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后勤学——战争准备的科学》一书是目前见到的西方最早的开拓性后勤理论专著,作者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校乔治·赛勒斯·索普,于1917年出版。西方的军事和后勤学术界对该书的评价甚高。英国1980年版《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该书提出“战略、战术、后勤三位一体的结构”强调“后勤当然的职能就是提供战争的一切手段,即人力手段和物力手段”,打破传统的后勤狭窄概念,使后勤的含义扩大到“包括战争财政、舰船建造、军备生产,以及战争经济的其他方面在内”,是西方十九世纪以来后勤理论的重要发展。美国著名后勤学家亨利·艾克尔斯在《国防后勤学》(1959年版)一书中称索普这本“写得很出色的小册子”,是“研究后勤理论和原则的首次尝试”,并指出:直到1945年在(美国)海军学院图书馆中发现此书五本之前,它几乎或甚至完全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该院的几位学员读完这本书后很感兴趣,他们认为,如果索普的意见能及时地得到应有的重视,那就可以(在战争中)节约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美元。遗憾的是,此书已经绝版”。
《理论后勤学——战争准备的科学》一书共十二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共十一章,主要依据以往战争尤其是十九世纪以来三次战争的经验教训(拿破仑征俄之战,美国内战、普法战争),从理论上探讨后勤在工业化时代的战争中应有的地位与作用;战略、战术同后勤的相互关系;军队与后勤的组织体制及其领导,管理方法;和平时期后勤的战争准备和国家的战时生产准备及其动员。第二部分着重论述如何适应战争需要,加强后勤官兵训练教育问题。
索普在这本书中反复论述的基本观点是:后勤与战略、战术一起构成战争科学的三大分支,现代战争的准备和实施必须有相应的后勤保障(包括国家动员全部资源)、后勤保障制约着战略、战术目标的达成,关系着战争的进退与胜负;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进步引起了作战手段、战争规模及其物质需求与消耗的变化,由此扩大了后勤工作的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后勤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战争已进入工业化的时代,后勤必须象商业部门那样,建立合理分工协作的组织体制,采用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培养有知识的专业人才,精打细算,注重效率,避免重复和浪费。如他认为,“战略之于战争,犹如情节之于戏剧,战术可比之为演员扮演的角色,后勤则相当于舞台管理、置办道具及担当演出的种种维持工作”,它虽然默默无闻,但为成功的演出所必不可少,就战争而言,“任何战略问题和战术问题都要从后勤的角度加以解决”,忽视后勤的结果,付出的代价更高。他强调后勤“应被承认是一门科学”,并批评只谈战争科学而“闭口不谈后勤”的军事家是对战争的实际和后勤“一无所知”。在他看来,拿破仑侵俄战争的失败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后勤工作是战争活动的“一大独立方面”,没有组织好后勤协调工作,也是后勤的一大失败。而在美国南北战争和普法战争中,胜利的一方都是后勤组织得较好的一方。他强调战争“规模庞大,涉及众多的部门,要把国家的各种资源转化为作战手段,以保障战争的准备和实施,一旦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它就成了一个武装的民族——每个人不是直接投入战斗就是参与保障作战”,经济因素和后勤因素以及国家战时动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影响越来越大。“战争中,交战国家在资源动员方面的竞争空前激烈,看来只有最能经济地使用其资源的一方,也就是谁最能从其资源的耗费中获得最大效果,最善于选择最经济的武器等等,谁才能赢得战争”。他预言正在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是:“哪一方拥有最后的后备人力和最后的财力,哪一方才能打赢这场战争”。他反复说明,“现代战争已丧失神秘性和骑士精神,而与商业性及工业化发生了密切联系,并因之而使商业性方法适用于战争”;为此,他十分重视军队和后勤的组织体制、实行“集中控制、分散执行”的原则,精确分工、密切协调、发挥下级和下属人员的主动性,加强各项工作的科学管理和通过正规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等问题,强调“研究理论后勤不能不探讨后勤组织的各个部分怎样才能有效工作的理论,一个组织的各个部分都要有效率”,“有知识,才能有效率”,“基础教育,对复杂的现代战争中的士兵来说,是发挥他们的最高效率所必不可少的”。为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他还以商业部门和现代工业生产的经验为依据,提出“联合是很大的节约”,陆、海两个军种(当时还无空军军种)的通用武器装备要实行标准化,统一组织生产、供应,在其它方面,也要实行联合和统一管理,如军服生产的合并,医院与卫生机构的合并等等。
索普的这本后勤理论专著距今已近七十年,尽管战争与后勤两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书中论述的某些基本观点和历史分析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特别对于研究后勤理论的发展历史有较大的价值,特全文翻译出版,供参考。需要指出的是,索普是资产阶级后勤学家,他在书中的不少观点,如战争观问题,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问题,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另外,该书在学术理论上也有不足之处,如对战争与经济、战争与后勤相互关系的论述缺乏深入的科学分析等等,望读者阅读时注意研究和鉴别批判。
还需要说明的是:《理论后勤学——战争准备的科学》一书书名,过去有的译为《纯后勤——战争准备的科学》。考虑到索普在此书前言中的解释,“理论后勤”(“纯后勤”)指的是对后勤的理论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与“应用后勤”相对应,故采用了现在的译名。
警察积极心理健康自我训练手册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警察积极心理健康概述、警察的幸福生活、警察的职业心理潜能、警察的情商、警察的快乐工作等。警察积极...
