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的始基:胡塞尔 释要(内外编)》带有导读性质,是作者在对《逻辑研究》的多年接触、阅读、研究、翻译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些心得体会。《现象学的始基:胡塞尔 释要(内外编)》的出版,主要是为了与现象学研究的同道者交流,也是希望通过对胡塞尔《逻辑研究》的展示,能够不仅使哲学一现象学的研究者,而且还使心理学研究者、逻辑学研究者有所收获:可以通过《逻辑研究》,通过它所提倡的对观念对象的直观把握和认识论证明,较为明确地看到,被视为客观的逻辑学究竟是否有可能奠基于一门被视为主观的认识行为的现象学中。
修订版绪言初版绪言 内编第一章 《逻辑研究》第一卷:心理主义的问题与理论哲学的观念 一、引论 二、心理主义作为问题 三、心理主义论点的最终归宿 四、反心理主义观点的基本缺陷 五、理论哲学、具体哲学、实践哲学之间的关系 六、逻辑学的性质 七、纯粹逻辑学的观念 八、结束语第二章 第一逻辑研究:现象学如何理解符号与含义 一、引论:现象学方法的一般考察 二、语言在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特殊位置 三、现象学的语言分析特征 四、语言陈述活动的基本现象学划分 五、对“表述”和“含义”这两个概念以及几个相关概念的说明 六、符号意识的基本要素与结构 七、表述和含义的客观性、观念性 八、逻辑学的定义 九、结语:胡塞尔的自我批评第三章 第二逻辑研究:现象学如何分析观念对象和观念直观 一、一般对象与一般意识的权利 二、在个体意指中的个体观念与在种类意指中的一般观念 三、概念实在论的问题 四、极端唯名论的问题 五、传统观念论的问题 六、结束语第四章 第三逻辑研究:什么是现象学所理解的“观念整体”和“观念部分” 一、与整体和部分相关的概念对子:复合与简单、独立与不独立、可分与不可分,如此等等 二、奠基问题作为整体和部分之纯粹形式理论的核心 三、奠基关系的几种类型 四、续论:单方面的奠基关系 五、总结与评论第五章 第四逻辑研究:如何看待纯粹含义学、纯粹语法学与纯粹逻辑学的关系 一、含义规律、语法规律、逻辑规律的提出 二、纯粹含义逻辑学的观念 三、纯粹逻辑语法学的观念 四、学科划界的术语说明与意义解释第六章 第五逻辑研究:感受现象学究竞意味着什么 一、从意向体验到意向感受 二、感受行为的意向性问题 三、感受行为的非意向性问题 四、对感受行为的另一种分析 五、对奠基关系的另一种理解第七章 第六逻辑研究:现象学如何对意识进行动态描述分析 一、引论:关于第六逻辑研究的写作历史背景说明 二、现象学的动态意向分析的基本特征 三、认识行为中的两种内涵:直观内涵与符号内涵 A.纯粹直观行为的可能性 B.纯粹符号行为的可能性 四、充实的概念及其最终理想 五、回顾性的评价 外编第八章 现象学背景中的意向性问题(对第五章的展开) 一、引论 二、意向性概念在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核心地位 三、舍勒的意向性概念 四、海德格尔与意向性问题 五、历史的回顾作为结语第九章 从现象学的角度看现象学与逻辑学的关系(对第一章和第七章的展开) 一、引论 二、胡塞尔所理解的现象学与逻辑学关系 三、附论:芬克和德里达所涉及的现象学与逻辑学的关系 四、海德格尔所理解的现象学(存在论)与逻辑学的关系 五、结语第十章 直观的原则,还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对第六章的展开) 一、引子:几个前说明 二、超越论意识与超越论还原的问题 三、平行论与双重性的问题 四、生命与声音概念的引入 五、语言、符号意识的结构、声音 六、符号现象学的要素与“纯粹表述”的可能性 七、向孤独心灵生活的还原与德里达的两个基本意向 八、纯粹表述中的想象问题 九、语言表述与意识体验的关系 十、符号与观念的同一与差异 十一、观念性、在场与形而上学批判 十二、结语:几点概括说明第十一章 观念主义,还是语言主义(对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展开) 一、引论 二、石里克、维特根斯坦与胡塞尔之间的历史冲突 三、本质直观:方法论的差异 四、立场的分歧:观念主义还是语言主义 五、感想与结论第十二章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对第七章 的展开) 上篇 一、引论 二、在本质直观中可自身显现的存在 三、作为无蔽的存在 四、哲学作为关于存在的科学 五、结语 下篇 一、引论 二、客体化行为与非客体化行为的奠基关系 三、存在设定与价值设定 四、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 五、价值问题的困惑 六、结语 附录 附录一 何谓现象学精神?——《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一辑代序 附录二 现象学在中国 附录三 纯粹逻辑学观念与心理主义批判——《逻辑研究》第一卷译后记 附录四 一本书与一个世纪——《逻辑研究》第二卷译后记 引用文献索引学术自述
先秦哲学的意蕴(中国哲学早期重要概念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就在于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与西方有别,就在于中国哲学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概念...
