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后勤学——战争准备的科学》一书是目前见到的西方最早的开拓性后勤理论专著,作者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校乔治·赛勒斯·索普,于1917年出版。西方的军事和后勤学术界对该书的评价甚高。英国1980年版《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该书提出“战略、战术、后勤三位一体的结构”强调“后勤当然的职能就是提供战争的一切手段,即人力手段和物力手段”,打破传统的后勤狭窄概念,使后勤的含义扩大到“包括战争财政、舰船建造、军备生产,以及战争经济的其他方面在内”,是西方十九世纪以来后勤理论的重要发展。美国著名后勤学家亨利·艾克尔斯在《国防后勤学》(1959年版)一书中称索普这本“写得很出色的小册子”,是“研究后勤理论和原则的首次尝试”,并指出:直到1945年在(美国)海军学院图书馆中发现此书五本之前,它几乎或甚至完全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该院的几位学员读完这本书后很感兴趣,他们认为,如果索普的意见能及时地得到应有的重视,那就可以(在战争中)节约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美元。遗憾的是,此书已经绝版”。
《理论后勤学——战争准备的科学》一书共十二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共十一章,主要依据以往战争尤其是十九世纪以来三次战争的经验教训(拿破仑征俄之战,美国内战、普法战争),从理论上探讨后勤在工业化时代的战争中应有的地位与作用;战略、战术同后勤的相互关系;军队与后勤的组织体制及其领导,管理方法;和平时期后勤的战争准备和国家的战时生产准备及其动员。第二部分着重论述如何适应战争需要,加强后勤官兵训练教育问题。
索普在这本书中反复论述的基本观点是:后勤与战略、战术一起构成战争科学的三大分支,现代战争的准备和实施必须有相应的后勤保障(包括国家动员全部资源)、后勤保障制约着战略、战术目标的达成,关系着战争的进退与胜负;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进步引起了作战手段、战争规模及其物质需求与消耗的变化,由此扩大了后勤工作的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后勤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战争已进入工业化的时代,后勤必须象商业部门那样,建立合理分工协作的组织体制,采用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培养有知识的专业人才,精打细算,注重效率,避免重复和浪费。如他认为,“战略之于战争,犹如情节之于戏剧,战术可比之为演员扮演的角色,后勤则相当于舞台管理、置办道具及担当演出的种种维持工作”,它虽然默默无闻,但为成功的演出所必不可少,就战争而言,“任何战略问题和战术问题都要从后勤的角度加以解决”,忽视后勤的结果,付出的代价更高。他强调后勤“应被承认是一门科学”,并批评只谈战争科学而“闭口不谈后勤”的军事家是对战争的实际和后勤“一无所知”。在他看来,拿破仑侵俄战争的失败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后勤工作是战争活动的“一大独立方面”,没有组织好后勤协调工作,也是后勤的一大失败。而在美国南北战争和普法战争中,胜利的一方都是后勤组织得较好的一方。他强调战争“规模庞大,涉及众多的部门,要把国家的各种资源转化为作战手段,以保障战争的准备和实施,一旦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它就成了一个武装的民族——每个人不是直接投入战斗就是参与保障作战”,经济因素和后勤因素以及国家战时动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影响越来越大。“战争中,交战国家在资源动员方面的竞争空前激烈,看来只有最能经济地使用其资源的一方,也就是谁最能从其资源的耗费中获得最大效果,最善于选择最经济的武器等等,谁才能赢得战争”。他预言正在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是:“哪一方拥有最后的后备人力和最后的财力,哪一方才能打赢这场战争”。他反复说明,“现代战争已丧失神秘性和骑士精神,而与商业性及工业化发生了密切联系,并因之而使商业性方法适用于战争”;为此,他十分重视军队和后勤的组织体制、实行“集中控制、分散执行”的原则,精确分工、密切协调、发挥下级和下属人员的主动性,加强各项工作的科学管理和通过正规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等问题,强调“研究理论后勤不能不探讨后勤组织的各个部分怎样才能有效工作的理论,一个组织的各个部分都要有效率”,“有知识,才能有效率”,“基础教育,对复杂的现代战争中的士兵来说,是发挥他们的最高效率所必不可少的”。为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他还以商业部门和现代工业生产的经验为依据,提出“联合是很大的节约”,陆、海两个军种(当时还无空军军种)的通用武器装备要实行标准化,统一组织生产、供应,在其它方面,也要实行联合和统一管理,如军服生产的合并,医院与卫生机构的合并等等。
索普的这本后勤理论专著距今已近七十年,尽管战争与后勤两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书中论述的某些基本观点和历史分析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特别对于研究后勤理论的发展历史有较大的价值,特全文翻译出版,供参考。需要指出的是,索普是资产阶级后勤学家,他在书中的不少观点,如战争观问题,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问题,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另外,该书在学术理论上也有不足之处,如对战争与经济、战争与后勤相互关系的论述缺乏深入的科学分析等等,望读者阅读时注意研究和鉴别批判。
还需要说明的是:《理论后勤学——战争准备的科学》一书书名,过去有的译为《纯后勤——战争准备的科学》。考虑到索普在此书前言中的解释,“理论后勤”(“纯后勤”)指的是对后勤的理论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与“应用后勤”相对应,故采用了现在的译名。
世界各国反分裂斗争纪实及其法律依据 本书特色 《世界各国反分裂斗争纪实及其法律依据》主要内容包括:世界各国反分裂斗争纪实、美国内战风云录、加拿大反分裂斗争史话、...
