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从密室到集中营……
■赵蘅
2002年9月7日上午,我站在通向安妮密室的人群中。一次从柏林开往巴黎的列车临时停运,把我骤然抛进了阿姆斯特丹漆黑的夜幕里。下一班火车,还要等上一个白天,我选择了去参观安妮·弗兰克博物馆。这座位于运河畔的古朴建筑因在二战中藏匿两家犹太人而著名,令它后来震撼全世界的,则是其中一家姓弗兰克的小女儿安妮的密室日记。她离开人间时还不到十六岁。
队伍绕着建筑正缓缓地向正门涌进,我是惟一的中国人。天阴,间有蒙蒙雨丝,这并不妨碍河面上依然有白色游艇和男女青年们健康快乐的身影,更不会丝毫影响我身边的表情肃然、撑着伞或头发淋湿了的慕名造访者。此刻,疲惫紧张衣着单薄的我瑟瑟发抖着,这种感觉一直带进那幽暗的门厅里。
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国的空陆军在毫无宣战的迹象下突然一起扑向荷兰。好容易从法兰克福到阿姆斯特丹落脚的奥托·弗兰克一家,和所有逃出来的德国犹太人一样顿时如惊弓之鸟。接着,5月15日荷兰投降。能走的,都想法出走,但是火车和公共汽车停运了。坐船吗?《船已满员》(1)。“一些人———有时是全家———视自杀为惟一出路。他们吃下过量的安眠药,上吊,或者———如果希望在睡梦中死亡的话———关紧窗户,打开煤气。”(2)
弗兰克本来可以把两个女儿送到英国,可他和太太受不了一家人的分离。若是全家都离开荷兰呢,他们又没有车。
这扇两人高的厚重大门见证过1944年8月4日上午10时30分党卫军大队长希尔伯保尔带人闯入的吓人情景。在这天之前,天天偷运进普林森葛拉赫特236号的,是东凑西凑超定量的面包、土豆、莴苣等食品。这一切都是蜜普·吉斯在操办,她是奥托·弗兰克公司的秘书,弗兰克为大女儿被征劳役弄得惶惶然,她果断地答应了他的求助。1942年7月6日清早大雨如注,蜜普领着奥托·弗兰克一家人悄悄离开了默威德普兰街区,包括凡·佩尔斯的一家,一起藏进了其实是公司所在地的“密室”里,从此自己也陷入极度危险、随时牺牲的处境。
你想想这密室不足五十平方米,两家人,五个大人,三个正在长大的孩子,八个男男女女挤在一起会怎样的不便。只有一处视野开阔:“下抵地板、上顶天花板的落地窗外面,”可以欣赏到“阳光在运河的水面上跳跃。”(3)最令藏匿者痛苦的是,密室虽有柜、炉、水池,使用它们却不得发出任何声音。走路要脱掉鞋,蹑手蹑脚,连咳嗽放屁打喷嚏都不行。无论是用餐、排泄、洗漱,所有的个人料理事情都必须在早上八点半之前结束。八点半之后,谁要不小心掉地任何一样东西,哪怕是把牙刷,所有的人都会吓得丢魂丧胆。因为不知情的仓库工人就要来上班了,万一让他们生疑可不得了。
如此情形也好景不长,两年零一个月后的这天,欧忒耳珀街盖世太保四局B4犹太分处收到了一个举报的匿名电话。
现在我已经通过走廊,爬上了狭窄的楼梯。楼梯一直朝右环形上升,到第16阶,被一个高高的三层书架挡住了去处。可以想象,当年穿着盖世太保制服的人荷枪实弹地抵住它并喝令把它挪开时,空气都要凝固了。谁也不清楚,美国传记女作家梅莉沙·缪勒也没向读者交代,躲在密室里的人们在那一刻是否听见了这嘈杂的不祥动静。我这会儿迈过去只一步之遥,而在那天,书架后裸露的又一段窄台阶,是通向一扇生命攸关的门!看过无数的反映二战法西斯纳粹迫害犹太人的影片,那些手无寸铁的可怜人,当鞭子枪托棍棒、甚至是皮靴砍来时,总是一副令人吃惊的平静表情。奥托·弗兰克一家,在门被踹开的那一刹那,何尝不如此。先是他太太,而后是安妮姐妹俩顺从地把双手举过头顶。她们正在读书,也许尚未从书本里的情节反应过来。奥托本人是从顶楼上赶下来的,这天早上的突发事件,打断了他辅导彼得的英语听写练习。彼得,另一人家凡·佩尔斯之子,一个十七岁漂亮的青年,也是安妮在日记里倾吐的爱慕对象。从楼顶下来的还有彼得的双亲,及一位后来躲进来的牙医弗里茨·普费弗先生。我开始哆嗦了,像一片树叶,和这八个无辜的犹太人一样……
