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后勤学——战争准备的科学》一书是目前见到的西方最早的开拓性后勤理论专著,作者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校乔治·赛勒斯·索普,于1917年出版。西方的军事和后勤学术界对该书的评价甚高。英国1980年版《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该书提出“战略、战术、后勤三位一体的结构”强调“后勤当然的职能就是提供战争的一切手段,即人力手段和物力手段”,打破传统的后勤狭窄概念,使后勤的含义扩大到“包括战争财政、舰船建造、军备生产,以及战争经济的其他方面在内”,是西方十九世纪以来后勤理论的重要发展。美国著名后勤学家亨利·艾克尔斯在《国防后勤学》(1959年版)一书中称索普这本“写得很出色的小册子”,是“研究后勤理论和原则的首次尝试”,并指出:直到1945年在(美国)海军学院图书馆中发现此书五本之前,它几乎或甚至完全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该院的几位学员读完这本书后很感兴趣,他们认为,如果索普的意见能及时地得到应有的重视,那就可以(在战争中)节约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美元。遗憾的是,此书已经绝版”。
《理论后勤学——战争准备的科学》一书共十二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共十一章,主要依据以往战争尤其是十九世纪以来三次战争的经验教训(拿破仑征俄之战,美国内战、普法战争),从理论上探讨后勤在工业化时代的战争中应有的地位与作用;战略、战术同后勤的相互关系;军队与后勤的组织体制及其领导,管理方法;和平时期后勤的战争准备和国家的战时生产准备及其动员。第二部分着重论述如何适应战争需要,加强后勤官兵训练教育问题。
索普在这本书中反复论述的基本观点是:后勤与战略、战术一起构成战争科学的三大分支,现代战争的准备和实施必须有相应的后勤保障(包括国家动员全部资源)、后勤保障制约着战略、战术目标的达成,关系着战争的进退与胜负;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进步引起了作战手段、战争规模及其物质需求与消耗的变化,由此扩大了后勤工作的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后勤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战争已进入工业化的时代,后勤必须象商业部门那样,建立合理分工协作的组织体制,采用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培养有知识的专业人才,精打细算,注重效率,避免重复和浪费。如他认为,“战略之于战争,犹如情节之于戏剧,战术可比之为演员扮演的角色,后勤则相当于舞台管理、置办道具及担当演出的种种维持工作”,它虽然默默无闻,但为成功的演出所必不可少,就战争而言,“任何战略问题和战术问题都要从后勤的角度加以解决”,忽视后勤的结果,付出的代价更高。他强调后勤“应被承认是一门科学”,并批评只谈战争科学而“闭口不谈后勤”的军事家是对战争的实际和后勤“一无所知”。在他看来,拿破仑侵俄战争的失败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后勤工作是战争活动的“一大独立方面”,没有组织好后勤协调工作,也是后勤的一大失败。而在美国南北战争和普法战争中,胜利的一方都是后勤组织得较好的一方。他强调战争“规模庞大,涉及众多的部门,要把国家的各种资源转化为作战手段,以保障战争的准备和实施,一旦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它就成了一个武装的民族——每个人不是直接投入战斗就是参与保障作战”,经济因素和后勤因素以及国家战时动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影响越来越大。“战争中,交战国家在资源动员方面的竞争空前激烈,看来只有最能经济地使用其资源的一方,也就是谁最能从其资源的耗费中获得最大效果,最善于选择最经济的武器等等,谁才能赢得战争”。他预言正在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是:“哪一方拥有最后的后备人力和最后的财力,哪一方才能打赢这场战争”。他反复说明,“现代战争已丧失神秘性和骑士精神,而与商业性及工业化发生了密切联系,并因之而使商业性方法适用于战争”;为此,他十分重视军队和后勤的组织体制、实行“集中控制、分散执行”的原则,精确分工、密切协调、发挥下级和下属人员的主动性,加强各项工作的科学管理和通过正规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等问题,强调“研究理论后勤不能不探讨后勤组织的各个部分怎样才能有效工作的理论,一个组织的各个部分都要有效率”,“有知识,才能有效率”,“基础教育,对复杂的现代战争中的士兵来说,是发挥他们的最高效率所必不可少的”。为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他还以商业部门和现代工业生产的经验为依据,提出“联合是很大的节约”,陆、海两个军种(当时还无空军军种)的通用武器装备要实行标准化,统一组织生产、供应,在其它方面,也要实行联合和统一管理,如军服生产的合并,医院与卫生机构的合并等等。
索普的这本后勤理论专著距今已近七十年,尽管战争与后勤两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书中论述的某些基本观点和历史分析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特别对于研究后勤理论的发展历史有较大的价值,特全文翻译出版,供参考。需要指出的是,索普是资产阶级后勤学家,他在书中的不少观点,如战争观问题,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问题,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另外,该书在学术理论上也有不足之处,如对战争与经济、战争与后勤相互关系的论述缺乏深入的科学分析等等,望读者阅读时注意研究和鉴别批判。
还需要说明的是:《理论后勤学——战争准备的科学》一书书名,过去有的译为《纯后勤——战争准备的科学》。考虑到索普在此书前言中的解释,“理论后勤”(“纯后勤”)指的是对后勤的理论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与“应用后勤”相对应,故采用了现在的译名。
舆论.运动与外交-20世纪20年代民间外交研究 本书特色 《舆论、运动与外交:20世纪20年代民间外交研究》由学苑出版社出版。舆论.运动与外交-20世纪20年代...
