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军事思想》是建国后第一部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史的专著。着重研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制度中,各个阶段的战争形态和军事思想的沿革、发展,力图揭示其发展规律,探索其内在的发展动因,同时介绍了几十部著名的古代兵法著作,并配有150余幅图片。为与研究现代军事思想史相衔接,还概略介绍了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军事思想,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
前言 第一篇 萌芽发展时期的军事思想(夏、商、西周) 第一章 从步战到车战为主的战争形态 第一节 军政合一、步战为主的夏代 第二节 步车分编、实施阵战的商代 第三节 车步合编、车战为主的西周 第二章 军事思想的萌芽及其缓慢的发展 第一节 从卜辞、卦辞中反映出的军事思想 第二节 从两次主要战争中反映出的军事思想 第三节 从兵书佚文中反映出的军事思想结束语第二篇 渐趋成熟时期的军事思想(春秋) 第三章 车战极盛时期和水战出现后的战争形态 第一节 车战的战斗队形 第二节 车战时代的作战方式 第三节 水军的出现和水战 第四章 军事思想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 争霸战争中军事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奠定中国军事思想体系的《孙子兵法》 第三节 《司马法》对古老兵法的追论及对军 事思想的发展 第四节 《左传》中记载的战争史 第五节 《周礼》中的军事典章制度结束语第三篇 高度繁荣时期的军事思想(战国) 第五章 步战为主车骑为辅的战争形态 第一节 步兵的兴起 第二节 步兵的编制与装备 第三节 骑兵、车兵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编制 与装备 第四节 步、骑、车兵的战斗队形——阵 第五节 作战形式 第六节 军队的组建和训练 第七节 军队的动员、集中和开进 第八节 军事纪律 第九节 指挥通信方法 第六章 百家争鸣中的兵家及诸子的军事思想 第一节 《吴子》 第二节 《孙膑兵法》 第三节 《尉缭子》 第四节 《六韬》 第五节 先秦诸子的军事论述结束语第四篇 充实提高时期的军事思想(秦汉至隋唐) 第七章 骑战为主的战争形态 第一节 秦汉骑兵的发展和战略战术 第二节 从魏晋南北朝至隋代的重装甲骑兵和 战略战术 第三节 唐代轻骑兵和唐军战略战术 第八章 骑战为主时期的军事思想 第一节 战争中反映出的军事思想 第二节 主要兵书及论兵著述中的军事思想结束语第五篇 求实创新时期的军事思想(宋辽夏金元) 第九章 步骑对抗为主的战争形态 第一节 宋朝的军事及战争形态 第二节 宋军抗击骑兵的作战 第三节 辽、夏、金军的战略战术 第四节 蒙古骑兵的战略战术 第十章 针对现实谋求救世解危的兵书 第一节 《武经总要》 第二节 《虎钤经》 第三节 《何博士备论》 第四节 《百战奇法》 第五节 《守城录》 第六节 《美芹十论》 第七节 《江东十鉴》与《江东十考》 第八节 《历代兵制》结束语第六篇 系统全面到守旧衰微时期的军事思想(明至清 鸦片战争前) 第十一章 明朝对元及其残余势力长期作战中军事 指导思想的演变 第一节 由南向北的明代统一战争 第二节 明初对元残余势力的进攻 第三节 仁宣时代的稳守反击 第四节 “土木之变”后的消极防御和“边墙” 构筑 第十二章 明代东南沿海御倭的海防思想 第一节 明代倭患的由来和明军的海防措施 第二节 对倭作战中的“剿抚之争”和“水陆 之争” 第三节 戚继光和戚家军的编成、阵法和战法 第十三章 明末孙承宗保卫辽西的车营战法 第一节 车营的编成 第二节 步、骑兵各队及整个车营的战斗 队形(阵) 第三节 车营的战法 第十四章 清朝(鸦片战争以前)以武功定天下的 战略、策略思想 第一节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从小到大,由 弱变强的战略、策略思想 第二节 皇太极“和谈与自固”的战略、策略 思想 第三节 多尔衮人关统一全国以及康、乾时期 扩展疆域的战略、策略思想 第十五章 明清时代火药、火器的大量使用对 军队编制、装备和战法的影响 第一节 军队编制和装备的变化 第二节 军队战术上的变化 第十六章 明清(鸦片战争前)的重要兵书 第一节 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第二节 孙承宗等的《车营扣答合编》 第三节 茅元仪的《武备志》 第四节 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 第五节 郑若曾的《筹海图编》 第六节 年羹尧的《治平胜算全书》 第七节 其他明清时代兵书 结束语第七篇 新旧变革和中西融合时期的军事思想(鸦片战争 至五四运动) 第十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军事思想 第一节 林则徐的军事思想 第二节 魏源的军事思想 第十八章 湘、淮军人物的军事思想 第一节 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 第二节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军事思想 第三节 李鸿章的军事思想 第四节 这个时期的军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第十九章 清王朝接受西方军事思想创建新军 第一节 清王朝创建新军的过程及指导思想 第二节 清末学习西方军事学术的典令性著作 第三节 新式陆军学堂所接受的军事学术 第四节 海军所接受的西方军事学术 第二十章 民国初年的军事思想结束语 第八篇 中国历代农民战争军事思想的特点 第二十一章 农民战争的特殊性质 第一节 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制度的产物 第二节 农民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封建地主阶级 的统治 第二十二章 农民战争的军队建设和政权建设 第一节 军队建设 第二节 政权建设 第二十三章 农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第一节 以反围剿打破敌人围剿 第二节 流动作战以走制敌 第三节 避实击虚击奇制胜 第四节 攻坚战 第二十四章 农民战争的后勤补给结束语
