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论文以佛教石造像及墓葬壁画为中心,在对目前中国北方考古发现的东魏北齐佛教石造像标本,以及东魏北齐壁画墓的考古发掘资料,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这一时期的佛教石窟寺遗存,以及中外博物馆的有关藏品,进行了考古学的分区分期研究,初步建立了这一时期装饰纹样发展演变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选取其中的典型纹样,再进行深入探究。
引论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 东魏北齐佛教石造像与壁画墓的发现及研究
1.佛教石造像的发现与研究状况
2.壁画墓的发现与研究状况
三 关于研究方法
上编 纹样概要研究
第一章 佛教造像
一 邺城地区
二 太原地区
三 青州地区
四 定州地区
第二章 壁画墓
一 墓道
二 甬道
三 墓室
下编 重点纹样研究
第一章 宝塔纹的形制特征与含义
一 南北朝晚期宝塔纹的形制特征
1.南朝(梁)
2.北魏
3.东魏北齐
4.西魏北周
二 (覆钵顸)单层方塔的含义
1.多宝塔
2.阿育王塔
三 宝塔纹的流行背景
1.阿育王塔信仰与北齐皇室
2.佛国土的象征物
3.佛舍利塔的礼拜与除诸障碍
四 小结
第二章 佛教艺术中的宝珠纹——以响堂石窟“珠柱”为中心
一 北朝晚期诸石窟宝珠纹的形制特征
1.龙门、巩县石窟
2.响堂石窟
3.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二 响堂石窟宝珠纹的来源及含义
1.在中国,“珠柱”的出现
2.作为净土的象征物宝幢“珠柱”
3.阿育王柱和响堂石窟的“珠柱”
三 小结
第三章 树木纹一以定州地区双树纹为中心
一“圣树”的形式
1.中原式圣树
2.芒果系圣树
二 南北朝时期树木纹流行的情况及其背景
三 从树木纹到双树纹的转化:“双林”与净土思想
五 关于“龙树”
第四章 墓葬艺术中的宝珠纹
一 南北朝时期墓葬艺术中的宝珠纹
1.墓室壁画(画像砖)
2.墓碑与墓志盖
3.石棺与石棺床
二 宝珠作为日月与璧的代替物
1.日月
2.璧
三 在墓葬艺术中宝珠纹流行的背景
1.佛教艺术的影响
2.宝珠的圆形化和中国内地胡人的活动
四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论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 东魏北齐佛教石造像与壁画墓的发现及研究
1.佛教石造像的发现与研究状况
2.壁画墓的发现与研究状况
三 关于研究方法
上编 纹样概要研究
第一章 佛教造像
一 邺城地区
二 太原地区
三 青州地区
四 定州地区
第二章 壁画墓
一 墓道
二 甬道
三 墓室
下编 重点纹样研究
第一章 宝塔纹的形制特征与含义
一 南北朝晚期宝塔纹的形制特征
1.南朝(梁)
2.北魏
3.东魏北齐
4.西魏北周
二 (覆钵顸)单层方塔的含义
1.多宝塔
2.阿育王塔
三 宝塔纹的流行背景
1.阿育王塔信仰与北齐皇室
2.佛国土的象征物
3.佛舍利塔的礼拜与除诸障碍
四 小结
第二章 佛教艺术中的宝珠纹——以响堂石窟“珠柱”为中心
一 北朝晚期诸石窟宝珠纹的形制特征
1.龙门、巩县石窟
2.响堂石窟
3.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二 响堂石窟宝珠纹的来源及含义
1.在中国,“珠柱”的出现
2.作为净土的象征物宝幢“珠柱”
3.阿育王柱和响堂石窟的“珠柱”
三 小结
第三章 树木纹一以定州地区双树纹为中心
一“圣树”的形式
1.中原式圣树
2.芒果系圣树
二 南北朝时期树木纹流行的情况及其背景
三 从树木纹到双树纹的转化:“双林”与净土思想
五 关于“龙树”
第四章 墓葬艺术中的宝珠纹
一 南北朝时期墓葬艺术中的宝珠纹
1.墓室壁画(画像砖)
2.墓碑与墓志盖
3.石棺与石棺床
二 宝珠作为日月与璧的代替物
1.日月
2.璧
三 在墓葬艺术中宝珠纹流行的背景
1.佛教艺术的影响
2.宝珠的圆形化和中国内地胡人的活动
四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孔子说 本书特色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和译著。这些著作和译著,对我国百余年来的...