《少儿美术教程——创意线描画》内容简介:本书引进了国外优秀少儿绘画教育理念,并结合中国孩子的自身特点,引导孩子们在临摹的基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纪实 内容简介 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在北上与南下的战略方针问题上,党中央与张国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毛泽东称之为他一生中“*黑暗的时...
许德珩与九三学社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研究九三学社的主要创始人许德珩。这一研究,不仅对于了解九三学计历史、对于了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走过的历史道路,了解中国共产党体...
中外选举制度比较 本书特色 选举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成果中的一朵奇葩。正是近现代选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才使得一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创建不会因地域大小或人口多...
世界的血:150幅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的战争影像 本书特色 150幅经典作品,将带你体会战争的残酷、血腥和恐怖,体会战争是如何践踏和摧折人性,去更深地理解在新世纪来...
援华抗日的美国飞虎队 本书特色 60年前,在中国发生了一段中美友谊的传世佳话,这就是以陈纳德将军为首的飞虎队援华抗日的传奇故事,这也是中美军事合作史上*为壮美的...
回顾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留个深刻印象的的大多是陆上交锋,但在海上,特别是远海,一场生死斗更是惊心动魄。德国海上舰只,
2008年 耶鲁大学政治学专业博士2003年 耶鲁大学政治学专业硕士2002年 耶鲁大学政治学专业硕士1998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学士毕业研究方向:国际关系理...
无知与自由之间——《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序by 刘军宁政治事务的本质是如何对待人。因此,任何政治理论和学说都有意或无意地以关于人之本质特征的假设为出发点。有的理论...
獻給熱愛歐洲中世紀軍事文化的你──【戰略.戰術.兵器事典】系列第12集帶你一窺城堡與要塞的發展歷史和建築結構!要塞(Fortre
冷战国际史研究II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中心组织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探索、专题研究、中国和东欧外交官论冷战时期的中国与东欧关系,以及新...
著名海战纪实 本书特色 马岛海战:守岛与夺岛的现代战争甲午战争:中国缺乏真正懂海军的将领瓜岛海战:日本陆海军的一次大败英西争霸:“海盗头子”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著...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 本书特色 二0一三年一月十七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从文章反映的情况看,餐饮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广...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1937平型关抗战杨威平型关影像全纪录 本书特色 1916年,当毛泽东还是一个普通师范学生的时候,就说“中日之间20年内必...
《二战德国坦克图览》为二战时德国坦克研制及发展史的图解性介绍,AKI号坦克至VI号坦克,再到著名的"虎王"坦克(以及一些次要类型
铸牢军魂固长城 本书特色 《铸牢军魂固长城\/科学发展小丛书》编著者叶晖南。 《铸牢军魂固长城》,本书主要记述了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方针的新发展、国防...
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视角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我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完善而成的,是我长期学习、思考和探索的结果。本人来自农村,长期以来对中...
从政的智慧 本书特色 《从政的智慧(中国一线高官)(精华版)》是中国政坛高官传记第1女作家未公开的手记,独门披露中国一线高官成功之道;透视从普通人到高级领导的心...
《政治秩序的起源》内容简介: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05)——保持开放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