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由于知识的存在,而得以超越单纯的感官体验。近代中国自“开眼看世界”后,西方新知大量涌入,深刻地改变了国人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对于当时习惯了传统“经、史、子、集”学问分类的中国读书人,面对按各门学科划分、蔚为体系的新知识,所要做的,绝不只是囫囵吞下、勉力消化,更需鼓起断臂切腕、从头来过的勇气。从本书的诸篇文章中,读者自可发现,这些新知识的出现,背后包含的是何等复杂而艰难的情势,而展现此中情势,正可谓是“知识生产”研究的初衷。
在此,有必要对本书所说的“知识生产”(th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做些说明。“知识生产”不是近期流行的所谓“知识经济”“知识产业”意义上的,也就是说,并不是在社会科学层面上研究知识如何成为“生产力”。本书主要讨论的是,近代以来,诸种知识如何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下逐步形成,并通过报章杂志、著作、教科书、学刊、图册等各种形式传播,从而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公众知识——我们希望回到更为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讨论“知识如何被生产的”。
“知识如何被生产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知识本身所内含的“真理性宣称”(truthclaim)的一种质疑和反思。从知识社会学角度看,知识在社会传播的过程中,内含一种倾向,即自我宣称为“真理”,这使它以“真理”的面貌出现。而从历史学角度看,知识本身都是历史性的,其生成和传播,都须经历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基于各种“真理性宣称”,已被生产出来的知识不断地参与到新知识的生产过程中,从而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真理性宣称”当然是促成知识在社会中传播的关键因素,如果一种知识否定自身为“真”,则几无传播的可能与必要;同时,这种宣称也保证了在特定的论辩逻辑和社会环境下,某些知识脱颖而出,成为当时的“权威”,从而影响和掌控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然而,从另一面看,宣称为“真理”,可能会削弱对知识本身的反思。对大部分受众而言,知识本身的建构性和“暂时性”(temporality)并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因此往往被忽视。当一个知识体系层累成型后,对其反思就变得愈发艰难。
此类情况在本书研究的重要对象——教科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由于教科书这种载体的特殊功能、编写方式和读者对象,知识在其中以一种更具“权威性”的面目出现。如果我们从“知识∕权力”关系的角度去看,那么教科书编写中的诸多方面,都在实践一种权力的运作——对读者施加知识的“规训”。这其中既有较为明显的部分,比如价值观念、道德评判、文化认同,也包括相对隐性的,诸如知识的分科划界、次第排序、叙述模式等。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和青年读者而言,这种“规训”甚至可能成为伴随终生的精神留存。历史、地理、国文等教科书,往往能影响人一生看待世界的眼光,学人甚至到老时方能自觉于此,这在近代中国不乏其例。
以上所说还只是基于知识内在特点的分析。当知识获得载体,进入社会领域流通,它与“权力”的关系就变得更加紧密。中国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变化和技术革新,出版事业蓬勃兴盛。尽管书籍是学问津梁,但印书贩书却是一桩“生意”,古今中外皆然。不过,进入20世纪,这桩生意的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情状之复杂,自不可与古时同日而语。各类经济、社会、文化资本参与其间,官与民、精英与大众的角力不断。知识生产的社会面向,本身即构成一门独特的“文化政治学”。
所以,研究历史中的“知识生产”,正是希望把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某些知识的“绳结”打开,爬梳知识制造、流动、重组的线索,以抽丝剥茧之手法,揭示知识在特定文化和社会语境中成为“权威”的全过程。当然,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情境中,问题并不简单。大部分新知识的产生,不是来自传统知识的传承铺衍,而是或吸收西学或汲取“东学”的结果,其中经历了“西—中”或“西—东—中”的语境跨越。
由此我们想到,在观念和知识研究领域,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一种“空间转向”(spatial turn)。这种“转向”起初由科学史家在科学知识生产的研究中提出,即在质疑知识本身天然内含“普世真理”的同时,更强调知识的“空间性”,或说“本土性生成”。像自然科学这般看似足够抽象和“普世”的知识,都不免被置于特殊空间内偶发性的天平上重新考量,其他知识自不待言。
知识史的“空间转向”,与传统意义上的“西学东渐”研究,当然有呼应之处,但前者更能为后者打开新的视野,它要求研究者不把西学简单地看成“已知数”,不从“已知”的全能视角出发,对西学引介加以好与坏、深与浅、全面与片面之类的评判,而需要以尽可能微观的方式聚焦,对传播的各个环节加以同等的考量。西学的传播和新知识的出现,并不只是从文本到文本的纸面联系,而是知识在不同地域间“旅行”的结果。无论是知识本身,还是它的载体,都经历了生产、交易、消费的曲折过程;知识的运送者、贩卖者、消费者、附带品,都是这趟旅行中不容忽视的部分。
