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作者曾任孙中山先生的机要秘书,亲历过辛亥革命前后许多重大事件,从而收集了革命活动中的大量报导、通讯、私人文件和当时党内人士的回忆录,利用这些资料,并根据其对民国成立前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广泛知识,撰写辛亥革命前的革命党史及其活动,所述事件皆有所本。《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现收入“辛亥记忆”丛书。
第一章 中国革命之动机......
革命之趋势 孙总理略历 檀岛华侨之赞助 杨衢云略历
第二章 兴中会......
孙杨之联合 宣言书之颁布 中外人之赞助 会长及总统之选举 革命方略之会议 失败后之活动 孙杨之会长问题
第三章 乙未广州之役......
起事之筹备 失败之原因 党人之就义 党人之出险 朱淇卖党问题 谭钟麟之奏折
第四章 横滨兴中会及中和堂......
总理到日情形 兴中会与中和堂 大同学校与华侨学校
第五章 丙申孙总理欧美之游......
总理二次到檀 初次游美之成绩 伦敦使馆之被囚 师友营救
出险
第六章 革命保皇两党之冲突......
两党冲突之原因 横滨两派之盛衰 戊戌后康党之气焰 谢康之联合运动 孙梁携手之经过 檀岛保皇会之成立 日本志士之入狱 唐部对康梁之恶感 各地党报之笔战
第七章 东京留学界之革命潮......
自动的革命思想 最初之出版物 励志会与广东独立协会 学生会馆与亡国纪念会 新年团拜之演说 拒俄义勇队之成立 革命军事学校之组织 革命书报之日盛 湘学生与华兴会陈天华议请立宪
第八章 庚子李鸿章之独立运动......
刘学询之活动 香港总督之善意 两广独立之失望
第九章 正气会及自立会......
唐才常与两党留学生之参加 正气会之成立 自立会与国会
第十章 庚子秦力山大通之役......
起事之筹备 大通之占领 自立军之失败
第十一章 庚子唐才常汉口之役......
起事之布置 对外之文告 海外之汇款 拥张独立之破裂 汉口机关之失败 沈荩新堤之失败 湖南之党狱 党人之出险 保皇会之报告书 张之洞之奏折
第十二章 庚子惠州三洲田之役......
发动之筹备 总理入惠之被阻 三洲田之根据地 第一次之大捷 新安虎门之停顿 第二次之大捷 博罗之响应 第三次之大捷 第四次之大捷 运械计划之顺挫 革命军之解散 清吏之奏折 杨衢云之
被害
第十三章 庚子史坚如谋炸德寿......
史坚如略历 入党之决心 革命之运动 暗杀之布置 被逮时情形 清吏之文告
第十四章 壬寅支那亡国纪念会......
留学生与亡命客 章太炎略历 纪念会之发起 清日当局之禁止 纪念日之各地情形
第十五章 壬寅洪全福广州之役......
洪全福略历 谢赞泰与容闳 李纪堂之资助 外人之同情 起事之筹备 起事之策略 事泄之原因 党人之生死
第十六章 上海志士及苏报案......
新学书报之先河 经元善与唐才常龚超之狱 作新社与《大陆报》 张园之拒俄大会 反对王之春之通电 教育会与爱国学社 四民公会与国民议政会 邹容之《革命军》 章太炎之驳康书 苏报之历史 清吏捕人之运动 苏报案发生情形 会审公廨之审讯 章邹案之原告问题 章邹案之判决 各地学界之继起 出版物及宣传家 国民日报与警钟报
第十七章 癸卯周云祥临安之役......
保滇会与周云祥 清吏之激变 临安之占领 云祥之抱负
第十八章 癸卯东京革命军事学校......
孙总理与留学界 日野与军事学校 校内之规制及学科解散之原因
第十九章 甲辰孙总理欧美之游......
檀岛党报之创办 大同日报之改组 洪门总注册之成绩 总理之对外宣言
第二十章 革命党与洪门会党之关系......
