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丘揚創巴 Chogyam Trungpa Rinpoche
出版社:台灣明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9-10-14
评分:8.5
ISBN:9789789868483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丘揚創巴仁波切
(1940~1987)是藏傳佛教在西方講經弘法的第一人。創巴仁波切成長於西藏,接受了正統的藏密噶舉派佛法養成,二十歲時率僧人翻越喜馬拉雅山流亡至印度,其後輾轉前往西方,1967年與阿貢仁波切在蘇格蘭創立第一所藏傳佛教海外靜修中心—三昧耶林;創巴仁波切的佛學素養高深且熟諳西方思維,為藏傳佛教弘揚海外奠下堅實的基礎。傳統的藏傳佛法道統著重經典傳承的準確與學術性,使得渴慕求道的西方人備感艱難;而創巴仁波切首度突破了這一堵文化高牆。
他認為佛法是精神與世俗的合一,以獨特的方式向西方追隨者闡釋佛法及禪修之道。創巴仁波切講論佛理不拘形式,從心所欲地將抽象的理念運用在每個錯綜複雜的生命經驗,也因而在西方掀起一股藏密修行風潮,追求心靈解放的的花童世代(flower children generation)深受創巴仁波切的行誼吸引,視其為精神導師。創巴仁波切由世界屋脊遷徙到大洋彼岸,一生正如他的第一本英文著作《動中修行》(Meditation In Action)—修行是他畢生前進的方向與志業,著作包括《香巴拉:勇士之聖道》(Shambhala: The Sacred Path of the Warrior)、《突破修行之物質觀念》(Cutting Through Spiritual Materialism)、《自由的迷思》(The Myth of Freedom)和《心如野馬:轉化煩惱的修心七要》(Training the Mind and Cultivating Loving-Kindness)《藏密度亡經》(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
心道法師序 003
佩瑪•丘卓序 005
關於作者 015
編輯致謝 021
編者前言 023
引言 031
第1要 修前行:修法的根基─────────
1.首修前行 038
第2要 修正行:發菩提心─────────
[勝義和世俗菩提心] 042
[勝義菩提心口訣] 054
2.視諸法如夢幻 054
3.觀修無生覺性 055
4.以空性超脫妄想 057
5.安住在阿賴耶本性 059
6.下座後修行虛幻之子 063
[世俗菩提心口訣] 066
7.施、受二法交換修 066
8.三境三毒三善根 079
9.依口訣修行 081
10.開始修施受法 083
第3要 轉惡緣成菩提道─────────
[第三要和忍辱波羅密] 086
11.惡緣變覺道 086
12.衆咎皆歸一 089
13.思衆皆有恩 098
14.幻相為身,空性為護 103
15.殊勝四行 108
16.事事皆可修 124
第4要 修持的大力─────────
[第四要和精進波羅密] 130
17.五力口訣 131
18.和死亡為友 136
第5要 對治自我的修心─────────
[第五要和禪定波羅密] 142
19.諸法皆可對治我執 142
20.問心無愧 145
21.恆持歡喜心 148
22.不離菩提道 151
第6要 修心誡─────────
[第六要和智慧波羅密] 156
23.守二戒、不狂放、修忍辱 157
24.安住本位 159
25.不言是非 160
26.不思他過 161
27.清淨煩惱 162
28.斷卻果求 163
29.捨我執之毒 164
30.莫成惡緣 165
31.不犯惡口 166
32.不伺機報復 167
33.不暗裡傷人 168
34.不推諉卸責 168
35.不爭先邀名 169
36.不另有所圖 170
37.調伏身心 171
38.勿貪築己樂 171
第7要 恆守修心教法─────────
[第七要和下座後的修持] 174
39.衆善奉行 174
40.諸惡莫作 174
41.日夜思過 175
42.貧富不移 176
43.持守二戒 177
44.斷除三難 178
45.良師、身心如法、因緣俱足 179
46.恆守修心教法 180
47.身、口、意三門時時行善 181
48.沒有分別心 181
49.對敵人修慈悲心 181
50.不但求順境 182
51.今生如實修行 182
52.勿顚倒夢想 183
53.堅固不動搖 183
54.應全心修持 184
55.觀察煩惱本身,直到根除 184
56.莫自怨自憐 184
57.行隨喜讚嘆 185
58.不輕易表現喜怒 185
59.不求他人讚賞 185
結頌 187
附錄:[菩薩律儀四十六輕戒] 189
詞彙表 195
《尔雅译注》:《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现作为《十
莱布尼茨思想中的中国元素 本书特色 本书是“海外汉学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三个部分,主要从各个角度呈现了莱布尼茨对中国的关注及他思想中与中国相关的元素,具体内...