本书所收的论文,大部分曾在2013年7月6日至7日提交于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举办的“近代中国的知识生产与文化政治——以教科书为中心”学术工作坊。此次工作坊为高哲一(Robert Culp)先生在中心访学期间,与张仲民共同发起。工作坊最初希望集中讨论“教科书”这一特别的知识生产形式,但后来发现,如果将关注范围扩大到近代知识史的更多方面,则能相互参见,深化对相关主题的认知。故此,本书按文章论题,大致分为“教科书研究”和“新知识的生产”上下两部分。
现在看来,无论是工作坊期间热烈而富于启发性的讨论,还是结集过程中新作者的信任和加入,都体现出学者们对于“知识生产”这一课题的认同。这让我们感到,近代中国“知识生产”的研究,早已不再是那个紧闭双眼、蜷缩于学术子宫中的待产婴孩,而是在众人扶持之下茁壮成长的少年。尽管前路漫长,歧道丛生,但我们坚信,这项研究的不断深入,必能为将来重新清理19世纪以来的汉语学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本书前言由章可撰写,徐佳贵、金菊园两位帮助校订了全部文稿。在此我们谨向所有帮助工作坊举办和论文集出版的同仁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编者
2014年10月
目录
前言
教科书研究
韩子奇(Hon Tzeki) “开眼看世界”——论晚清地理教科书中的全球图像
邹振环 晚清留日学生的英语教育与日本英语教科书在华之译刊
皮国立 民国时期的中国医学史教科书与医史教育
高哲一Robert Culp) 为普通的读者群体创造“知识世界”——商务印书馆与中国学术精英的合作
陈建守 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翻译、书写及挪用
韩承桦 从翻译到编写教科书——近代中国心理倾向社会学知识的引介与生产(1902—1935)
黄东兰 自我想象中的他者——日本近代历史教科书的中国表述
新知识的生产
张仲民 晚清的广告理论发微
章可 “古学复兴”的两面: 清末西史知识构成之一例
徐佳贵 晚清士绅与清末地方兴学中的国家与社会——以浙江瑞安县公立中学堂存废之争为例的考察
金菊园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文本变迁
潘光哲 “深描细写”与关于近代中国的历史知识的生产——以《新史学》为中心的讨论
《ASP.NET Core与RESTful API 开发实战》内容简介:ASP.NET Core是微软推出的新一代跨平台、高性能Web开发框架,具有模块化、内置...
中国通史-少年彩图版(全10卷)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史学专家严格把关,堪称国内*威的历史普及读物。本套系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
《摄影的灵感:微距》内容简介:本书是在国际上大热的《摄影的灵感》一书的后续品种,专门收录了全球顶尖摄影高手的风光摄影佳作。
海韵东山 本书特色 《海韵东山》介绍了东山县的历史遗存、古代先贤、绿色山水、蝶岛风情、故事传说、古典诗文、东山新姿。主要内容包括:东山陆桥探秘;从海里走“东山人...
北大红楼历史沿革考论 内容简介 《北大红楼历史沿革考论》的**部分是红楼编年史的一组论文。第二部分是有关红楼发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活动的19个专题,体现了历史...
《银幕上的昭和:日本电影的二战创伤叙事》内容简介:昭和时代就是一段围绕着战争,由“战前”、“战时”、“战后”构成的特殊历史
《文明:文化、野心,以及人与自然的伟大博弈》内容简介:文明的故事该从哪里说起?是赫赫有名的四大文明古国,是奠基西方文明的希
《树莓派开始,玩转Linux》内容简介:本书以树莓派为基础工具,讲解Linux操作系统。树莓派是近年来流行的微型电脑,能用于各种有趣
《水彩不孤单》内容简介:清风徐来,你自盛开。绘画,本就如同时光的流逝,能让我们在不断地修炼自我中缓慢进步,体味人生路上的美
《情绪的重建》内容简介:伤心就大哭一场,不经历充分的悲伤,无法从一段感情中走出来;遇事不要老是忍,总有忍不了的一天,情绪会
《破镜战纪·黑晶军团》内容简介:少年木易·瞳出身于声名显赫的灵术世家,因渴望广阔的世界而来到了以自由著称的镜心城。镜心城表
《秩序的沦陷》为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近著,关注的是抗战初期的社会与人。作者选取江南五城(嘉定、镇江、南京、上海、崇明)为
《伟大的海:地中海人类史》内容简介:三千多年来,地中海一直都是人类文明的一处伟大中心。大卫·阿布拉菲亚的本书是第一部完整叙
《金叶:来自金枝的故事》内容简介:十二卷本巨著《金枝》中摘录的精华 来自世界各地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 ☆本书取材自英国人类学
资治通鉴-诠释 本书特色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现存的*大的编年体通史。该书旨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所以“专取有关国...
1916:全球史:转折:奠定战后百年政治新格局 本书特色 一部了不起的全景式历史著作……写得极其生动,杰弗里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历史缝隙中的小插曲比比皆是。——《华...
文史资料选辑:150辑 内容简介 《文史资料选辑(第50辑)(总第150辑)》精选的文史资料分为:民主斗争,民国政事,抗战纪实,军事史苑,人物述林五部分,包括:...
清史编年(1--12卷) 本书特色 ★精装16开,简体横排,全书六百余万字★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历时二十年编撰★汇集了大量的原始史料,史料主要来自官书、文集、笔记...
《病变、中兴、衰毁:解读《汉书》密码》内容简介:《汉书》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详密的史著之一。本书将这一段全面、系统、详尽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内容简介:我们一生都会历经数次经济的增长、衰退、停滞和危机,对于未来生活的看法总是从乐观的高峰跌落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