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由于知识的存在,而得以超越单纯的感官体验。近代中国自“开眼看世界”后,西方新知大量涌入,深刻地改变了国人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对于当时习惯了传统“经、史、子、集”学问分类的中国读书人,面对按各门学科划分、蔚为体系的新知识,所要做的,绝不只是囫囵吞下、勉力消化,更需鼓起断臂切腕、从头来过的勇气。从本书的诸篇文章中,读者自可发现,这些新知识的出现,背后包含的是何等复杂而艰难的情势,而展现此中情势,正可谓是“知识生产”研究的初衷。
在此,有必要对本书所说的“知识生产”(th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做些说明。“知识生产”不是近期流行的所谓“知识经济”“知识产业”意义上的,也就是说,并不是在社会科学层面上研究知识如何成为“生产力”。本书主要讨论的是,近代以来,诸种知识如何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下逐步形成,并通过报章杂志、著作、教科书、学刊、图册等各种形式传播,从而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公众知识——我们希望回到更为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讨论“知识如何被生产的”。
“知识如何被生产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知识本身所内含的“真理性宣称”(truthclaim)的一种质疑和反思。从知识社会学角度看,知识在社会传播的过程中,内含一种倾向,即自我宣称为“真理”,这使它以“真理”的面貌出现。而从历史学角度看,知识本身都是历史性的,其生成和传播,都须经历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基于各种“真理性宣称”,已被生产出来的知识不断地参与到新知识的生产过程中,从而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真理性宣称”当然是促成知识在社会中传播的关键因素,如果一种知识否定自身为“真”,则几无传播的可能与必要;同时,这种宣称也保证了在特定的论辩逻辑和社会环境下,某些知识脱颖而出,成为当时的“权威”,从而影响和掌控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然而,从另一面看,宣称为“真理”,可能会削弱对知识本身的反思。对大部分受众而言,知识本身的建构性和“暂时性”(temporality)并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因此往往被忽视。当一个知识体系层累成型后,对其反思就变得愈发艰难。
此类情况在本书研究的重要对象——教科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由于教科书这种载体的特殊功能、编写方式和读者对象,知识在其中以一种更具“权威性”的面目出现。如果我们从“知识∕权力”关系的角度去看,那么教科书编写中的诸多方面,都在实践一种权力的运作——对读者施加知识的“规训”。这其中既有较为明显的部分,比如价值观念、道德评判、文化认同,也包括相对隐性的,诸如知识的分科划界、次第排序、叙述模式等。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和青年读者而言,这种“规训”甚至可能成为伴随终生的精神留存。历史、地理、国文等教科书,往往能影响人一生看待世界的眼光,学人甚至到老时方能自觉于此,这在近代中国不乏其例。
以上所说还只是基于知识内在特点的分析。当知识获得载体,进入社会领域流通,它与“权力”的关系就变得更加紧密。中国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变化和技术革新,出版事业蓬勃兴盛。尽管书籍是学问津梁,但印书贩书却是一桩“生意”,古今中外皆然。不过,进入20世纪,这桩生意的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情状之复杂,自不可与古时同日而语。各类经济、社会、文化资本参与其间,官与民、精英与大众的角力不断。知识生产的社会面向,本身即构成一门独特的“文化政治学”。
所以,研究历史中的“知识生产”,正是希望把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某些知识的“绳结”打开,爬梳知识制造、流动、重组的线索,以抽丝剥茧之手法,揭示知识在特定文化和社会语境中成为“权威”的全过程。当然,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情境中,问题并不简单。大部分新知识的产生,不是来自传统知识的传承铺衍,而是或吸收西学或汲取“东学”的结果,其中经历了“西—中”或“西—东—中”的语境跨越。
由此我们想到,在观念和知识研究领域,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一种“空间转向”(spatial turn)。这种“转向”起初由科学史家在科学知识生产的研究中提出,即在质疑知识本身天然内含“普世真理”的同时,更强调知识的“空间性”,或说“本土性生成”。像自然科学这般看似足够抽象和“普世”的知识,都不免被置于特殊空间内偶发性的天平上重新考量,其他知识自不待言。
知识史的“空间转向”,与传统意义上的“西学东渐”研究,当然有呼应之处,但前者更能为后者打开新的视野,它要求研究者不把西学简单地看成“已知数”,不从“已知”的全能视角出发,对西学引介加以好与坏、深与浅、全面与片面之类的评判,而需要以尽可能微观的方式聚焦,对传播的各个环节加以同等的考量。西学的传播和新知识的出现,并不只是从文本到文本的纸面联系,而是知识在不同地域间“旅行”的结果。无论是知识本身,还是它的载体,都经历了生产、交易、消费的曲折过程;知识的运送者、贩卖者、消费者、附带品,都是这趟旅行中不容忽视的部分。
本书所收的论文,大部分曾在2013年7月6日至7日提交于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举办的“近代中国的知识生产与文化政治——以教科书为中心”学术工作坊。此次工作坊为高哲一(Robert Culp)先生在中心访学期间,与张仲民共同发起。工作坊最初希望集中讨论“教科书”这一特别的知识生产形式,但后来发现,如果将关注范围扩大到近代知识史的更多方面,则能相互参见,深化对相关主题的认知。故此,本书按文章论题,大致分为“教科书研究”和“新知识的生产”上下两部分。
