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名媛王昭君(上下册)

汉宫名媛王昭君(上下册)

作者:高阳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年:2005-11-01

评分:4.8分

ISBN:7801309359

所属分类:青春文学

书刊介绍

汉宫名媛王昭君(上下册) 内容简介

《高阳作品集之10:汉宫名媛王昭君(上下册)》主要内容:王昭君是蜚声史简的历史人物,也是历代文人学者不断吟咏,情有独钟的传奇女子。作者高阳通过缜密的历史考证,再现了汉宫内尔虞我诈、形形色色的内幕。真实演绎了昭君入宫后,周遭和时世的风云万变,直至她*后为家为国出塞——“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千古绝唱跃然纸上。
坎坷的身世背后是叵测的人心,荣华富贵的烟云之后是一个伶仃女子此恨绵绵的心灵写照。高阳用饱蘸深情的笔墨书写了一个女人大写的“命运”。声声委婉,字字珠玑。

汉宫名媛王昭君(上下册) 本书特色

昭君出塞的故事,家喻户晓,古今诗篇咏其事者无数,而以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为千古绝唱,高阳考试正史及《西京杂记》《三辅黄图》等野史、详写事件始末,尤着重于描述造成昭君不幸的由来,以及汉朝后宫的形形色色奇闻逸事,堪称为作。

汉宫名媛王昭君(上下册)汉宫名媛王昭君(上下册)前言

谈及高阳在华人社会的影响力,有人曾这样形容:有水井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
高阳被称为“中国*后一位旧式文人”,他学富才高,著书百种,嗜酒如命。常自嘲:酒子书妻,即以酒为子,以书为妻。
清末有“三屠”,张之洞用财如水,人称“屠财”;袁世凯好行杀戮,时称“屠民”;岑春煊性好劾人,称为“屠官”。对于清史独钟的高阳,以善“屠纸”予以自谓。
高阳的作品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总印数已经超过2000万册,“有村镇处有高阳”之说名不虚传。
何怀硕说“高阳是奇人。在这个旧文化崩析、新秩序未立的混乱年代,他兼有旧学与新慧”。
台湾作家张大春说“高阳的成就独一无二,甚至难以找到继承人”。
台湾著名小说家王文兴说“高阳是国宝级人物”。
台湾诗人痖弦称高阳为“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历史小说**人”。
高阳本名许晏骈,字雁水,笔名郡望、吏鱼,出生于钱塘望族。许家先祖在清朝世代为官,曾有人担任兵部尚书、内阁学士之类的官职。高阳童年所居住的祖屋,门口就悬挂着由嘉庆皇帝亲笔所题的“榜眼及第”、“传胪”等匾额;在花厅中也高悬着慈禧太后亲笔书写的“福寿龙虎”世匾。高阳的父亲许宝朴曾任浙江财政司官员。母亲黄婉同是出身富贵的大家闺秀,不仅饱读诗书,更能将正史、野史转述为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因此,幼年时代紧随于母亲身旁的高阳,自然而然地聆听了许多官场现形以及乡野传奇,无形中,母亲也成了高阳文史修养的启蒙之师!有十个兄弟姐妹的高阳,在家排行老九。
高阳大学未毕业,就以优秀成绩入杭州笕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当了空军军官。1948年随军赴台湾。曾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王叔铭的秘书。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还一度出任《中央日报》特约主笔。高阳擅长于史实考据,曾以“野翰林”自道。他的成就不仅在于评史述史,更重要是将其史学知识用于创作历史小说。
高阳的创作以清代宫廷与近现代高层人物生活为主,高阳对历史小说的贡献,*主要的在于他“以考证入小说,以小说成考证”,开创了中国历史小说的新类型。
高阳读书不记笔记,但却有着超凡的记忆力,对中国历代皇帝的生卒年月日、民族、籍贯、三亲六眷、兴趣爱好都了然于心,对于帝王们手下的文臣武将、宰相诸侯,以及嫔妃太监、心腹与政敌,也无不熟稔,朋友们便戏称他为“皇帝老儿家的总管家”。更重要的是,高阳对于皇室权力斗争、朝廷政治风云、宫闱秘闻、以及牵一发动全身,由此带来的对于整个中国的各种影响,无不津津乐道,了如指掌,堪称“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了。
1962年,高阳受邀联合报副刊连载《李娃》,这部作品不但一鸣惊人,也成了高阳历史小说创作的滥觞,而后发表的《慈禧全传》及胡雪岩三部曲《胡雪岩》、《红顶商人》、《灯火楼台》,更确立了他当代首席历史小说家的地位。
高阳一生著作共有90余部,约105册。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的营造,情节跌宕,旨在传神,写入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
高阳幼承家学,其后自学有成,再加上此前已累积了多年现代小说的创作经验,因而一步入历史小说的领域,立刻创造出引领风骚的局面。由于其先祖在清朝世代为官,来台后因而能为小说灌注浓厚的历史感,其创作理念对后来者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高阳的小说以史料繁细、运用从容有余见长,就作者的取材角度及材料与小说的对应关系观察,高阳作品的材料来源的确十分广泛,几乎囊括了历史研究的全部范围。小说的某些段落对史料的依赖极深,具有利用小说展现史料的企图,一些看来不起眼的细节也有史料为依据,高阳的小说被称许为“庶几乎史”并非没有原因。
高阳这种写作风格的形成与高阳历史学者的自我定位有很大关系。高阳具有强烈的考据癖,考证与小说互相影响,愈到创作后期二者的结合愈趋紧密。
高阳对历代王朝兴衰得失的关键,有独到的见解。他总结了三条法则:一是历史的重心在经济,经济的重心在交通;二是任何朝代都有中心势力,此一中心势力如为高级知识分子,必开一代之感运;三是一个王朝,亦如自然人之有生老病死,但在生老的过程中,休养生息,培养人才,就会出现中兴的局面。
这个“中心势力”的提法则可以用来说明高阳作品中关于官闱斗争、政治风云的叙写特别细腻曲折的原因。虽然高阳极为注重他的考证成果,但对读者而言,小说中的历史成分与人情法则可能才是阅读乐趣所在。
高阳的作品不仅具有历史百科全书的内涵,同时也是人情世故的百科全书,高阳的小说之所以能影响、流传如此之广,本身有其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一是因为作者以独到的眼光钜细靡遗地挖掘了包含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史料,这些史料在古今的对照下毋须夸张点染,天然具有奇趣;二是对人情、世故、智谋的深研熟玩,有意用来建筑小说的戏剧性;三是小说中的人生态度符合今日大众的需求,与旧式观点产生了隔膜,因而能广为大众所接受。