我知道自己太神经过敏了,人去楼空都快六十年了,你怎么还沉浸在那场恐怖的灾难中?我并非多有想像力,只因在我十一岁那年,真的目睹过纳粹集中营暴行的遗址。它的名字是布痕瓦尔德,另一座设在德国境内的最大集中营。1957年春天,我和小弟跟随双亲,跟随中国大使馆秘书胡守鑫先生,一同驱车去魏玛城西北郊,幽长的山毛榉森林公路把我们引入一道森严的大门。请让我重复十年前写的一段回忆吧:
“旷野里做苦役的场所,被折磨死的人就埋在这里。从各个战区运来的男女老幼也在这里被强行分开,再赤身露体被撵进一个一个毒气室。
我见到了灭绝人性的淋浴喷头。
还有对着量身高的人秘密射击的枪洞,所谓保健室的房间是拿妇女儿童做试验的魔窟。到处血污斑斑,地板漆成了暗红色。我还见到了一座座巨大的焚尸炉。
那些狭窄阴暗的营房里陈列着许多图片,党卫军拍下了这些瘦骨嶙峋的活尸。奄奄一息的人仍有勇敢者,他们逃出了营房,但没能躲过层层密布的高压电网。有一张照片记录了这个悲惨的瞬间。
最后我走进了一个大仓库。刹那间我用双手捂住了眼睛。房子里堆得像小山一样多的人的头发,是连头皮整个地撕下来的小孩头发,红色的、金色的、亚麻色的,也有和我一样的黑发。另一边还堆满了各种样式各种质地的小鞋。头发干枯了,鞋子发着霉味,它们的小主人早就离开人世。可是我分明听见了他们在呼喊妈妈,那弱小无助的绝望哭声撕裂了我年幼的心。”
毫无疑问,1944年那个罪恶的八月天,等待安妮·弗兰克一家和彼得·佩尔斯一家的,是和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受难者们同样的命运!
安妮博物馆的最后参观地是阅览室,我不清楚这间改造过的宽敞大厅处于当年什么位置。但我了解抓捕那天,当囚车开走后,惊魂未定的蜜普立刻返回密室。党卫军大队长锁了门,但她另配了一把钥匙。门开了,她被这场大洗劫震惊,掀翻在地的物件里有数百张散页纸和一个笔记本,这便是安妮的日记。她迅速拾起了它们并放进办公室的抽屉里,蜜普原以为有一天安妮回来,能还给本人。
五十五种文字版本的安妮日记现陈列在厅中央的立式玻璃架上。自从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作为家人中惟一的幸存者回来后,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将女儿的日记传世天下,这也是安妮本人的夙愿。1947年3月,荷兰语的安妮日记以《后面的房子》为书名出版,印数1500册。1950年,德、法文版出版,书名为《安妮:一个少女的日记》。1952年英文版发行。1955年10月5日,根据日记改编的剧本在纽约首演并获普利策奖。值得一提的是,中文版的安妮日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译者是南京女作家刘舒女士。
1957年5月3日,阿姆斯特丹建立安妮·弗兰克基金会。1960年5月3日安妮博物馆在密室原址正式向公众开放,每年有五十万来访者,我是2002年中的一员。
日记本原件正摆放在同样透明的台桌里:暖灰和红色格粗布封面,金属搭扣,配着小插杆和一把小锁。这是奥托送给小女儿的十三岁的生日礼物,安妮写日记正是从这天开始。可她没能等到1945年6月12日十六岁的生日,她和姐姐玛各从奥斯威辛集中营转到贝尔森集中营之后,由于卫生条件极为恶劣,在1944年春全营的斑疹伤寒大爆发中未能幸免于难。
谁也不知道她的准确死期。谁又能辨清在那堆满17000具死尸的乱葬岗里,哪一个是安妮,而安妮又是谁?
