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關近代中國男性心態史的專著
以明清以來的笑話書、俗曲、豔情小說
與民初報紙的醫藥廣告等史料
探究明末至民初之間男性的情緒、欲望、身體與私人生活
並分析其所反映之思想、文化意涵。
《言不褻不笑:近代中國男性世界中的諧謔、情慾與身體》
分為諧謔、情慾與現代轉型等三篇,
關懷的焦點是近代中國在傳統至現代的轉換中,
男性世界中幽默感、情慾表達與身體觀念之間的關係。
作者黃克武教授認為,明清諧謔書刊與豔情小說反映了男性中心的社會中,男性菁英分子對身體、情慾與兩性關係的看法。這些看法一方面狂野大膽、繽紛多彩,以「謔浪詼諧」之手筆書寫情慾活動與身體感受,另一方面則與儒家倫理、道家養生與佛教果報等理念交織在一起。清末民初報紙的醫藥廣告主要反映男子對性的恐懼與煩惱。這些醫藥廣告顯示在20世紀初年之後,傳統的身體觀、情慾觀在西方現代醫學、國族主義、跨國公司全球市場、新興媒體的衝擊之下所發生的變化。直至今日這些文本仍廣泛地流傳於中文世界,而其中所反映出來的「縈繞於心的性幻想與性恐懼」以及「言不褻不笑」等心態亦仍普遍地存在,構成中國文化圈中男性的性別認知、情慾表述與隱私觀念的重要基礎。
作者黃克武透過不同時期之文本,探索感官經驗的書寫,展現明清以來男性世界中身體與諧謔交織而成的世界。這些笑話書、豔情小說、俗曲等被視為特定時空之中作者(或編者)與讀者所共同營造的文化出產,因而表現出時代的性格。這些明清的文本除了反映中國歷史情境下不同時期男性的幽默感之外,還與身體與情慾等議題有密切的關係。
《言不褻不笑》的探索從十七世紀開始,上篇的三章以明清時期諧謔性質之文本為中心,探討傳統男子諧謔與身體、情慾之糾葛。第一章描寫與分析明清時期諧謔文本,及其與身體、情慾主題之關聯。第二章將焦點集中於最早在乾隆年間出版的《笑林廣記》中的性笑話。上述兩章所分析的諧謔文本中情慾表達可以讓讀者反省以「禮教─情慾」二元對立來觀察明清歷史的研究取向。傳統社會的幽默不限於情色笑話,而有更複雜的圖譜。第三章以道光年間出版李汝珍所著的《鏡花緣》為基本史料,探討鴉片戰爭前夕中國社會中不同型態的幽默,及其在中國近代社會史與思想史上的涵義。
中篇的第四章與第五章主要研究明清時期的豔情小說之情慾表達,以及其中所反映男性之情色意識。第四章指出明清的豔情文本以狂野的想像建構一個不以繁衍後代為目的的情色世界。第五章以三個不同的豔情小說探討明清豔情小說所展現的情慾世界與情色意識。作者黃克武以空間的觀念作為切入點,探討豔情作家如何透過空間安排與逾越來書寫情慾活動。
下篇的三章探討「現代轉型」。第六、七章將焦點從明清時期轉移到民國初年,從明末到民初中國男子對身體與情慾的看法有不少的連續性,但是另一方面隨著西力的衝擊與全球化的發展,傳統的觀念也發生了許多變遷。作者黃克武利用民初報紙的醫藥廣告來分析廣告內容所反映出男性的夢想與恐懼。第六章處理報紙醫藥廣告如何反映與形塑近代中國在中西論述交織之下的疾病觀與身體觀。第七章進一步地從腎、血、腦三類型的廣告,分析代理跨國公司藥品的廣告商如何一方面延續本土的文化傳承、語彙觀念,另一方面借助國外報章相同商品之廣告形象來行銷其商品,總之,全球化與地方化的過程是交織在一起的,全球化的部分展現科學論述與全球跨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地方化則顯示依賴傳統語彙的身體想像在西力衝擊之下仍有強勁的延續性。第八章探討「私領域」觀念在近代中國之發展。
另一方面,本書所收錄的這幾篇文章使用了以往史學研究較少運用的文學素材,來探究明清至民初男性世界中的諧謔、情慾與身體。
導論—一場男性心靈的狂歡節
上篇 諧謔
第一章 明清諧謔世界中的身體與情慾
第二章 明清笑話中的身體與情慾—以《笑林廣記》為中心之分析
第三章 《鏡花緣》之幽默—清中葉幽默文學之分析
中篇 情慾
第四章 明清豔情小說中的情慾與禮教
第五章 暗通款曲—明清豔情小說中的情慾與空間
下篇 現代轉型
第六章 從《申報》醫藥廣告看民初上海的醫療文化與社會生活,一九一二—一九二六
第七章 廣告與跨國文化翻譯—二十世紀初期《申報》醫藥廣告的再思考
第八章 近代中國私領域觀念的崛起與限制
結論—男子氣概、情慾表述與隱私觀念
附錄
一 近代中國笑話研究的基本構想
二 評馮客著《性、文化與現代化:民國時期的醫學與性控制》
三 性與政治─論張賢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四 論「六四」後中國大陸的掃黃運動
參考書目
索引
吉登斯深刻地讨论了政治学、社会学与社会理论之间的关联,对主要的社会理论大师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旨在对经典社会理论和最近的思
20世纪人类全纪录 本书特色 《20世纪人类全纪录》对刚过去的100年历史进行了*为感性、直观和丰富的呈现。它图文并茂,不仅在已出版的同类书籍中内容*为全面,气...
