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死亡哲学》从理论层面上阐释了西方人心中的死亡之谜和西方死亡哲学的基本意涵,而后具体地考察了西方死亡哲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一般哲学一样,死亡哲学具有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意义,是人生哲学或生命哲学的深化和延展。西方死亡哲学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系统,是一个包含着“死亡的诧异”、“ 死亡的渴望”、“死亡的漠视”和“死亡的直面”这样几个具有质的差异性的阶段的发展过程。
一 西方死亡哲学概论
1 死亡哲学概念的多层意涵
2 西方死亡哲学的历史演进
3 西方死亡哲学的基本理论特征
二 古希腊罗马死亡哲学:死亡的诧异
1 “人猿相揖”与西方死亡哲学的酝酿
2 早期古希腊死亡哲学:对死亡本性的哲学思考
3 古典时期的希腊死亡哲学:对死亡本性的再思考
4 希腊化和古罗马时期的死亡哲学:对死亡恐惧的治疗
三 中世纪死亡哲学:死亡的渴望
1 基督宗教死亡观的初始内容:“在耶稣基督中复活”
2 基督宗教死亡观的哲学论证:从德尔图良、奥古斯丁到托马斯·阿奎那
3 基督宗教死亡观的双重危机:从“勿忘死”到“勿忘生”
4 近代西方死亡哲学的酝酿:从马丁·路德到蒙太涅和布鲁诺
四 近代西方死亡哲学:死亡的漠视
1 对不死信仰的理性证明:从笛卡儿、斯宾诺莎到莱布尼茨
2 对不死信仰的理性否定:从伽森狄到卢梭再到狄德罗
3 德国古典哲学对死亡的思考:从康德到黑格尔再到费尔巴哈
五 现代西方死亡哲学:死亡的直面
1 意志主义的死亡哲学:从叔本华到尼采和柏格森
2 存在主义的死亡哲学:从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到萨特
3 科学哲学思潮与死亡哲学:从弗洛伊德到怀特海、罗素和傅朗克
附录 西方死亡哲学名言荟萃
古希腊罗马哲学家论死亡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哲学家和宗教思想家论死亡
近代西方哲学家论死亡
现代西方哲学家论死亡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彩绘全注全译庄子全书:超值全彩珍藏版 本书特色 《天文观测与探索百科:教你识星星》为广大读者奉上了一场知识盛筵,既搜集了古今中外有关天文学的知识;又用大量文字介...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是尼采的一部未完成、生前也未发表的早期著作,写于《悲剧的诞生》之后,约1873年左右。对于离我们较远的
尚书传自伏生,其徒歐阳、夏侯,西京立学宗,习徧天下。溯龙门著记,虎观讲经,迄於熹平所刊,一以今文为主。雖其间有史公杂采之
中国古代推类逻辑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推类逻辑研究》是**部系统梳理、研究中国古代“推类”逻辑的专著,属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研究成果,通过对文献的梳理,...
葛洪研究二集 本书特色 该书围绕葛洪与中国道教文化的主题,对葛洪的生平及道学思想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涉及葛洪在宗教、哲学、文学、医学、化学等诸多领域的活动与...
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 本书特色 为什么人民普遍感到对先秦诸子美学思想的研究不易深入而流于一般呢 原因之一,就在于对春秋前的审美观念的发展缺乏必要的研究和了解。为...
道德经 本书特色《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等,相传为春秋时期的老子所著。全书八十一章,含《道经》三十七章及《德经》四十四章,是道家思想的主要来源。做为中国...
桂岳书系之八-包鹭宾学术论著选 本书特色 包鹭宾先生学问渊博,在传统的经学、老庄哲学、古代文艺理论方面很有造诣。后期对西南□□□□的源流、历史、文化也颇有研究。...
人的自我具有一种分裂的本性,它能超越自己的经验即从客观的观点来思考世界,也能从自身所处的特殊视角即从主观的观点来看待世界
《哲学修养十五讲》是“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十五讲,主要内容包括哲学与爱智、人与世界、感性与理性、标准与选
儿童的人格教育:精装全译版 本书特色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中,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
我们的经典-全4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优质纸张印刷,版式简洁大方,装帧设计精美,书名由李零题签★ 作者李零,北京大学教授...
儒家辩证法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引论、仁义、礼乐、忠恕、圣智、中庸、三分。儒家辩证法研究 目录 引论仁义礼乐忠恕圣智中庸三分儒家辩证法研究 节选 《儒家...
Inthisbook,DavidMcMahanoffersthefirstcomprehensiveattempttochartthedevelopmentof...
中学语文必读丛书:谈美 本书特色 《谈美》是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美学...
诸子的真相 本书特色 ★作者何新是中国著名的通才型学者、高层智囊。他的研究范围涉及经济、哲学、历史、考古、语言、神话等诸多方面。他是一位具争议及传奇性的知识分子...
审美人类学与区域文化建设-人民日报学术文库 本书特色 人类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体质和文化的学科,经过上百年的演化发展,从古典进化论到新进化论;从文化传播学派到文化...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作者从藏传佛教中观派理论出发,对藏传大乘佛教作了系统的概括、梳理,并对《金刚经》、《般若心经》这两部
跟王阳明学心学 本书特色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标准的只有两个半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也有人说:中国只有两个圣人,分...
威音文库·新闻(全三册) 内容简介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传承发展,至隋唐进入极盛时期。晚唐武宗灭佛,佛教逐渐衰微。经宋、元、明、清高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