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德国哲学家。一般在哲学史上,谢林是德国观念论发展中期的主要人物,处在费希特和黑格尔之间。解读他的哲学通常不太容易因为它哲学中关于自然的定义总是不确定的。一些学者认为他是伟大但又捉摸不定的思想家,因为他在观点间的跳跃对于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来说缺少一些将它们连接起来的力量。另一些人认为谢林总是关注一些常见的话题,尤其是自由、绝对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谢林的思想和费希特一样也常常被轻视了,尤其是在英语语系的国家。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黑格尔后来的崇高地位,他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故意贬低了谢林,将谢林描述为德国观念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注脚。其次是因为他的自然哲学,它常被一些实证科学家们嘲笑为缺乏逻辑推论和实践证明的。但他的自然哲学受到了浪漫派和大诗人歌德的欣赏,也得到了德国自然科学的欢迎。
谢林出生于1775年,1790年进入图宾根大学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他的父亲是这所大学的牧师以及东方文化教授。在这里他和黑格尔、荷尔德林成为同窗好友。1792年,他从哲学院毕业。之后他开始研读康德和费希特,两人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青年时的谢林。1794年,他出版了一本阐述费希特思想的文章《论一种绝对形式的哲学可能性》(Über die Möglichkeit einer Form der Philosophie überhaupt,On the Possibility of an Absolute Form of Philosophy)。这篇文章获得了费希特本人的认可,这使得谢林在哲学界获得了一定名声。1795年,谢林完成了他的神学学位论文。毕业后,他在莱比锡作过两年私人教师,在这期间他研究了数学、物理和医学,同时研读了维柯和斯宾诺莎的哲学。
1798年,年仅23岁的谢林受聘为耶拿大学的编外教授,讲授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在耶拿的日子里,他受到了浪漫主义影响,哲学创作进入了鼎盛时期,写出了他的早期著作《先验唯心论体系》。很快,他成了浪漫派的领军人物,并开始反对费希特的思想,认为它是深奥难懂的。1803年,谢林和他的妻子卡洛琳(Karoline)结婚(这件事造成了他和浪漫派的决裂),并离开了耶拿。
1803年-1806年间,谢林任维尔次堡大学教授,由于他“好战”的性格,使得他在同僚和政府中有很多敌人。同时他的思想也开始倾向于宗教神秘主义,1804年写了《哲学与宗教》一书。1806年,他移居慕尼黑,找到了美术学院院长等各种职务。1809年,他的妻子去世,同年他写出《对人类自由本质的研究》(Investigations of Human Freedom)。文中他对于神秘主义倾向更加明显,他阐述了康德哲学中对于理性和实践之间的区分,他将自由定义为对善与恶的理解力(a capacity for good and evil)。这部集谢林晚期思想大成的著作受到了黑格尔刻意贬低,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地位。海德格尔仔细研读了这篇文章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将黑格尔对此文的诬蔑评论为“由此可见,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根上怎么也不能理解另一个同样伟大的思想家,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伟大之处。”但这篇文章的某种泛神论思想同样受到了叔本华的批评。1820年-1827年任埃尔兰根大学教授,1827年重返慕尼黑执教,并被推举为国家科学院院长。
直到1841年,他被普鲁士国王召回柏林,接替了黑格尔去世后留下的哲学教席。他试图遏制流行的黑格尔哲学浪潮,但没有成功,于1854年前往瑞士的途中不幸去世。谢林生前就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名声和思想将会处于黑格尔的威胁和影响力之下,在他去世后的百年间,和黑格尔相比,他的知音寥寥无几。但他获得了海德格尔的至高评价,称他为德国观念论的顶峰,而不是黑格尔。
内容概观 《布鲁诺对话》正文 跋 谢林同一性哲学的短暂辉煌译后记
禅之旅:彩色珍藏版 内容简介 时轮劫浊,物欲攫人,举世纷纭,钝置心法,况禅道深邃,剋证难期;余以默契宿因,嗜痂个事,觅衣珠于壮岁,虑魔焰之张狂,故不辞饶舌,缀拾...
回顾与反省-胡适思想录-(五) 本书特色 在中国历史上,胡适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拥有32个博士头衔。 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
哲学的宗教维度 本书特色本书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普遍存在的将哲学研究与宗教研究简单割裂开来并对置起来的理论倾向,从哲学、哲学动力学以及哲学研究无禁区的角度和高...
精神的分裂-与老年德里达对话 本书特色 20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一德里达创立了“解构主义”。解构主义认为,自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形成了一个潜在的...
1899-1901-中期著作-杜威全集-第一卷 本书特色 本系列是《杜威早期著作》(1882-1898)的继续,早期著作的五卷本于1972年完成。与早期著作相同...
消费时代审美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消费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与审美实践的转向,是一个受到诸多思想家关注的重要学术命题。这一学术命题不仅贯穿于20世纪西方美学发...
谈美书简 本书特色 《谈美书简》作者实是一个终身愿与青年为友的志士。信中首称“朋友”,末署“你的朋友”,在深知作者的性行的我看来,这称呼是笼有真实的感情的,决不...
康德著作全集第2卷:前批判时期著作Ⅱ(1757-1777) 本书特色 康德,1724年出生在德国。他年轻时就几乎熟悉了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的发展现状,成了一位学识渊...
吕氏春秋-古典名著白文本 本书特色 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三个部分,共一百六十篇,撮取儒、道、名、法、墨、兵、农、阴阳等诸家之说,内容涵盖政治、...
物质与记忆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曾对法国哲学及文学产生过广泛影响。他用文学家的笔调写出优美的哲学著作。本书在国内尚未有非常权威的译本,值得译介并加以宣传。物质与记...
论逻辑经验主义 内容简介 本馆自1897年始创,即着意译介西学,编纂课本,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务。迨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学界亟需高等书籍,本馆张元济、高梦旦诸先...
金陵梵刹志-(上.下册) 内容简介 金陵梵刹志 南京*早的佛教专志。明葛寅亮编纂。53卷。万历三十五年(1607)南京僧录司刊。葛寅亮,字水鉴,号屺瞻。浙江钱塘...
邓晓芒演讲录-哲学与生命 本书特色 《邓晓芒讲演录(哲学与生命)》由邓晓芒所著,邓晓芒专攻德国哲学,也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他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
老子 庄子 本书特色 《老子·庄子》包含了道家*重要的两部经典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哲学系统,即由论宇宙而论人生,再由论人生而论政治...
程群博士秉承家学,完成《<摩诃止观>修道次第解读》一书,以圆顿止观的形成、圆顿止观教学法、根本加行、导观之见、正行法要、观
应天诗钞 内容简介 原始佛教的教义本无宗派,法海无涯,信奉者可各资取证。传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在坐人众大不解其意,祇有弟子摩诃迦叶顿解佛意,是为禅宗的...
儒教研究-2009年卷-总第一辑 本书特色 《儒教研究(2009年卷总第1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儒教研究-2009年卷-总第一辑 目录 主编寄语儒教信...
《法华经》故又称“法华宗”。《法华经》的核心思想,是“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倡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同归一佛乘,主张一切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序言和导论中对其理念的规定 本书特色 维尔纳·马克思的这本研究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学术著作篇幅不大,但学术意义被国际黑格尔研究界公认为...
法家新识:道法、儒法与王法 本书特色 本书以传统法文化研究中的关键概念之一——“法家”为研究对象。书中首先批判了近代以来形成的“法家”概念误区,同时证明了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