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第2卷)》内容简介:本卷介绍了包括西晋、十六国、东晋的汉族及北方其他各族的佛教。第一章介绍西晋佛教;第二章介绍十六国佛教,以后赵、前秦、后秦为主;第三章介绍东晋佛教。本卷重点介绍了般若学说,佛图澄、释道安等人的活动、思想,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绪言第一章 西晋的佛教 第一节 西晋的社会和佛教 西晋社会 魏晋玄学的盛行 佛教概况和般若学者 佛教的社会普及和信仰情况 第二节 西晋的佛经翻译(一) 竺法护 聂承远和聂道真 第三节 西晋的佛经翻译(二) 竺叔兰和无叉罗 帛法祖 附:法祚 疆梁娄至和安法钦 法立、法炬 支法度和若罗严 第四节 竺法护译籍剖析 (一)译经概况 (二)佛的法身论 (三)佛的“色身”论 (四)“心本清净”与“客尘所蔽 (五)“有想”和“无想 (六)“汝即是道 (七)大乘菩萨行之一——四等六度 (八)大乘菩萨行之二——植众德本 (九)大乘菩萨行之三——菩萨十地 第五节 佛教《般若经》思想与玄学 (一)无和空 (二)“虚静”、“返本”与“诸法不动 (三)言意之辨和真、俗二谛第二章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方社会和佛教 第一节 后赵政权和佛图澄 石勒、石虎与后赵政权 佛图澄及其传教活动 佛图澄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释道安 (一)释道安生活的时代 (二)家世和出家修学佛法(在今河北境内——公元312一约348年之前) (三)游学、避难和早期传教活动(在今河北、山西和河南一带地方——约公元348年之前一365年) (四)在襄阳的传教和研究、撰述(公元365~379年)与官僚士大夫的交往 《般若经》的宣讲和佛教著述 整理佛典和《综理众经目录》 僧团和戒规 (五)在前秦国都长安的参政和译经活动(公元379—385年) 苻坚的最高政治顾问 组织翻译佛经 (1)《大品般若经》的补译——《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五卷和“五失本,三不易 (2)翻译小乘佛经 (3)翻译戒律 (六)释道安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 第三节 佛图澄、释道安的弟子及其传教活动 竺僧朗 竺法雅和“格义 竺法汰 昙翼 法遇 昙徽 道立和昙戒 第四节 六家七宗 (一)两晋之际般若学的兴起和学派的分化 (二)本无宗 (三)心无宗 (四)即色宗 第五节 鸠摩罗什及其译经 龟兹的佛教 鸠摩罗什的家世和学历 后凉政权的军政顾问 后秦王姚兴与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的译经 鸠摩罗什的著作 鸠摩罗什的主要弟子 鸠摩罗什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 第六节 早期佛教基本经典《阿含经》的传译 关于《阿含经》的起源 《阿含经》的翻译 《阿含经》的内容 1.“初转法轮”的中心内容——四谛、八正道 2.以人生为对象的缘生说——十二因缘论 3.早期佛教的哲学理论基础——五蕴论 4.“四姓平等”及其社会意义 第七节 鸠摩罗什所译佛教典籍的中心思想 (一)详经概况 (二)对外道及小乘佛教的批判 (三)关于中观学派对《大品般若经》中“十八空”的论释 (四)“八不缘起”论 (五)所说皆是可破 (六)五眼与三智 (七)实相即是涅檠 (八)从“五力”、“四悉檀”到“二谛”和“中道 第八节 《法华经》剖析 (一)会三归一和籍权现实 (二)开佛知见与诸法实相 (三)从佛菩萨崇拜到法师供养 (四)四安乐行与顿渐 第九节 鸠摩罗什的门徒和僧毅、僧肇 (一)鸠摩罗什的门徒及其一般特点 (二)僧觳 (三)僧肇 1.《物不迁论》 2.《不真空论》 3.《般若无知论》 4.《涅槃无名论》第三章 东晋时期南方的佛教 第一节 东晋社会与佛教 东晋社会和文化思想 佛教名僧及其传教活动 王公贵族与佛教 第二节 东晋士族奉佛的代表——孙绰、郗超 孙绰与《喻道论》 何谓佛,何谓佛道? “周孑乙即佛,佛即周孔” 孝与出家 郗超与《奉法要》 佛教的道德戒条、斋法与儒家伦理 善恶报应与“防微虑始”的道德修养 对佛教修行结果的理解 第三节 比丘尼僧团的建立和东晋南方的寺院 比丘尼僧团的建立 东晋南方的寺院 第四节法显西行求法与《佛国记》 西行目的 关于《佛国记》 从长安到西域 游历天竺 佛经翻译 东晋时期的其他西行求法者 第五节 慧远的活动和庐山僧团 从儒生到出家为僧 庐山僧团 3.《般若无知论》 4.《涅槃无名论》第三章东晋时期南方的佛教第一节东晋社会与佛教 东晋社会和文化思想 佛教名僧及其传教活动 王公贵族与佛教第二节 东晋士族奉佛的代表——孙绰、郗超 孙绰与《喻道论》 何谓佛,何谓佛道? “周孑乙即佛,佛即周孔” 孝与出家 郗超与《奉法要》 佛教的道德戒条、斋法与儒家伦理 善恶报应与“防微虑始”的道德修养 对佛教修行结果的理解第三节 比丘尼僧团的建立和东晋南方的寺院 比丘尼僧团的建立 东晋南方的寺院第四节法显西行求法与《佛国记》 西行目的 关于《佛国记》 从长安到西域 游历天竺 佛经翻译 东晋时期的其他西行求法者第五节慧远的活动和庐山僧团 从儒生到出家为僧 庐山僧团 慧远与王公贵族的交往 慧远与鸠摩罗什 慧远与僧伽提婆、佛陀跋陀罗 弥陀净土信仰和修行 慧远的著作 慧远的弟子 第六节 慧远的佛教思想体系 (一)沙门不敬礼王者——佛教礼法与封建礼法 (二)佛教宗教观念的创新和它的思想渊源 神不灭论 报应论 宗教的社会效果 (三)佛教世界观的佛典根据 (四)同鸠摩罗什僧团的佛学交流及其分歧 法身问题 四大与五根 法性问题附录一:西晋、东晋十六国译经目录附录二:历代佛教经录所载西晋、东晋十六国时期译经卷数附录三:中国佛教史大事年表(西晋、东晋十六国)索引插图:一、十六国简表 二、鸠摩罗什舍利塔 三、法显西行求法路线图 四、庐山东林寺
