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作品集之10:汉宫名媛王昭君(上下册)》主要内容:王昭君是蜚声史简的历史人物,也是历代文人学者不断吟咏,情有独钟的传奇女子。作者高阳通过缜密的历史考证,再现了汉宫内尔虞我诈、形形色色的内幕。真实演绎了昭君入宫后,周遭和时世的风云万变,直至她*后为家为国出塞——“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千古绝唱跃然纸上。
坎坷的身世背后是叵测的人心,荣华富贵的烟云之后是一个伶仃女子此恨绵绵的心灵写照。高阳用饱蘸深情的笔墨书写了一个女人大写的“命运”。声声委婉,字字珠玑。
昭君出塞的故事,家喻户晓,古今诗篇咏其事者无数,而以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为千古绝唱,高阳考试正史及《西京杂记》《三辅黄图》等野史、详写事件始末,尤着重于描述造成昭君不幸的由来,以及汉朝后宫的形形色色奇闻逸事,堪称为作。
谈及高阳在华人社会的影响力,有人曾这样形容:有水井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
高阳被称为“中国*后一位旧式文人”,他学富才高,著书百种,嗜酒如命。常自嘲:酒子书妻,即以酒为子,以书为妻。
清末有“三屠”,张之洞用财如水,人称“屠财”;袁世凯好行杀戮,时称“屠民”;岑春煊性好劾人,称为“屠官”。对于清史独钟的高阳,以善“屠纸”予以自谓。
高阳的作品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总印数已经超过2000万册,“有村镇处有高阳”之说名不虚传。
何怀硕说“高阳是奇人。在这个旧文化崩析、新秩序未立的混乱年代,他兼有旧学与新慧”。
台湾作家张大春说“高阳的成就独一无二,甚至难以找到继承人”。
台湾著名小说家王文兴说“高阳是国宝级人物”。
台湾诗人痖弦称高阳为“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历史小说**人”。
高阳本名许晏骈,字雁水,笔名郡望、吏鱼,出生于钱塘望族。许家先祖在清朝世代为官,曾有人担任兵部尚书、内阁学士之类的官职。高阳童年所居住的祖屋,门口就悬挂着由嘉庆皇帝亲笔所题的“榜眼及第”、“传胪”等匾额;在花厅中也高悬着慈禧太后亲笔书写的“福寿龙虎”世匾。高阳的父亲许宝朴曾任浙江财政司官员。母亲黄婉同是出身富贵的大家闺秀,不仅饱读诗书,更能将正史、野史转述为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因此,幼年时代紧随于母亲身旁的高阳,自然而然地聆听了许多官场现形以及乡野传奇,无形中,母亲也成了高阳文史修养的启蒙之师!有十个兄弟姐妹的高阳,在家排行老九。
高阳大学未毕业,就以优秀成绩入杭州笕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当了空军军官。1948年随军赴台湾。曾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王叔铭的秘书。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还一度出任《中央日报》特约主笔。高阳擅长于史实考据,曾以“野翰林”自道。他的成就不仅在于评史述史,更重要是将其史学知识用于创作历史小说。
高阳的创作以清代宫廷与近现代高层人物生活为主,高阳对历史小说的贡献,*主要的在于他“以考证入小说,以小说成考证”,开创了中国历史小说的新类型。
高阳读书不记笔记,但却有着超凡的记忆力,对中国历代皇帝的生卒年月日、民族、籍贯、三亲六眷、兴趣爱好都了然于心,对于帝王们手下的文臣武将、宰相诸侯,以及嫔妃太监、心腹与政敌,也无不熟稔,朋友们便戏称他为“皇帝老儿家的总管家”。更重要的是,高阳对于皇室权力斗争、朝廷政治风云、宫闱秘闻、以及牵一发动全身,由此带来的对于整个中国的各种影响,无不津津乐道,了如指掌,堪称“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了。
