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强所著的《朱陆·孔佛·现代思想——佛学与晚明以来中国思想的现代转换》关切的核心主题是佛学与晚明以来中国思想的现代转换问题,围绕此一主题,集中探讨了如下几个贯穿于晚明以来中国思想史中的重要议题:一是孔佛会通是否也可能是一种新文化?二是现代条件下成德之学如何讲?三是共和之后,教化任务由谁承担?《朱陆·孔佛·现代思想——佛学与晚明以来中国思想的现代转换》重点探究了彭绍升、章太炎、欧阳竟无等思想人物,特别对近代唯识学复兴的思想史脉络进行了深入解析。
自序
绪论晚明以来中国思想现代转换中的几个议题
第一章从“理学别派”到士人佛学
——由明清思想史的主题演进试论近代唯识学的思想特质
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朱陆与经史:新理观的发生与“浙东”“浙西”的学术分野
第三节新义理学:是社会理论,还是成德之学?
第四节近代唯识学:如何在“现实性”的基盘上重建成德之学?
第二章王阳明《大学》论与“朱陆”问题的展开
——兼论王学流衍与“朱陆”问题在晚明背景下的重构
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朱陆”问题的深化与阳明学的成立
第三节“良知”解释的歧义与王学流衍的分途
第四节阳明学基盘上的“朱陆”问题重构
第三章从“朱陆”到“儒释”:清代思想史的另一种可能性
——以彭绍升的“儒释”观为中心
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长洲彭氏家学的特质与彭绍升的理学抉择
第三节彭绍升理学抉择的佛学化转化及其思想史意义
第四章生死·道德·革命
——晚清“志士”理想中的个体、社会与道德
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有欲以成其公”的道德如何可能?
第三节从“无生主义”到“生生主义”
第四节“无我以建立群体”的理想如何落实?
第五节“依自不依他”与“以他为自”
第五章“操齐物以解纷,明天倪以为量”
——论章太炎“齐物”哲学的形成及其意趣
第一节前言:哲学的突破与人格的“回心”
第二节“见谛”的内涵:何谓真?何谓俗?
第三节《齐物论释》的结构:齐物哲学的三个层次
第六章方法与宗旨之间
——试论现代学术嬗变中哲学、义理学、经史之学的离合及现代佛学对其的导引
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哲学:“义理”与“真理”之间
第三节方法与宗旨之间的体系与知识
第七章经、史、儒关系的重构与“批判儒学”之建立
——以《儒学五论》为中心试论蒙文通“儒学”观念的特质
第一节前言:“源流互质”视野下的“大儒学”观
第二节何谓“经学”:“治经之法”还是“治子之法”?
第三节何谓“史学”:“察势观风”还是“损益发展”?
第四节何谓“义理学”:“反本复性”还是“革新发展”?
第五节经、史、义理学相资为用的“批判儒学”之确立
第六节余论:另一种经学向另一种史学的过渡
第八章“哲学”、“史学”与“量论”
——现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真理”、“知识”与“价值”问题
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真际”与“实际”之间的“逻辑”与“价值”
第三节“现证”还是“预设”?“虚构”还是“实证”?
第四节一种展现“义理性”的“史学”如何可能?
第九章哲学·文明·现代性
——“古今中西”之争中的“中国哲学”
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哲学革命”与“中国哲学”:从自在走向自为的传统
第三节“哲学”的希腊起源与“中国哲学”的现代性:一种哲学社会学的观点
第四节中国与雅典之间的“儒家哲学”:“儒家的”是否同时也是“哲学的”?
第十章“法相”与“唯识”何以分宗?
——试论“法相、唯识分宗说”在欧阳竞无佛学思想中的奠基地位
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无著学”中之“唯识、法相分宗”——以造论体例为中心论唯识、法相所以分宗之根据及旨趣
第三节“五法三自性”与“八识两无我”:“世尊义”中的“唯识、法相分宗”——兼论“唯识、法相分宗”原理中的“校雠学”方法
第四节“法相画龙,唯识点睛”:如何重构唯识与法相关系?
——以欧阳竟无与太虚关于“唯识、法相分宗”原理之辩难为中心
第五节“法性、法相是一种学”:“龙树法相学”如何可能?
