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人出生、受苦而后死去。”这是安娜托·法兰斯的著作中,一位智者对生命所作的诠释。然而,有些自由派的思想家则认为:“人只是一个小小的机器,由原子任意的排列所组成,不过是自然进化的一部份,痛苦则是人类挣扎求生存不可避免的过程,人命并没有特殊的‘意义’及目的。而死亡是化学成份的分解,分解殆尽后,不残存一物。”
当以上两种说法,被某些怀疑论者、甚至伟大的思想家广为采用的同时,其他哲学家及宗教上的先驱也想发掘出生命的意义及目的,尤其想要探讨人生所受苦难的问题。
根据释尊的看法,每一种物质都不会消灭,始终以成、住、坏、空的顺序循环不已,永不止息。释尊也认为所有的事物都受苦于无止尽的变化及冲突。然而,这些受苦受难的人们因为期待永生与灵魂不灭,愿意忍受这些痛苦。就因为存有这种期待,人们遂产生永远无法满足的私心,因此导致恐惧及忧虑。
释尊在他的教诲中,提供了我们道德行为的标准,他认为虽然我们生活在痛苦与不确定感中,然而如果我们学习去区分成熟与幼稚的行为,我们仍然有可能体会到实质的幸福。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的心灵必须先要有正确的观念。也就是认清生命的贪婪本性及追逐感官喜乐的倾向,并检讨人生变迁与贪婪的结局,以适当引导自己的生活,走向幸福之道。
为何忧伤
第一版《为何忧伤》(Why Worry)于一九六七年出版(一万册),随即获得读者广大的回响并以每版五千册的纪录再发行了六版以上,赞赏及感谢的信函从世界各地蜂拥而来。有的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有的则来自南非及许多亚洲国家。那些表示赞赏的人不仅只有佛教徒,还包括印度教徒、回教徒、基督教徒,甚至一些自由思想家。这本书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兴趣,部份原因是用词简单明了、内容浅显易懂,更重要的原因是本书的目的在揭示生命的真相,不仅以佛教的观点,更是融入其他宗教及伟大思想家合情合理的观点,给予那些陷入纷乱复杂的文明世界中的彷徨迷惑者,适度的安慰和建议。
有些人甚至来信表示他们是如何藉由此书,及时了断自杀的念头。有人则说他们每天晚上会阅读上几页,帮助自己静下心来,以确信世上的种种问题,总有简单及实际的方法可以解决。
自从《为何忧伤》一书出版后,发生了许多事情。这其间我读了许多读者的来信,以及与各行各业遭受困扰的人充分地讨论后,得到不少新的体验及领悟,因此,我决定出版另一册新书。
这本新书讨论人类古老的问题,也针对现今的现象加以探讨,但是初衷仍然不变,那便是表达出一个人如何透过适切的信仰而活得欢喜自在。我想以实际的及本人的观点来讨论问题,因此,引用许多文句、轶事、趣闻、寓言故事等,来说明一个有智慧的人是如何超越时空看待生命。这些颇具东方风味的文字,可能有些读者无法加以联想体会,并觉得它们是属于特殊文化的一群。然而,这些读者若能区分故事本身及其要点,便可以受益匪浅。毕竟,世间的问题及真理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诚挚的希望本书能为读者带来新的体验和希望,并期望读者不要带有讥讽与怀疑的眼光阅读本书。
达摩难陀 一九八九年五月十九日
图像与仪式-隋唐长安佛教艺术 本书特色 本书以隋唐时期长安佛教造像为核心,探讨了造像艺术中所体现的佛教净土信仰的具体形态,勾勒了皇室、僧团与信众之闻的关系。在此...
禅说庄子-庚桑楚.至乐 本书特色 《庚桑楚》和《至乐 》两篇中,庄子用汪洋恣肆的文笔为我们阐述了平气顺心的养生秘法和让身心长治久安的无为法门。在《至乐》中,庄子...
圣经新约东方解 本书特色 中国人**次通解西方**经;中国现代人**次通解西方**经;一个当过六年和尚的中国人通解西方《圣经》;一个通解过《金刚经》、《论语》、...
老子传统生命学解析 内容简介 本书按老子原文的内容分为81章,每章按其主旨贯以标题。主要包括〔原文〕、〔释词〕、〔译文〕和〔分析〕四个部分,其中〔分析〕部分是主...
两汉京氏陆氏易学研究 本书特色本书收录丛书中《京氏易及京氏易传批注》《周易陆氏学》合为一书,题为《两汉京氏陆氏易学研究》。芹庭先生研究京氏章句及其学派久矣,用力...
清儒得失论---刘师培论学杂稿 内容简介 刘师培是晚清著名学者,其祖父和父亲均为经学家,刘师培继承家学乃至大成。本书辑其所作《清儒得失论》、《汉宋学术异...
德国著名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时期(1919-1923年)的讲座和论文被视为海德格尔思想的真正开端。作者在其中尝试了以“形
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 本书特色 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金刚经》,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人世间时的本来面目与讲话实录,全文5176字,字字蕴含佛法精髓,句句都是...
哲学絮语 本书特色 在哲学领域,陈先生以一个非专业哲学家的身份,对启蒙时代的欧洲哲人莱布尼茨、马勒伯朗士、伏尔泰、康德,包括稍后的费希特、黑格尔等人,以及相对应...
墨子解说 本书特色 墨子的思想主要保存于《墨子》一书。《墨子》原有七十一篇,后世亡佚十八篇,其中有八篇可知其篇目,另外十篇的篇目已无从考证,今只存五十三篇。本书...
明清全真教论稿 本书特色 儒道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它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共同感情和强大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均起了极其...
《荀子》新探 本书特色荀子思想是以儒学为本,博采百家之说为用,为适应封建大一统形势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开放性的思想体系,是一种具有认知精神的务实型的新儒学。近世荀子...
《丝路佛境》内容简介:丝绸之路又被称为“佛教之路”,它是佛教东传中国的主要线路。千年丝路上的寺院、石窟,不仅成为佛教东传
时间中的苦索 本书特色 情感总是在历程,思想也不断在犹豫。作者以不肯休止的锐利而豪放的心,拼命努力着要找到一点真正属于自身的自我,以寻觅到生命的安慰、生活的美感...
论语力(含VCD光盘) 本书特色 作者将全部首印版税通过中华红十字基金会捐给四川灾区随书赠送:于丹,孔健精华讲座光盘。张瑞敏,周厚健,李彦宏,范敬宜,唐国强,姜...
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 内容简介 《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作为处女作在思想上是*不成熟的,而且所论及的中国文化也是我本人功力*薄弱的一个学术领域...
世界汉译学术名著-道德情操论 本书特色 《世界汉译学术名著:道德情操论》是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世界汉译学术名著-道德情操论 目录 **卷论行为的合宜性**篇论...
易经的智慧-5 本书特色 《易经的智慧》系列丛书共六部,本书为第五部,由同名电视讲座整理而成。《易经的智慧1:从开天辟地到师忧比乐》,从乾坤定位开始展开,讲述始...
但丁 本书特色 《但丁》这本短小的传记将但丁的《神曲》《新生》《论世界帝国》等几部名作与他的人生编织在一起,以敏锐的评论家眼光和细腻的文学家笔调,向读者介绍了这...
约翰·洛克 本书特色 第三版序这一版变动较多。正文变动甚少,仅有一点必要的小修改,加了一些脚注向读者介绍1955年以后的发展,参考书目开列到目前为止。新加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