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失败是成功之母”,之后又多次说过同样的话,令人印象深刻。24年前,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也强调:“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使人振聋发聩。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年代,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二万五千里长征、三大战役、抗美援朝战争……这些战事如同一座座丰碑,记述着我军的辉煌历程。胜利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失利和挫折同样也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甚至是更为宝贵的财富。因为这些财富的取得,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近日,南京军区王洪光副司令员推出新作《血色财富:我军失利战例评析》,他将目光投向了相对冷僻的败战领域,表现了直言不讳的巨大勇气、可贵可敬的创新精神、系统深入的学术探索。综观全书,有3个显著特点令人印象深刻。
全,一部关于我军失利战役的全面系统之作
我军历史上有多少个失利战例?
广为人知的是4个,即湘江战役、红军西路军失败、皖南事变、金门战役。实际上,这4次只是我军较为彻底和影响较大的失利,而该书收入的战例共31个(从我军建军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其中,既有著名的战役,如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湘江战役、皖南事变、金门战役等;也有鲜为人知的战役,如胶泥腰岘庆阳战斗、青树坪之战等。这些失利,有的使革命战争落入低潮,战略全局陷入被动;有的使战略局部和战役全局受到严重影响,延缓了战争进程;有的对我军民胜利的信心造成重大打击,战略战役的意图一时难以实现。总之,我军历经种种“苦难”,才有今天的“辉煌”。
对“我军败战”进行专题研究可谓盼者众、呼者多、行者少,有关文章偶可见之,但研究专著长期阙如。该书较全面、系统、深入地对我军败战进行研究,既是引领之作,又是“百科全书”,不但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重要价值,而且对新时期我军现代化建设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借鉴。具体到每一个战例,均从背景、经过、评析3个层面递进展开,进行全景式解读,有利于读者对我军31个失利之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深,一部刨根问底的呕心沥血之作
该书的重头戏是对我军失利战例进行评析,必然要深究原因和检讨责任,而部分败战又牵扯到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研究他们的失误是否不敬?会不会造成其后人误解?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到什么程度?这对著者的感情和勇气都是一种考验,对作者的水平也是一种检验,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说,关于我军作战失利的研究是一项十分严肃、探索性很强的重大课题,面临着思维、理念、情感等诸多挑战。
作者直面失败,以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科学严谨的研究精神,经过4年的潜心研究,深挖细究,终成正果。以《金门战役》为例,作者广泛参考了海峡两岸大量相关史料,分上下两篇,分别从敌我双方视角进行回顾与反思。上篇不仅深刻检讨了我军致败的4大因素(“作战指导上轻敌急躁、敌情判断上主观臆断、作战筹划上一厢情愿、指挥协同上分散混乱”),还根据可靠史料,指出兵团和军级指挥员均负有相应责任。下篇则详细分析了国民党军取胜的6个因素,既客观又深刻,令人信服,发人深省。
胡杨被誉为“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是因其根系深入地下十余米。同样的道理,一部作品的生命力主要赖其深度。作者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勇气和精神,使该书保持较高的水准,很有看头和嚼头。
新,一部充满创新精神的探索之作
创新是一部作品的灵魂,是推动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的必然要求。搜集我军失利战例并深研细究,这本身就是创新。此外,该书的创新还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其一,重点对战例进行了评析。中国古代史家在记载战事时,往往注重铺陈双方在战前的谋略筹划,对战争过程着墨不多,对战事的分析总结也简笔带过。本书作者则将重点置于战后的评析,从篇幅上看,评析部分约占二分之一,而且议多于叙、重于叙、高于叙,论证相当精彩,结论很有见地。
其二,实地考察了当年战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中不难看出,作者不仅查阅了大量文本文献,还亲赴当年战场实地察访,保证了该书的真实性。比如,为深入探究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失败之谭家桥战斗,作者特地前往安徽省黄山东要隘乌泥关考察战场遗址。这种“脚量地,手著史”的研究方式无疑非常必要和重要。
其三,从敌我双方的角度论成败。文中相当一部分战例,不仅从我军的失误来分析失败的原因,而且从敌人的角度来评价其胜战的因素。如皖南事变时任国民党军主力第32集团军司令官的上官云相在庆祝其胜利的宴会上说:“这次剿灭新四军,作战非常顺利,似有天助,正在作战时,连下几天雨,是难得的,使新四军困在山谷,前是隘路,后是激流(指青弋江涨水),进退不得……”
其四,作者特邀军内专业测绘人员为全书31个战例绘制了42幅作战图表,多数系原创,文图并茂相得益彰,有助于读者对战例进行深层次理解和思考。
王洪光同志在领导部队进行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中,十分重视研究古今中外的重要战例,先后编著出版了《经典战例评析》《绝战:追思金门战役》《统一战争评析》等著作,在军内外引起较大反响。我们期待作者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目录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潮汕失败
井冈山八月失败
赣州战役
鄂豫皖苏区第四次把“围剿”失败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失败
湘江战役
上城战役
鲁班场战斗
天芦名雅邛大战役
关家垴战斗
皖南事变
四平保卫战
大同集宁战役
张家口保卫战
巨野战役
两淮保卫战
第二次涟水保卫战
四平攻坚战
南麻临朐战役
莱阳攻坚战
西府陇东战役
胶泥腰岘、庆阳战斗
太原攻坚战(第一阶段)
青树坪之战
金门战役
登步岛登陆战斗
大担、二担登岛战斗
志愿军砥平里战斗
志愿军180师芝岩里以南地区战斗
后记
书生议政-中国近代史学者看台湾的历史与现实 内容简介 《书生议政(中国近现代史学者看台湾的历史与现实)》作者张海鹏是中国大陆学者,研究中国近现代史。 *近...