《左手实现了右手的梦想》内容简介:本书以励志、成长为主题,用发生在动物身上的故事启迪智慧、点亮心灯;用名人的成长历程树立榜
十七史商榷 目录 卷一史记一卷二史记二卷三史记三卷四史记四卷五史记五卷六史记六卷七漢書一卷八汉书二卷九汉书三卷十汉书四卷十一汉书五卷十二汉书六卷十三汉书七卷十四...
《传奇王阳明》根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同名讲座整理而成。王阳明精通儒、佛、道学说,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发展“心
北京戊戌变法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查阅了大量的有关历史文献、档案资料并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北京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戌变变法的时代背景,戊戌...
1571-1689-世界大历史 本书特色 丛书简介要想理解当今世界,我们需要了解历史,包括古代史与近现代史。但我们所“了解”的,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呢?地理大发现时...
中国历史实录--中国权臣的下场大结局 内容简介 当我们站在世纪交替的门槛前回眸历史时,应当知道和记住这一群叱咤风云的人物的真实命运与结局。阅读“大结局”,犹如欣...
洪武王朝-图说中国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为“图说中国历史”系列之一。无论是从风云变幻中走出的英雄人物,还是在惊心动魄中交替兴衰的王朝,都被...
《知寒轩谈荟》的主编郭则沄(1882—1946),字蛰云,号啸麓,祖籍福建侯官,生于浙江台州。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授庶吉
金毓黻(1887-1962年),字静庵,灯塔市八家子村人。1907年,毕业于辽阳启化学堂,后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13年入北京大学
伊丽莎白王朝:公元1558-1603 本书特色 都铎王朝是英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都铎王朝的*后一位君主伊丽莎白一世于1558年11月登基为王,1603年3月...
EdmundBurkeranksamongthemostaccomplishedoratorsevertodebateintheBritishParliamen...
王桐龄中国史 本书特色 王桐龄先生巨著《王桐龄中国史(上中下)》洋洋一百二十多万言,叙述中国从远古到清末的历史,规模宏大,波澜壮阔,梁启超赞扬该书“成一家之言”...
大后方 本书特色 本书把战争从铁血前线移向广袤大后,战争的胜负在战场之外方,从拼杀的将士移向支撑抗战的四万万同胞,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立体的、全方位的战争。作者以真...
剑桥中国隋唐史589-906年 内容简介 《剑桥中国史》是剑桥历史丛书的一种。本书为第3卷,论述隋唐时期的王朝历史,作为《剑桥中国隋唐史》的上卷。原书于1979...
墙上春秋:大学报的兴衰 内容简介 大字报作为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和文化现象,曾经盛行一时,对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字报也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命运。虽然大...
武士道与日本的近代化转型 本书特色 《武士道与日本的近代化转型》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之一。武士道与日本的近代化转型 目录 **章 山鹿素行的武士道论——幕...
国史探微 本书特色 本书共收作者的论著十四篇。十四篇的排列,大抵依照论文的性质,以类相从为序。**篇中国的世界秩序,第二篇朝代兴衰刍论包罗较广。第三篇作息考,第...
枢垣记略 本书特色 本书是有关清代军机处的记述,作者根据自己的耳闻目睹及档案资料,对军机处的设立、作用和规制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枢垣记略 内容简介 本书是“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