《江苏篆刻史》内容简介:本书是关于篆刻文化在江苏的发展史的著作,本书以时间为线,论述了江苏篆刻文化从战国至民国的发展轨迹,
全球卫生时代中非卫生合作与国家形象 本书特色 鲁新等编著的《全球卫生时代中非卫生合作与国家形象》共收录十三篇文章,不仅系统回顾了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国家、特别是与...
国际政治科学-(总第十五期)(2008/3) 本书特色 杨少华 弱者何以能胜?刘江永 《管子》国家间政治思想初探朴柄久 《礼记》的和谐世界思想张清敏 国际政治心...
《徐文兵讲黄帝内经·前传(上下册)》内容简介:★《黄帝内经前传》说什么 史上首次讲述《黄帝内经》诞生的缘起,以及先人们如何天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二战以来 内容简介 本卷主要研究了二战以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和演变,重点介绍了波普尔、阿伦特、达尔、罗尔斯等人的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史...
中国历代兵书 内容简介 兵书,在我国源远流长、卷帙浩繁。是我国古代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军事斗争的产物...
晚清商约外交 本书特色 近代中外商约的谈判与订立,鲜有人论及。同类专 论,亦属少见。 《晚清商约外交》是王尔敏先生独具匠心 的力作。作者积数十年之...
《市民社会的乌托邦》内容简介:市民社会是一个关涉多学科的问题,其理论思潮之庞杂、历史内涵之丰富使得如何总体性地把握这一分析
反恐抗暴应急自卫 本书特色 应急自卫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拳术套路或者是什么刀术、棍术、矛术之类的器械套路,它与传统武术*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把攻击的突然性和杀伤性合二...
中国历代党争 目录 序论**节中国主权者之位置第二节中国政治上二大潜势力第三节中国历史上之乱源与现在乱源之比较**章先秦学派之竞争**节南北思想之冲突第二节东西...
唐宋科举制度研究 本书特色 《唐宋科举制度研究》由陈秀宏著,该书将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与士阶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并力图从唐宋科举制度的嬗变与士阶层...
国际政治的逻辑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有: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国家国际行为、综合国力与国际行为、国际道义与国家行为、国家间关系的根源、国家...
理论热点面对面:2007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与干部群众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回答,用*新素材阐述理论问题,用身边事例说明深刻道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
乔纳森·沃尔夫(Jonathan Wolff)生于1959年,英国伦敦大学哲学教授。著有《诺奇克:财产、正义和最小国家》《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等。
增强党的独特优势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这些独特优势是由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的,也是在长期革命战争年代逐步形成的。这是...
国际政治科学-2010/1(总第二十一期) 本书特色 《国际政治科学(2010年第1期)(总第21期)》是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政治科学-2010/1(总...
挥师决战-解放战争全记录(4) 内容简介 1999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2周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也是全国解放战争胜利50周...
改革开放前的包产到户 内容简介 我出身农家,经历了从大集体到包产到组,再到“双包”到户的全过程,亲身体验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体制变革后的愉悦。此后,有幸受业于国防...
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 本书特色 1. 作者郑永年是国际上中国问题领域的权威专家,在国际范围内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新加坡《联合早报》*受关注的专栏...
中国人的国际新形象 本书特色 韩方明主编的《中国人的国际新形象》内容介绍:近年来,公共外交在中国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从中央*高层到外交执行部门都高度重视推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