汉宫名媛王昭君(上下册) 目录

代序:半壶酒一春秋/高阳其人其事其作
汉宫名媛王昭君
01秭归选秀
02初入长安
03掖庭内幕
04画像风波
05呼韩邪进京
06册封“宁胡长公主”
07后宫惊艳
08追捕毛延寿
09姊妹情深
10韩文代嫁
11智捉毛延寿
12毛延寿背叛
13册封明妃
14赵美之死
15烽烟再起
16匡衡出关
17昭君赐死
18打入冷宫
19各施诡计
20皇帝夜探昭君
21深明大义
22誓师匈奴
23韩文见驾
24智骗毛延寿
25毛延寿中计
26石显纳宠
27昭君辞行
28面见太后求懿旨
29匡衡用计保平安
30大义出塞
附:汉代名媛缇萦
01淳于意师出阳庆
02阿文闯祸被逐师门
03缇萦阿文私定终身
04不事权贵惹祸上身
05徒弟为师四处奔走
06阳虚侯奉命进京
07淳于意被捕入狱
08紧急时刻朱文现身
09孝女伴父进京
10各路游侠勇相助
11忠心卫媪染重恙
12邹哲智出奇策
13缇萦舍身救父
附录一:高阳大事年表
附录二:高阳作品表

汉宫名媛王昭君(上下册) 节选

04画像风波
拈阄**个拈到,画却不必**个先画。昭君为了众目所集,不免难堪,直到近午时分,方到掖庭大厅。
其时毛延寿刚替一个叫孟玉的画好像。本来是平庸的姿色,只为送了一份重礼,毛延寿着意描写,眼睛小了改大,眉毛粗了改细,嘴唇厚了改薄,却又配搭得十分匀称,因而连孟玉自己都不认得自己了。
“怎么样?”毛延寿指着画幅,得意地问。
“太好了!毛司务,画得真好。”孟玉喜逐颜开,笑得眼睛眯成两条缝,“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你应该说,我是你的重生父母。”
“重生父母?”孟玉愕然,笑容不自觉地收敛了,“这是什么话?”
“什么话?丹青古‘画’!孟玉,我给了你一张漂亮脸蛋儿,岂不是你的重生父母?”
“啐!”孟玉恼了,沉下脸来骂道,“狗嘴吐不出象牙!真该拔你的毛。”
毛延寿嘴皮子一向刻薄,而脸皮很厚。挨了骂,依然不以为意。抬眼一看,发现昭君,随即呼名招手,让她对面坐下。
毛延寿目光炯炯地端详了好半天,跷着大姆指说:“名不虚传,果然是罕见的国色。”
昭君记着林采的告诫,“谦受益,满招损”,随即欠一欠身子答说:“不敢当。”
“当之无愧!依我看,岂仅秭归**,真是天下**美人。”
“毛司务在取笑了。”
“奉旨画像,何敢玩笑?”毛延寿突然一本正经地说,“请把头抬起来些。”
“是!”
“略带些笑容。”昭君放松了脸上的肌肉,唇角微绽,随即出现了极自然的微笑。毛延寿聚精会神地凝视了一会,方始在绢上着墨。
“老夫画人先画鼻”他一面画,一面朗声说道,“天子看人先看图。”
这话让林采听到了,不免替昭君担心。因为这是暗示他的笔底,可以决定昭君的荣辱。图像不佳,天子就不必看人了!
“总算完工了!王昭君,你看!”
听他的话,昭君便有意外之感,居然肯以图相示,倒要细看一看。等他将图倒转过来时,意外之感更甚,不由得喜滋滋回头招一招手:“大姐,你们来看。”
三姐妹一齐奔到昭君身后,四双眼睛,都为毛延寿的画笔所吸引住了。绢本上的昭君,风姿绝世,栩栩如生,尤其是扑面有股生动秀逸之气,是画家之画,非匠人之笔。
“二妹,你该谢谢毛司务才是!”
“是!”昭君心诚悦服地盈盈下拜,“多谢毛司务彩笔传神。”
“岂敢,岂敢!”毛延寿还着礼说,“这是老夫生平得意之作。一呈御览,必蒙宠召。可喜,可贺!”
昭君不便答言,只是矜持地微笑着。林采便替她交代了两句门面话,方始高高兴兴地相偕离去。
到了晚上,大家又聚集在昭君室中,谈论白天画像之事。