先秦政治思想史 本书特色本书原为1922年梁启超先后在北京政法于门学校和东南大学讲课的内容,经整理出版。这部著作是梁启超研究先秦思想史的代表作,亦体现了梁启超晚...
民国江湖-民国帮会秘闻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六章介绍了民国时期的帮会的起源、帮会的发展壮大以及*终结局等历史谜团。民国江湖-民国帮会秘闻 目录 **章民国帮会内幕...
在网络上风行的诸多棋牌类游戏中,有哪一种即使半夜两点也有几万人挑灯在线鏖战不休?又有哪一种能拥有上百万玩家人气超其他任何
东线空战 本书特色 ★唯一的目击者材料,罕见的高清照片★强悍飞机、精锐部队的东线服役“日记”★关键人物的简明传记,详细数据表及技术评估附录★融汇多部经典,采纳*...
《短兵器》是一部关于世界各地短兵器的权威历史著作,以历史年代为脉络,以地理区域为线索,介绍了350多种不同时代社会背景下的刀
共和主义-从古典到当代 本书特色 这本《共和主义(从古典到当代)》(作者刘训练)是“政治文化与政治思想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分为新旧概念的混杂使用;“*优良政体”...
巴巴罗萨行动 本书特色 军工成就大国腾飞,备用铺就权力之路!瓜分波兰,轴心国貌合神离。诺门坎闪电战完美上演,日本北进策略胎死腹中,苏德之战一触即发。苏军势如破竹...
中国抗日战争大参考 本书特色 ●20世纪战争大百科全书,讲述人类历史上近百场重大战役●普及军事国防知识,总结战争规律,回顾历史,呼吁和平●海量珍贵历史照片首次呈...
本书乃著名史家王尔敏先生关于晚清军事史研究的名作,先生寻绎演说晚清军制的沿革与迁变,由湘(军)入淮(军),将淮军的缘起、
胡锡进论复杂中国 本书特色 胡锡进是率先提出“复杂中国”概念的媒体人;又是试图用“复杂密匙解析复杂中国”的思想者。他的发声,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总是渗透着思想...
中外交流史事考述 内容简介 蔡鸿生先生一贯以“务实”,不作空泛议论,不写高头文章的学术风格著称。他曾说“略人所详,详人所略是我一贯的著述原则”。因此本书并无长篇...
一九二一-一九七五-毛泽东思想年编 本书特色 《毛泽东思想年编(一九二一——一九七五)》(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是从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七五年期间的...
看美国政客的嘴脸 本书特色 就业有保障、生命安全无虞、经济稳定发展?这是所有的美国政客向美国民众承诺的美好生活,事实真的如此吗?《看美国政客的嘴脸》用无可争辩的...
日本间谍全传-图文本 内容简介 日本这个弹丸之国,在近现代战争史上却呼风唤雨,为所欲为。不仅在甲午海战中打垮北洋海军,在日俄战争中大显身手,而且成功偷袭美国海军...
应对危机-灾难.暴乱和恐怖行为管理 本书特色 该书是危机管理研究方面的经典著作,由著名的危机管理研究学者罗森塔尔组织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撰写,对20世纪70、80年...
战争事典:026:026 本书特色 17 世纪中叶至 17 世纪后半叶,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在遥远的东方,两个东北亚的陆上强权,正围绕着黑龙江流域肥沃的土地和丰饶...
挑衅-中国近海争端背后的石油大图谋 本书特色 1. 中国近海石油开采竞争日趋激烈,属于我国领海的油气资源正不断地流失,一场围绕中国沿海大陆架的海上石油争夺战正在...
军人忠诚精神论 本书特色 《军人忠诚精神论》有其特有创新之处:在伦理学领域首次提出“忠诚精神”这一命题,并对“忠诚精神”进行了诠释。书中还提出了“军人忠诚精神”...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新媒体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对博客、短信、微信等新媒体行研究与分析,探讨博客为女性和女性主义提供的话语新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