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首部二战架空历史著作,由美英11位军事历史专家联合打造二战的另外一种可能——希特勒的胜利。
真实的历史是二战以希特勒和德国以及德国所领衔的轴心国的失败而告终,而在当时瞬息万变的政治和战争情况下,很多关键的决定都可以成为历史的拐点。比如,丘吉尔在竞选总统中失败,那么英国继续绥靖政策,同盟国就会失去一个主要的战斗力。或者,如果希特勒的闪电战坚决一些,那么敦刻尔克大撤退就不会成功,盟军部队将会失去极大数量的战斗人员。或者,如果丘吉尔、斯大林等重要领袖在战争中被刺杀,那么希特勒的德国取得最终的胜利也是合理的。
11位军事历史专家,在汇集了众多资料的情况下,运用合理而严谨的推理,将这些可以成为历史拐点的事件真实的展示了出来,从而让“希特勒胜利”这样一种可能性显得极为真实。
当然,虚构这种可能性不是为了给希特勒翻案,而是反思历史,以后更警惕这一种可能。
目 录
第一章 五月之变
哈利法克斯勋爵的首相之位/001
英国广播公司播报了丘吉尔的去世,引得希特勒的随从一阵欢欣鼓舞,而英国民众却陷入了巨大的悲伤之中。希特勒在听闻这一消息时甚至还跳起舞来。5月24日,他从岩巢大本营飞往阿登高地的查尔维尔,此处,负责西线进攻的陆军A队指挥官冯•伦德斯泰特将军已经建起了他的冲锋司令部。希特勒抵达之后便召开了一次午间会议,其间,伦德斯泰特提出,往敦刻尔克港口汇集的装甲部队应该立即停止行动——或者说原地
待命,重组。
第二章 我们时代的和平
首长指挥部里的生命回忆/029
盟军迅猛地登上了诺曼底,但损失惨重。英国在科唐坦半岛的海岸相对容易,通过坦克的机敏调整,能够很好地支持两面的进攻,这一点很受我装甲兵同僚的称赞。虽然听说美国人进行了技术改革,但并没看到他们在三块美军占领的滩头(艾奥瓦滩头、奥马哈滩头、犹他滩头)上使用,因此便没能占领卡昂。提前就位的德军部队和战斗群已经准备就绪,
并开始向这些滩头发起进攻。
第三章 西班牙人的诡计
凤凰行动/053
9月,反间谍机关负责人又一次访问西班牙,会见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佛朗哥明确阐述了自己的要求:如果德国能够给西班牙提供口径为380毫米的巨型大炮,用于粉碎直布罗陀的守备军,那么西班牙军队必将在进攻的时候冲在最前面。西班牙外交部长后来告诉希特勒说,至少需要
10门这样的巨型大炮。但是,德国只需派出几支精英部队即可。
第四章 远航必不可少,生死无关紧要
墨索里尼和庞培大帝的遗产/089
墨索里尼毫不遮掩地盘算着重建一个“罗马帝国”,他还宣称地中海是我们的海(正如罗马人说它是“我们的海”)。这意味着占有海事管辖优势,如同庞培征服了海盗后得到了海上管理权力。正因带着重建帝国的信念,他独自一人接管了海军部(这对于墨索里尼这个抓紧一切时机掌控了五到七个军事部的人来说并不奇怪)。而且,不仅他的决策明智,他的所作所为也相当具有魄力,使得他的军队在建立轴心国时足以抵御别国
的海上攻击。
第五章 国之安危
意大利和全球战争/115
墨索里尼将战争看作衡量国家昌盛的标准。战争让他得以集中力量,并且清除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中的其他政治玩家。的确,在整个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之时,意大利民众会得到全新的锻造,衍生出一种与普通大众的观念完全不同的东西。特别是因为他从1936年起,便担任过每一支武装部队的部长,所以墨索里尼对现代战争知之甚少。他没有看到,从一战开始,意大利与欧洲大国之间便开始出现了军事能力方面不断增长的
巨大差距。
第六章 黑十字,绿月牙,石油
驱车印度河/135
自然,希特勒的对外政策也是源于他的世界观。他决定要让国家之间相互对抗,以推动其实现建立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愿望。早在1930年,他就计划利用意大利和法国之间的斗争去实现与意大利结盟的目标。接下来,他还希望更进一步,与苏联或者英国结盟。他最想与之结盟的还是后者,因为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孤立法国——他的主要敌人。法国沦陷之后,希特勒对东欧和苏联发起了进攻,借此满足德国的修正主义需求,同时为
未来德国开拓生存的空间。
第七章 高加索之翼
莱昂纳多行动/169
希特勒似乎数月来都在为如何夺取高加索油田而烦恼。他多次否决他的将军提出的意见,理由是“他们不懂经济”。而希特勒自认为精通经济,他认为占领高加索油田对整个战争结果将有决定性的影响。现代的分析者认为这种影响或许没有希特勒所想的那么显著,因为我们现在对于苏联隐秘的经济结构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是这个问题在当时的德军最高
统帅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议题。
第八章 至死不渝
拿下莫斯科/189
朱可夫在第二天得知了斯大林的“死刑”。但是官方会过几天再宣布斯大林因守卫莫斯科而牺牲了。迈赫利斯联合内务人民委员部的首领巴里亚建盟。但是红军百分之百都站在朱可夫这一边,朱可夫宣布在最高苏维埃代表大会选出一个新领袖之前他将掌管大局。当红军在后来逮捕巴里亚时,内务人民委员部和红军之间发生了一些小冲突。没人站在迈赫利斯
这一边。
第九章 冲出斯大林格勒
“劳斯拉你出来”/221
德军和苏军在空中战斗的激烈程度也不亚于地面的战斗。不断旋转的地面战斗场面让空军很难支援下面的地面军。他们让彼此独自与敌军周旋,在地面上,无数燃烧冒烟的坦克车辆遍布村庄的周围,同时,空中无数的战机也燃烧着坠向地面。尽管如此,德军的航空军和地面军还是在各自的领地战胜了敌军。空中的战机和地面上在雪地和草地之中奋战的坦克
几乎都是在打一场不断旋转的战斗。
第十章 一岛之争
马耳他的沦陷,德国人的胜利/253
