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一拍-我的记者生涯

胡笳一拍-我的记者生涯

作者:尤淇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年:2005-11-16

评分:5分

ISBN:7501172889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胡笳一拍-我的记者生涯 目录

自序
**卷战火纷飞
胡笳一拍
跟随贺龙到冀中打日寇
孤军奋战海南20年的冯白驹
解放海南岛
访问琼崖黎苗山区杂记
宁死不屈的尤冠群先生
当代花木兰郭俊卿
轰天雷
孙根海和他的孩子
青青草原
忆念陶铸同志和岱钦塔拉大草原
西沙和南沙群岛自古是我们的
第二卷大地呼唤
田野无青壮
大丰晨曦
致毛主席的两封信
“火山”在芜湖爆发
“大包干”应是我国农业建设的主流方向
一个“包”字天地变
安徽首先爬出烂泥坑
致邓小平同志的信
三个包了产的农民
第三卷杂文随笔
理发难
奖金该发
外客论“公”害
远房表弟
汉中多美女
对抽紧银根的呐喊
姜太公钓鱼
访问西德七记
记者生活杂记
记者和编辑要学法

胡笳一拍-我的记者生涯 内容简介

七、一个“小功”
1947年春,土地改革运动基本上结束了,全东北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没
有充足的粮食,就没法支持长期的规模越来越大的解放战争。
许多同志认为,东北地广人稀,人力和畜力都不足,需要组织起来才能
发动大规模的生产运动;不组织起来,有些缺乏畜力和劳力的农民的土地就
会有一部分撂荒。作为领导者,这样担心当然是对的,提出“组织起来”的
口号也是对的。
问题是在如何组织起来。
我到洮安县梁家屯采访,住在农民高五家里,他告诉我说,屯里要让劳
动力集中起来住,集中起来吃,集中起来翻地,牲口也集中起来使用。高五
哭着对我说:“我怎么办呢,我全家五口人,有两个强劳力,要去集中住,
可我只有一张破被,总不能剪一半给他们啊!”他的邻居白汝九,也叹着气
对我说:“兄弟,我不瞒你说,我家口粮不够,在家里一家人汤汤水水,还
能糊得过去,集中到一起住,要带口粮去,每天两斤都不够,叫家里的人吃
什么?”
许多干部认为,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农民除分到土地外,还分到了许
多衣物和粮食,他们已经富起来了。其实不然。有地主富农的村屯,农民固
然可以分到一些浮物,但为数不多。还有一些不住地主富农的村屯,除分配
土地外,其他什么也没有。1946年隆冬,在刚刚土改以后。我到镇东县西区
采访。有一天,我到处找不到村长,便钻进一家没门的草屋避风。我走进里
间,才发现有三个妇女,赤条条地坐在光溜溜的炕上,围着一个土制的火盆
。吓得我马上退了出来,一时不相信我是在人间。
因此,我对高五、白汝九的诉苦,是完全相信的。
我跑到区政府,把农民的困难告诉区委书记和区长,希望他们不要搞集
中住宿、集体吃饭那一套。区长冷冷地说:“撂荒了土地,谁负责?”区委
书记说:“只有组织起来才能生产。”孤立地看问题,他俩的话都是对的。
我说不服他们。
我不得不连夜跑回报社,把情况报告社长许立群,由他再报告省委,此
事才得到了及时的纠正。
这年冬天,报社总结工作,许立群为此事给我评了一个三等小功。这一
小功,记入了我的档案,就成了我这一生惟一的一个功绩。
许立群在抗战前是清华大学学生,思维敏捷,笔头有力,解放后一直在
中央宣传部工作,后任副部长。1966年初,他协助彭真同志拟了一个《二月
提纲》,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内外有别”等等,彭真和他就
成了“人人共讨之,人人共诛之”的重点对象。他吃了许多苦头,身心受了
极大摧残。“文革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