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军事思想》是建国后第一部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史的专著。着重研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制度中,各个阶段的战争形态和军事思想的沿革、发展,力图揭示其发展规律,探索其内在的发展动因,同时介绍了几十部著名的古代兵法著作,并配有150余幅图片。为与研究现代军事思想史相衔接,还概略介绍了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军事思想,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
前言 第一篇 萌芽发展时期的军事思想(夏、商、西周) 第一章 从步战到车战为主的战争形态 第一节 军政合一、步战为主的夏代 第二节 步车分编、实施阵战的商代 第三节 车步合编、车战为主的西周 第二章 军事思想的萌芽及其缓慢的发展 第一节 从卜辞、卦辞中反映出的军事思想 第二节 从两次主要战争中反映出的军事思想 第三节 从兵书佚文中反映出的军事思想结束语第二篇 渐趋成熟时期的军事思想(春秋) 第三章 车战极盛时期和水战出现后的战争形态 第一节 车战的战斗队形 第二节 车战时代的作战方式 第三节 水军的出现和水战 第四章 军事思想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 争霸战争中军事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奠定中国军事思想体系的《孙子兵法》 第三节 《司马法》对古老兵法的追论及对军 事思想的发展 第四节 《左传》中记载的战争史 第五节 《周礼》中的军事典章制度结束语第三篇 高度繁荣时期的军事思想(战国) 第五章 步战为主车骑为辅的战争形态 第一节 步兵的兴起 第二节 步兵的编制与装备 第三节 骑兵、车兵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编制 与装备 第四节 步、骑、车兵的战斗队形——阵 第五节 作战形式 第六节 军队的组建和训练 第七节 军队的动员、集中和开进 第八节 军事纪律 第九节 指挥通信方法 第六章 百家争鸣中的兵家及诸子的军事思想 第一节 《吴子》 第二节 《孙膑兵法》 第三节 《尉缭子》 第四节 《六韬》 第五节 先秦诸子的军事论述结束语第四篇 充实提高时期的军事思想(秦汉至隋唐) 第七章 骑战为主的战争形态 第一节 秦汉骑兵的发展和战略战术 第二节 从魏晋南北朝至隋代的重装甲骑兵和 战略战术 第三节 唐代轻骑兵和唐军战略战术 第八章 骑战为主时期的军事思想 第一节 战争中反映出的军事思想 第二节 主要兵书及论兵著述中的军事思想结束语第五篇 求实创新时期的军事思想(宋辽夏金元) 第九章 步骑对抗为主的战争形态 第一节 宋朝的军事及战争形态 第二节 宋军抗击骑兵的作战 第三节 辽、夏、金军的战略战术 第四节 蒙古骑兵的战略战术 第十章 针对现实谋求救世解危的兵书 第一节 《武经总要》 第二节 《虎钤经》 第三节 《何博士备论》 第四节 《百战奇法》 第五节 《守城录》 第六节 《美芹十论》 第七节 《江东十鉴》与《江东十考》 第八节 《历代兵制》结束语第六篇 系统全面到守旧衰微时期的军事思想(明至清 鸦片战争前) 第十一章 明朝对元及其残余势力长期作战中军事 指导思想的演变 第一节 由南向北的明代统一战争 第二节 明初对元残余势力的进攻 第三节 仁宣时代的稳守反击 第四节 “土木之变”后的消极防御和“边墙” 构筑 第十二章 明代东南沿海御倭的海防思想 第一节 明代倭患的由来和明军的海防措施 第二节 对倭作战中的“剿抚之争”和“水陆 之争” 第三节 戚继光和戚家军的编成、阵法和战法 第十三章 明末孙承宗保卫辽西的车营战法 第一节 车营的编成 第二节 步、骑兵各队及整个车营的战斗 队形(阵) 第三节 车营的战法 第十四章 清朝(鸦片战争以前)以武功定天下的 战略、策略思想 第一节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从小到大,由 弱变强的战略、策略思想 第二节 皇太极“和谈与自固”的战略、策略 思想 第三节 多尔衮人关统一全国以及康、乾时期 扩展疆域的战略、策略思想 第十五章 明清时代火药、火器的大量使用对 军队编制、装备和战法的影响 第一节 军队编制和装备的变化 第二节 军队战术上的变化 第十六章 明清(鸦片战争前)的重要兵书 第一节 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第二节 孙承宗等的《车营扣答合编》 第三节 茅元仪的《武备志》 第四节 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 第五节 郑若曾的《筹海图编》 第六节 年羹尧的《治平胜算全书》 第七节 其他明清时代兵书 结束语第七篇 新旧变革和中西融合时期的军事思想(鸦片战争 至五四运动) 第十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军事思想 第一节 林则徐的军事思想 第二节 魏源的军事思想 第十八章 湘、淮军人物的军事思想 第一节 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 第二节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军事思想 第三节 李鸿章的军事思想 第四节 这个时期的军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第十九章 清王朝接受西方军事思想创建新军 第一节 清王朝创建新军的过程及指导思想 第二节 清末学习西方军事学术的典令性著作 第三节 新式陆军学堂所接受的军事学术 第四节 海军所接受的西方军事学术 第二十章 民国初年的军事思想结束语 第八篇 中国历代农民战争军事思想的特点 第二十一章 农民战争的特殊性质 第一节 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制度的产物 第二节 农民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封建地主阶级 的统治 第二十二章 农民战争的军队建设和政权建设 第一节 军队建设 第二节 政权建设 第二十三章 农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第一节 以反围剿打破敌人围剿 第二节 流动作战以走制敌 第三节 避实击虚击奇制胜 第四节 攻坚战 第二十四章 农民战争的后勤补给结束语
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 内容简介 本书致力于展现18世纪在同一时代背景下同时产生的两种政治倾向:自由主义形式的民主制度和另一种我们建议叫做极权主义形式的民主制度。这...
