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提 要
本书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的专著。着重研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制度
下,各个阶段的战争形态和军事思想的沿革、发展,力
图揭示其发展规律,探索内在的发展动因。同时,介
绍了几十部著名的古代兵法著作,并配有近150幅插
图。为与研究现代军事思想史相衔接,还概略介绍了
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军事思
想。本书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中国奴隶制社会的战争形态和军事思想
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章 以车战为主的战争形态
第一节 车战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战车的出现及其发展
第三节 战车分类及其基本战斗单位――乘和卒
第四节 车兵部队的编成
第五节 车兵的战斗队形(阵)
第六节 车战时代的作战形式
第七节 车战的指挥组织
第八节 车兵的训练
第九节 车兵的衰落和步兵的兴起
第二章 奴隶制社会时期军事思想和主要军事著作
第一节 军事思想的萌芽和早期的军事著作
第二节 孙武和《孙子兵法》――对春秋以前
战争经验的总结
第三节 司马穰苴和《司马法》――对古老兵法的追
论和对军事思想的发展
第四节《左传》中记载的战争史
第五节《周礼》中的军事典章制度
结束语
第二篇 中国封建制度形成和确立时期(战国)战争
形态和军事思想的发展
第三章 战国时期战争形态和军事思想的特点
第一节 以步战为主的战争形态
第二节 步兵的编制与装备
第三节 骑兵、车兵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编制与装备
第四节 步、骑、车兵的战斗队形――阵
第五节 作战形式
第六节 军队的组建和训练
第七节 军队的动员、集中和开进
第八节 军事纪律
第九节 指挥通信方法
第四章 战国时期的主要军事著作
第一节 孙膑兵法
第二节 尉镣子
第三节 六 韬
第四节 先秦诸子的军事论著
结束语
第三篇 中国封建社会前期(从秦汉到隋唐)的战争形
态和军事思想
第五章 从秦汉到隋唐战争形态的特点
第一节 秦汉骑兵的发展和战略战术
第二节 从魏晋南北朝至隋代的重装甲骑兵和
战略战术
第三节 唐代轻骑兵和唐军战略战术
第六章 从秦汉到隋唐时期的重要军事著作
第一节 吴 子
第二节 淮南子兵略训
第三节 三 略
第四节 李靖兵法
第五节 太白阴经
结束语
第四篇 中国封建社会中期(宋元)的战争形态和
军事思想
第七章 中国封建社会中期的战争特点
第一节 宋代政治上“和”与“战”之争以及建军
指导思想的失误
第二节 积极防御和消积防御之争
第三节 将从中御和机断行事之争
第四节 以步制骑和以骑制骑之争
第五节 宋代统治阶级中对人民抗敌武装力量的两
种对立思想和态度
第六节 宋军的城寨防守和江河防御
第七节 宋军的战斗编成和战斗队形(阵)
第八节 辽、夏、金军的战略战术
第九节 蒙古骑兵的战略战术
第八章 宋元时期的重要军事著作
第一节 武经总要
第二节 唐李问对
第三节 何博士备论
第四节 守城录
第五节 美芹十论
第六节《江东十鉴》与《江东十考》
第七节 虎铃经
第八节 历代兵制
结束语
第五篇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明至清鸦片战争前)的战争
形态和军事思想
第九章 明代对元及其残余势力长期作战中军事指
导思想的演变
第一节 由南向北的明代统一战争
第二节 明初对元残余势力的进攻
第三节 仁宣时代的稳守反击
第四节“土木之变”后的消极防御和“边墙”构筑
第十章 明代在东南沿海御倭的海防思想
第一节 明代倭患的由来和明军的海防措施
第二节 对倭作战中的“剿抚之争”和“水陆之争”
第三节 戚继光和戚家军的编成、阵法和战法
第十一章 明末孙承宗保卫辽西的车营战法
第一节 车营的编成
第二节 步、骑兵各队及整个车营的战斗队形(阵)
第三节 车营的战法
第十二章 清代(鸦片战争以前)以武功定天下的战略、
策略思想
第一节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从小到大,由弱
变强的战略、策略思想
第二节 皇太极“和谈与自固”的战略、策略思想
第三节 多尔衮入关统一全国以及康、乾时期扩张
疆域的战略、策略思想
第十三章 明清时代火药、火器的大量使用对军队
编制、装备和战法的影响
第一节 军队编制和装备的变化
第二节 军队战术上的变化
第十四章 明清(鸦片战争前)的重要军事著作
第一节 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第二节 孙承宗等的《车营扣答合编》
第三节 茅元仪的《武备志》
第四节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
第五节 年羹尧的《治平胜算全书》
第六节 其它明清时代兵书
结束语
第六篇 中国历代农民战争军事思想的特点
第十五章 农民战争的特殊性质
第一节 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制度的产物
第二节 农民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封建地主阶级
的统治
第十六章 农民战争的军队建设和政权建设
第一节 军队建设
第二节 政权建设
第十七章 农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第一节 以反围剿打破敌人围剿
第二节 流动作战 以走制敌
第三节 避实击虚 出奇制胜
第四节 攻坚战
第十八章 农民战争的后勤补给
结束语
第七篇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军事思想
第十九章 鸦片战争时期“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军事
思想