1962年,高阳受邀联合报副刊连载《李娃》,这部作品不但一鸣惊人,也成了高阳历史小说创作的滥觞,而后发表的《慈禧全传》及胡雪岩三部曲《胡雪岩》、《红顶商人》、《灯火楼台》,更确立了他当代首席历史小说家的地位。
高阳一生著作共有90余部,约105册。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的营造,情节跌宕,旨在传神,写入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
高阳幼承家学,其后自学有成,再加上此前已累积了多年现代小说的创作经验,因而一步入历史小说的领域,立刻创造出引领风骚的局面。由于其先祖在清朝世代为官,来台后因而能为小说灌注浓厚的历史感,其创作理念对后来者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高阳的小说以史料繁细、运用从容有余见长,就作者的取材角度及材料与小说的对应关系观察,高阳作品的材料来源的确十分广泛,几乎囊括了历史研究的全部范围。小说的某些段落对史料的依赖极深,具有利用小说展现史料的企图,一些看来不起眼的细节也有史料为依据,高阳的小说被称许为“庶几乎史”并非没有原因。
高阳这种写作风格的形成与高阳历史学者的自我定位有很大关系。高阳具有强烈的考据癖,考证与小说互相影响,愈到创作后期二者的结合愈趋紧密。
高阳对历代王朝兴衰得失的关键,有独到的见解。他总结了三条法则:一是历史的重心在经济,经济的重心在交通;二是任何朝代都有中心势力,此一中心势力如为高级知识分子,必开一代之感运;三是一个王朝,亦如自然人之有生老病死,但在生老的过程中,休养生息,培养人才,就会出现中兴的局面。
这个“中心势力”的提法则可以用来说明高阳作品中关于官闱斗争、政治风云的叙写特别细腻曲折的原因。虽然高阳极为注重他的考证成果,但对读者而言,小说中的历史成分与人情法则可能才是阅读乐趣所在。
高阳的作品不仅具有历史百科全书的内涵,同时也是人情世故的百科全书,高阳的小说之所以能影响、流传如此之广,本身有其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一是因为作者以独到的眼光钜细靡遗地挖掘了包含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史料,这些史料在古今的对照下毋须夸张点染,天然具有奇趣;二是对人情、世故、智谋的深研熟玩,有意用来建筑小说的戏剧性;三是小说中的人生态度符合今日大众的需求,与旧式观点产生了隔膜,因而能广为大众所接受。
04画像风波
拈阄**个拈到,画却不必**个先画。昭君为了众目所集,不免难堪,直到近午时分,方到掖庭大厅。
其时毛延寿刚替一个叫孟玉的画好像。本来是平庸的姿色,只为送了一份重礼,毛延寿着意描写,眼睛小了改大,眉毛粗了改细,嘴唇厚了改薄,却又配搭得十分匀称,因而连孟玉自己都不认得自己了。
“怎么样?”毛延寿指着画幅,得意地问。
“太好了!毛司务,画得真好。”孟玉喜逐颜开,笑得眼睛眯成两条缝,“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你应该说,我是你的重生父母。”
“重生父母?”孟玉愕然,笑容不自觉地收敛了,“这是什么话?”
“什么话?丹青古‘画’!孟玉,我给了你一张漂亮脸蛋儿,岂不是你的重生父母?”
“啐!”孟玉恼了,沉下脸来骂道,“狗嘴吐不出象牙!真该拔你的毛。”
毛延寿嘴皮子一向刻薄,而脸皮很厚。挨了骂,依然不以为意。抬眼一看,发现昭君,随即呼名招手,让她对面坐下。
毛延寿目光炯炯地端详了好半天,跷着大姆指说:“名不虚传,果然是罕见的国色。”
昭君记着林采的告诫,“谦受益,满招损”,随即欠一欠身子答说:“不敢当。”
“当之无愧!依我看,岂仅秭归**,真是天下**美人。”
“毛司务在取笑了。”
“奉旨画像,何敢玩笑?”毛延寿突然一本正经地说,“请把头抬起来些。”
“是!”
“略带些笑容。”昭君放松了脸上的肌肉,唇角微绽,随即出现了极自然的微笑。毛延寿聚精会神地凝视了一会,方始在绢上着墨。
“老夫画人先画鼻”他一面画,一面朗声说道,“天子看人先看图。”
这话让林采听到了,不免替昭君担心。因为这是暗示他的笔底,可以决定昭君的荣辱。图像不佳,天子就不必看人了!
“总算完工了!王昭君,你看!”