科学文化哲学的前沿探索 内容简介 本书从科学史、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文化研究以及科学哲学四个向度对后现代科学文化哲学、后殖民科学文化哲学、女性主义科学文化哲...
激进民主-典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力图通过重新建构民主观念,使民主重新有利于人民和左翼的反资本主义运动。作者认为,自由主义往往将民主等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
新哲学(第二辑) 目录 学说广场对立和鼎立/庞朴能力本位论与21世纪实力主义文化预期/韩庆祥中国哲学:摸索与新视角春秋思想史论(下篇)──哲学突破的历史进程/余...
韩非子精解 本书特色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的*作。墨非编译的《韩非子精解(读国学诵经典)》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
论语 本书特色 璀璨经典,儒家必读。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永恒经典。 论语 内容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
逍遥之乐-傅佩荣谈庄子 本书特色 《庄子》一书,为战国时庄子所作。今日我们所读版本为晋代郭象删定,原文近七万字,共三十三篇。庄子是道家老子的后学,对于&ldqu...
《南怀瑾选集》(第9卷)作者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现年85岁
教育与人生-梁漱溟教育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以1934年开明书店出版的《梁漱溟教育论文集》为蓝本,并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当年该论文集没有收录的梁漱溟其他与教育...
德里达的根本性贡献,在于他以一种极端的态度抨击了西方的文化传统,即使这一批判并不像德里达认为的那样有力,至少这一批判本身
本书是对柏拉图哲学进行整体论述的一个尝试。确切地说,就是从“图宾根学派”(TübingerSchule)的基本立场(强调柏拉图的口传的
实践理性批判 内容简介 《实践理性批判》作者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重要的思想家。他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于东...
跨越后现代的分界线 本书特色 《跨越后现代的分界线》从中世纪开始,描述了 科学技术、科学方法、经济发展以及宗教对现时代产 生的重大影响,着重说明所谓的...
周易大传今注 内容简介 简介《周易大传今注》为齐鲁书社出版。周易大传今注 目录 前言叙例周易大传今注卷首《周易大传》通说**篇 《周易大传》概述第二篇 《易传》...
实体与形式: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研究-(Z 10-17) 本书特色 《实体与形式——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研究(z 10-17...
仿佛居士说《坛经》 内容简介 在释说的过程中随机应解、乘兴提问,作者亦即随机答疑,搬开绊碍,点醒关要,直揭本来。读者就能更多领略一些会心参悟,与多一点触机思辨的...
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四册:一九五一年一月-一九五一年六月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关于朱德新年演讲稿的复信和批语》《向毛泽东报告毛岸英牺牲事的信》《关于成立航空...
宽容-图解·视觉经典 本书特色 1、名家大作:《宽容》是人类通俗历史作家房龙的得意之作,曾先后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全球发行,至今已畅销近百年。2、全书文字通俗文雅...
《流沙坠简》按简牍的内容和性质进行分类,析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小学术数方技书,涉及《苍颉》、《急就》、《力牧》、《历谱》
美学中的不满 本书特色 以前,有人指责美学取消了社会差别的文化规则。今天我们想用寄生着美学的话语来从事艺术实践。但美学不是一种话语。它是一种识别艺术的历史体制。...
列子臆说-(全三册)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曾于1982年在台北十方书院讲授《列子》,至2009年在庙港太湖大学堂完成补讲,经弟子友人整理而成《列子臆说》三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