洪门之源流及派别 洪门之秘密记号 致公堂与保皇党 革命党与哥老会 致公堂与孙总理 横滨之三点会 加拿大致公堂之殊勋 与革命无关之洪门团体
第二十一章 甲辰马福益长沙之役......
禁止爱国之反感 黄轸与刘揆一 最初之筹备 华兴会与同仇会 起事之策略 党人之出险
第二十二章 甲辰万福华枪击王之春......
万福华略历 枪击王之春情形 黄兴等之被逮 审讯与判决
第二十三章 香港中国报及同盟会......
革命报之元祖 郑贯一与新闻界 陶模与洪全福 两党报之笔战 粤路风潮与禁报 同盟会之组织 黄克强与吴崑 康同璧之涉讼 三民主义之来源 同盟会之活动 丁戊两年之军务 天讨案与二辰丸案 民生书报社之发展 南方支部与新军之役 时事画报之复活 冯自由之游美 辛亥一年之活动 革命之三时期
第二十四章 欧洲同盟会......
湖北学生与留欧学生 留欧学生与孙总理 比京革命团体之组织 德法二国之革命团体 总理之外交活动 王发科等之叛盟 新革命团体与公民党 新世纪报与无政府党
第二十五章 中国同盟会及民报......
同盟会之成立 富士见楼之欢迎会 阪本邸之成立会 冯自由赴香港之任务 戊戌庚子纪念会 总理南游之旅费 民报与取缔学生规则 章太炎之欢迎会 民报一周纪念会 国旗方式之讨论 清吏对学界之辣手 革命书报之纷起 总理离日之党潮 政闻社开幕之武剧 少数党员之异动 民报封禁与复版 总理到日之被拒
第二十六章 乙巳吴樾谋炸清五臣......
革命潮与伪立宪 诛奸之决心 实行前之著作 清五臣被炸之幸免 汪炘之被逮
第二十七章 革命方略......
军政府宣言 军政府与各国民军之关系条件 军队之编制 将官之等级 军饷战士赏恤 军律略地规则 因粮规则 安民布告 对外宣言 招降满洲将士布告 扫除满洲租税厘捐布告
第二十八章 丙午萍浏之役......
起事之地点 起事之原因 起事之声势 同盟会之接应 失败之原因 宗旨之复杂 失败之情形 党人之生死 清吏之文告
第二十九章 丙午南京之党狱......
江南新军之革命潮 萍浏革命军之接应 杨卓林等之被逮 孙毓筠等之被逮 袁有升等之被逮 龚镇鹏等之监禁
第三十章 日知会......
日知会与耶教 日知会之势力 日知会与华兴会 日知会与同盟会 日知会与法武官 武昌之党狱
第三十一章 革命党与欧美志士之关系......
革命党与英国志士 革命党与法国志士 乔义生之自述 革命党与美国志士
第三十二章 革命党与日本志士之关系......
日志士与总理 日志士与康梁 日志士与大同学校 日志士与汉口之役 日志士与星洲之狱 日志士与惠州之役 日志士与军事学校 日志士与同盟会 日志士与潮镇二役 日志士与汕尾之役
第三十三章 革命党与菲律宾志士之关系......
总理与菲岛独立 布引丸之沉没 中村弥六之骗案 头山满之斡旋 宫崎之报告书
第三十四章 浙江志士与革命运动......
文学鼓吹与会党运动 孙翼中与罪辫文案 苏报与萃新报案 敖嘉熊与新山歌案 曹阿狗与猛回头案 会党之派别及源流 癸甲两年之会党运动 组织温台处会馆之计画 甲辰起事计画之顿挫 癸午杭州之查拿党人 大通学校之继起 丁未各地义师之失败 戊申后党人之活动
张恭之狱
第三十五章 光复会......
