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信仰研究》充分利用传统经典文献和新资料,系统探讨了未来佛一一弥勒信仰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既有对弥勒信仰形态的纵向发展的阶段分析,也有对弥勒信仰特质的探讨以及与佛教其他思想信仰关系的横向比较研究。《弥勒信仰研究》力图阐释弥勒信仰本身的性格特征,其作为“法的救度”特点,不同于西方语境的“弥赛亚”,而大乘佛教菩萨行的核心内容一一善权方便、般若智慧,*早就是从弥勒信仰开展出来的。《弥勒信仰研究》的研究为探讨弥勒信仰在不同文化地域的迁流变化提供了比较的前提,有利于推动弥勒信仰在东亚发展变异的深度解析,亦有益于重新检讨大乘佛教兴起与东传的历史缘由。
导论……………………………………………………………………………………………………1
第一节 弥勒信仰研究的意义、现状及思路……………………………………………………1
一、选题缘起与论题释义……………………………………………………………………1
二、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2
三、学术史回顾………………………………………………………………………………6
四、资料运用与研究方法……………………………………………………………………14
五、研究架构…………………………………………………………………………………16
第二节 历史还是神话?——弥勒信仰的起源考察…………………………………………16
一、学术界关于弥勒信仰渊源的研讨………………………………………………………17
二、比较宗教视域下的弥勒信仰起源探求…………………………………………………23
上 篇
第一章 未来佛的期待:弥勒信仰的初成………………………………………………………28
第一节 未来佛弥勒观念的出现………………………………………………………………28
一、弥勒信仰最初并非净土型信仰………………………………………………………28
二、 未来佛弥勒观念的出现………………………………………………………………30
第二节 弥勒信仰的早期形态…………………………………………………………………38
一、 最初弥勒经的出现与弥勒信仰的形成………………………………………………38
二、弥勒信仰早期形态的内涵……………………………………………………………42
第二章 “下生”的信仰:弥勒信仰的发展………………………………………………………49
第一节 弥勒“下生经”的异同………………………………………………………………49
一、 弥勒下生经的种类……………………………………………………………………49
二、 阿含弥勒经与舍利弗系弥勒经的异同………………………………………………51
第二节 弥勒下生经的形成与弥勒信仰的发展………………………………………………61
一、弥勒下生经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61
二、弥勒下生信仰的基本内涵………………………………………………………………67
第三章 “上生”的信仰:弥勒信仰的完善………………………………………………………71
第一节 弥勒上生经的出现……………………………………………………………………71
一、弥勒上生经的性质与渊源………………………………………………………………71
二、弥勒上生经形成的时间…………………………………………………………………76
第二节 兜率净土信仰的内涵与弥勒信仰体系的完善………………………………………79
一、 兜率净土信仰的基本内涵……………………………………………………………79
二、弥勒信仰体系的完善……………………………………………………………………83
篇末结语………………………………………………………………………………………………85
中 篇
第四章 融合之变:弥勒信仰与般若等思想…………………………………………………85
第一节 弥勒信仰与般若思想的关系…………………………………………………85
一、援弥勒入般若………………………………………………………………………86
二、弥勒信仰的般若化………………………………………………………………90
第二节 弥勒信仰与禅观的关系…………………………………………………………94
一、弥勒信仰禅观修持的演变………………………………………………………94
二、禅观修持的弥勒信仰劝化………………………………………………………100
三、弥勒禅法…………………………………………………………………………102
第三节 弥勒信仰与瑜伽行派的关系…………………………………………………105
一、弥勒作为瑜伽行派祖师地位的确立……………………………………………105
二、关于弥勒祖师地位的大小乘争论………………………………………………109
第四节 弥勒信仰与法灭思想的关系…………………………………………………112
一、弥勒经典中“恶世”与“法灭”思想的关系…………………………………112
二、法灭思想对弥勒信仰的影响……………………………………………………117
第五节 弥勒信仰与转轮王信仰的关系………………………………………………120
一、转轮王信仰的社会政治理念……………………………………………………120
二、弥勒信仰与转轮王信仰的融会…………………………………………………124
第五章 不变之变:弥勒信仰与密教的融合………………………………………………130
第一节 弥勒身份的密教化……………………………………………………………130
一、弥勒与陀罗尼外围关系的确立…………………………………………………130
二、弥勒身份的真正密教化…………………………………………………………132
第二节 密教化弥勒经典的出现………………………………………………………135
一、显教弥勒经典的密教色彩………………………………………………………135
二、密教弥勒经典的形成……………………………………………………………135
第三节 弥勒信仰修行方式的密教化…………………………………………………137
一、弥勒信仰与陀罗尼密咒的结合…………………………………………………137
二、密教法门与弥勒信仰的结合……………………………………………………140
第四节 弥勒图像的密教化……………………………………………………………143
一、单尊密教弥勒造像………………………………………………………………143
二、弥勒三尊造像……………………………………………………………………146
第六章 民间流变:弥勒信仰的流布………………………………………………………148
第一节 弥勒信仰方式——以信仰主体为中心的考察………………………………148
一、往来兜率面见弥勒………………………………………………………………148
二、生身待见弥勒……………………………………………………………………152
三、命终往生兜率……………………………………………………………………155
四、来生龙华三会……………………………………………………………………158
五、弥勒化现…………………………………………………………………………………159
第二节 弥勒信仰方式——以信仰客体为中心的考察………………………………………162
一、 弥勒灵验信仰…………………………………………………………………………162
二、 弥勒圣迹崇拜…………………………………………………………………………164
三、 弥勒图像崇拜…………………………………………………………………………170
篇末结语…………………………………………………………………………………………179
下 篇
第七章 未来还是当下?弥勒信仰的思想维度…………………………………………………182
第一节 弥勒信仰的思想维度………………………………………………………………182
第二节 弥勒信仰体系的基本特征…………………………………………………………185
篇末结语…………………………………………………………………………………………190
余 论……………………………………………………………………………………………191
附录一:…………………………………………………………………………………………194
附录二:…………………………………………………………………………………………204
参考文献…………………………………………………………………………………………213
如何修证佛法 本书特色 本书是南怀瑾教授*重要著述之一,对实际学佛修证的步骤,有精辟的讲解及具体的指引,是绝对的过来人语。.本书所收作品涉及面广,较全面地反映了...
