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鑄字印刷術東傳,不僅全面取代中國木刻印書傳統,
更深刻地影響百餘年來的書籍文化。
直至十九世紀為止,中國人主要以木刻印書已久。這項千年以來中國圖書文化的重要特徵與技術基礎,卻在十九世紀遭遇傳教士引進西式活字印刷的挑戰,並在同一個世紀末被普遍地取而代之,進一步引發了中國圖書文化的連串變動。
本書內容主要探討基督教傳教士自1807年來華至1873年為止,六十餘年間引介西式活字取代木刻印刷中文的過程,以及他們創立與經營西式中文印刷所的活動。這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國基督教出版的精細之作,也在印刷出版史、中外關係史、文化交流史與漢學史等研究領域深具意義與貢獻。
本書作者根據第一手資料――傳教士的手稿檔案,從縮微膠捲奮力抄錄了幾十萬字左右的書信內容,透過對大量英、美傳教檔案之爬梳,發掘許多為人所不知曉的印刷所的歷史、印工故事,探討傳教士的印刷與鑄字工作。對相關近人研究,多所採納更正。在大量傳教檔案資料中重構史事,發為文字,殊為不易,然全書卻見敘述嚴謹、井然有序。透由本書可以瞭解中國圖書生產技術轉變的過程和全景,勾勒出西方印刷術來華完整與清晰的一幅圖像。
印刷方式的改變不僅使中國圖書捨棄了本來「中式的外衣」,改穿起「西裝」,還進一步在出版傳播、閱讀利用和保存維護各個環節都連帶轉變,深刻地影響了百餘年來的圖書文化。
自 序
導 言
第一章 從木刻到活字――馬禮遜的轉變
緒 言
第一節 馬禮遜與木刻印刷
第二節 從木刻到西式活字
第三節 逆境中的新嘗試
結 語
第二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澳門印刷所
緒 言
第一節 設立與沿革
第二節 管理與經費
第三節 技術與工匠
第四節 產品與作者
第五節 傳播與重要性
結 語
第三章 麥都思及其巴達維亞印刷所
緒 言
第一節 麥都思東來背景與初期工作
第二節 在巴達維亞的處境
第三節 印刷技術與產品
第四節 分發流通與反應
結 語
第四章 中文聖經第一次修訂與爭議
緒 言
第一節 修訂緣起與開始
第二節 麥都思:馬禮遜挑選的繼承人?
第三節 聚會廣州澳門進行修訂
第四節 修訂後的爭議
第五節 餘波蕩漾
結 語
第五章 初期的墨海書館 1843-1847
緒 言
第一節 從巴達維亞到上海
第二節 建立上海佈道站
第三節 初創墨海書館
第四節 管理與經費
第五節 工匠與技術
第六節 產品與作者
第七節 流通與影響
結 語
第六章 偉烈亞力與墨海書館
緒 言
第一節 偉烈亞力來華背景與經過
第二節 偉烈亞力在墨海的地位與角色
第三節 偉烈亞力離開墨海的經過
第四節 墨海書館的結束
結 語
第七章 香港英華書院 1843-1873
緒 言
第一節 建立經過
第二節 管理與經費
第三節 工匠與技術
第四節 產品與傳播
第五節 出售的原因與經過
結 語
第八章 美國長老會中文印刷出版的開端
緒 言
第一節 關鍵性的人物
第二節 中文活字的問題
第三節 印工人選的難題
第四節 想像與實際的落差
結 語
第九章 澳門華英校書房 1844-1845
緒 言
第一節 印刷所的建立
第二節 管理與經費
第三節 工匠與技術
第四節 產品與產量
第五節 成果與反應
結 語
第十章 寧波華花聖經書房 1845-1860
緒 言
第一節 遷移寧波與沿革
第二節 管理與經費
第三節 工匠與技術
第四節 產品與傳播
結 語
第十一章 華花聖經書房遷移上海的經過
緒 言
第一節 初期的遷移討論
第二節 再度討論與決定遷移
第三節 決定遷移後的爭議
第四節 準備遷移
結 語
第十二章 姜別利與上海美華書館
緒 言
第一節 館址與館舍
第二節 管理與經費
第三節 工匠與技術
第四節 產品與傳播
結 語
參考書目
索引
《朝鲜战争》内容简介:★上世纪90年代“内部发行”图书,20年后首度公开出版,原班译者重新校订, 1990年,解放军出版社内部发行《
魏晋南北朝顶级文臣 本书特色 东汉末年帝国分裂,从这时起到589年杨坚统一全国,其间近400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时朝。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生动的语言,...