中国古剑有着辉煌的历史,有当时世界上独步一方成为中华文明有机组成部分,本书依据考古发现的大量古剑实物,结合文献资料的记载
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研究 本书特色 《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指导原则,梳理西方政党党内民主发展历程,解析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基本特征,从政治生态...
鏖兵地中海 本书特色 德军数百架轰炸机对马耳他塔卡利机场实施了猛烈轰炸,该机场因此成为有史以来**次遭到“地毯式”轰炸的地方。鏖兵地中海 内容简介 尽管直布罗陀...
中国大学面临的选择-民生中国 本书特色 龚友德编著的《中国大学面临的选择》就目前我国民众普遍关注的高等教育十个方面的问题,从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运行机制三个维度...
《逆说美国的民主》内容简介:日本学者揭开美国社会的繁荣表象,审视民主主义的困境。■本书从民主思想说起,展现美国社会繁荣与危
《文苑杂谈》内容简介:本书确立十四个专题,详细论述古典诗文写作中有关文体、文风、语言运用、艺术技巧等内容,明晰概念,举出例
1980年代的道德中国 本书特色 本书从“精神文明”建设概念提出、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形成和“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开展,从中央政策的层面探讨...
包刚升,浙江海宁人,执教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2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曾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从事访问研究,其学术专著《民主崩溃的政治学...
近距离看美国政治-插图版 本书特色 美国*重要的政治传统是什么?它是如何影响当代美国政治乃至世界政治格局的?“美国梦”究竟是什么?美国当今的政治体制是如何帮助美...
永不消逝的幽灵-重读《共产党宣言》 本书特色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撰写的纲领。在这个纲领性文献中,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
《有闲阶级论》内容简介:制度经济学鼻祖凡勃伦里程碑式的著作,从此将社会学关注的焦点转移到“消费”之上。《有闲阶级论》为美国
图说天下-话说中国历史系列 隋 唐 五代 本书特色 洞悉历史真相,感悟民族精神浪漫的诗人,浪漫的诗歌,万国的景仰,万世的朝拜,对于盛世而言,都仅仅是一个注脚本书...
日本冷刃 本书特色 本书详细介绍了日本古代武士刀和近代以来的军刀,并力求理清日本刀的发展演变过程。依据形状、尺寸,日本刀可分为太刀、打刀、肋差、短刀...
本书对公元前四世纪雅典和斯巴达之间长达27年伯罗奔尼撒战争进行了再解读,作者从现代人的角度对这场战争的起因、过程以及结果给
面前有一张表格:1936年底世界各大国陆军力量比较。它令我万分吃惊。当时中国陆军220万人,世界第一;日本陆军25万人,世界第八。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05) 本书特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我们正在从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有继承,才有创新。了解历史...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内容简介 现在拿来问世的这本书——首页,内容共分十七篇,曾分篇连载于上海出版的《时与文》杂志上。在登载**篇《论所谓官僚政治》时,作者曾在前面...
西产有云,陷阱上不要忘记放一块金币。1944年末的西线战场,盟军节节进逼但已成强弩之末,德军步步后退但精锐尚存,西线战场出现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内容简介: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