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系列会议,第一次于2002年在哈佛大学召开。组织者决定第一次会议的重点应该放在受战争影响的中国的不同地区。第二次会议在夏威夷举行,其内容是战争的军事主题。第三次会议在日本的箱根町举行,关注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第四次会议在重庆召开,其重点是战争期间各国的外交政策。本书即是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的结集,这些论文显示在中日战争中实际发生的情况要远远复杂于既有的认知。
序 一【傅高义】/0001
序 二【杨天石】/0001
战前的中国军事实力【刘凤翰】/0001
中国的抗日战略【马振犊】/0053
日本陆军的战略决策(1937~1945)【波多野澄雄】/0086
军事史背景下的中日战争【方德万】/0109
1937:中国军队对日作战的第一年——从卢沟桥事变至南京陷落【杨天石】/0132
长江中游地区的防御战——消耗战的开始【麦金农】/0156
华中日军:以第十一军的作战为中心(1938~1941)【户部良一】/0184
一号作战:决策经过与实施结果【原 刚】/0211
湖南会战:中国军队对日军“一号作战”的回应【王奇生】/0223
滇西缅北会战中的中国远征军及其战术【臧运祜】/0247
滇缅战场上日军的“玉碎”及“慰安妇”的命运【浅野丰美】/0268
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的敌后游击战【杨奎松】/0285
中共在华北的军事活动(1939~1945)——以山东抗日根据地为例【马场毅】/0314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空战【李玉贞】/0342
抗战胜利前后国共日三方之互动关系【汪朝光】/0361
革命大众主义的政治动员和社会改革:抗战时期根据地的教育【高 华】/0385
凝聚民族精神力量的尝试:新生活运动的一个侧面【黄道炫】/0403
华北“治运”时期诸群体心态考察(1941~1942)【江 沛】/0415
抗战初期上海难民问题的处理【张建俅】/0443
云南战争记忆的变异【伊香俊哉】/0457
战时体制下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和保甲运用(1937~1945)【洪秋芬】/0468
官营化·教育化·普及化——抗战时期后方电影的发展路径转向【汪朝光】/0486
战时国民党教育政策的若干问题【金以林】/0505
抗战时期国民党对北平文教界的组织活动【桑 兵】/0528
沦陷时期的北京高校:可能与局限(1937~1945)【李斐亚】/0557
抗日战争时代的中日民间交流——自由学园北京生活学校的思想与实践【内田知行】/0593
日本对“满洲国”社会的统治及渗透【塚赖进】/0619
日本推行“满蒙政策”与统治“蒙古联合自治政府”【卢明辉】/0637
变调的《雨夜花》——战时台湾几个面向的观察【邵铭煌】/0654
抗日战争的地域性影响:广西【戴安娜?拉瑞】/0673
抗战时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商业贸易【魏宏运】/0687
日本奴役强制中国劳工研究——以青岛地区为例【庄建平】/0704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强掳虐待华北劳工述论【居之芬】/0727
上海沦陷区的中国医生【魏克曼】/0750
有限的伙伴关系:1928~1944年中国与德国、苏联和美国的关系【柯伟林】/0767
抗战期间的外国军事援助与中外合作【章百家】/0796
中日战争与日德中苏关系【田岛信雄】/0827
中日战争时期的苏联、美国和国共统一战线【Н.Л.玛玛耶娃】/0845
围绕经由云南省的援华路线展开的国际关系问题
——以日本方面的应对为中心【石岛纪之】/0860
抗战前夕的中日国交谈判【臧运祜】/0873
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的国际影响【潘 询】/0898
重庆政治空间的东北因素
——“收复东北”话语在国内外格局中的号召力【西村成雄】/0910
中美特殊关系与美国关于战后国际格局的构想【陶文钊】/0929
重塑中国形状:二战期间美国战略思维与中国少数民族边疆【刘晓原】/0949
华侨还是革命之母吗?