梦想 机遇 改革-当代中国大局大势大事观察与思考 本书特色 何平主编的《梦想机遇改革(当代中国大局大势大事观察与思考)》是新华社2012年有关“战略机遇期”和“...
《联合参谋军官指南》是美国国防大学武装部队参谋学院的第一号出版物,是其培养联合作战军官的基本教材,也是这些军官用以执行任
新中国周边外交史研究(1949—2019) 本书特色 石源华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周边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在推动“中国周边学”研究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本书聚焦新中国...
第 一 部 明治国家之成立——由幕末维新到颁布宪法 前言 第一章 幕末十五年 王政复古 一 开国 日美通商条约 柏利来航 日美和睦条约 哈利斯、日美通商条约 违...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拿破仑时代(1792~1815年)》是引进英国斯派尔蒙特出版公司出版的FightingTechniquesoftheNapoleonicAg...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新论》内容简介:本书伴随着全球经济危机,西方社会中普通民众的阶级意识日渐觉醒,并且阶级问题也日渐
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 本书特色 1.《中国震撼》姐妹篇,邓小平资深翻译、著名外交学者 张维为教授手记百国经验用中国话语解读世界中的中国2.谈中国崛起...
反法西斯-翼鲁豫抗战纪实 本书特色 《冀鲁豫抗战纪实》是一部文学战争类小说,本作品主要描写包括红军根据地早期的抗战活动,东进纵队是如何成功挺进冀南,冀南军政领导...
《何红玉: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内容简介:桂林是湘桂走廊上最重要的城市,湘桂走廊不仅是地理意义的走廊,而且是一条文化走廊,它
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 本书特色 这套教材作为主要面向基层党员的精品教材,突出了对十八大精神的深入解读,围绕十八大提出的新思想新任务,选择中国特色社会...
1607-2012-美国军事史 本书特色 由阿伦·米利特、彼得·马斯洛斯基、威廉·费斯编著的《美国军事史(1607-2012)》是一部由美国军史专家撰写、用于美...
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 本书特色 《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是新华出版社隆重推出的“新华国际政治精品文库”世界顶级国际问题专家学者的...
中国女性主义(7,2006秋卷) 本书特色 中国女性主义是犀利的,但并不咄咄逼人。它探讨女性问题,关怀两性的和谐发展,并*终关注“人”这一永恒命题。本书以历史与...
1969-1972-尼克松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 本书特色 本书根据*新解密的美国frus档案,研究了美国尼克松时期的对华政策及其制定过程。该书对美国20世纪60年...
黄勇,哈佛大学宗教系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美国哲学会儒学传统组共同主任,曾任美国宾州库兹城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宋明儒学讨论班共同主任...
制衡的逻辑-结构压力.霸权正当性与大国行为 本书特色 《制衡的逻辑:结构压力、霸权正当性与大国行为》是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制衡的逻辑-结构压力.霸权正当性与...
五代时期北方中国的权力结构 本书特色《五代时期北方中国的权力结构》是王赓武先生1957年在英国伦敦大学所撰写的博士论文,也是西文学界**次系统地对唐宋变革期的五...
李敖论台湾族群:给国民党难看 给外省人难看 给台湾人难看 本书特色 李敖是当代中国*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甚...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卷 内容简介 本卷的内容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时间跨度大约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476年,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安提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