光复会之起源 光复会与同盟会 大本营之设立 捐官之计画 大通学校之风潮 安庆起事之失败 浙省起事之失败 党人之生死 南洋之光复会 李柱中与光复会 上海之光复军 光复会之结局
第三十六章 丁未安庆徐锡麟之役......
徐锡麟略历 革命之经营 军政界之活动 先期发难之原因 起事之计画 枪击恩铭时情形 拒战及被擒情形 审讯及供词 就义时情形 党案之株连 光复军告示 清吏之文电
第三十七章 丁未绍兴秋瑾之役......
秋瑾略历 革命之运动 起事之规画 大通学校之搜捕 清吏之惨杀 党案之株连 各地义师之失败 光复军之文告 清吏之文电
第三十八章 丁未刘思复谋炸李准......
刘思复略历 谋炸李准之进行 实行机关之设置 制弹失慎之经过 炸弹案之牵连 张谷山述炸弹案经过 陈逸川述炸弹案经过 出狱后之事业
第三十九章 南洋华侨与革命运动......
南洋革命党之起源 杨衢云与尤列 保皇会与天南新报 图南报之发起 秦力山之通信 同盟会之成立 孙总理之通信 冯自由之通信 南洋总汇报之分裂 中兴报之继起 星洲晨报与书报社 振武善社之武剧 南洋支部之新章安置河口败兵之困难 七洲府之党务 缅甸之党务 荷属之党务 越南之党务 暹罗之党务 菲律滨之党务 澳洲之党务 英属之书报社 荷属之书报社 支部移庇能之经过 黄花冈一役 筹款之经过 黄兴赵声之通信 辛亥光复之助饷
第四十章 丁未潮州府城之役......
许雪秋略历 初次谋取潮城之失败 二次谋取潮城之失败 预备再举之计划
第四十一章 丁未潮州黄冈之役......
先期起事之原因 占领黄冈之战况 党军略地之布置 粤闽两省之出兵 汕头香港之接应 十五日之剧战 党军解散情形 是役同志之调查 周馥之奏折 香港筹饷之失败
第四十二章 丁未惠州七女湖之役......
惠潮同举之计划 邓子瑜之活动 七女湖之战况 清军之败北 解散后情形 清吏之文电
第四十三章 香港余纪成之狱......
被拘之原因 第一次之胜诉 第二次之胜诉 出狱后之脱险 香港政府之损失
第四十四章 丁未钦州防城之役......
官逼民变之惨状 革命党在钦廉之势力 王和顺入钦情形 防城之占领 袭取钦州之失败 进攻灵山之战 党军解散后情形 清政府之文告
第四十五章 丁未惠州汕尾之役......
运械地点之选择 萱野在日之活动 接械起事之计画 第一次失败情形 第二次失败情形 幸运丸案馀闻 计取二辰丸械之中止 关于汕尾运械事件函牍
第四十六章 丁未镇南关之役......
关仁甫之活动 王和顺之活动 镇南关之占领 孙黄同赴战地 廿九日之炮击 陆荣廷之密使 总理回越之布置 革命军之退却 清法之交涉 法文报之记载 清政府之文电
第四十七章 戊申钦州马笃山之役......
黄克强督师 小峰之战 马督山之战 夜袭之大捷 解散之原因 清吏之文电
第四十八章 戊申河口之役......
河口之形势 黎关等之被逮 攻占炮台之剧战 南溪之占领 新街之占领 黄克强赴前敌 黄克强返越被逐 清军之战略 蛮耗之败 袭取思茅之顿挫 移师桂边情形 遣送新嘉坡情形 胡汉民之报告书 清政府之文电
第四十九章 戊申安庆熊成基之役......
熊成基略历 范传甲与吴春阳 军界之活动 起事之计画 马炮营之发难 兵败之原因 党人之生死 朱家宝之文电
第五十章 己酉哈尔滨熊成基之狱......
戊申后之行踪 密售军书之交涉 谋刺载涛之告密 被逮后之供词 就义时之壮烈 孙竹丹被害始末
第五十一章 庚戌汪黄谋炸清摄政王......