听他的话,昭君便有意外之感,居然肯以图相示,倒要细看一看。等他将图倒转过来时,意外之感更甚,不由得喜滋滋回头招一招手:“大姐,你们来看。”
三姐妹一齐奔到昭君身后,四双眼睛,都为毛延寿的画笔所吸引住了。绢本上的昭君,风姿绝世,栩栩如生,尤其是扑面有股生动秀逸之气,是画家之画,非匠人之笔。
“二妹,你该谢谢毛司务才是!”
“是!”昭君心诚悦服地盈盈下拜,“多谢毛司务彩笔传神。”
“岂敢,岂敢!”毛延寿还着礼说,“这是老夫生平得意之作。一呈御览,必蒙宠召。可喜,可贺!”
昭君不便答言,只是矜持地微笑着。林采便替她交代了两句门面话,方始高高兴兴地相偕离去。
到了晚上,大家又聚集在昭君室中,谈论白天画像之事。
林采自道在自己被画的那好半天工夫,是在受罪。因为她一直在担心,怕毛延寿会将昭君画得不堪入目,一颗心就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不能安宁。
韩文的感想不同。“我心里一直在想,”她说,“如果毛延寿敢将二姐画成一个丑八怪,我非一口唾沫吐在他脸上不可!”
“大概毛延寿也知道三姐泼辣,”赵美开玩笑地说,“所以不敢那样子卑鄙。”
“话说回来,世上是非难定!多说毛延寿如何如何,看起来人言亦不可尽信。”林采停了一下又说,“只不知二妹这幅像,呈到御前,会怎么样?”
“那还不是可想而知的,立即宣召,从此再不会到掖庭来了。”
“三妹,你休如此说!”昭君急忙表明心迹,“倘如大家所期待的那样,我一定不负金兰结义之恩。三妹,你信不信?”
“信,信!”韩文歉然解释,“二姐,你误会了,我不是说你会忘记我们,我是说,你一承恩宠,有了封号,自然住在椒宫,怎么还会回到掖庭来?”
这一说,昭君方始释然。等三姐妹离去以后,灯下独坐,思绪悠悠。想到罗襦乍解,初承雨露的光景,脸上不由得发热了。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听得门上剥啄作响,定定神问一声:“哪位?”
“是我!王姑娘你睡了不曾?”
是傅婆婆的声音,昭君便去开了门,让她入内坐下,随口问道:“三更过了吧?”
“四更都过了!我睡不着,有句话非来告诉你不可。”
“是!请说。”
“你看毛司务这个人怎么样?”
“是个大大的好人!”昭君答说,“前两天倒似乎冤枉了他。”
“冤枉他?一点不冤枉!若说毛延寿是好人,世上就没有坏人了!”
“何出此言?”昭君不但不解,而且不信,“傅婆婆,你这话我不明白!毛延寿替我画图,十分用心,画得相当传神,姐妹们莫不称赞。真看不出来,哪里有藏奸使坏之处?”
“他藏奸使坏,能让你们几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们看出来,他还叫毛延寿?”
“话不是这么说!傅婆婆,你倒说个道理我听。”
那语气竞像是在替毛延寿辩护。傅婆婆叹口气说:“唉!姑娘,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毛延寿就像奸刁的馋猫一样,偷了鱼腥吃,嘴上连油迹都没有。你倒想,当着那么多人,他把天仙美女,画成罗刹夜叉,不就是明明自己招供,索贿不成,昧着良心胡来?且不说别人,史长官先就会拿住他的短处,跟他算账。他吃得消吗?”
“可是,图已经画成了啊!”
“唁——姑娘,你好傻!怎么连这一点都想不通?他不会回家另画一幅吗?”
昭君愕然:“有这样的事?”
“一定的!”傅婆婆说,“我劝姑娘,趁现在还来得及挽救。”
昭君不答。心里七上八下的,始终不能判断傅婆婆的话,有几分可信。
“话说出来了,我睡得着了!”傅婆婆自语着,悄悄起身而去。
高阳(1922—1992年),本名许晏骈,字雁冰,浙江人。出身于钱塘望族。1962年发表第一部历史小说《李娃》,一鸣惊人。《慈禧全传》、《红顶商人》、《胡雪岩》。“红楼梦断”系列等使他成为当代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之一,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的真实,又擅编故事,论者称其”擅长工笔白描,注重墨色五彩,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一生著作凡九十余部,约105册。
无法自拔/西方经济学 本书特色 惨遭丈夫劈腿,毅然离婚后的许星空去了好友所在的城市夏城。不料在夏城碰到了曾在离婚后与自己有过一段往事的怀荆,恰好他又是自己公司的...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开辟了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多年来受到了全世界各地的读者喜爱,对后世的侦探小说产...
