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系统阐述因明学史及其基本范畴的专著,比较既有的同类研究成果,在材料上引入了敦煌古文献、在体系结构上更趋完美、在语言表述上更平实易懂,是为少有的力作佳作,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科书。
本书第一编为"起源、变迁与东渐",阐述了从印度古因明、新因明到中国玄奘、窥基、慧沼以及藏传因明的宗门派别、传承教习;第二编"因明学"则系统分析阐述了学术理论和历代讨论辨析的重点范畴。
自序
第一编 起源、变迁与东渐
第一章 佛教逻辑的渊源与嬗递
一、《遮罗迦本集》的论议原则
二、正理一胜论派的逻辑
三、陈那以前的佛教逻辑
四、陈那创立的新因明
五、法称及其后的佛教逻辑
第二章 佛教的传人与古因明论典之迻译
一、佛教在两汉之际传人中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与古因明论典之迻译
三、《方便心论》概要
四、《如实论》概要
第三章 三藏法师玄奘与唐代的因明研究
一、唐代因明研究概观
二、玄奘研习因明事略
三、玄奘借助因明击败论敌略述
四、玄奘所译的因明
五、玄奘所传的因明
六、玄奘对因明的贡献
七、关于《真唯识量》
第四章 神泰与文轨的因明疏记
一、神泰与《正理门论述记》
二、文轨与《因明人正理论疏》
第五章 窥基及其《大疏》
一、《大疏》的产生及其历史地位
二、《大疏》概要
三、窥基在因明研究上的贡献
第六章 净眼的《略抄》与《后疏》
一、净眼的因明论疏及《略抄》与《后疏》写卷
二、关于《因明人正理论略抄》
三、关于《因明人正理论后疏》
第七章 唐代诸师关于因明的歧见与论难
一、关于“互相差别”的讨论
二、关于“是遍而非宗法”的讨论
三、关于“同品”的讨论
四、关于“异品”的讨论
五、关于“不成因”的讨论
六、关于“所依不成”的讨论
七、关于“相违决定”之二量如何断胜负的讨论
八、关于“相违因”的讨论
九、关于对过失作再划分的问题
十、关于有体与无体的讨论
十一、关于似同法喻中“无体俱不成”的论难
第八章 吕才与唐代因明的一场僧俗之争
一、吕才的行状与撰述
二、吕才的义理逻辑
三、关于因明的一场僧俗之争
四、论争简析
第九章 藏传因明概观
一、吐蕃佛教的兴废及前弘期的因明传译
【附表】 前弘期吐蕃赞普世系表
二、后弘期的因明传译和著述
【附录】 关于扎仓的组织形式和学僧的学习与生活
第二编 佛教逻辑学
第一章 引论
一、释名
二、因明纲目
三、“四真”、“四似”略说
四、新、古因明的差异
第二章 立宗
一、什么是宗
二、体三名与义三名
三、所谓“互相差别”
四、表诠与遮诠
五、“全分”、“一分”非量说
第三章 辨因
一、什么是因
二、因三相
三、九句因
四、论辩的六元语用理论和模型——生因、了因与六因辨析
第四章 引喻
一、什么是喻
二、同法喻、异法喻
三、合作法、离作法
第五章 有体与无体
一、有体宗、无体宗
二、有体因、无体因
三、有体喻、无体喻
第六章 三种比量与简别方法
一、自比量、他比量、共比量
二、简别
三、三种比量与能立、能破的关系
第七章 谬误论(上):似宗
一、概说
二、五相违
三、四不成
第八章 谬误论(中):似因
一、概说
二、四不成
三、六不定
四、四相违
第九章 谬误论(下):似喻
一、概说
二、似同法喻
三、似异法喻
第十章 公理、规则和谬误性质的探讨
一、三支论法的公理
二、三种不同性质的规则
三、三类不同性质的谬误及其交集
第十一章 误难论
一、误难论的递嬗与终结
二、误难的过数和次序变化
三、陈那的十四过类说
四、结语
第十二章 堕负论
一、堕负论的提出及其嬗变
二、《方便心论》的“明负处品”
三、《正理经》与《如实论》的堕负论
第十三章 知识论
一、古印度诸哲学派别的知识论概述
二、量与所量之对应关系
三、现量与似现量
四、比量与似比量
五、量果
第十四章 印度古典论法的逻辑性质
一、古正理五支论证式的逻辑性质——例证(类比)法
二、新因明三支论式的逻辑性质——演绎与归纳相结合
三、余论
[附论一] 《遮罗迦本集》的论议学说
一、遮罗迦与《遮罗迦本集》
二、论议的原则
三、结语
附记
[附论二] 《真唯识量》略论
[附论三] 因三相答疑
一、是规则还是公理?