林采自道在自己被画的那好半天工夫,是在受罪。因为她一直在担心,怕毛延寿会将昭君画得不堪入目,一颗心就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不能安宁。
韩文的感想不同。“我心里一直在想,”她说,“如果毛延寿敢将二姐画成一个丑八怪,我非一口唾沫吐在他脸上不可!”
“大概毛延寿也知道三姐泼辣,”赵美开玩笑地说,“所以不敢那样子卑鄙。”
“话说回来,世上是非难定!多说毛延寿如何如何,看起来人言亦不可尽信。”林采停了一下又说,“只不知二妹这幅像,呈到御前,会怎么样?”
“那还不是可想而知的,立即宣召,从此再不会到掖庭来了。”
“三妹,你休如此说!”昭君急忙表明心迹,“倘如大家所期待的那样,我一定不负金兰结义之恩。三妹,你信不信?”
“信,信!”韩文歉然解释,“二姐,你误会了,我不是说你会忘记我们,我是说,你一承恩宠,有了封号,自然住在椒宫,怎么还会回到掖庭来?”
这一说,昭君方始释然。等三姐妹离去以后,灯下独坐,思绪悠悠。想到罗襦乍解,初承雨露的光景,脸上不由得发热了。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听得门上剥啄作响,定定神问一声:“哪位?”
“是我!王姑娘你睡了不曾?”
是傅婆婆的声音,昭君便去开了门,让她入内坐下,随口问道:“三更过了吧?”
“四更都过了!我睡不着,有句话非来告诉你不可。”
“是!请说。”
“你看毛司务这个人怎么样?”
“是个大大的好人!”昭君答说,“前两天倒似乎冤枉了他。”
“冤枉他?一点不冤枉!若说毛延寿是好人,世上就没有坏人了!”
“何出此言?”昭君不但不解,而且不信,“傅婆婆,你这话我不明白!毛延寿替我画图,十分用心,画得相当传神,姐妹们莫不称赞。真看不出来,哪里有藏奸使坏之处?”
“他藏奸使坏,能让你们几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们看出来,他还叫毛延寿?”
“话不是这么说!傅婆婆,你倒说个道理我听。”
那语气竞像是在替毛延寿辩护。傅婆婆叹口气说:“唉!姑娘,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毛延寿就像奸刁的馋猫一样,偷了鱼腥吃,嘴上连油迹都没有。你倒想,当着那么多人,他把天仙美女,画成罗刹夜叉,不就是明明自己招供,索贿不成,昧着良心胡来?且不说别人,史长官先就会拿住他的短处,跟他算账。他吃得消吗?”
“可是,图已经画成了啊!”
“唁——姑娘,你好傻!怎么连这一点都想不通?他不会回家另画一幅吗?”
昭君愕然:“有这样的事?”
“一定的!”傅婆婆说,“我劝姑娘,趁现在还来得及挽救。”
昭君不答。心里七上八下的,始终不能判断傅婆婆的话,有几分可信。
“话说出来了,我睡得着了!”傅婆婆自语着,悄悄起身而去。

汉宫名媛王昭君(上下册) 作者简介

高阳(1922—1992年),本名许晏骈,字雁冰,浙江人。出身于钱塘望族。1962年发表第一部历史小说《李娃》,一鸣惊人。《慈禧全传》、《红顶商人》、《胡雪岩》。“红楼梦断”系列等使他成为当代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之一,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的真实,又擅编故事,论者称其”擅长工笔白描,注重墨色五彩,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一生著作凡九十余部,约105册。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