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有两部名著在文化上具有卓越的贡献。一部属于史学方面的,即司马光历经十九年时间所编撰的《资治通鉴》,另一部为哲学的著作,即永明延寿禅师( 904~ 975)所撰写的《宗镜录》。
《资治通鉴》为大众所熟知的,《宗镜录》则不然,因此想对它作一番研究,这是我们这次开讲《宗镜录》的第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大家不管学显、学密,对于佛学理论还是搞不清楚,都在这盲修瞎炼,因此必须加强研究,而《宗镜录》概括了整个大、小乘经典的精华,是六十部大经论与三百多部显密思想的集中,非常应机。
第一卷 第01-10章
研究《宗镜录》,也为了研究中国文化的根,就要懂得如何讲古书、作古文。没有办法写作古文,就没有办法看古书,虽然也有人能够看懂,到底不够深入。
第一章 一部伟大的哲学巨构
第二章 坦坦觉路作迷途
第三章 如幻似真情何堪
第四章 莫教幻识误明月
第五章 万象森森一眼明
第六章 月色如水人如波
第七章 按部就班五阶学
第八章 牛马道上话前因
第九章 古镜坦坦轮回长
第十章 命河推出因果浪
第二卷 第11-20章
由习气增上力故,故行得生。又脱定障心清净者,一切诸行随心转变。由彼意解自在力故,种种转变。
第十一章 心中自有黄金屋
第十二章 随缘了缘成佛缘
第十三章 弹指圆成八万门
第十四章 法尔如是水同云
第十五章 不费一字三藏全
第十六章 尽乾坤是个眼
第十七章 多闻如烛助道明
第十八章 多闻方许叩禅关
第十九章 天意但随凡心转
第二十章 忍教哀乐作主翁
第三卷 第21-30章
法相宗唯识所讲的三自性,是指一般形而下万有的性质,是刹那变化无常的,因此万有一切现象不能永恒存在,没有自性所以叫无自性,只有一个都属于阿赖耶识会变的缘起,并不是说与佛法基本形而上本体这个性空的自性观念两样,这一点希望大家注意!
第二十一章 天水潺潺谁解饮
第二十二章 张口辟洞庭
第二十三章 生死两幻命何寄
第二十四章 命如电影生已灭
第二十五章 转身不踏来时路
第二十六章 欲舟总向魔域航
第二十七章 春去引得千春来
第二十八章 空心具足八万门
第二十九章 朗朗空中罪福明
第三十章 巍巍大人法
第四卷 第31-40章
有情无情皆悉同体,入此三昧所感业故,令一切众生及以树木涌泉悉皆归流,悉皆低枝,悉皆稽首。
第三十一章 遥兮飞天凤
第三十二章 空中好翻身
第三十三章 伸脚就在缩脚里
第三十四章 幻境不栖无住心
第三十五章 尽虚空是莲座
第三十六章 了无寄处堪大用
第三十七章 只眼胜千日
第三十八章 明暗还天地
第三十九章 观花眼 流水心
第四十章无言处 千口说
第五卷 第41-50章
古人“三际托空”这名词用得好,手托之托。大家学佛,尤其中国人学佛,很容易搞错,总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哪里不懂中文?三际托空嘛!下意识认为是三际“按”空,硬把它“按”下去,你要硬求一个空,不是“按”空吗!古人用字用得好,是我们自己读书不留意!
第四十一章 大化不曾留一人
第四十二章 龟迹能卜空有迷
第四十三章 身是泡沫心同海
第四十四章 梦醒梦还真
第四十五章 天地一耳听无尽
第四十六章 帝都繁华犹谷响
第四十七章 心海潮屏音回吼
第四十八章 万籁还天观音耳
第四十九章 夜来千诗由病禅
第五十章寻物多害丧心病
第六卷 第51-60章
对于教理不通,光是做功夫,也是一种偏差。并非修禅不对,而是没有智慧的禅,很可能发生鬼定。鬼定就是五阴境界的定,我们对《楞严经》所言五阴境界要搞清楚。再来讲第六种病。
第五十一章 大千眼开好识尘
第五十二章 谁堪与佛共指弹
第五十三章 面目悔向镜底讨
第五十四章 无花休怨春
第五十五章 一瞬光衣送夜穿
第五十六章 远峰不近看
第五十七章 诸仙犹羡凡里闲
第五十八章 落红偏爱作痴泥
第五十九章 光去千里留灯在
第六十章睛彩吓朦胧
第七卷 第61-70章
乐寂者,知妄从心出,息心则众妄皆静。若欲照知,须知心原,心原不二,则一切诸法皆同虚空,是为随乐欲自行安心。
第六十一章 境来不劳眼
第六十二章 黄土让花红
第六十三章 止观丰佛宴
第六十四章 修行与阴阳的关系
第六十五章 红尘送色涤眼青
第六十六章 动心禅天遥
第六十七章 佛国随俗世还真
第六十八章 道人挑大担
第六十九章 眼外青山心底峰
第七十章爱网为卿挂梦帐
第八卷 第71-80章
《华严经》颂云:“众生惑见恒随缚,无始稠林未除翦;与志共俱心并生,常相羁系不断绝。”
第七十一章 天叹情路绕地长
第七十二章 大好山水误禅心
第七十三章 千功输一骂
第七十四章 跨鹤出银笼
第七十五章 开掌大千小
第七十六章 性情烹造化
第七十七章 无心好像照天镜
第七十八章 有心鬼神看透你
第七十九章 秦镜照影两重虚
第八十章月眉弧下别点睛
第九卷 第81-92章
如经云:若有众生能观一切妄念无相,则为证得如来智慧。又且无心者,不得作有无情见之解,若将心作无,此即成有,若一切处无心如土木瓦砾,此成断灭。皆属意根强,知妄识边事,是以称不思议定者,以有无情见不及故。又澄湛是事,当体是理,事有显理之功,亦有覆理之义。
第八十一章 大道消在无言里
第八十二章 泥牛入海怎么了
第八十三章 意密造山河
第八十四章 长生殿上空王仙
第八十五章 吉乐一事无
第八十六章 自命超圣反落邪
第八十七章 刹海繁兴孤零里
第八十八章 善行能发本明耀
第八十九章 万象拈作一毛看
第九十章道眼由见瞎
第九十一章 言行一如水同云
第九十二章 大士由来是童军
哲学辞典(上下) 内容简介 伏尔泰(1694一1778)是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哲学辞典》于1764年匿名出版,是他...