现在看来,无论是工作坊期间热烈而富于启发性的讨论,还是结集过程中新作者的信任和加入,都体现出学者们对于“知识生产”这一课题的认同。这让我们感到,近代中国“知识生产”的研究,早已不再是那个紧闭双眼、蜷缩于学术子宫中的待产婴孩,而是在众人扶持之下茁壮成长的少年。尽管前路漫长,歧道丛生,但我们坚信,这项研究的不断深入,必能为将来重新清理19世纪以来的汉语学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本书前言由章可撰写,徐佳贵、金菊园两位帮助校订了全部文稿。在此我们谨向所有帮助工作坊举办和论文集出版的同仁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编者
2014年10月
目录
前言
教科书研究
韩子奇(Hon Tzeki) “开眼看世界”——论晚清地理教科书中的全球图像
邹振环 晚清留日学生的英语教育与日本英语教科书在华之译刊
皮国立 民国时期的中国医学史教科书与医史教育
高哲一Robert Culp) 为普通的读者群体创造“知识世界”——商务印书馆与中国学术精英的合作
陈建守 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翻译、书写及挪用
韩承桦 从翻译到编写教科书——近代中国心理倾向社会学知识的引介与生产(1902—1935)
黄东兰 自我想象中的他者——日本近代历史教科书的中国表述
新知识的生产
张仲民 晚清的广告理论发微
章可 “古学复兴”的两面: 清末西史知识构成之一例
徐佳贵 晚清士绅与清末地方兴学中的国家与社会——以浙江瑞安县公立中学堂存废之争为例的考察
金菊园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文本变迁
潘光哲 “深描细写”与关于近代中国的历史知识的生产——以《新史学》为中心的讨论
(精)两河文明三千年(上下)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大象出版社出版★ 法国作家乔治·鲁撰写的一部两河文明的通史性著作★ 华东师大亚述学专家李海峰教授和陈艳丽...
权力的每一次衰落都是一次对暴力的公开邀请汉娜•阿伦特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论暴力》《政治中的谎言》《公民不服从》三大名篇
炉边话明史:社会变局与历史迷思(精装) 本书特色文史大家金性尧在注诗之余熟读明史,深谙明代掌故。此部作品是其有关于明史的随笔结集,包含读史札记、闲谈文化掌故、解...
谭献日记 本书特色 日记体裁的特殊性,使其具有其他种类文献所不具备的史料价值。日记中的资料,有的为通行文献所不载,有的可与通行文献相互印证、补充,有的可以订正通...
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一个历史的巡礼与反思) 内容简介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叶这段时间在欧洲历史的研究中通常被称为“启蒙时代”,它*为明显地体现出蒙昧教权的...
中国二十世纪散文选读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课程标准5个选修课程系列的要求,精选了几十部编校精良、版本权威的原典性作品,作为课程模块的主体,可与各版本的必修、选修教...
《毛泽东年谱(1893-1949)》是国内外首次详细记述毛泽东的思想和生产业绩的编年体著作,经过八年时间精心编撰而成。这部年谱记述
三国两晋史 本书特色 这本《中国大百科?名家文库:三国两晋史》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点:内容权威、通俗、易懂本书作者田余庆、周一良都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北大教授。都是...
《身材管理》内容简介:小S等明星御用肢体指导KIMIKO独家美态秘籍大公开,解救体态危机,这本就够了! 困在办公桌旁的上班族习惯于
元史·诸王表笺证 内容简介 《元史》卷一百零八为元代蒙古诸王及其封地表,极具史料价值。遗憾的是,该表存在一些错讹和较多遗漏,且过于简略。法国著名汉学家韩百诗教授...
中国历史精神-钱穆先生著作-[新校本] 本书特色 本书系由钱穆先生讲述之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国防、教育、地理与人物、道德精神七题,经先生亲...
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修订本) 内容简介 《山海经》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书,经研究,它记载的地理与今日云南西部地形相吻合,这表明其地理的记载是准确可靠的。既然...
征服新西班牙信史-(全二册) 本书特色 本书详述了西班牙征服新西班牙(即今之墨西哥)的始末,包括西班牙当局以及征服者内部的矛盾与纷争,墨西哥印第安人部族当初的社...
十六国、隋史:大字版 本书特色 大百科全书名家文库系列丛书,权威历史学家带你领略历史之美!《十六国、隋史》(大字版)是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十六...
西行日记 本书特色 赵振武在担任《月华》杂志编辑期间,随阿訇马松亭护送5名中国学生留学埃及。本书即为作者在往返埃及途中,记录下的在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北非诸国...
《东南亚:多文明世界的发现》内容简介:★《兴亡的世界史》第6册,葛兆光、白岩松、高晓松、罗振宇郑重推荐 ★东南亚地区2000年变
高中生必背文言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篇目) 内容简介 大纲中附录了“古诗文背诵篇目”,这本小书收编的古诗文,就是教学大纲规定的篇目,按大纲的篇目...
《怪屋》内容简介:我有理由相信,这是我写得最好的一本书。——阿加莎·克里斯蒂 “被害者大多是凶手所爱的人,而非他们仇恨的人。
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 本书特色 《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是出版社在成功推出《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简明世界历史读本》等作品之后,精心打造的又一针对一般读者的学术科普作...
《深度学习理论与实战(基础篇)》内容简介:本书不仅包含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的基础知识,如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