《松鼠老爹与三只松鼠》内容简介:三只松鼠内部书籍首次公开对外。全方位展现了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创业前后的成败得失以及企业四
现代英国战机-深度.战机手册 本书特色 冷战以来,随着世界军用飞机的构造日益复杂,航空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前沿,各国军方技术人员掌握的高度机密———使得原本只是...
近代关内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 本书特色 本书不仅着重论述了1860年至1931年关内移民发展演变及其与东北社会变迁的关系,而且对清初、九...
斯大林-挽狂澜于既倒的伟人-(上下册) 本书特色 杨东雄编著的《斯大林(上下)(精)》语言朴实,叙述生动,真实客观地再现了斯大林求学、从政、当家执政、治国安邦、...
公共哲学与政治思想系列-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义一 目录 政治权力、政治权威与政治义务一、政治义务二、三种正当性三、理论权威与实践权威四、正当权威与自主五、政治义务...
孙子与克劳塞维茨-超时空约谈 本书特色 通过虚拟人物的时空穿越,使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和西方古代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形成有机对话,以阐释中外两位古代军事家的军事思...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内容简介 监察制度是中华民族在政治文化方面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具有特色的贡献之一。研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轨迹,揭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内...
数字化战场 本书特色 《数字化战场》从分析数字化战场产生的背景开始,介绍了数字化战场的特点和影响,并对数字化战场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了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还介绍...
本书作者卡尤思·贝克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直在德军情报部门工作。本书是作者根据大量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档案资料和许多参
2050-中国的区域发展-中国至2050年区域科技发展路线图研究报告-中国至2050年区域科技发展路线图研究报告 本书特色 《2050:中国的区域发展(中国至2...
著名摄影家孟昭瑞生前亲自整理的最后作品集【编辑推荐】孟昭瑞作为战地记者,深入抗美援朝战争第一线,在鸭绿江畔、上甘岭、板门
冲绳.硫黄 玉碎--太平洋战争史话10 本书特色 这是一段血雨腥风的历史,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生在海洋上的*惨烈的战斗,交战双方投入的人力、物力,绝无仅有,并在很...
《扭曲的人性之材》内容简介:扭曲的意识形态背后,有什么样的人性根源? 像所有让读者振奋的著作一样,在《扭曲的人性之材》里也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 本书特色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
1946-1950-喋血四平-国共生死决战全记录 本书特色 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改朝换代参与者的*后报告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共...
起点-亲历中国改革开放 本书特色 这本书里所选的文章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中一个又一个重大事件,发表于著名的历史类杂志《炎黄春秋》。《炎黄春秋》是追求历史真实的刊物...
书中收录200幅中国从元到清的海战图,讲解了发生在中国沿海的海战以及近代中国的海防,展示了近代中国如何一步步地丧失海上防卫能
危机管理政治学-压力之下的公共领导能力 本书特色 《危机管理政治学:压力之下的公共领导能力》:这是一本关于政府危机管理中的领导艺术和公共关系策略的学术著作,从新...
隋唐帝国与东亚 节选 《隋唐帝国与东亚》所称“欧亚”(Eurasia)是指内陆欧亚,这是一个地理概念。其范围大致东起黑龙江、松花江流域,西抵多瑙河、伏尔加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