我生于1945年4月5日,在我出世的前一年,1944年也是4月5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要有用,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活着,因此,我非常感激上帝给了我这个天赋,我利用这天赋长进,并且表达我内心的一切!”
我想这也是所有真心愿意、用文字表述生命意义和谴责不公正的人们共同心声。
写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胜利60周年之际
罗马近卫军史纲 本书特色 本书以王朝更替为时间线索,系统地梳理了300余年间,近卫军发展流变的历史,考察了近卫军的来龙去脉,对近卫军生成发展的历史予以评说。全书...
世界史:现代史编 上卷 本书特色 本书为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六卷本《世界史》的第五卷,它以广阔的视野和新的内涵展示了本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世界历史进程,集...
智勇传-中华通史故事 本书特色 《中华通史故事:智勇传》一书篇目选自“二十五史”,编者以白话文的形式将历史故事及人物加以呈现。智勇,即智...
东汉原来是这样-历史中国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通俗历史读物,是历史中国系列中的一部。书中记述了从光武帝刘秀称帝到汉献帝被废,东汉王朝近二百年的统治,十四位皇帝的...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3:法学教育与研究》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年度系列发展报告之一,报告将中国法学教育与
《大汉帝国全史(全5册)》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汉朝历史普及读物,一共5册,分别为: 1、亡秦灭楚,2、文景与汉武,3、昭宣中兴与
百家讲坛: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 本书特色 吕不韦和李斯是战国末年社会大转型时期出现的两个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从一个商人和一个郡小吏,一跃而成为闪耀秦国政...
不该存在的文物 本书特色 在我们貌似运转正常的世界上,到处都暗藏着数不清的异乎寻常的事物。它们“不该存在”,却又再真切不过地四处涌现。 本丛书作者──德国著...
老城厢-我的老家 我的新家 本书特色 本书以流动人口老城厢社会融入为观察视角,细致地梳理了一直被海派传统生活经典标签化的老城厢当今真实的社区生活,展现了老城厢由...
当代北京服装服饰史话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令人目眩的近代北京服饰、新中国的服饰理念与样式、大变革时代的审美碰撞与服饰多样化趋势等内容。当代北京服装服饰史话当代北...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文集:第6集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力发展和世界历史进程、在世界史研究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经典作家社会主义观的比较研究...
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 本书特色 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他都讲透了。从独特视角反思从晚清到民国这段历史。《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增补本》内容简介:本书为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之一。中国历代文学文体、流派、理论、思潮层出不穷,异彩
毛泽东评点历代王朝(全二册) 本书特色 以往学界在涉及毛泽东对历代王朝的评点时,多局限于他在史籍上的批语,而实际上,在毛泽东的谈话、回忆、著作、文...
古希腊时代 本书特色 古希腊人民为推进社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方面积极进取,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希腊人来说,橄榄油是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所以他们学会了...
史学方法 内容简介 王尔敏先生曾在台湾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讲授“史学方法”一课,本书即由讲演稿整理而成。其主要内容包括史料处理、史实重建、史学理论、确定选题、安排...
《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是中非关系问题专家黛博拉·布罗蒂加姆教授撰写的最新力作,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西
《《红楼梦》文本图像渊源考论》内容简介:《红楼梦》中大量关于图像作品的文本描写,具有极强的吸纳力量,将《红楼梦》文本内部繁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2年卷-(总第10卷) 本书特色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2年卷总第10卷)》开头两篇文章,分别就中国当代史学研究的现状、成果...
通往立宪之路(上下) 本书特色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通往立宪之路:告别晚清的近代史》写作的内核。在论及“自由”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时,作者刘刚等举了孙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