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曾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获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颁发教学特优奖。其作品曾获台湾最高文化奖、最高文艺奖奖项。
傅教授是台湾著名的哲学家、儒学大师,当代新士林学派的重要代表。傅教授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
傅教授作为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十几年来,他每年举办近200场人生哲学讲座。从文化中心到寺庙,从学校列行政机关,从社团到基金会,都可见傅教授的身影和足迹。
大陆已出版作品包括《哲学与人生》(东方出版社)、《智者的生活哲学》、《智慧与人生》、《赢的人生哲学》、《孔子的生活智慧》、《心灵导师》、《自我的觉醒》、《傅佩荣<论语>心得》、《人生中不可不想的问题》、《傅佩荣细说老子》、《傅佩荣<庄子>心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解读论语》、《解渎易经》、《解渎庄子》、《解读老子》、《解读孟子》(线装书局)等。
总序 品味西方心灵爱智的趣味 启发智慧——亚里士多德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人类天性渴望求知 思想方法 经验家、技术家、爱智者 智慧与四因说形而上学的内涵 一物之结构 变化——潜能与实现 存在层级与不动的动者 上帝的意义人生见解 幸福论 善行与适中 自由与明智 理性的观想与自我实现 悲剧理论 追求圆融——托玛斯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温和的实在论 实在论 抽象与共相 被动知性与主动知性上帝存在 五路论证上帝的本性 创造的意义 恶的问题个人的幸福 自然的法则 德行与善恶 灵魂与看见上帝 永恒法则来自上帝 惊醒独断——休谟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知识的合法根据 知识的来源 因果关系的问题与解消 自然界齐一的信念 怀疑主义 宗教信仰关于人的理解 对身体的信念 自我只是一束知觉 心灵与人格的同一性 情绪,同情共感人生取向 意志与自由 道德感的分析 仁爱与功效 审美与品味 相融互摄——怀特海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科学与现代世界 科学心态 自然机械论 机体机械论历程与实在 现实物 摄受——主动与被动 历程原理 创新人生价值 教育观 宗教观 道德与艺术自然的魅力 肯定自然——卢梭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人的本性 自然状态 自我保存 私有财产 良知的声音社会契约 普遍意志 全体意志 自然的自由与公民的自由人生实况 自由与枷锁 人在社会中,被迫为自由 人性尊严——独立、自由结语 审美情操——席勒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审美教育 康德以前的美学 康德的美学 审美教育与人性理想审美与游戏 游戏理论 与美游戏 从游戏到自由人生实践 从分裂到整合 以审美点化人性 自由、平等、幸福附录——《审美教育书简》内容摘要 生命冲力——柏格森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突破既定思潮的框架 绵延 自由 记忆 直观 演化论创造与演化 生命冲力 本能、理智、直观之差别 图腾 永恒的生成道德与宗教 道德 宗教 静态宗教与动态宗教 复构意识——德日进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人的现象 演化的定律 复构意识定律 人的位格与超级位格神的氛围 在活动中脱俗成长 由物质走向精神人生取向 个人的努力 人类的前途 入世与出世 仁爱与和谐理性的庄严 理性自由——斯宾诺莎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在永恒的形相下观看 上帝=实体=自然 心与物——一体之两面 偶然与必然思想内涵 自由是幻觉 欲望由被动到主动 理解是自由之道人生实践 尚智、尚爱、尚力 幸福之道 生活简朴,思想高贵 道德优位——康德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纯粹理性的限制 世界本身不可知 人的认知过程 康德的四大目标实践理性的要求 关于理性的问题 人的自由 灵魂不死 上帝存在 以人为目的,不以人为手段 道德自律性 理性为自己立法人生实践 自然与自由 理性与宗教 美是道德善的象征 一以贯之——黑格尔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凡实在的都是合理的 逻辑——形而上学 自然哲学 精神出现的过程个人与社会 法律 道德 社会伦理艺术·宗教·哲学 艺术 宗教 哲学 提升境界——雅斯贝尔斯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哲学三重任务 世界定向 存在照明 超越的追求人的跃升 界限状况 密码——统摄者的语言 刹那与永恒具体参与 自由 四大圣哲结论自我的意义 深度自觉——克尔凯郭尔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存在与抉择 存在 绝望 忧惧人生三阶段 感性阶段 伦理阶段 宗教阶段有力的影响 个人与群众 信仰 真理 超越向度——马塞尔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从体验中诞生 孤独 战争 信仰哲学的基本观点 奥秘与问题 是与有 我与你,我与他存在就是存在得更多 我就是我的身体 主体际性 忠信、创造、光结论 解析存在——海德格尔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存有与时间 存在 存有 此有 此有的丧失人的真相 忧惧 挂念 死亡与良心的呼声人的未来 向存有开放——回归存有 等待神的来临——充满希望 启发新的文化视野 相互感通——加缪引言 时代背景 思想背景从荒谬感受出发 人的觉醒与矛盾 如何在荒谬中生存 反对两种自杀开展新视野 我的反抗 我的自由 我的热情现代良知的代言人 揭示困境,入世而不出世 携手奋斗,不屈服于命运 在作品的核心有一颗不灭的太阳艺术家与时代
人生三百岁-星云大师传奇 本书特色 该书由星云大师亲自授权,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环球人物》总编辑刘爱成主笔,星云大师亲自题写书名并作序,是大陆首个经过授权的撰写...
