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第2卷)》内容简介:本卷介绍了包括西晋、十六国、东晋的汉族及北方其他各族的佛教。第一章介绍西晋佛教;第二章介绍十六国佛教,以后赵、前秦、后秦为主;第三章介绍东晋佛教。本卷重点介绍了般若学说,佛图澄、释道安等人的活动、思想,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绪言第一章 西晋的佛教 第一节 西晋的社会和佛教 西晋社会 魏晋玄学的盛行 佛教概况和般若学者 佛教的社会普及和信仰情况 第二节 西晋的佛经翻译(一) 竺法护 聂承远和聂道真 第三节 西晋的佛经翻译(二) 竺叔兰和无叉罗 帛法祖 附:法祚 疆梁娄至和安法钦 法立、法炬 支法度和若罗严 第四节 竺法护译籍剖析 (一)译经概况 (二)佛的法身论 (三)佛的“色身”论 (四)“心本清净”与“客尘所蔽 (五)“有想”和“无想 (六)“汝即是道 (七)大乘菩萨行之一——四等六度 (八)大乘菩萨行之二——植众德本 (九)大乘菩萨行之三——菩萨十地 第五节 佛教《般若经》思想与玄学 (一)无和空 (二)“虚静”、“返本”与“诸法不动 (三)言意之辨和真、俗二谛第二章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方社会和佛教 第一节 后赵政权和佛图澄 石勒、石虎与后赵政权 佛图澄及其传教活动 佛图澄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释道安 (一)释道安生活的时代 (二)家世和出家修学佛法(在今河北境内——公元312一约348年之前) (三)游学、避难和早期传教活动(在今河北、山西和河南一带地方——约公元348年之前一365年) (四)在襄阳的传教和研究、撰述(公元365~379年)与官僚士大夫的交往 《般若经》的宣讲和佛教著述 整理佛典和《综理众经目录》 僧团和戒规 (五)在前秦国都长安的参政和译经活动(公元379—385年) 苻坚的最高政治顾问 组织翻译佛经 (1)《大品般若经》的补译——《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五卷和“五失本,三不易 (2)翻译小乘佛经 (3)翻译戒律 (六)释道安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 第三节 佛图澄、释道安的弟子及其传教活动 竺僧朗 竺法雅和“格义 竺法汰 昙翼 法遇 昙徽 道立和昙戒 第四节 六家七宗 (一)两晋之际般若学的兴起和学派的分化 (二)本无宗 (三)心无宗 (四)即色宗 第五节 鸠摩罗什及其译经 龟兹的佛教 鸠摩罗什的家世和学历 后凉政权的军政顾问 后秦王姚兴与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的译经 鸠摩罗什的著作 鸠摩罗什的主要弟子 鸠摩罗什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 第六节 早期佛教基本经典《阿含经》的传译 关于《阿含经》的起源 《阿含经》的翻译 《阿含经》的内容 1.“初转法轮”的中心内容——四谛、八正道 2.以人生为对象的缘生说——十二因缘论 3.早期佛教的哲学理论基础——五蕴论 4.“四姓平等”及其社会意义 第七节 鸠摩罗什所译佛教典籍的中心思想 (一)详经概况 (二)对外道及小乘佛教的批判 (三)关于中观学派对《大品般若经》中“十八空”的论释 (四)“八不缘起”论 (五)所说皆是可破 (六)五眼与三智 (七)实相即是涅檠 (八)从“五力”、“四悉檀”到“二谛”和“中道 第八节 《法华经》剖析 (一)会三归一和籍权现实 (二)开佛知见与诸法实相 (三)从佛菩萨崇拜到法师供养 (四)四安乐行与顿渐 第九节 鸠摩罗什的门徒和僧毅、僧肇 (一)鸠摩罗什的门徒及其一般特点 (二)僧觳 (三)僧肇 1.《物不迁论》 2.《不真空论》 3.《般若无知论》 4.《涅槃无名论》第三章 东晋时期南方的佛教 第一节 东晋社会与佛教 东晋社会和文化思想 佛教名僧及其传教活动 王公贵族与佛教 第二节 东晋士族奉佛的代表——孙绰、郗超 孙绰与《喻道论》 何谓佛,何谓佛道? “周孑乙即佛,佛即周孔” 孝与出家 郗超与《奉法要》 佛教的道德戒条、斋法与儒家伦理 善恶报应与“防微虑始”的道德修养 对佛教修行结果的理解 第三节 比丘尼僧团的建立和东晋南方的寺院 比丘尼僧团的建立 东晋南方的寺院 第四节法显西行求法与《佛国记》 西行目的 关于《佛国记》 从长安到西域 游历天竺 佛经翻译 东晋时期的其他西行求法者 第五节 慧远的活动和庐山僧团 从儒生到出家为僧 庐山僧团 3.《般若无知论》 4.《涅槃无名论》第三章东晋时期南方的佛教第一节东晋社会与佛教 东晋社会和文化思想 佛教名僧及其传教活动 王公贵族与佛教第二节 东晋士族奉佛的代表——孙绰、郗超 孙绰与《喻道论》 何谓佛,何谓佛道? “周孑乙即佛,佛即周孔” 孝与出家 郗超与《奉法要》 佛教的道德戒条、斋法与儒家伦理 善恶报应与“防微虑始”的道德修养 对佛教修行结果的理解第三节 比丘尼僧团的建立和东晋南方的寺院 比丘尼僧团的建立 东晋南方的寺院第四节法显西行求法与《佛国记》 西行目的 关于《佛国记》 从长安到西域 游历天竺 佛经翻译 东晋时期的其他西行求法者第五节慧远的活动和庐山僧团 从儒生到出家为僧 庐山僧团 慧远与王公贵族的交往 慧远与鸠摩罗什 慧远与僧伽提婆、佛陀跋陀罗 弥陀净土信仰和修行 慧远的著作 慧远的弟子 第六节 慧远的佛教思想体系 (一)沙门不敬礼王者——佛教礼法与封建礼法 (二)佛教宗教观念的创新和它的思想渊源 神不灭论 报应论 宗教的社会效果 (三)佛教世界观的佛典根据 (四)同鸠摩罗什僧团的佛学交流及其分歧 法身问题 四大与五根 法性问题附录一:西晋、东晋十六国译经目录附录二:历代佛教经录所载西晋、东晋十六国时期译经卷数附录三:中国佛教史大事年表(西晋、东晋十六国)索引插图:一、十六国简表 二、鸠摩罗什舍利塔 三、法显西行求法路线图 四、庐山东林寺
