的详细史料。《工程国家:民国时期(1927—1937)的淮河治理及国家建设》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从公元前200-1927年淮河治理的历史变迁,第二部分聚焦于1927-1937年,分析清朝灭亡后国民政府是如何接管淮河水利并对其进行大规模治理的。作者把研究的重心放在1929年建立的导淮委员会上,将其置于国民政府经济建设的背景之下,剖析围绕淮河治理所引起的国民党内部的政治纷争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矛盾。
译者的话
计量和货币换算
插入地图一览表
插入表格一览表
致谢
前言
第一部分 淮河流域:从大禹到1927年的政治、社会和环境变迁
第一章 公元前200—1855年淮河流域的环境变化
第二章 1500—1927年淮河的管理机构和“导淮”措施
第二部分 “南京十年”(1927—1938)的建设和淮河水利
第三章 加强中央管理和工程规划:导淮委员会(1928—1931)
第四章 泥沙泛滥:1931年的洪灾
第五章 激流交锋:淮河行政管理的集中和分散(1931—1935)
第六章 奔流到海:淮河水利工程的状况和资源配置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杨奎松教授近年来所撰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的一个结集,涉及近代政治、军事、外交乃至重要历史的研究著作10余种。书中既...
《精彩江苏·画派系列:董巨画派》内容简介:“董巨画派”是生活在五代宋初的两位画家董源、巨然所创立的一个山水画派,以描绘江南
天人之际:薛仁明读《史记》 本书特色 ◆中国人的真容就在《史记》里;◆薛仁明带我们触摸秦汉时中国人敞亮饱满的魂魄,找回中国人该有的生命气象;◆薛仁明语言平实,娓...
《丝绸之路》内容简介:从白雪皑皑的山口和令人生畏的沙漠,到变幻莫测的海洋和充满异国风情的热带岛屿,本书带你穿过奇妙壮观的山
《他们被叫做"狼孩"》:这是1945年,世界铅一般宁静。从丛林的山洞中、地下室和被遗弃的家园里走出很多孩子,有些年纪尚幼。这些
《和约的经济后果》中,凯恩斯对《凡尔赛和约》给德国及世界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杰出的、预言性的分析,对劳合•乔治、乔治•克雷蒙
品读历史感悟忠信 本书特色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载籍丰富,蕴蓄着无尽的宝藏,是我们走向现代化所凭借的精神支柱。正是“仁、义、礼、智、信、忠、孝、廉...
汉字传播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汉字传播历史的专题性著作,作者以翔实的文献全面勾勒出汉字对周围地区文字的影响,有诸多创见。全书共七章,*章是“汉字的形成...
《我的曾外祖母》内容简介:“我的曾外祖母”金仙儿是一位出身于南方小镇大户人家的女青年,她热爱文艺、追求进步,在省城读书时受
今古咫尺间 本书特色 李乔编著的《今古咫尺间》的文章,内容驳杂,颇难归类,勉强分了四类,每类里还是驳杂。随笔古来属于杂学。杂而不专,向来老儒睥睨,讥为齐...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内容简介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大量使用中国历史档案馆所藏清朝奏折,和英国所藏中英交涉文件、日本学者汇编资料集等,详尽考订并...
《Python编程300例》内容简介:本书以人工智能发展为时代背景,通过实际案例应用描述算法,为Python程序员提供较为详细的实战方案,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本书特色 进入21世纪之后,抗日战争发生的年代渐行渐远,战争的残酷不免淡化,战争的史实逐渐缺失,战争的面目已经模糊,因此真实而全景式地反映...
二十世纪简史 本书特色 一本书读懂二十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锐评两战后大国间的权力博弈洞悉世界范围内的思想角力著名历史学家卢卡斯凝聚毕生心血的经典力作《泰晤士报》《...
张圣才(1903—2002),厦门人,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福建早期著名报人和教育家。1931年,在厦门参与发起组建“抗日救国会”,因
流沙坠简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影印本):古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近有民国大师百花齐放,西学东渐东西交融,尽享思想学术文化盛宴。 《流沙坠简》对于敦煌汉简的...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资治通鉴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全二册]》内容简介:《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以一百多个关键时刻为切入点,整部文学史起自1635年
漫话宋元-一本书读懂宋元文明 本书特色 灿烂的宋元文化,可见宋元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 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 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
作者讲述了抗战中中国大学内迁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既有事后的回忆与学者的发掘,更值得关注的是汇集了许多当事人的珍贵文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