日讲易经解义 本书特色 《日讲易经解义》十八卷,附《朱子图说》,是清朝牛钮、孙在丰等给康熙皇帝的讲疏基础上进行整理,于康熙二十二年成书,康熙皇帝亲自为之作序。该...
理所当然的侍奉:第二册:偏心之道 本书特色 经历性的系统神学:《理所当然的侍奉》 亲爱的读者: 当我把《理所当然的侍奉》(thechristian'sreaso...
乐天知命-傅佩荣谈易经 本书特色 《易经》位列《十三经注疏》之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为古老而又成熟的伟大经典。其内容涵盖天道,人道,地道,亦即要在天地之间让人类...
自在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是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是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
作者在书中借助于心理学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辩证理论以及历史学家的理论,审慎地得出主体性和自恋的观念。论证的结果是通过对笛
黑格尔与列宁的逻辑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尽力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让比较多的人能够阅读。对于黑格尔的有些专用名词概念,我们都作了解释;对于黑格...
禅宗对邵雍重新定义太极思想的影响 本书特色 明清编著的这本《禅宗对邵雍重新定义太极思想的影响》将邵雍主要哲学著作《皇极经世书》中的心性学及其赖以产生的禅学思想作...
《庄子·天下篇》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滥觞,是研究周秦学术思想的关津。系统而专精地对《庄子·天下篇》注疏者,以五家最为
我与文学及其他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的重要作品之一。讲述他怎样跟文学打交道,怎样走上美学理论研究的道路,一些甘苦,一些心得,一些愉悦。全书各篇谈说的方面广...
美学与道德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研究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划出美学的界限、艺术的价值、艺术作为一种理解之源、艺术务必服务于某种道德目的才算优秀吗、对价值的敏悟...
伦理学 本书特色 朋霍费尔是20世纪*卓越的基督教思想家之一,其生前发表的主要著作和著名的《狱中书简》,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有了中译本。《伦理学》是朋霍费尔的...
新辑十善业道经白话讲解 目录 一、自序二、《十善业道经》的背景介绍三、导读一:怎样学习此经四、导读二:深入此经——行上十善道五、《十善业道经》经文六、《佛为娑伽...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套装共2册)》包括三篇。第一篇专论周秦诸子之道,从孔子之仁道,到《易传》之神道,凡二十五章,重要之先
北朝佛教研究-第三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论文集 本书特色 北朝佛教是佛教文化研究比较薄弱的环节,《北朝佛教研究(第三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论文集)》(作者:黄夏年)探讨...
利奥塔的差异哲学-法则.事件.形式 本书特色 《利奥塔的差异哲学--法则事件形式》(作者周慧)围绕“差异”一词,深入阐述了利奥塔的后现代理论,分析了其理论的思想...
哲学与人生 内容简介 傅佩荣教授每周四于台大开设的“哲学与人生”课程,17年来,座无虚席。这是大学生社团推荐*优秀的通识课程,约达一万多学生人次。本书集其十数年...
中国人的命运哲学 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命运哲学》对中国传统的命运哲学予以研究和整合,进而探讨哲学与人的命运之间的相互关系。书中提出了如下观点:天是中国哲...
塔斯基定理与真理论悖论 本书特色 关于说谎者及其相关真理论悖论的研究始于古希 腊时代,之后相关理论层出不穷,但至今仍无定论, 相关研究仍是当今逻辑研究...
论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卡西尔人类文化哲学体系思想的代表作。作者从哲学的角度解答了“人是什么”的问题,指出人具有创造“理想世界”的能力,人是“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