道教社会伦理思想之研究 内容简介 道教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观,就怎样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怎样看待和处理人际关系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伦理...
博丹论主权 本书特色 本书是“经典与解释”第44期,以“博丹论主权”为论题,围绕博丹的主权理论收集了多篇很有参考...
日本佛教源流 本书特色 本书把关注的重点置于对日本佛教源流的考察,既有别于一般的日本佛教史,又不同于以往日本佛教方面的研究论著,在参考和兼顾相关学界先行研究成果...
日常生活中的佛心 本书特色 这本《日常生活中的佛心》,可以说是日常中修行的指南,生活中悟道的捷径。书中以生动活泼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语言,指引你如何培植和滋育上述...
B因信称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旧版《福音故事800则》精选版,从许多福音故事中精选了162则*感人的福音故事。福音故事的*大特点就是通俗易懂,劝入向善,免去...
西方哲学史 本书特色 《西方哲学史》:名家学者的智慧结晶才智之士的知识背景西方哲学史 内容简介 《中国大百科全书》全面介绍了人类已有知识,被誉为“中国现代*伟大...
左传诵读本-15 本书特色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系列:左传诵读本》特色:一、内容系统全面。本系列图书选取蒙学经典、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历史名著、经典诗文等...
《印度哲学史略》是我国第一部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印度哲学史的重要著作。作者在绪论中说:“摭拾中印所传之资料,汲取外人近日之
两汉思想史 本书特色 《两汉思想史》是徐复观晚年的著作,一共三大卷。以不同时期论文,相继杂纂而成,他于1972年出版的《周秦汉政治社会结构之研究》作为我们现在看...
思问录 俟解 黄书 噩梦 本书特色 《思问录 俟解 黄书 巫梦(繁体竖排版)》由中华书局出版。思问录 俟解 黄书 噩梦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收入王夫之的四部著作。...
《佛经汉译之路》为汉语大藏经长阿含第一卷大本经与巴利文文本比对研究,佛经汉译研究中尚属首次。作者从事佛经研究和翻译,以佛
《论语》问答 内容简介 全书153个问题,分成20篇,介绍了孔子的哲学思想,孔子在做人、为政等方面的思想,孔子和《论语》,孔子和他的22个弟子等内容。《论语》问...
世界人学史 本书特色 ★ 16开硬精装,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所说的人学,即是古今中外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在哲学高度上关于人的各种观点、理...
易学心理学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国书店出版★ 《易学心理学》对易学在心理治疗、易学在人格的成长和发展以及理想人格的塑造、易学与人的气质的形成与变化等诸多...
已卯五说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深入浅出地谈论了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所面临的种种文化问题,并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价值与传统延续、生命归宿与道伦理等根本问题进行哲学的关照...
創巴仁波切(1940~1987)是藏傳佛教在西方講經弘法的第一人。創巴仁波切成長於西藏,接受了正統的藏密噶舉派佛法養成,二十歲時率
康德的道德哲学 本书特色 吾辈若不能以独立之中文阅读康德、理解康德,便不能言吸收康德,而吾辈亦无法参与世界之康德学。甚至进一步推之,吾辈若不能以中文理解康德,将...
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诠释学概念、诠释学的早期发展、19世纪的普遍诠释学、当代诠释学的形成、当代诠释学的发展和争论。诠释学——它的历史...
新书--汉译名著:自我的超越性 本书特色 《自我的超越性》是萨特*早的著作。此前出版的仅有的两部作品严格说来不能算作哲学研究。其一是1927年发表的有关狄骥(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