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拉•施特恩,德国最重要的女出版人之一,1960-1970年间担任Kiepengheuer und Witsch出版社领导职位,之后在WDR(西德广播)任编辑。她的富有建设性的评论文章常引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退休后,她撰写了一系列人物传记,取得很大的成功,其中就包括关于Dorothea Schlegel (弗•施莱格尔的妻子)和RahelVarnhagen的传记作品。
汉斯•莫姆森1930年生于马堡,大学主修历史、日耳曼文学、哲学。1968年至1996年在波鸿鲁尔大学任教授,讲授近现代史。1977年,他在这里担任工人运动史研究所所长。他已发表过大量文字作品,内容涉及社会民主制的历史和工人运动历史、德国抵抗运动、魏玛共和国以及纳粹军事工业。他与曼费雷德•格里格尔合作编纂过一部纪实作品《第三帝国下的大众汽车厂及其员工》。作者在书中揭示了战争年代,德国经济的增长力和现代化进程建立在对强制劳工的剥削基础之上。此外,莫姆森还在《从魏玛到希特勒》一书中深刻剖析了第三帝国的内部宪法,在调研报告《希特勒的替代品》中,对1944年7月20日抵抗运动的政治和社会反响作了深入地研究。
希尔克•洛伦茨生于1962年,大学主修日耳曼文学和历史。在斯图加特《星期天周报》担任杂志业务主管。2003年,她搜集整理了那些儿童时代经历过二战的人物生平故事。于是,《战争中的孩子——一代人的命运》一书应运而生。
米尔亚姆•普莱斯勒,1940年生,毕业于法兰克福(缅)造型艺术学院。1962年到了以色列,在移民区集体农庄工作过一段时间。1970年回国后,尝试过各种不同的职业,抚养三个女儿长大,并开始写作儿童及青少年书籍。1980年,小说处女作《苦味巧克力》一举获得著名的奥尔登堡儿童及青少年图书奖;同时从事希伯来玉、通用南非语、英语、荷兰语的翻译工作,出版过安妮•弗兰克的日记。她还撰写了一本关于安妮•弗兰克的书,《我如此渴望——安妮•弗兰克的一生》。另外,一本《玛尔卡•迈》为她收获了很多奖项。洛伦茨在这本书里虚构了一个七岁的犹太女孩,同家人从纳粹德国逃到波兰农村之后,不得不再回到德国为生存而斗争的故事。
赫尔曼•芬克,1940年生于下萨克森的雷德-艾姆斯,曾在汉堡大学主修历史和社会学。她曾常年在多家日报社做过编辑,如帕本堡的《艾姆斯报》,汉堡的NDR等。1981至1986年,担任ARD驻日本通讯员;1986至1990年,任NDR和WDR驻美国通讯员;1991至1992年任ARD直播室柏林(东)社长;此后直到2000年在不来梅广播台任节目导演;2000年至今任驻东欧/巴尔干通讯记者。现住在不来梅和柏林两地,著作甚丰,其中包括《苏菲•绍尔短暂的一生》,《卡托•伯恩杰斯•范•贝克——我从不为生存而乞讨》。她的作品为她带来许多褒奖,包括德国青少年文学奖。
哈特穆特•冯•亨蒂希,1925年生于Posen,父亲人当时德国总领事馆总领事。父母离婚后,他在国外漂泊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加利福尼亚,哥伦比亚,荷兰。在柏林的法语中学上了六年学;1943年入伍,战争结束时被美军俘虏;1945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学习古代语言,1953年获博士学位;之后在实科中学教了十年希腊语和拉丁文;1963年在哥廷根大学和比勒费尔德大学担任教育学教授,其间还创立了实验室和高级讲座。退休十多年来,一直是一位冷静的时代观察者。
卡洛拉•施特恩,1925年生于乌瑟多姆岛,原名叫埃里卡•阿斯姆斯。二战后在民主德国当过教师。五十年代逃亡到西柏林,之后凭借东德问题专家的身份出版过多种文字作品。由于东德国家安全部门曾两次企图抓捕她,她用笔名卡洛拉•施特恩发表纪实作品。大多数人只知道她的笔名。
六十年代,施特恩在科隆一家出版社负责政审工作。1970年以后在WDR任评论员、编辑。退休后出版过两本书,《在记忆的网里》和《双重生活》,讲述了自己的一生。此外她还出版了几位重要女性的传记作品,获得了成功。
英克•布罗德森,1950年生,大学专修历史专业,曾从事过一段短暂的教学工作,之后长年担任罗沃尔特出版社政治书籍审校员、出版人,后在柏林罗沃尔特出版社任主编。很多年前,她曾与别人共同编纂过一本书,讲述人们在阿道夫•希特勒任总理期间的生活经历。这些人有一个是来自她家乡的共产主义者,于1933年被捕。布罗德森森从这个人身上了解到许多有关自己家乡以及她在纳粹时代就知道的人的故事。
如今,布罗德森为许多作家及相应的图书项目作代理,同时还是在五国发行的《卡夫卡》杂志的代理人。同多丽丝•施罗德-克普夫合作出版了《元首的家在游泳池里》,与梅布里特•伊尔纳合作出版了《电波中的谎言——关于媒体和传媒者》。
世界当代史(第2版)//21世纪史学 本书特色 《世界当代史(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世界当代史(第2版)//21世纪史学 内容简介 ...