——试论“法相学”模式之拓展性运用与“两圣一宗”大乘学的建立
第六节“增上学”与“道相智”:唯识、法相分宗之最后判准——试论唯识、法相分宗与“全体佛教”
原理之建设
附录一时代·传统·中国哲学
——时代课题与中国哲学史研究三十年来的演进逻辑
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是日丹诺夫,还是列宁?——“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讨论与“哲学”观念的解放
第三节“传统”的重估与“哲学”的解释学转向——八十年代“文化讨论”影响下的中国哲学史研究”
第四节是哲学史?还是学术史、思想史?——“学术史”
热与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
附录二传统与当代中国
——近十年来中国内地传统复兴现象的社会文化脉络分析
第一节传统复兴现象及其背后
第二节能否将“传统复兴”看做一种社会运动?
第三节传统复兴现象发生的社会文化脉络:是当代虚无主义的症候还是克服?
第四节何种“传统观”为今时所需?
周易古经今注 目录 重订自序3旧序(摘录)7述例11本书引用周易书目13周易古经今注卷首1周易古经通说3**篇 周易琐语7第二篇 周易卦名误脱表19第三篇 周易...
魔鬼逻辑学 本书特色 《魔鬼逻辑学》 是一本简单的逻辑学入门读物,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简明的、具有普遍性的逻辑标准,以轻松易懂的方式,循序渐进地阐述逻辑学的基...
梦的解析 本书特色 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 影响力享誉全球 提出“本我”“自我”“超我”“俄狄浦斯情节”“力比多”等重要概念 曾获得诺贝尔奖提名梦的解析 内容简...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嵇文甫在思想史方面主要专注于先秦段,以及晚明清初段。先秦段主要著作包括《先秦诸子政治社会思想述要》、《先秦诸子与古代社会》...
《开放宇宙》是波普尔为他的《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撰写的《后记》的第二卷,但它是独立成篇的,逐发展为一部单独的、完整的著作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家文化 内容简介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家文化》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家文化 目录 导言 上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家文...
伟大的织匠 本书特色 我们一生中遇到的每件事都是命中注定?或者,一切都只是偶然?本书告诉我们:无论是排队时的偶遇还是父亲*后的遗言,无论是一个随机的电话还是读...
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 内容简介 自尼采和福柯以后,身体日渐成为当代理论的一个焦点。成为刻写历史痕迹的一个媒介,文化、权力、政治在这里展开了歧异的纷争。...
汉英对照蒙学精品。第2分册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博采众长,选集精品,形式刷新,可谓是国内外同类书中的嚆矢。这不仅表现在每种都有新的英译文,而且还表现在共新颖的编排...
禅无所求-圣严法师说《心铭》十二讲 本书特色 《禅无所求》为李连杰,罗大佑,林青霞,张国立联合推荐·缅怀恩师。禅无所求-圣严法师说《心铭》十二讲 内容简介 本书...
孔子的乐论 本书特色 本丛书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又聚焦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探讨经典与价值理念之变迁及其...
尼采与柏拉图主义 本书特色 尼采与柏拉图可能是西方*为人所知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小说巧妙的把俩人联系在了一起,本书通过对尼采的哲学基理及其内在...
庄子浅注 内容简介 《庄子》以其绮丽诡谲的文辞、夸张怪诞的寓言、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潇洒飘逸的人生态度受到人们的喜爱,百读不厌。本书作者力求用通俗易懂而又不乏文采的...
资本论-(全三卷)-限量版 本书特色 极具阅读、收藏和研究价值的我国**个《资本论》中译本影印版限量三千套!资本论-(全三卷)-限量版 内容简介 《资本论》是马...
二十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新开展 内容简介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
逻辑思维训练1200题(全4册) 本书特色 《逻辑思维训练1200题(套装共4册)》:世界顶级的逻辑思维训练题,快速提升逻辑力的思维魔法书。领跑公务员考试,突破...
逻辑研究-第二卷 第一部分(修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现象学研究与认识论、本质性的区分、对赋予含义的行为的特征描述、含义体验的现象学内容和观念内容等内容...
宗教经验种种:人性的研究 本书特色 阅读《宗教经验种种》,深刻理解东西方宗教体验。本书是美国实用主义代表人物威廉·詹姆士的代表作,尚新建的这个新的翻译版本也更加...
中国人的命运哲学 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命运哲学》对中国传统的命运哲学予以研究和整合,进而探讨哲学与人的命运之间的相互关系。书中提出了如下观点:天是中国哲...
止于至善-《大学.中庸》 本书特色 《止于至善》:经典是民族的文化基因经典是思想的源头活水止于至善-《大学.中庸》 内容简介 简介《止于至善》:经典是民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