亢龙有悔:迟来的醒悟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许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在生命终结前夕,均曾以精简的言辞说出心底的话语。由这些人物、故事、...
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 目录 绪言一心路二取向三渊源四定位概说读《大学》**章船山的《大学》诠释及思想特色一道学判释二智为性体三明德之心四持志正心五以诚灌...
逻辑学是什么 本书特色 如果您是中学生,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扩大你的知识面,这有助于提高您的写作能力,无论写人、写事,还是写景都可以从角度、多方面展开,从而加深...
念佛三昧(迅速汇集诸佛功德的法门) 本书特色 念三昧是指忆念佛陀的相好与智慧、慈悲,不可思议地汇集诸佛广大功德的三昧法门。通过念佛三昧的修学,能得到十方诸佛的加...
易学与美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以独著《周易美学》为基础对易学美学原理及其应用作了独立的分析 ,发挥,论证和叙述,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易学健康开展,为初学者提供入门...
大易探微 本书特色 本书之本‘一’以探索易微,并非新创,只是清源。从无到有,理既不虚生,而言未苟造。大易探微 内容简介 本书之本‘一’以探索易微,并非新创,只是...
净土宗三经 本书特色 净土宗教义的思想,主要表现于“净土宗三经”。《无量寿经》之重点,主要在于介绍阿弥陀佛因地的四十八愿,以及关于具有光明无量与寿命无量之德的阿...
心是菩提-佛学中的人生哲学课 本书特色 本书,在深刻集会佛教禅学精义的基础上,对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禅人禅事、禅思禅语,进行深入的挖掘,精选了数百余则流传千年的佛...
张居正讲评《论语》皇家读本 内容简介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
道德箴言录 本书特色 《道德箴言录》并不是一堆简单的规范和训条,在揭露了当时上流社会、宫廷贵族中的道德腐败和伪善的同时,对人们的行为品质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和描述,...
存在的一代 本书特色 《存在的一代:海德格尔哲学在法国1927-1961》:充满张力的海德格尔哲学如何被引介到法国,如何被雷蒙·阿隆、莫丽斯·梅洛-庞蒂、让-保...
老子学刊-第一辑 本书特色 《老子学刊(第1辑)》要目:以真为道的人格理想——基于《道德经》圣人说的省思老子祸福相依论以心释道——《蟾仙解老》道心论发微历代道书...
论语文解-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 内容简介 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
美学:第2卷(2008) 内容简介 本期收入了实践美学论辩、美学原论、中国古典美学、西方美学、比较美学、中国现代美学、自然美学、艺术美学等方面的论文。美学:第2...
人文主义开创了我们当今所熟悉的西方文明。它的成就包括个体的解放、民主、普世人权,以及广泛的繁荣和舒适。它的使者是现代文化
宗教与伦理 本书特色 “宗教与伦理”是宗教学也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不仅因为它们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历来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因为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二者的相互渗...
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本书特色 释朴憨法师,1991年出家于九华山地藏道场,1992年于洛阳白马寺受三坛大戒。之后或住五台山,或朝礼佛教诸名...
本书对于海内外所见藏文文献中佛教文献的部分择要进行分类整理和汉译、释文,并对相关的藏文、藏传佛教、藏族历史和人物等领域的