思潮研究百年反思 本书特色 《中国思潮评论(第1辑):思潮研究百年反思》:思潮研究百年反思:历史、理沦与方法高瑞泉、中国大陆25年来思想论域之演变林同奇、百年变...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科学的形象 内容简介 《科学的形象》B·C·范·弗拉森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曾任美国科学哲学协会主席,1980年,《科学的形象》一书出版后引...
这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梅洛-宠蒂的另一本重要著作。在本书中,他运用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结构理论,试图赋予
管子精解 本书特色 奇才贤相后世英才的楷模,以治国功绩而形成学派,仁政、法治、军事谋略、经济管理多出奇策,影响古今。《管子》在先秦两汉时诸子百家著述中独成一家之...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本书特色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
经典与解释-海德格尔与有限性思想[重订版] 内容简介 没有这一神学的来源,我就绝不会踏上思想的道路。而来源始终是未来。 ——海德格尔 早期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神学...
【摘要】: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首要关怀无疑是新生政权的巩固与安全。中国基督教和天主教作为国内与西方世界联
圣经的故事 本书特色 房龙编著的《圣经故事》是生活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
资本论(全3册) 内容简介 1938年我国**部中文全译本重新再版,马克思著作权威翻译家郭大力、王亚南翻译。在世界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下,读《资本论》是一种时尚。...
放慢 放松 放下-随书附赠回到心灵滋养的家-引导式放松与自我暗示CD 本书特色 郑存琪编著的《放慢放松放下》这本书从压力调适谈到自我探索,不需要什么理论,而是直...
生命的飞翔 本书特色《生命的飞翔》是一本心灵励志类书。通过作者的讲解,将佛经中的智慧和精髓转化为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是生命*美的际遇,什么是爱。怎样让不快乐...
培根论人生 本书特色 1597年,《培根论人生》在英国出版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多次增订再版。此书是培根多年反复锤炼、推敲、修改而成的精工之作。全书涉及到人生世...
《易经》读本 本书特色 《易经》(又名《周易》)是我国*古老的一部占筮书,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它以象征阳的“—”(又称“阳爻”)和象征...
大同华严寺 本书特色 《大同华严寺(上寺)》从多方面论述了华严寺的历史、现状和成因。其中极为宝贵地编入了柴泽俊先生为大雄宝殿的建筑、雕塑和壁画撰写的专业论文,收...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国学研究与西学、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大学史学课程设置与学风转变等等,系统
柏拉图《美诺》疏证 本书特色 》:“盛世必修典”——或者说,太平盛世得乘机抓紧时日修典。对于现代之后的中国学术来说,修典的历史使命当不仅是续修中国古代典籍,同时...
道德情操论 本书特色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著作。全书共有七卷,主要阐释了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
禅韵心香:智慧《金刚经》 本书特色 妙读金刚经,共享大智慧。道在平淡,不在平庸,无处安心,处处安心,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抛弃非法,扬弃合法。《金刚经》是佛经典中...
传统与超越: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 本书特色 近年来,文化问题成了世人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又成为被关注的中心,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出现了所谓“文化热...
长老偈.长老尼偈 本书特色 对于佛教徒来说,又怎能不了解这些佛陀众多亲传弟子的**手作品呢?对于一般大众,如果想了解佛教,这本书才能让你直观的把握佛陀在世时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