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政治存在论》内容简介:马丁·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公开结盟,以及这一结盟与其哲学思想中的具体关系——也就是在何种程度上他的概念与一系列完全不可驳辩的政治信念之间发生关联——,已经成为最近辩论风潮的话题。布迪厄,这位法国一流社会学家和文化理论家在这场辩论之前的十年,早就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既是这场辩论的先导,又是对卷入到哲学话语生产之中的体制化机制的分析。
尽管海德格尔了解并承认纯粹哲学议题的合法性(他指涉那些圣典作者和传统问题,并尊重学术禁忌),然而,布迪厄还是指出,海德格尔哲学话语的复杂性与抽象性源于他在文化场域的位置,这也是社会维度与知识分子维度,亦即政治思想与学术思想交叉的地方。
布迪厄建议,海德格尔不该被看成是纳粹的意识形态专家。由此,他的结论是,人类的种族主义概念在海德格尔的哲学观念里是没有位置的。更确切地说,他认为,海德格尔的思想是”保守革命“在哲学场上的结构对等物,纳粹主义不过是“保守革命”的一个维度。
序言
引论:偏斜之思
第一章 纯粹哲学与时代精神
第二章 哲学场与可能性空间
第三章 哲学中的“保守革命”
第四章 审查与形式的强加
第五章 内部阅读与对形式的敬意
第六章 自我阐释与体系的演化
注释
术语索引
人名索引
译后记
玩儿去 本书特色 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有时候,“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这是一本赏心悦...
社会契约论 本书特色 该书出版于1 7 6 2年。作者在书中提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建立在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中;卢梭认为,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
《隐蔽的上帝》主要内容:悲剧观只看到一个前景,就是以上帝的存在打赌,上帝是各种对立的综,他使人的模棱两可的存在具有有意义的悖
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上下册 本书特色 G.希尔贝克、N·伊耶编著的《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通过对诸多哲学窗同的比较来显现西方哲学的特点,通...
诺奖得主人文译丛既不当受害者也不做刽子手 本书特色 《既不当受害者,也不做刽子手》选择了加缪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里的随笔和论文。*部分名为“既不当受...
韩非子新论 本书特色 韩非是战国后期韩国人,出身贵族,和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韩非口吃,不善言而善著文,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他的...
我的哲学的发展-罗素文集-第12卷 本书特色 《罗素文集(第12卷我的哲学的发展)》选入了作者感兴趣的一些问题,按照他做过的有影响的研究工作,罗素的这些发展可以...
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2岁于宜兴大觉寺礼志开上人出家。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
长短经(上下) 本书特色 如果说兵家谋略以《孙子兵法》为代表,主要侧重于军事领域;法家谋略以《韩非子》为代表,主要侧重于政治领域;纵横家谋略以《鬼谷子》为代表,...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深入系统的分析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传入的历史,根据大量史料、经过认真详实的考证,总结出佛
明末天主教与儒学的互动-一种思想史的视角 本书特色 《明末天主教与儒学的互动》是一本颇有学术价值的专著。此书末章亦颇有特色。作者孙尚扬在论及“拒斥”反应时,对其...
该书简介:在中国早期的神仙传记集中,刘向所撰《列仙传》为现存较早的一部,国内外学术界对此书十分关注。然而有关此书的校订,
公案百则 内容简介 简介随着佛教中国化的进程,特别是禅宗的兴起,促成了中国佛教的巨大变革,禅的含义也跟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时“禅”的含义已不仅仅是修行的专门用语...
国学基础文库:文心雕龙札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黄侃先生在北京大学讲授辞章学和中国文学史的讲义,对《文心雕龙》这部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专著作了细致入微的深入剖析...
胡适之的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作者承担的国家中华社科基金项目“胡适哲学思想研究”的*终成果。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有关中西哲学、古今哲学和同时代各哲学派别的比...
佛国胜境---中国佛教风景名胜游 本书特色 《佛国胜境:中国佛教风景名胜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佛国胜境---中国佛教风景名胜游 内容简介 《佛国胜境:中国佛...
《声韵启蒙:声律启蒙训蒙骈句笠翁对韵》以其内容丰富而平实、语言典雅而活泼而独具特色。其中的内容编排按照平水韵平声的顺序,分
第七崇拜:人类的生存悲剧与悲剧英雄 内容简介 中国的鲁迅说长歌当哭势必在痛定之后;西方的巴恩森说“悲剧是世界法则”;舍勒说“悲剧性事件始终以一种世界结构为基础”...
百家讲坛--韩非子智慧讲堂 内容简介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中国人的骄傲。但要真正参悟和理解其精髓,并不是件易事。“国学诸子百家讲坛”丛书循着诸子百家的思想脉络,清...
明末清初江南士人日常生活美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审美角度对明末清初江南士人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其艺术精神与历史面貌。为凸显出江南地域与士人身份的特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