百家讲坛:于丹《论语》感悟 本书特色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 《于丹感悟》是《于丹心得》的续篇。《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还会指出...
新疆,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积淀了大量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融合的见证物。新疆的古文物
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 本书特色 为什么人民普遍感到对先秦诸子美学思想的研究不易深入而流于一般呢 原因之一,就在于对春秋前的审美观念的发展缺乏必要的研究和了解。为...
科学与哲学的对话.2 内容简介 这是“狄德罗论坛”发言的结集。“狄德罗论坛”是由巴黎第七大学——德尼·狄德罗大学定期举办的讨论会。其组织者是法国的生命研究中心和...
从陆象山到刘囗山 内容简介 牟宗三先生,被认为是当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师承于熊十力先生,熊先生称之为北大哲学系“唯一可造之人”。牟先生与唐君毅先生、徐复观...
人生十论 本书特色 钱穆先生被誉为国学大师。他一生淡泊名利,虚心向学,具有人格与学术的双重魅力。收录本书中的篇章分别作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是先生讨...
王阳明人生励心课-幸福只在心中求 本书特色 用正能量激励内心,开启幸福的活法。知名王阳明研究专家鹤阑珊专门写给大众的心灵修行课继《一生伏首拜阳明》《王阳明:人生...
《中国命理学史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的研究》用现代的观念和语言,探寻和叙述传统命理学的发展历史;探寻和揭示传统命理学发展的历
南怀瑾选集(第一卷)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现年85岁。他幼蒙庭训,少习诸子百家...
笑与幽默感 内容简介 笑是人类行为中一种独特的现象,其产生原因一直众说纷纭。《笑与幽默感》作者埃德蒙·伯格勒认为笑是一种必要的、健康的内在揭露机制,是一种减轻恐...
老子学刊-第一辑 本书特色 《老子学刊(第1辑)》要目:以真为道的人格理想——基于《道德经》圣人说的省思老子祸福相依论以心释道——《蟾仙解老》道心论发微历代道书...
楞严大义今释 本书特色 历史文化,是我们*好的宝镜,观今鉴古,可以使我们在艰苦的岁月中,增加坚毅的信心。试追溯我们的历史,就可以发现每次大变乱中,都吸收了外来的...
宋明理学纲要 本书特色 本书由蒋维乔和杨大膺编著。蒋维乔(1873—1958),字竹庄。青少年时,因主张“不主故常,而唯其是从之”而自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今常州...
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闹。”本书中描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法力和奇妙的神通,读起来的确很热闹,但译者翻译这本书的
视读哲学 本书特色 《视读哲学》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用如此短的篇幅让你对本文哲学史有个整体的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要归因于《视读哲学》的叙述形式,它让...
易学传真 本书特色 该书收入作者历年来在参加国际国内各类易学于建筑文化学术研讨会以及一些书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重大事件预测案例、风水应用案例和为扶植易学研究人才...
谋生之道 内容简介 我们一天之中,至少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读书、在劳动、在伤脑筋。这是为了什么?只为了一件事一为现在和以后的生计而努力。所以,谋生之道这个问题,...
清代儒家礼教主义的兴起-以伦理道德丶儒学经典和宗族为切入点的考察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 本书是海外学者利用大量原始档案...
圆融的智慧:做个会说话的聪明人 本书特色 立意新颖、剑走偏锋,一语点中时下处世中的要害,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再加上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市场前景比较乐观。实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