神圣的人生引论 本书特色 《西风译丛·神圣的人生引论》:宇宙突出的意义在两个方面:一是显示其伟大而超然,二是显示其光明的真实性。……我们也因此得到两个结论:宇宙...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宋高僧传(套装上下册)》主要是写了大宋的高僧的一些传记,《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宋高僧传(套装上下册)》介绍了
欧阳渐大德文汇 本书特色 《欧阳渐大德文汇/百年佛教高僧大德丛书》编著者王志远。 觉光法师宣读礼赞文今乃礼赞现代高僧者,寄禅、虚云、太虚、谛闲、印光、弘一、倓虚...
做哲学-如何更清晰地思考.写作和争论 本书特色受过哲学思维训练的人,相比普通人能更条理清晰地进行思考、写作和争论。他们学会了将思考与言说结合起来的艺术。这在获得...
灵魂论及其他 本书特色 作者按其四因说在书中阐述了心理实质概念,以为灵魂、肉体是形式和质料的统一,犹如"刃"之于"刀",没有质料,就没有形式。这是承认先有物质、...
论自然-英汉双语 本书特色 《论自然》是爱默生的第1部重要哲学著作,*初发表于1836年。它虽非作者成熟之作,但却集超验主义思想之大成,有新英格兰超验主义宣言的...
荀子精解-百部国学.精装版 本书特色 《荀子》是一位首先提出大一统国度的先哲著述。它立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汇通众论之长。“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和民的舟与水关系...
苏非之道-伊斯兰教神秘主义研究 本书特色 《苏非之道:伊斯兰教神秘主义研究》是哲学宗教研究系列之一。全书共分六编,分别介绍了苏非主义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苏非的“...
吹沙集 本书特色 本书为吹沙集**集,大体记录了作者在中国哲学文化这块丰腴而荒芜的田野里耕耘和探索的足迹。本书包括六个部分,前三部分,多属研究性,探索性的论文,...
论荷尔德林 本书特色 “诗人中的诗人”荷尔德林诞辰两百周年献礼之作精美的译文,深透的诠释终于有一本书,可以帮我看懂一点点荷尔德林了!论荷尔德林 内容简介 本书分...
黄元吉学际天人,修养工夫又达到“金液还丹”的高深境界,他以精深的学养透彻阐发道的全体大用,将内圣外王之学和千古口口相传的
药师经的济世观 本书特色 《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大乘经典之一,对于渴望祛病延年的世人来说,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但相关的讲解却并不多见。本书是南怀瑾先生讲...
朱光潜谈美-中外名家经典随笔-朱光潜随笔精选 本书特色 《朱光潜谈美》是美学大师朱光潜的代表作,原名《谈美书简》。在这部情文并茂的随笔中,朱光潜将美这一抽象的理...
滴天髓阐微 本书特色 四柱命理学可以分为理法和技法两部分,而《滴天髓阐微》可以说是理法方面的高峰之作。子评论命的根本原理在该书中得到了完整、充分的阐述,而且作者...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下册 本书特色 《维摩诘经》,全称《维摩诘所说经》,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因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而得名,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之一。维摩诘是毗耶...
唐人书《妙法莲华经卷四》 内容简介 在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书法长河中,产生了丰富而多彩的书体以及数不胜数的不朽作品,至今为人所乐道。然而,有一种书体形式,在...
當河合隼雄1965年從瑞士學成歸國,成為日本第一位容格心理分析師時,他並不知道自己日後會深深迷戀佛教。從幼年起,他就對佛教抱
《中国文字学》是陈梦家先生在西南联大教授的《中国文字学》课程的讲义,手稿未曾发表。虽说是六十多年前的旧讲义,有些见解已然
人物志全解-双色图文珍藏版 内容简介 《人物志》推重人才之道,辨析人才之论,荐拔人才之识,堪称千古奇文。其作者刘劭乃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是个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