围绕《论语》一书,梁漱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把儒家思想解释为十三个方面:乐、讷言敏行、看自己、看当下、反宗教、毋意必固我,
中国道教脉络 本书特色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先生就曾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所以了解了道教才能从根源上真正地了解中国文化。《...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本书特色 身体康健乃至“长生不老”,千百年来一直是世人的向往与追求。南怀瑾先生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修习实践以及古今述作,撰写了本书。书中着重叙述...
我们的内心冲突:一种神经症的建设性新理论 本书特色 《霍妮文集:我们的内心冲突》较之于《我们时代的神经人格》,不仅在理论上有重大的发展,而且达到了早期著作中鲜有...
恐惧与颤栗 本书特色 克尔凯郭尔(1813·1855),19世纪著名宗教哲学家,存在主义的创始人。 本书借《圣经》中亚拍拉罕和以撤的故事,论述了信...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最权威经典版本 本书特色 尼采跟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一样,是对20世纪的精神生活起了*大影响的思想家。《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一鸣惊人的巨作...
2014-2015-中国应用伦理学 本书特色 2014年10月18—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发起并由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承办的第九次全国应用伦理学...
中国中古思想史二种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胡适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代表作,汇聚其学术思想精华,对于学者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其中相关研究研究,至今依然很有学术价值...
道德经精讲精解 本书特色 《道德经精讲精解》的解说顺序,是按照《道德经》的原顺序解读的。全书81章,每章解读仍按照原文、注释、译文、解说四个板块来进行。按照《道...
智慧之门--呻吟语 内容简介 《呻吟语》是一部古今罕见的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指南性书籍。《呻吟语》成书后,先以手钞本形式在一定范围内流传,梓版始于万历21年(1...
瑜伽的力量 本书特色 这本书是瑜伽界知名学者王志成教授关于瑜伽智慧的演讲集,涵盖了联结、整合、自我、灵性、梵、存在、智慧、喜乐等大瑜伽起始至今的全面信息,主要从...
第7卷-论上帝的管理-神学大全-论上帝-第一集 本书特色 【本书的地位及内容】堪与《圣经》相提并论的著作在特伦特大公会议期间(16世纪),神父们一致同意,将《神...
亚里土多德的宇宙哲学 本书特色 罗素的伤口对人类道德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书正是这一贡献的总结,其内容包括:道德的准则、自由之路,不幸之源、幸福之路、爱情与婚...
塔木德-(精装彩插修订版) 本书特色 《塔木德·精装彩插修订版》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宗教/哲学类图书。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塔木德·精装彩插修订版》精选《塔木...
《敦煌讲座书系: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完整地展示莫高窟一千多年的营建史。《敦煌讲座书系: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主要介绍早期敦
中华孝道故事 本书特色 孝亲敬老是人的高尚品德的一面镜子。关爱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民政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
易经大全-30天学会《易经》 本书特色 《易经》是中国古代*早涵盖天、地、人三界的哲学著作,是华夏文明的源头,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几...
秘本子平真诠-四库存目子平匯刊-2 本书特色 沈孝瞻编著的《四库存目子平汇刊(2秘本子平真诠)》据《四库存目提要》,收集馆藏或私藏原本,辑录出子平学相关典籍、文...
庄子内篇注 本书特色 《庄子内篇注(繁体竖排版)》:历代文史要籍注释选刊·荘子。庄子内篇注 内容简介 简介《庄子内篇註》四卷,明釋德消著。德清既撰《觀老莊影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