二、因三相的涵义
三、三相与三支的关系
四、何谓“除宗有法”?
[附译一]正理经
第一卷 第一章
第一卷 第二章
第二卷 第一章
第二卷 第二章
第三卷 第一章
第三卷 第二章
第四卷第一章
第四卷 第二章
第五卷 第一章
第五卷 第二章
[附译二] 《正理经疏》研究·序论
一、《正理经》的诞生
二、关于《正理经》的构成情况
三、《正理经》所涉及的其他各种思想
神圣者的观念 本书特色 本书原名“论神圣:论神圣观念中的非理性因素及其与理性的关系”,是宗教现象学的开山之作。它系统地梳理了历史上各位圣人关于神圣的观念,指出“...
纯粹现象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纯粹现象学通论 目录 第五版编辑前言编者导言导论**编 本质和本质认识 **章 事实和本质 第二章 自然主义的错误解释第二编 ...
四柱述要-邵氏命理学正解 本书特色 《四柱述要(邵氏命理学正解)》作者谢沪在邵伟华老师身边工作十年,全面继承正宗邵氏命理体系,针对多年教学过程中了解到广大易学爱...
审美特性-(上.下册) 本书特色 艺术的发展体现了他律与自律的互动。卢卡奇认为,一方面艺术具有社会的规定性,要承担其社会职能;另一方面创作又必须尊重艺术规律,排...
《古兰经注》在尊重原意的前提下,沿用了学术界约定俗成的一些译法,书中所出现的人名、地名和书名与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
侦探小说-哲学论文 本书特色西格弗里德·克拉考尔*黎静译的《侦探小说( 哲学论文)(精)》并非纯粹的文学评论,作者从界域 、心理学、酒店大堂、侦探...
形上学-附:范畴集 句解 本书特色 我社此次出版吕穆迪先生译阿奎纳与亚里斯多德著作*后一辑。这套书还包括《分析学前编》、《亚里斯多德〈分析学前编〉注》、《分析学...
希伯来圣经导论 本书特色 这套“希伯来圣经教科书”系列的特式:一、勾勒这部经典的写作背景、文本结构。二、精解这部经典文本的重要思想内核,阐述各卷书所包蕴的神学涵...
《荀子》新探 本书特色荀子思想是以儒学为本,博采百家之说为用,为适应封建大一统形势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开放性的思想体系,是一种具有认知精神的务实型的新儒学。近世荀子...
《明清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运用了上至十二、十三世纪反映南宋史实的文献资料,下至20世纪90年代社会调查所获资料等广泛的材
静园夜语-陈先达哲学随笔-02 本书特色 这本《静园夜语(陈先达哲学随笔)》是作者陈先达*近几年写的哲学随笔,包括:《一位不懂哲学的国王就像一头戴王冠的驴》、《...
庄子的快活-[最新修订本] 本书特色 以庄子的思想解读当今社会,庄子的快活,王蒙的道理。《庄子》外篇个性化解读,社会俗事都染上庄子的逍遥、王蒙的思辨,富有超越时...
十诫人生 内容简介 许多人一说起十诫都怀着一种崇高的敬意,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记住十诫的内容。十诫所强调的道德观是否真的过时?古老的古条诫命又该如何与现代生活相结...
中国哲学史大纲 本书特色“胡适三书”精选了民国大师胡适*具代表性的作品。 《容忍与自由》是胡适文集精品选粹。 《四十自述》可谓中国自传类名篇,从中可看到胡适的成...
叔本华论人生得失 本书特色 这本《叔本华论人生得失(精)》一书所选的诸篇文章,即根据亚瑟·叔本华思想中*具代表性的作品编译而成,并参考了霍林道尔所选译的叔本华论...
张异宾一、个人信息:张异宾(笔名张一兵),1956年3月17日生于南京,祖籍山东茌平。1981年8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现
中国推类逻辑对中国古代科学之影响 本书特色 对于李约瑟问题,一直有这样的解答:中国古代科学缺乏逻辑传统或逻辑理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束缚了中国古代在明代以后的进一...
《朱子语类》选评 内容简介 《朱子语类》,是朱熹长期讲学的记录稿。朱熹的门人九十多人记录了他的讲学问答。《朱子语类》由黎靖德在南宋度宗成淳六年(1270)编辑出...
索恩优雅变老的艺术:美好生活的小哲学 本书特色 * 所有生物都会变老,而只有人思考变老这件事* 生活是一门艺术,包含变老的艺术,*终也包含死亡的艺术* “己所不...
孟子通说 本书特色 道德经译释易经译释论语译释大学中庸通说论语通说孟子通说孙子兵法通说论语诠释道德经诠释孟子通说 内容简介 孟子乃是早期儒学的创始者之是孔子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