第一节 林则徐的军事思想
第二节 魏源的军事思想
第二十章 湘、淮军人物的军事思想
第一节 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
第二节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军事思想
第三节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表现的军事思想
第四节 这个时期的军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十一章 清王朝接受西方军事思想创建新军
第一节 清王朝创建新军的过程及指导思想
第二节 清末学习西方军事学术的典令性著作
第三节 新式陆军学堂所接受的军事学术
第四节 海军所接受的西方军事学术
第二十二章 民国初年的军事思想
结束语
《etcd技术内幕》内容简介:etcd是一个可靠的分布式KV存储产品,由CoreOS公司开发,其底层使用Raft算法保证一致性,主要用于共享配
不屈战俘-建川博物馆之 本书特色 樊建川抗战文物收藏以无可辩驳的史实和铁的证据,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侵华罪行和伪满政府、汪伪政权的奴颜卑骨;更以饱满的爱国热情讴歌...
《李清照传:半生飘零,一世尽情》内容简介:作者桑妮创造性地通过漫谈的形式,以唯美的文字,将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及各个时期的词作
青春肆虐的河谷 本书特色 晓剑,男,1952年9月24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祖籍为河北省南宫市,汉民族。初中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附中;1969年到云南省河口县红河...
无可奈何花落去(原台湾当局“贿赂外交”丑闻录) 内容简介 在两岸关系走向健康发展的今天,有一段历史,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不能忘记。那就是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台...
C形包围-[修订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知名军事专家戴旭的现象级畅销书《C形包围》的zui新修订版。《C形包围》(修订版)是戴旭结合数年战略研究,重新铸就全景...
人大会务工作手册 本书特色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区域都设有人民代表大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
美国的激情.权力.政治-乔治敦女士俱乐部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今*受欢迎的传记作家C.大卫·海曼的又一力作。在书中,海曼对乔治敦的政治和社会生活首次进行了真实的描...
刘少奇选集(上下卷)(平装) 本书特色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凯利·E.克拉格通过查阅美国国家档案馆以及“失落的营”成员的口述,完成了这部历史著作。作者着重研究了来自得克萨斯第131野战炮
权力与责任:构建跨国威胁时代的国际秩序(精装) 本书特色 21世纪是一个充满跨国威胁的世纪——经济动荡、气候变化、核扩散、冲突、贫穷、恐怖主义、疾病,不一而足。...
《万物皆有理:天文中的物理》内容简介:大自然万物皆有理物理科普丛书共五册,分别为地球篇、大气篇、海洋篇、天体篇、生活篇。本
改革开放中的任仲夷 内容简介 本书以饱满的热情叙述了广东改革开放曲折而艰辛的历程;展示了任仲夷深刻的思想、卓越的胆识、幽默的性格、生动的语言;比较详实地记录了广...
我听见自由在唱歌-自由 本书特色 读者丛书编辑组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读者丛书》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之一,于201...
列宁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列宁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深邃的思想,这些理论和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特别是关于政...
日本民族主义形态研究 本书特色 日本民族国家的发展以明治维新、战后民主改革以及冷战终结三大转折点为标志,呈现出近代、战后及当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三个比较清...
生产.第六辑(“五月风暴”四十年反思) 内容简介 对于“生产”(producing)的关注,源自马克思主义传统,正是在生产环节,马克思发现了资本增殖的秘密。马克...
《伊莎贝拉:武士女王》内容简介:这是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的一部扣人心弦的革命性传记。这位颇有争议的西班牙女王赞助了克里斯
转型发展论 本书特色 《转型发展论》从中国转型发展的现实逻辑出发,在充分汲取国内外转型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转型发展的理论框架,并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内容简介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分上、中、下三册。本书为下册,时间从一九九六年三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后,以一九九七年九月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