中国史学名著评介-(全套五卷) 内容简介 《中国史学名著评介》新版五卷本,是在1990年版三卷本基础上修订完善而成。这次修订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内容简介:11世纪末,数万十字军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惨烈的东征之路。他们天真地坚信,从异教徒手中夺回耶路撒冷
《解码全球标杆城市:数字经济的北京实践》内容简介:“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后帖木儿时代:全球帝国的兴与衰(1400-2000)》的核心是各种关系的戏剧性的转移和不可预知的变化的故事,这些关系存在于西方、各
中国古代的告状与判案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的告状与判案》主要讲述了:历史学的命运不是没有转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一古老学科已经逐渐转向于一些新兴的分支。...
本书是作者毕生成果完整而定论性体现之一。它以精警生动的文笔,得心应手的叙述,熨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学术大家的最高智慧,以
《静下来,才能看见自己》内容简介:除了那颗平静的“朝圣者的心”,我们手中紧握的财富、肩上背负的盛名、心头记挂的情仇都是浮云
《半世繁华半世劫:宜红旧事》内容简介:文曙著的长篇小说《宜红旧事》讲述的是一个与茶叶有关的故事。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东青年卢
《爱丽儿》内容简介:★开启拉丁美洲民族主义思潮的思想家,沉闷与迷茫时代的“敲钟人”。拉美史上畅销作,一出版即引起轰动。★描
那年.青春期 本书特色 *痴缠纠葛的青春励志小说,人手**的青春期成长手册。根据超人气青春电影《青春期系列电影》改变,是青春伤痛文学的精品力作。那年.青春期 内...
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经济史学主要奠基者之一——傅衣凌先生七十年代以前的研究总结,书中具体收录了:《我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再...
御苑兰馨记:珍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清宫秘闻纪实》系列之一,《御苑兰馨记》又名《慈禧恋爱史和她的权威》,为德龄郡主用英文所作,李葆真译,有阿德·析克斯写的序文...
爱因斯坦档案 本书特色 《爱因斯坦档案》:一份埋藏五十余年、长达一千八百页,美国联邦调查局设计抹黑爱因斯坦的绝密档案,首度完整曝光!几近二十五年间,埃德加?胡佛...
《江户时代》内容简介:江户时代(1603—1867)是日本封建制度的最后一个时代,是为当今日本留下很多遗产的时代,是日本文化全面走
《罗马人的故事6:罗马统治下的和平》内容简介:自“恺撒时代”之后的公元前29年,供奉战神的神殿终于关上,象征罗马脱离战乱状态。
在现代理性的考量下,“死”相对于“生”没有任何优先价值可言,自杀只能是一种“短见”,而历史中的人们却曾面临“死亡”易、“
《中国家庭抗逆力》内容简介:本书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家庭抗逆力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罕见病儿童家庭的风险因素和保护要素,
大国商帮-承载近代中国转型之重的粤商群体 本书特色 跨界史学、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领域,作者搜寻大量史料,走访专家学者、增补各地民间口述材料,踏察了诸多历史遗...
《我所知道的战争:巴顿回忆录》原名WarAsIKnowIt,由巴顿夫人比阿特丽斯·艾尔编辑,巴顿原副参谋长保罗·D·哈金斯上校撰写脚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