鼠疫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阿尔及利亚的一座城市奥兰鼠疫肆虐后的种种情形,表现人们在疫城中的极限生活,及其所感到的“窒息”与所经历过的那种充满了“威胁和流放的气氛”...
1999年12月,微软公司的市值,就在我入职的那一天,冲上最顶峰,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值钱的公司。当时的我才23岁,心高气傲,暗暗给
所罗门的橡树 本书特色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棵象征爱、生命与奇迹的橡树!《洛杉矶时报》年度震撼力作,横扫北美各大奖项!荣膺亚马逊畅销排行榜no.1! 有史以来*...
济公全传 内容简介 济公是一个众所皆知的人物。全书收录了济公的一些惩恶扬善的故事,故事情节生动、幽默。《济公全传》是一部古典通俗长篇小说。它所塑造的济公形象,幽...
《班的故事1:第五个孩子》内容简介:诺贝尔文学奖女作家关于母职与养育的深刻思考——我们只能做乐观主义者。“买下这栋房子的那个
刑场 本书特色 英国犯罪推理小说女王的巅峰之作,完全颠覆你对人性与罪恶的思考刑场 内容简介 1963年冬天,古老而封闭的斯卡代尔村就像一个游离于世界之外的独立存...
一天的工作 本书特色 《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是鲁迅先生精选慎译*足代表苏联的短篇小说。《竖琴》选的是十篇同路人的作品,这里是几篇苏联无产者作...
万物停止生长时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与故土记忆有关的小说集,作者以一种独特的笔触,为我们带来了十个存在于光阴里,既魔幻,又无比真实的故事。从这些故事里,你能看到曾...
沉默之门 本书特色 莫言、池莉、阎连科、陈思和、贾平凹一致推崇“当代文坛刺客”宁肯的经典之作1980年代一个人的内心生活史入选“红楼梦文学奖”、“鼎均文学奖”等...
《玛吉·卡西迪》内容简介:杰克·凯鲁亚克追忆纯真初恋,垮掉派灵魂人物再现青涩少年本真。杰克·杜洛兹(即杰克·凯鲁亚克)是一
要不要报告总统? 本书特色 作为一本畅销小说,除了情节外,语言的锤炼,人物的形象,意义的表达,都是同样重要的,毫无疑问,杰弗里·阿切尔的系列作品《要不要报告总统...
《幽冥怪谈Ⅱ:死亡约定》内容简介:王实从没听见过儿子发出如此惊恐、大声的尖叫。那一瞬间,尖叫的不止儿子一个,还有另外三个小
飞行中的阴影 本书特色 开启了“安东的钥匙”的豆子,逐步走向生命的终点。可他的三个孩子安德、卡洛塔和辛辛纳图斯应该拥有更美好的明天。于是...
兔子四部曲之一:兔子,跑吧 本书特色 美国中产阶级的灵魂画卷,探索灵魂救赎的史诗巨著。◎ 本系列亮点1.“兔子四部曲”被誉为“美国社会的断代史”,曾两获普利策奖...
小女花不弃 本书特色 曾经在一个冬夜去偷拍成都卖花的小孩儿,至今记忆犹新。写《小女花不弃》时想起这些孩子,想若是穿越了,有一个全新的环境,她们会过什么样的人生。...
红楼梦艺术论 本书特色 段启明编著的《红楼梦艺术论》是白山红学书系之一。论述了《红楼梦》精巧自然的结构安排、跌宕多姿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独具风格的语...
云中之剑-再生勇士-第7卷 本书特色 一场网络游戏中的战斗,一场人与智能程序的较量,一部题材独特的网游小说。 玩家于天被智能程序圣魔雪克变成了植物人。20年后,...
《十侠》内容简介:《十侠》是邱华栋的短篇历史武侠小说系列,包括《击衣》《听功》《绳技》等十篇。从春秋战国到明清,讲述了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