对盟军来讲,马耳他失守又是一则坏消息,这又给丘吉尔增添了压力。然而,所幸的是,他的对手于7月初竞选失败后,并不打算这么快再来一次。因此,英国首相的政治时运暂且无碍。他催促美国积极参与对北非的战争。华盛顿方面,马耳他沦陷后,罗斯福也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他要尽快让美国军队参战,以支援丘吉尔。于是罗斯福就将这压力转嫁给
马歇尔,他只能不情愿地派艾森豪威尔到英国拟定北非作战计划。
第十一章 艾克的帽章
1943年,盟军入侵法兰西/279
人们一直都有一种强烈的猜测,认为艾森豪威尔及其顶头上司马绍尔都相信帽章行动将会收到远超其计划的成果,而且他们还希望驻扎在法兰西的德军在美军凶猛火力的进攻下溃败。英国的幕僚长简直被吓坏了。这对他们而言就好像整个盟军的全球计划都着眼到了一个小规模行动上,而这个行动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在光天化日之下把舰队派到法兰西沿岸?”第一海军司令杜德利•庞德爵士对蒙巴顿吼道,“你肯定是疯了,迪克!”
14年号-清史论丛 本书特色 《何龄修先生八十华诞纪念专集:清史论丛(2014年号)》是一年一度的《清史论丛》2014年号。共收录论文22篇,分别对清代的政治、...
目录自序关于金朝开国史的真实性质疑金代的一桩文字狱——宇文虚中案发覆试论辽朝的民族政策金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歧视渤海世家与
里根、戈尔巴乔夫、无名间谍、外交官、科学家……炭疽工厂、太空战、核攻击自动化……谈判、迷失、大崩溃、末日恐慌……美苏之间
《战略解码:华为等公司战略落地的利器》内容简介:如果公司缺乏有效的战略解码工具将战略转化可操作的语言,那么势必会造成战略规
以洪门为源头,天地会、三合会、哥老会,乃至今日香港台湾地区的新义安、竹联帮等,构成了中国秘密社会的发展史。万法归宗,洪门
中国近代史 本书特色 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真的提倡改革吗?鸦片战争失败如此惨重,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像日本那样马上维新?我们对签订各种丧权辱国条约的李鸿章的认识存在怎样...
人类文明的彼岸世界 本书特色人类文明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是人类福祸相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无论是已然成型的宗教,还是枝叶难分的思潮或观念,其中或多或少包含对此世之...
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我所知道的冯玉祥 本书特色 冯玉祥(1882—1948),中国近代军事家。他从第十六混成旅起家,经过十余年经营,逐步形成了雄踞...
沟口雄三(1932-2010),生于日本名古屋,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研究生时代师从爱知大学著名支那史家入矢义高,开始李贽文献的阅读
日本文明史-第二版 本书特色 作为一本献给大学生的课程性读物,本书着重于日本文化史的变迁,其中也包括政治和经济史的变迁.80多幅图片的映衬下,作者完整描述了日本...
明清帝制农商社会研究-初编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探讨帝制后期即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结构性特质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联问题系列著作中的*部。作者从事明清史研究30余年,...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中兴时代-叁 本书特色 隐匿山林还是出世救亡?且看民国大师们的非常抉择!★《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入选《作家文摘》2015年度十大非虚...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内容简介:我们一生都会历经数次经济的增长、衰退、停滞和危机,对于未来生活的看法总是从乐观的高峰跌落悲观
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 内容简介 《上海史研究译丛》精选当今海外一流学者有关近现代上海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具,并由国内专家翻译。海外学者...
苏菲是一个拥有痛苦过去的波兰女子。在纳粹集中营里,她选择了让儿子活下来,而把女儿推向了焚尸炉;她像一只摇尾乞怜的小狗,卖
《牛津通识课:拿破仑战争》内容简介:拿破仑战争被誉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现代战争,对欧洲的军事管理、政治思想、国际关系等方面产
《赵晓生交响作品集(总谱):简约四章》内容简介:本书是一组管弦乐组曲,创作于1986年。赵晓生,作曲家、钢琴家、音乐理论家与教
三国之英雄乱世 本书特色 本套书是三国史专家为广大三国史爱好者撰写的三国史通俗读本。全面介绍了自公元190年军阀混战至280年晋灭吴统一南方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事...
◎日本亞馬遜暢銷排行榜冠軍,甫出版即引起全日本民眾熱烈討論及廻響你十七歲時在做什麼?我十七歲時,在硫磺島上,一個慘絶人寰
谈往阅今-中共党史访谈录 本书特色 历史学者的压力与责任这一本书,是近两年作者为报刊所撰或为普罗大众讲演整理发表出来的谈论中共党史或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通俗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