——论抗战早期的国民党和华侨动员(1937~1941)【费利文】/0967
珍珠港事件前美国企业在华北的投资活动
——以大来和英美烟公司为例(1939~1941)【吴翎君】/0986
陈光甫、孔祥熙与中美经济关系的失败(1941~1944)
——以大来和英美烟公司为例(1939~1941)【格瑞?刘易斯】/1008
中美英平准基金会的运作与中国战时外汇管理【杨雨青】/1023
美国与中国战时生产局——以中方档案文献为重点的考察【王 勇】/1048
抗战时期的蒋介石与斯大林【李玉贞】/1077
抗战期间中共与共产国际关系的演变【杨奎松】/1097
蒋介石与尼赫鲁【杨天石】/1121
战时中加关系【戴安娜·拉瑞】/1147
抗战胜利前后中法对于越南问题之交涉(1945~1946)【杨维真】/1166
法国远东结盟论(1931~1940)【巴斯蒂】/1194
二战期间的中国海关:一个倔强的畸形儿【方德万】/1226
中日战争期间英国的外交及对中国政府态度的演变【米 德】/1250
中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对美“国民外交”【土田哲夫】/1264
再版后记【杨天石】/1286
三百万日俘日侨遣返实录 本书特色 “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政策,不仅使中国人深受其害,普通的日本人也受害甚深。你们想一想中国人是怎样对待你们的,再想想你们是怎样对待...
《那些特别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女人们》内容简介:多萝西·帕克、汉娜·阿伦特、玛丽·麦卡锡、苏珊·桑塔格、琼·迪迪翁、诺拉·埃
华盛顿的假牙-非典型的十八世纪指南 本书特色 乔治 ·华盛顿带着一副假牙,几十年忍受牙痛的折磨,今天的人们或许惊讶不已,然而,在十八世纪这种“怪异”的现象并不少...
清嘉庆旌德县志 清道光旌德县续志 内容简介 嘉庆《旌德县志》和道光《旌德县续志》,提要钩元,考古证今,是一部由名家纂修,内容全面、翔实,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旧志佳...
沉没的甲午 内容简介 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一场改变中国命运、影响极为深远的战争。1894年这一年。大清帝国在对日的海陆战场上节节败退,全无招架之功。以往尚能藉余威...
《品三国》上册共计20余万字,包括易中天截至2006年8月在《百家讲坛》所讲的内容,基本囊括了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三国的24集内
脸谱下的另类帝王 本书特色 《脸谱下的另类帝王》:文治武功,亦有痴嗔怨恋千秋青史,一样爱恨情仇历史概念之外还君王以血肉脸谱下的另类帝王 内容简介 在正史和教科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褪去了。但这场战争留下的惊悚与阴影却长久地留在了人们的脑海中。回顾这场战争,除了战役与屠戮,还有几个
中国通史:权威经典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中国通史》全名《自修适用白话史》(《白话本国史》),是吕思勉先生在历年教学讲稿和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详细叙述了从远古时...
《指向死亡的微灯》内容简介:《每天读点好英文·惊悚故事:指向死亡的微灯》内容简介::“每天读点好英文”系列升级版是专为有提高
两晋南北朝史话 内容简介 西晋的短期统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占田制和“太康之治”——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黄埔北伐 本书特色 “口述历史辑要丛书”是从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搜集、编撰的120余种民国时期名流硕彦的访谈录中,精心筛选,按专题分册辑录而成。所辑图书均...
(精)德国史稿:1555—1618 本书特色 1兰克名著国内首次翻译出版!2从德文花体直译,完美呈现原著风貌。3 译文精美,保持作品原汁原味,提供**手的德国史...
郭嵩焘于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与他同科后来得大名的有张之万、李鸿章、沈保桢等。他崛起于咸同之际,虽然官至南书房行走(相当于
From1885–1924,Chinaunderwentaperiodofacutepoliticalstruggleandculturalchange,bro...
新书--浮世恒河:印度圣河边的罪恶与救赎 本书特色 恒河,从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落入尘世,流淌过印度北部平原,汇入孟加拉湾。她哺育了古老瑰丽的印度文明,是印度教的...
最冷和最热的俄罗斯 本书特色一部用当代人视野和观念写作的汉语世界史,一部好看的世界史。“世界历史有一套”系列之《*冷和*热的俄罗斯》,从俄罗斯雪原上*早定居的原...
秦汉史 本书特色本书系钱穆先生于北京大学所讲秦汉史之讲义。主要论述秦汉时期的学术、政治及社会经济情况。书中对秦汉博士官制、家言与官学、封建与郡县制度、朝廷对匈奴...
《金与铁:俾斯麦、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内容简介:本书聚焦新德意志帝国建立,一个更广泛的新精英阶层逐渐崛起,政治家
如果这是宋史5-王安石变法卷 本书特色 揭开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带你走进中国*炫丽王朝的盛开与谢幕!《如果这是宋史》进入*具争议的焦点时刻,中国*绚丽的王朝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