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是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莱布尼茨博学多识,勤于探索,著作等身。他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涉猎之广、思考之深,是相当惊人的。他的哲学思想招来后世的众多毁誉,但无人能否认他从希腊哲学、中世纪经院哲学,特别是笛卡尔哲学,到18世纪德国哲学的传承之功。
本书主要集中选辑了莱布尼茨哲学的主要论述。包括“单子论”体系、自然哲学、认识论、对中国的认识四部分。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莱布尼茨哲学的整体轮廓,把莱布尼茨的主要哲学论点和这些论点形成的过程,都一一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代导言:在一滴水中窥万象
一、“单子论”体系
《单子论》
《以理性为基础,自然和神恩的原则》
《神正论》序言
二、自然哲学
《通向一种普遍文字》
《论哲学和神学中的正确方法》
《关于实体的本性和交通的新系统》
《关于实体间交通的新系统的解说》
《第三次解说》
《论事物的最后根源》
《就艾萨克·牛顿的<哲学的数学原理>致塞缪尔·克拉克的信》
三、认识论
《人类理智新论》序言
《人类理智新论》摘选
四、有关中国
《论中国哲学》
《中国近事》序言
编余感言
凡人孔子 本书特色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作为思想巨人,在古代是人们心目中的圣人;在当前“国学热”背景下,无限推崇孔子的倾向也相当明显。崇拜英雄是人类...
理想国 本书特色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柏拉图*重要的作品,这部对话涉及了哲学的多个方面的议题,其中的议题纵横复杂,思想成熟而谈锋锐利,启发了后来众多...
康德著作全集第9卷·逻辑学、自然地理学、教育学 本书特色 《康德著作全集(第9卷):逻辑学、自然地理学、教育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康德著作全集第9卷·逻...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句读-(上.下) 本书特色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句读(上下)》编著者邓晓芒。《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句读(套装上下册)》写于1785...
或此或彼-(全2册) 本书特色 思想接踵而至;我刚刚有了一个想法,正要写下来,一个新的想法又喷涌而出——抓它、挠它——疯狂——神经错乱! 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是:在...
部派佛教 内容简介 本书指出部派佛教的论究的方法、思想内容、观点等不同之处。部派佛教 目录 **章原始佛教分派的必然性第二章佛教分派经过第三章部派佛教的主要思想...
中华经典藏书-曾子 子思子 本书特色 《中华经典藏书》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经典文献为依据,以便于检索为原则,将全书分为儒、道、佛、子、兵、医、农、史8大...
黑暗时期三女哲 本书特色 她们的心中都怀着一种强烈的愿望:要了解这个怒气冲冲的人世间,要和这个世间和解,无论如何都要爱这个世间,爱命运,爱世界。20世纪的这三位...
明心禅:藏式禅修 本书特色 禅修是识认并意识到每一时刻俱生完满一种方法。它不是培育或发现你不曾拥有的东西,而是要意识到你已拥有的一切。一个人俱生的完满性带来的觉...
王邦直与《律吕正声》 本书特色 《王邦直与<律吕正声>》,王守伦、吴明等著。王邦直,山东即墨县人。明嘉靖年间,以岁贡出任盐山县丞,后归里积二十年著成《律吕正声》...
1852.1-1855.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9 本书特色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九卷)》首次汇集了我国现行的主要信访法规、文件,包含国务院信访条例;包...
金刚经 本书特色 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
《炁體源流》(百岁老道精选毕生所集道家经典,真修实证的过来人直指修身修心秘要)★编者精心整理与身心实证密切相关的道家原典
经学的蜕变与史学的转轨 内容简介 本书结集了作者近年来已发表和尚未发表的有关经学和史学,以及经、史相互关系的几篇论文。分为上、中、下三编,其中“上编”的五篇论文...
《敦煌讲座书系: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完整地展示莫高窟一千多年的营建史。《敦煌讲座书系: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主要介绍早期敦
泛逻辑学语构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部分讲述泛逻辑学的主要思想以及格与布尔代数的基本知识。第二部分讲述泛逻辑运算模型的基本性质以及基于泛与运...
灾异的书写 本书特色 由法国作者莫里斯·布朗肖所著、魏舒翻译的《灾异的书写(布朗肖作品集)(精)》在一书中讲述了作者晚年思考的“奥斯维辛”,但他独特的思考在于把...
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 本书特色 《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具意义的是对历史上孔庙祭祀制度的研究。在传统社会里,孔庙恰是文化力量与政治力量*耀眼的...
孔子智慧101:春之卷 本书特色 《孔子智慧11》一书(共四卷),笔调练达,深入浅出,将《论语》精华选取11章,配上古往今来故事,演绎孔子智慧,使世人...
荀子 内容简介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