汪精卫之决心 暗杀团之组织 汪精卫之留别书 实行机关之设置 埋置炸弹之失败 炸弹案之破露 汪黄等被逮与供词 三人之定罪 营救团之效果 黄复生之自述
《不平等的民主:新镀金时代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通过研究正在不断扩大的美国富人和穷人之间的鸿沟,揭示了美国民主体制的运转当中的
话说中国 落日余晖(上) 本书特色 《话说中国:落日余晖·上(1644年至1840年的中国故事清1)》描述1644-1840年间清朝的历史。这是一个超越前人的、...
中日战争-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这本《中日战争》由王钟麒著。本书参览著述十余种,以姚锡光先生《东方兵事纪略》为树干,对中日交涉,中日战争的起因、经...
魔窟梦魇 本书特色 在一个寒冬腊月的夜晚,日寇将一名上海押来的战俘,浑身上下剥得一丝不挂,捆在树干上,用水喷洒后,人冻成冰棍一样地死去。在严寒天气,将人脱光衣服...
本书不但从一个特殊视角展示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家统一”运动的复杂性,也是国内目前集中讨论中国现代大学与国家关系的优秀作
《数量经济研究(2017年第8卷第1期/总第14期)》内容简介:《数量经济研究》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元曲三百首》内容简介:王国维有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是也。作为元代文
《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内容简介:《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以作者最擅长的演讲形式,讲述了他在因重度抑郁症而一败涂地、几乎九
《路史》47卷,(宋)罗泌撰,前记9卷,后记14卷,国名记8卷,发挥6卷,余论10卷。此书为杂史。路史,即大史之意,记述了上古以来有
《欧洲财政国家的兴起(1200-1815年)》由多位作者合作完成,其中包括荷兰莱顿大学历史学老手维姆·布朗,英国莱斯特大学近代历史学
王者之道-读史长智慧 内容简介 中华帝王文化,曾经煊赫几千年。历代帝王或以盖世雄才称霸天下,或以绝妙文采震铄古今,或以雄韬伟略彪炳史册,或以荒淫残暴被千古...
世界历史六千年 本书特色 1.相较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和汤因比的《历史研究》等,本书更注重地域的全面性和时间的一致性2.补充了大量西亚、中亚和西亚的信...
《乔伊斯评论集:名家论乔伊斯》内容简介:作为”乔伊斯文集”外一卷,正如副书名,本书是一册名家评论乔伊斯的集子。评论人包括庞
《永乐帝:华夷秩序的完成》内容简介:一个血腥、残酷,但却励精图治、克服艰难、终成名君的伟大帝王的一生…… 一个帝国、一座大都
《机器学习入门:数学原理解析及算法实践》内容简介:本书面向初学者,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基本方法,循序渐进的阐述了其中的数学原理
清代皇嗣制度 本书特色 朱诚如、张玉芬编著的《清代皇嗣制度》以清朝皇嗣制度的演变为主线,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一直到清朝灭亡,对整个清王朝的每一代皇位的继承的历...
图说天下-话说中国历史系列 宋 本书特色 东京梦华汴河金粉武林旧事临安悲歌故事化的文本阅读,多样化的图片表现形式千秋人物的成败得失.更替朝代的治乱兴衰一个个古老...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经济研究 本书特色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视华北沦陷区为“完成大东亚战争的兵站基地”,对华北实行了残酷的军事殖民和经济掠夺。以满足对日“满”供应,建...
《斯大林私人翻译回忆录》起述自苏联初建的腥风血雨,收笔于苏联瓦解的灰飞烟灭。在此间70多年,苏联人感受过战乱的苦难,未来的
抗战十五年·一个时代的侧影(中国1931-1945) 本书特色 认识昨天,才能在战争之前,避免战争的发生,才能在战争发生后,赢得战争。从那一时期的影像中,我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