大秦帝国-铁血铸就的一统江山-中国大历史系列 本书特色 大秦帝国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帝国,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其所以...
国宝流失之谜 本书特色 《国宝流失之谜》主要讲述了我国数件国宝文物流失与回归的传奇故事。泱泱中华,国宝无限,但是在千百年的历史流变中,有许多国之瑰宝消亡不见,或...
俄国史 本书特色 国别史系列。一个蓄势赶超的民族,一个现代化的迟到者,一个红色风暴的源头,一个东西方文化的汇合带,一个群星灿烂的国度,一个分分合合的欧亚大国——...
M.I.芬利是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古史学家之一。本书是他在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所做的讲座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主要讨论了古代世
晚清纪事--一个法国外交官的手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方苏雅在中国和越南任职时写下的日记、信札,内容多为路途见闻、官场应酬和他处理公务的过程,如他几次盗走中国死者的...
本书收入历史学家顾诚先生在明清易代史事研究的文章。其中代表作《李岩质疑》发表于1977年,用力颇深,奠定了他在明清史学界的地
《幻想的秩序》内容简介:★张旭东30年学术生涯成果精选。★8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的共同经历和具体经验;30年里知识分子对文化自觉
东线-巴巴罗萨与十八天国境交战 本书特色 《东线》系列丛书,由著名军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写。它全面而详细地讲述了二战中苏德战争的整个过程。全书以丰富的地图、表格和...
李国文说宋 本书特色 这里的文字和故事 透过百千年历史的雾 和你酣畅说话 对酒当歌!大师李国文谈历史,长见闻宽视野。首次精装成套出版,配以精美藏书票,与众不同、...
孙中山伦敦蒙难在他一生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他被公认为中国革命党领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但由于以往记载的
《澄怀之音》内容简介:1920年9月,江阴籍著名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刘半农先生留学伦敦大学时写下了不朽的
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 内容简介 本书是西方史学理论研究专著。全书共14章,主要包括现代西方史学的演变,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形成,西方思辨的历史哲学,西方的马克思主...
沃格林-历史哲学家 本书特色 沃格林,二十世纪*为重要的哲学思想家之一。由韦金·韦伯编著的《沃格林:历史哲学家》以其历史哲学思想为考察重点,被誉为沃格林思想研究...
世界历史上的西方文明 本书特色 历史研究中,西方文明和世界史通常被看成互不相同,甚至相互排斥。《世界历史上的西方文明》在共同背景下考察这两个主题,探究二者之间的...
(精)绝密版黑色记忆(全10册) 本书特色 ★ 32开盒精装,2004年10月1版1印,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依托“文史资料”突出历史当事人“亲历、亲见、亲闻”...
湘湖风俗 内容简介 《杭州全书湘湖(白马湖)丛书:湘湖风俗》设岁时、生活、生产、礼仪、信仰诸篇,择要予以绍介。岁时篇按春、夏、秋、冬四时,简述主要节令习俗,还写...
17世纪,动荡、变幻莫测的欧洲政治生活和混战促进了思想的碰撞,对宪政主义的攻击被现代政治所取代。16世纪中叶围绕欧洲主要国家
细说明朝-一本书读懂明代文明 本书特色 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值得我们深深 回味。漫步历史,品读人生,纵使笔下有洋洋洒洒百 万言,也无法描绘出一个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